<h3> 小时候,在写作文的时候,最喜欢写的景物描写就是“在一片晚霞中,炊烟袅袅升起。”那个时候觉得特美。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农村普遍把土灶换成了液化汽灶,就再也见不到炊烟了。</h3><h3> 不仅如此,最近二三十年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还体现在家具与农具上。</h3><h3><br></h3> <h3>陶器在中国有上万年历史。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口大水缸,这是全家饮用之水,煮饭炒菜用水全赖这口大水缸。那时农村没有自来水,成年男人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水桶到干净的水塘挑水,直到把水缸装满。随着农村自来水的普及,大水缸成了历史遗物。</h3> <h3>大大小小的泡菜坛,现在都堆在房前院后成了废弃物。人们更习惯从超市买袋装食物,就用不上这些坛坛罐罐了。</h3> <h3>土灶用的大铁锅,在农村己接近绝迹</h3> <h3>铁锅配锅盖。锅盖都是用实木做的,现在也没人用了。现在农村都己鸟枪换炮,用上了煤气灶与小炒锅。</h3> <h3>方桌,又叫八仙桌。过去农家的标配,谁家若是举办宴席,没有八仙桌是万万不行的,若请客多时就要从周围邻居去借。八仙桌现在成了稀罕之物。</h3> <h3>板凳,每张方桌配四条板凳,每条板凳坐二个人,一桌八人,故曰八仙。这是农家婚宴必备家具</h3> <h3>大盘,这是农家在举办宴席时,上菜时端菜用的。</h3> <h3>椅子,纯手工制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每个农户家都有几把这样的椅子。当时椅子造价成本是一个工。现在己经没有人生产这种椅子了。</h3> <h3>摇窝,现在叫儿童床。它有一独特设计,在接触地面的地方是两根带弧形的木头,稍一推就能很方便地左右摇晃,小孩在摇晃中就能很快入睡。我的侄儿,甚至一个九零后的侄孙女均睡过这个摇窝。</h3> <h3>枷椅子:原来使用的儿童椅。现在己经把上面带圆洞的面板换掉改成小桌子用了</h3> <h3>鞋篮:农村妇女盛针线活的用具,农家女做女工必备工具箱。</h3> <h3>簸箕:农具用来整理谷米的盛具,用它上下抖动,可以谷米与杂质分离,达到去粗取精的效果。</h3> <h3>筛子:也是用来分离谷米与杂质的</h3> <h3>烧箕,用来洗菜用的。现在己经被塑料洗菜篮取代。</h3> <h3>箢箕,江汉平原一代又叫箢子。是用来挑土与挑粪的工具</h3> <h3>烘篮,现代人一般猜不出它的用途,它是用在火盆上,把要烧的衣袜,鞋子放在上面烤的托具。</h3> <h3>花篮:装蔬菜,鱼肉的盛具。</h3> <h3>水桶:过去农家用来挑水用的,现在只出现在城市的洗脚房。</h3> <h3>虾(音哈)答子:用来捕捞小鱼小虾的渔具,它可是关系农民菜盘子丰盛与否。</h3> <h3>连枷:用来脱离农作物果实与秸秆的工具</h3> <h3>木盆:也是家家户户必备,木盆加搓衣板,洗衣服少不了它们。现在己被塑料盒取代,许多农家已住进了楼房,用上了洗衣机,就用不着木盆了</h3> <h3>刨子:木匠的工具,传统木匠所用,用来使木材表面光滑,现已被电刨取代。</h3> <h3>刨子</h3> <h3>锯子:木匠工具,传统木工用来锯开木头所用,现已被电锯取代</h3> <h3>凿子:木匠工具,用来挖槽与打洞的工具,现已被电钻取代</h3> <h3>斧头:似乎还在使用,但使用范围已大大缩小</h3> <h3>墨线盒:木匠工具,木工用来取直画线用。现已被激光水平仪取代。</h3> <h3> 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对上面这些流传了几千年的物件可能己经认不出几件了,这一件件传统器物正从我们生活中消失,再过几年可能连它们的影子都找不到了!</h3><h3> 消失的不仅是一件件家具与器具,还有一个个古老的行业。原来村村可见的篾匠,现在在江汉平原己不见踪影,传承几千年的篾匠就要断代了。原来寻常可见的铁匠铺,据我所知荆州区北部一带只剩下一个铁匠还在王场街营业。我与这位铁匠聊过,他说他是在裁缝街铁匠铺学的艺,裁缝街这个铁匠铺己经消失三十多年了。传统的泥瓦匠与木匠也己经奔向各大中小城市,他们多从事家庭装修业,所做工作内容与使用工具己更新换代。现在木工早已不再生产传统的八仙桌、长凳、椅子、花樑床,更不会生产犁、耙、车、䎭,他们己经不是传统的木匠,他们只能称为木工,不能叫做木匠,他们多数连最基本的榫卯结构都不会做了,只会用射钉枪、起子进行简单的家装。<br></h3><h3> 改革开放之后,亿万农民大军奔向城市,给农村生活方式、耕作方式带来了巨大冲击。前几年耕牛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被农业机械取而代之,随之犁耙䎭等农具也寿终正寝。</h3><h3> 我们生活在这个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急剧转变的时代,我们经历的这个时代可能是绝无仅有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所改变,所消失的却不止是过去四十年,而是四百年、甚至几千年所使用的工具与手艺,我们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h3><h3> 今天有点闲工夫,把这些旧器物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在短短三四十年间,一大批我们祖先己使用千年、历史悠久的器物己经、或者正在成为历史,不禁让人唏嘘不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