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上卞仓改“便仓”的因由

卞雪晴

<h3>浅谈历史上卞仓改“便仓”的因由</h3><h3>文//卞遂宏 卞同瑞</h3><h3>文稿整理//卞雪晴 史少华</h3><h3>图//来源于网络且与文章并无关联</h3> <h3>  最近大家热议盐城便仓地名,笔者也想谈点自己的想法,权当是与大家一起讨论。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和文责自负的原则,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nbsp;</h3><h3> “便仓”在宋代名曰“东溟”,意为靠近大海的地方。</h3> <h3>  追溯宋末历史,苏州才子卞侪(chái音柴)(1255-1338),字济之,号巨川,宋咸淳八年(1272)考中进士,勅仕江西制置司副使,蒞官一仼,不近权贵有直声。德祐年间(1274一1276),蒙古入侵,国家面临灭亡之际,卞侪追随文天祥、陆秀夫等抗元救国,历经艰难。景炎元年(1276)勅仕参知政事(副丞相),世称"大参公"。祥兴二年(1279),宋亡入元,不贰臣节,拒受元禄,举家从苏州逃匿盐之东溟,改讳君用,字国辅,号仁坡老人,闭口不道国事,天长日久,沦为“灶民”。 &nbsp;</h3><h3>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迁盐始祖卞国辅时当壮年,静极思动,游历洛阳时,携回枯枝牡丹红、白二本,植之庭院,植花明志:“红喻丹心”,寓意忠于祖国;“白拟洁志”,誓言清白做人。且以此作为座右铭,自律一生。</h3> <h3>  二世祖卞仕震(1294-1375),字叔正,号东冈老人,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考中进士,仕元敦武校尉、余东场(今江苏海门)司令,蒞官一仼(三年),余民称颂;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二月,叔正公继母唐夫人病故,遵礼“丁忧”,元统四年(1336)忧满,当年五月复职,出仕台州长亭场(今浙江宁海县)监运(盐场副职),因受蒙古人的排挤,遂于元(后)至元四年(1338)九月主动纳上章绶,归奉老父,回途越岭,得父讣音,感到无比悲痛,因此日夜兼程,回乡奔丧。循例"丁忧"期满,即杜门不出,耕读自持,专心培护枯枝牡丹。但他两仼盐官,在江浙一带小有名气,为其子卞元亨后来经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h3> <h3>  三世祖卞元亨(1325-1415),自号东溟叟,晚年又号柏门老人。他聪明睿智,五岁开始读书,过目不忘。卞元亨天资英敏,膂力过人,力举千斤,至今枯枝牡丹园保存他当年练武的两只石锁,一重328斤,一重335斤,其在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老虎,从此“打虎英雄”名震天下。据说他还利用其父人脉资源,结交商贾巨子沈万三、梅世祖、王泰来等人,把自己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世人盛传元末明初“四大财神”是:江南沈万三(丝绸)、湖北梅世祖(珠宝)、山西王泰来(煤炭)、淮东卞元亨(食盐),他们个个腰缠万贯,富甲一方。在卞元亨的家乡东溟镇,一座座小山似的盐仓拔地而起,盐仓的主人无疑就是卞元亨。因此,一个简洁响亮的地名——卞仓,出现在范公堤西,它向世人展示了盐业的勃勃生机,盐商的富甲天下。卞仓是卞氏家族巨大财富的象征,亦是元未卞仓百姓引以为傲的地方,卞仓是他们安居乐业的福地,而卞元亨则是他们盐业生意誉满天下的光辉旗帜。</h3> <h3>  元至正十三年(1353),时年29岁的卞元亨带着年仅13岁的长子卞茂参加张士诚盐民起义,他们夺兴化、占盐城、取泰州、据高邮,建立大周政权。张士诚自封“诚王”,封卞元亨为“殿左将军"。义军纵横江淮,威震华夏。由于大周扼断运河,切断元廷经济命脉,对元廷可谓致命打击。元顺帝令脱脱丞相率80万大军讨伐高邮,高邮城被围得水泄不通。张士诚义军一时难以抗衡,殿左将军卞元亨在敌后骚扰敌人,使脱脱大伤脑筋,因命骁将董搏霄专门对付卞元亨军,与其激战于兴化德胜湖和盐城大枞湖,结果元军遭受重大损失。董搏霄杀红了眼,竞下达"屠庄令",大肆杀戮当地百姓,使得当地人民受到巨大伤害。 &nbsp;</h3><h3> 高邮大捷,大周政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于是兵分两路,一路由张士德率军南下,夺取太湖流域富庶地区,后来张士诚定都平江(今苏州);另一路则由卞元亨率军北上,目标直指元朝大都(今北京)。于是卞元亨与董搏霄在阜宁庙湾、沙浦、北沙几经战斗,又北上攻取安东(今江苏涟水),在安东大湖(即完渎湖)决战前夕,元朝派董搏霄之弟董昂霄率生力军助战,为避其锋芒,卞元亨西撤泗州,得到西部红巾军毛贵的支援,一举打败董氏兄弟。元军向东溃退,在海州(今连云港)以西狭长地带被义軍包围,双方激战七天七夜,元军败退海州,义军连营围攻,海州危在旦夕。不料暑天暴雨,上游洪泽湖大坝崩塌,洪水泛滥,平地水深数尺,义军苦无营帐,难以为炊,只得乘船经海上转战山东。 &nbsp;</h3><h3> 义军从胶州湾登陆,一路势如破竹,占胶州、夺莱州、克般阳、围益都,威震齐鲁。元朝统治者十分恐慌,急令枢密院知事卜兰溪会同董搏霄兄弟一道抗击义军。双方在齐鲁大地搏杀多年,济南之战,卞元亨飞镖重伤董搏霄。董无奈坚守济南,义军围城半月,因粮草不继撤围东去。 &nbsp;</h3><h3> 其时,元朝太尉纽的该驻军东昌,听说济南解围,因命董搏霄驰援益都。董因箭伤未愈,遂令其弟代劳。纽的该认为他有意抗命,又强令其移师长芦,董无奈抱病出征。卞元亨得到消息,因率精兵追击,在河北南皮县魏家庄包围董搏霄军,双方从晌午战至黄昏,董搏霄精疲力竭,趁着天色昏暗,挣脱重围,摸进一户农家,刚从水缸中捧起水送到嘴边,卞元亨挺抢站在他的面前,喝问“你是谁?”。董搏霄本能地回答:“是董老爷”,卞元亨说:“我要的就是董老爷!”猛刺一枪,杀死了这个疯狂屠杀义军的魔头,也替家乡父老报了血海深仇。</h3> <h3> 接着卞元亨与毛贵攻破益都,杀死董昂霄。卜兰溪化装成老百姓逃逸,回到大都被元顺帝杀死。起义军夺取济南,建省署事,首建山东行省。为推翻元朝统治,立下汗马功劳。卞元亨曾赋诗记之曰:箪食壶浆夹道迎,马头千里送降旌;山东草木沾恩泽,天下儿童识姓名。日暖柳营春射猎,月高虎帐夜谈兵;只需大展调元手,涤荡乾坤四海清。 &nbsp;</h3><h3> 元至正十八年(1358),卞元亨与毛贵率军从河间杀奔直沽,一举攻克薊州,进抵柳林,威逼大都,元廷派枢密院副使达国珍率兵抵抗,义军以二十头“火牛”冲乱元军阵脚。卞元亨与毛贵率军从两翼杀入敌阵,大败元军,达国珍被乱刀砍死。元顺帝惊恐万状,打算迁都逃避。 &nbsp;</h3><h3> 元至正十九年(1359),时在苏州的张士诚因其弟张士德在常州被朱元璋军掳而遇害,于是召卞元亨南下。王命难违,卞元亨只得辞别毛贵南赴苏州,被擢升兵马大元帅。然而,张士诚自从定都苏州,迷恋良辰美女,致使占据金陵的朱元璋坐大,成为心腹之患。张士诚为了生存,投降元朝,受封太尉,出兵攻伐小明王,杀死红巾元老刘福通,在天下人面前丧失了信义。卞元亨有心继续讨伐衰元,因坐镇扬州,挥师攻克淮安、徐州、济宁,以及汝、颖、濠、泗等地。 &nbsp;</h3><h3> 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激战,吴王不采纳卞元亨等人攻取金陵的建议,从而贻误战机。卞元亨只得"力仕戎行专阃政”(整顿内政),深挖朱元璋派遣的细作(间谍)八十余人,全部斩杀于虎丘山下。卞元亨竭尽全力维护张吴利益,与朱明抗衡八载(1359-1367)。</h3><h3> 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明大军讨伐张士诚,大敌当前,宿将李伯昇、张天骐、朱显忠,包括驸马潘元绍等纷纷投降,形势十分危急,卞元亨誓保张士诚坚守苏州。数月后城中断粮,人们捕鼠充饥。朱元璋派李伯昇进城劝降,张士诚和卞元亨不为所动。至正二十七年(1367)七月,苏州葑门被朱军红衣大炮轰开缺口,朱军蜂拥进城,张士诚被俘,押送金陵,不屈而死。卞元亨父子杀出重围,时年四十三岁解甲归田,从此遁迹海边。</h3><h3> 至正二十七年(1367)底,朱元璋终于不再“韬光养晦”,派人将小明王推下扬子江淹死。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在应天(今南京)建立大明王朝。明太祖朱元璋深知卞元亨勇略超群,恐在民间滋事,三次诏命进京“授官”,均以“父母年老”推诿。人或劝之,卞元亨竟以汉初田横自诩,甘为明之"顽民"。</h3><h3> 洪武十年(1377),明太祖以"忤旨”罪,将时年五十三岁的卞元亨发戍成都。戍边八年,六十一岁“宥归”。卞元亨以为自此“官司”已了,遂潜心培育枯枝牡丹,分祖本一十二株,分植东西两坛,题曰“花神池”。谷雨时节,奇葩繁茂,艳丽无俦,消息传到金陵,明太祖心中不爽。洪武二十一年(1388),又以“附逆”罪,将时年六十四岁的卞元亨二戍辽东。</h3><h3> 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明太祖驾崩,其孙朱允炆继位,“四载宽政解严霜”,卞元亨时年七十五岁侥幸赦归。因赋《咏牡丹》诗曰:牡丹原是手亲栽,十度春风九不开;多少繁华零落尽,一枝犹待主人来。草堂秋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自是枯枝存劲节,依依唯恋故人还。</h3> <p>  但是,明太祖以“附逆”罪将卞元亨远戍辽东,仍然怨恨难平,竟又以“逆党名录”公示天下。"逆党"性质较之“忤旨”和“附逆”严重。为了与"逆党"划清界限,卞元亨的三叔卞仕益迁徙兴化,五叔卞蛰迁徙白驹。三子卞艾落户安徽凤阳,四子卞萱携儿孙迁徙辽宁盖州,五子卞苹战死边疆,元亨小女儿纤莲携侄师昇(老五长子)逃到邳州,六子卞芬父子三人战死沙场,七子卞英则逃到连云港。而左邻右舍虽然无须逃离家园,但卞仓出了个逆党,他们脸上无光,于是读书人将卞仓改为“便仓”,且寓以“便于储运”的意涵。其实当地人都知道,伍佑与卞仓相隔十多华里,两地均临近范公堤与串场河,水、陆运输也同样方便,所以伍佑场所产食盐没有必要经过“便仓”转运,所谓“正仓”“副仓”云云,均系文人臆测。而在卞仓的食盐,也决非伍佑场的官盐,而是元末"四大财神”卞元亨的“私盐”,所以当初将“东溟"改为“卞仓”,其依据就在于此。同时我们也知道,盐城人的方言:去“卞(pin)仓"而非去“便(bian)仓",可见时隔六百多年,民间口口相传的地名历史,仍在沿用。</p> <h3>  卞元亨由历史功臣蜕化为“逆党”,完全是明太祖打压政敌的结果,在明史中,成为“钦定铁案”。满清入关,因卞元亨“驱逐鞑虏”忌讳颇深,所以也是无人问津,致使卞元亨背负污名五百多年。民国初年,湘贤易君佐先生撰写《民族英雄故事集》,第一次给卞元亨以“民族英雄”的殊荣,且与抗金的岳飞、抗元的文天祥、抗倭的戚继光等相提并论。 &nbsp;</h3><h3>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在研究《水浒》作者施耐庵时,发现卞元亨与施耐庵、张士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围绕“卞元亨是元朝将军还是张士诚盐民起义将领”展开辩论。一种观点认为,《古盐卞氏宗谱》记载“募民勤王”和卞元亨有“献中永王”诗存世,认为卞元亨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但大丰学者姚恩荣先生力排众议,他认为“募民勤王”非元朝之王,而是盐民起义的大周诚王张士诚。“献中永王”诗,元朝查无“中永王”其人,应是支持卞元亨与毛贵联手首建“山东行省”的淮北忠义王赵均用。姚恩荣先生以大量的历史资料,证实卞元亨参加了张士诚盐民起义,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线索是:元将董搏霄跟随脱脱丞相征讨张士诚,他们重兵包围高邮后,在盐城、兴化与董搏霄角逐的是殿左将军卞元亨。“高邮大捷”后,张士诚派其弟张士德南下夺取太湖流域富庶地区,且在苏州定都,大家忽略了卞元亨北伐军的动向,其实他与董搏霄在阜宁庙湾、沙浦、北沙反复较量。在安东受挫,西撤泗州与红巾将领毛贵会师,经海州转战山东,夺取山东全境,且在河北南皮县杀死宿敌董搏霄,卞元亨北伐所有战斗经历都与此人有关。至正十九年(1359),苏州拜帅,与朱明抗衡八载,因使朱皇帝怀恨,使卞元亨蒙垢至今,这是历史的悲剧。&nbsp;</h3><h3> 史海拾贝,转瞬几个世纪过去,如今国家已经做出结论:卞元亨是元末盐民起义的将领,且是推翻元朝统治的功臣,国家有关部门在盐城“名人街”镌刻卞元亨英雄事迹。在卞元亨的故居,枯枝牡丹园东侧塑像一尊,供人们常年瞻仰。</h3> <p>  如今盐城卞氏十多万人,加上分布在安徽、辽宁、山东,以及江苏南京、邳州、连云港等数万之众。追根溯源,他们的根都源于卞仓这块土地。因此,热切期盼恢复“卞仓”地名。这不仅仅是恢复卞元亨的个人名誉,也是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是对人民崇敬的民族英雄最好的纪念。 &nbsp;</p><p> 2019年国庆节</p> <h3>欢迎转载亦欢迎转发!让我们一起为便仓正名为卞仓而努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