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14 大话大湾区(2019-10-13)

足迹

<h3>记得N年前第一次听到湾区这个概念,当时觉得市场经济本身就是让市场要素自由流通和自行配置的,从而形成珠三角城市群,搞不懂新的提法有什么意义。当年广东省提出的“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个城市群经济圈,本来不就是群吗?就像微信群,关系密切的自然密切,该拉黑的也会拉黑。直到今年中央出台大湾区的规划纲要,才佩服当年领导的先见之明。</h3> <h3>要讲大湾区,还得从珠三角讲起。</h3><h3>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水往低处流,汇成北江、西江、东江,统称珠江,再到珠江口南北八个出海口出海,把三角形的周围陆地冲积成平原,形成了密密麻麻的水系,也融进了海洋,这就叫珠江三角洲。</h3> <h3>在农业社会,河流因为其饮用、捕鱼、灌溉、滋养土地、通航运输等功能而抚育了人类,所以被敬称为母亲河。我们祖宗的迁徙也都是逐水而行,缘溪而居,由小村落发展成城镇。珠三角水系发达,沃野千里,在农耕时代也算富饶之地,比大山里的生活要好很多。但有时也会出现洪水泛滥成灾,农作物颗粒未收的饥荒,这时候为了活命,少数人会冒险出海,下南洋,生生不息。</h3> <h3>在近代,英国工业革命先崛起,欧洲列强率先奔向海洋,通过其坚船利炮登上地球的每片陆地,也把鸦片输送到中国,要让国人成为“东亚病夫”,由此引发了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h3> <h3>我们看珠江口的地形,虎门确实是扼守外敌打进广州城的战略要塞,其威远炮台的火炮可以覆盖珠江面,所以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可惜晚清政府的无能,没法挡住列强的进攻,被迫签下了《南京条约》割地赔偿给英国。英国当时可以选择要舟山或者香港,但最后选择了香港是看中了广州十三行的”一口通商”,经过一百年殖民的香港最后成为东方明珠。</h3><h3>所以我们回头看历史,应该说香港是因广州而生。</h3> <h3>到了二战胜利后的国内战争,国民党败退到台湾,我军大兵压境到了福建至惠州深圳沿海一带,把香港拿下是顺手的事,但毛主席高瞻远瞩,还是留下香港作为日后国共双方斡旋缓冲之地,没想到从此香港背靠大陆面向大海成为了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同时也成为各种国际势力的谍战博弈和情报中心。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和机遇,香港也成为外资进入大陆的桥头堡。直到97回归,小平同志设计的“一国两制”,仍然维持香港资本主义制度,舞照跳马照跑。</h3> <h3>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都需要一块“试验田”,就选择在最靠近香港的深圳。其实深圳很少平原,除了珠江口的宝安沙井松岗一带是长年的泥沙淤积出来的滩涂平地,其他大部分是丘陵地,但还是把梧桐山脉(分水岭)以南的罗湖至南山的狭长地带作为经济特区,后来特区一体化了,就逐步把关内外给打通了。</h3><h3>反观珠三角地貌,大部分水系分布在西岸的佛山、中山、江门。东岸的虎门以东都是由梅州大望山通过紫金和惠阳延伸下来的莲花山脉,挡住了东江,所以东江进不到深圳,导致深圳和香港是最缺水的城市。</h3> <h3>为了香港同胞的用水问题国家在困难时期建设了粤港供水工程,从东江的东莞桥头镇位置取水,南调至深圳水库,在水厂处理后再供给香港和深圳本地。我们家就在水库和水厂附近,所以喝东江水,不喝罐装矿泉水。</h3> <h3>这是深圳水库。</h3> <h3>深圳天然条件欠佳,但发挥了毗邻香港的优势,紧抱香港大腿,学香港的先进经验,也吸引港资和外资种出了“试验田”,在慢慢失去光环的时候呙中校(我为伊狂)的一篇《深圳,谁抛弃了你》打醒了深圳,危机感一路陪伴深圳成长,最终走出一条高科技自主创新之路,经济规模赶上香港,还得继续战战兢兢为国家当好排头兵。如果说香港是因广州而生,那么可以说深圳是因香港而生。</h3> <h3>东莞夹在广州和深圳之间,以地级市直辖镇的模式大力发展诸侯经济,从三来一补到代工,一不小心成为世界工厂,虽然中间也走过弯路,曾经野蛮生长,但其活力优势弥补了抗风险能力的劣势,所以一直把同样毗邻深圳广州的惠州抛在后面。松山湖和华为10年前谋划和布局的终端总部,带来的不止是直接的税收,更重要的是马泰效应,跟随而来的是华为的下游大量供应商以及广深港外溢出来的科技公司,还有整个城市营商环境的改善,由此而构建了初步完备的信息产业链以及与深圳互补的产业生态。</h3><h3>这是华为松山湖基地。</h3> <h3>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位处珠三角之顶,背靠白云山,南观珠江潮起潮落,俯视东西两岸。白云山北部腹地辽阔,珠江口延伸至南沙(距离深圳最短直线距离仅十几公里)。从两百多年前的十三行口岸通商,到解放后至今的每年两季商品交易会,当之无愧为千年商都。由于其作为省会及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珠三角的海陆空和高铁的交通规划基本是以广州为中心的,所以一直享有国际门户和枢纽地位,一直坐镇珠三角,岁月悠悠也万马奔腾。</h3> <h3>佛山从鱼米之乡到现代制造业,从乡镇企业的星星之火到冒出两个世界五百强,可见其经济土壤也同样肥沃,这种土壤有民风淳朴、友善诚信、工匠精神等营养,但诸侯经济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阻力,在主动提出广佛同城想融入广州的同时也削弱了自己的主导性,也让最有创业基因但一直对佛山缺少认同感的顺德南海两区更加我行我素,虽然摆脱不了束缚却也风生水起。</h3><h3>这是碧桂园总部。</h3> <h3>这是美的总部。</h3> <h3>中山具有类似顺德的基因,也具有跟东莞一样的地级市直辖镇的体制,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前不靠珠海澳门,后不靠广州,还是靠自己,不急不躁,稳步前进,健康成长。上世纪90年代曾经与顺德、南海和东莞被成为广东“四小虎”,被拿来媲美当时的亚洲“四小龙”(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不过这十年来有些焦虑,遥望海那边的东岸,感叹”一水隔天涯”的同时,更愤概”怎么架一座桥就那么难呢?”。终于等来2016年深中通道大桥的开工,但在欢呼雀跃之后没多久房价就被东岸那边的人炒高了。</h3> <h3>珠海当年跟深圳同一批成为经济特区,承担同样的使命,只是对接的是澳门,因为大家都体量小,人口少,矛盾也少,也不需要勇当排头兵,所以就少些折腾,在宜居的海滨城市里人们的小日子过得很舒坦。当珠三角的家电制造业优势被长三角冲击和动摇的时候,珠海的格力却是一枝独秀,今年还上了世界五百强。市政府提供给董明珠的舞台空间和董明珠立下的汗马功劳,可见珠海营商环境的高人一等。</h3> <h3>这是格力总部。</h3> <h3>澳门更小,真正的弹丸之地,是当年葡萄牙先占领的,后来葡萄牙通过其外交部跟大清政府确定的割让关系。作为全球三大博彩中心之一,葡萄牙人给澳门找到一条最合适的发展路子,99回归后的“一国两制”仍然保留了澳门的博彩业。澳门自己也争气,在发展博彩业的同时也保证了社会的安定和谐。近年来受中央鼓励,也开始多元化发展。</h3> <h3>上面纵观历史,对大湾区主要城市先扫瞄一圈,我们看到这里汇集了四个中心城市、两个副省级城市(广州和深圳,其中深圳是中央单列)、两个资本主义的特别行政区和两个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区,涉及到中央的统一布局、区域经济竞争和协同发展、各方的诉求和利益点的平衡、两种制度的兼容和突破,可谓错综复杂,交错交融。对于中央的规划纲要,我们就用大白话捋一捋。</h3> <h3>首先,纲要的核心是什么?</h3><h3>HK!本来珠三角是在历史大潮中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让各城市迸发活力,在努力向前奔跑中一边交融也一边平衡格局,但毕竟是两个制度啊,HK再小也代表了我们“一国两制”的一制(当然还有澳门),所以HK必须稳定,稳定了才能更好的发挥其法制、金融、人才、航运等优势,如果HK自己把自己给毁了,影响珠三角经济发展是小事,挑战总设计师的“一国两制”才是大事,动摇“一国”主权更是不能容忍。虽然国家一直给HK送红利,但其历史长期积累的社会深层矛盾一直没有根本性解决,2014年的“占中”事件更是暴露了西方势力当年在HK埋下的祸根,特别是今年几个月来的动荡更露出西方真面目。所以,国家的布局不仅要考虑珠三角的经济建设,更要考量政治和社会发展,才出台了大湾区规划纲要,核心目的就是要让HK融进了,促进和加强“两制”的产业、资金、技术、信息、人员、文化的来往和融合,在融合过程中逐步帮助HK解决其社会矛盾问题。所以,大湾区规划纲要的核心就是HK。</h3> <h3>其次,纲要的主要“干货”是什么?</h3><h3>互联互通!规划纲要明确了目标、要求、任务、产业导向、措施等,其中一项措施就是加强大湾区的互联互通,其中补上东西两岸的交通短板最迫切,这就是”干货”。好在深圳至中山的跨海通道已经开工,南沙大桥(虎门二桥)已经通车,穗莞深城际也将于今年底开通,深圳至珠海的跨海城际项目也已经获批准备上马,深茂高铁的江门到深圳跨海段线位也已经确定,这些项目将大大改善珠江口两岸的交通联系,“天堑变通途”应运而生的将是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产业带的自行调整。另外还有6个机场(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的扩建和空管资源分配,香港已经在开展第三跑道的研究,佛山机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干线机场)已经完成选址,深圳机场正在建设第三跑道。</h3><h3>这些交通发展,表面看是合情合理,实际是暗流汹涌的博弈,因为改变了原来以广州为中心的交通格局,东西岸之间来往可以更便捷了,不需再绕行广州或虎门大桥了,两岸城市有点解放的感觉,这样多少会分流广州的某些资源,但毕竟都得讲政治,服从中央统一部署;另外从相融共生的经济学理念来说,珠三角两岸互联互通,经济发展好了,广州也就更好。</h3> <h3>第三,我们讲经济带。</h3><h3>我们经常听到制高点、龙头、核心引擎、门户、枢纽、中心城市、重点片区等规划专业的名词,其实不复杂。枢纽是交通层面的硬件设施,比如机场、港口、高铁枢纽站、物流基地等,是人和货物的集散地。但交通枢纽毕竟只解决出行便捷性和通勤问题,还可能出现过境交通的功能大于服务本地产业的功能,有时候得不偿失。门户却不同,它是一个端口,即是外人通过这个端口进来的,门户可以是交通枢纽,比如香港机场,也可以是产业龙头,比如大型会展。来参加会展的都是要做生意的,含金量高。广州琶洲进出口交易会和深圳新的国际会展中心(全球最大)就是大门户,开门让你进来,你来了是为了找客户找合作,就会产生产业项目。会展业要做就得做最大,大鱼吃小鱼,才能成为制高点,虽然这些年受电商影响没那么风光了,但现代会展已经发展到技术、资金、服务、人才、项目的国际化展览,永远还是占据制高点,容易带动周边片区的发展,自然形成所在城市及城市群的产业链生态圈。既然会展有产业门户功能,那交通枢纽配套就显得更重要,所以深圳一直拼命争取机场、高铁、城际等对外交通的枢纽资源配置。产业制高点当然还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国家大型科学装置等基础研究,这个以后另当别论。</h3> <h3>这是深圳新的国际会展中心。</h3> <h3>深圳10年前就开始布局,现在宝安机场整合了高铁、城际、码头、高速公路、地铁,将出现一个超级的交通“综合体”;把机场北填海地块留给了巨无霸的国际会展中心,把原来候机楼留给了物流基地,打造了一个超级门户。眼明人一看就知道这里是深圳未来的中心,可以成为核心引擎。</h3><h3>东莞是精明的,“据有江东,国险而民附”,也早已在其长安至虎门一带规划了滨海新区,对接深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就是虹吸效应,形成了宝安至虎门的产业带,与规划纲要提出的穗莞深高科技创新走廊是不谋而合的。</h3><h3>所以我们看虎门,在现代的产业布局中,也一样是战略要塞,这就是地缘政治和经济。再过两年深中通道(八车道)一开通,可以预判西岸那边的珠中江自然融入到穗莞深这条经济带,东西岸的产业格局将继续分化组合。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就在这条产业带。我也担心,未来深圳的福田可能步罗湖的后尘被慢慢边缘化。</h3> <h3>第四,我们讲布局。</h3><h3>像下围棋一样,刚开始那几个子都是在布局,直接影响后面的博弈。国家有国家的战略布局,地方有地方的考量,最终都统一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h3><h3>深中通道是广东省和深圳中山两市的共同布局,对前面讲的经济带影响重大。经过14年的论证(其实是博弈),深中通道终于在2016年底开工,东隧西桥的方案也为广州的南沙港集装箱船舶留了76.5米的世界最高通航净高,充分满足南沙港未来30年的所有巨轮通行不受大桥影响,同时也给南沙留了一条引桥,算是三个城市互联互通,大家的诉求也算达成平衡点。</h3><h3>但毕竟西岸的宝安空港区经济带提前形成了,枢纽门户和交通配套占据了制高点,市场要素自然跟在制高点后面流动组合,土地规划和产业布局也根据市场规律讲科学,可能导致对面的南沙不得不考虑怎么结合这个制高点来做文章,毕竟国际航运业态不是长久之计。南沙一直是大湾区的宝地和中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一直被看好,但是雷声大雨点小,晚了一步,以后广州只有实事求是面对现实联手宝安和虎门对南沙做好科学规划定位并大手笔投入,才能融入双区叠加效应。</h3> <h3>当年雄伟的虎门大桥。</h3> <h3>大湾区先大话到这里。</h3><h3>总之,香港因广州而生,深圳因香港而生,大湾区又因香港而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龙头,不进则退。大湾区共生共荣,还要一起面向海洋,走向世界,沿着一带一路,布局全球,最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h3><h3>历史改变了你,也成就了你。</h3><h3>香港,祖国对你厚爱三分,你离不开大家庭!</h3><h3>广州,你永远是南大门,你在后方看住大湾区!</h3><h3>深圳,没人抛弃你,你还得当好排头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