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我在上海的那些年(一)》,承蒙受到一些朋友的关注,非常感谢,其实要真正的谈起我在上海的那些年,前篇文章只能算是一个开头吧,十六年的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十六年间,在那个繁华都市的边缘角落度过了我人生当中最最重要的一段时光,从桃李年华到半老徐娘,在不经意间,兜兜转转,蓦然一惊,已到中年,所有青春的过往都聚集在手心,又如风声一般弥散的无影无踪,更如电影一般,曾经的欢笑和眼泪在眼前一幕一幕闪现,为了能在迟暮之年还能清晰回首来时的路,于是想继续我的拙笔浅词,写一写那段似水流年。</h3><h3><br></h3> <h3> 《我在上海的那些年二》</h3><h3> 从堂姐那里搬到宿舍之后,我的日常生活轨迹大多是三点一线:宿舍,食堂,车间。偶尔也会和同宿舍的同事去附近的卖场和服饰城(共康服饰城)转转,但基本上我也就停留在“转”的层面,很少买,逛街的时候同事经常会和我说,你也不要光给我们挑,你也买两件吧,我总是笑着说,我太胖了,穿不了穿不了。其实穿不了也是一个原因吧,更主要的是这每个月的工资我得花在刀刃上,那就是按时寄回老家,家里除了出嫁的姐姐,我是家里的老大,也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可都指望我这点工资补贴家用呢。很清楚的记得当时拿到第一个月工资时的情景:车间组长给我发了一张卡(银行卡),说这里面是这个月的工资,我拿到手一脸糊涂,这工资在里面?(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银行卡),组长大概也看出我的傻样了,继续解释道:你拿着这张卡到银行取款机上就可以取到钱了······。下了班,我去找了燕子,她带着我去了附近的银行,然后跟我说怎么使用银行卡,帮我查了一下,显示卡里余额是525元(至今没有忘记我领的第一个月工资数额),燕子说:“嗨,不少呢,比我刚来的时候拿得多吆,要取出来吗?”“取出来吧”,我兴奋的回答道,心里很感慨:觉得大城市就是不一样,拿的工资比老家多了几倍呢,原先在家里镇上的工厂上过几个月班,三个月也抵不上这里一个月的工资,想着想着心里美滋滋的,立刻在心里盘算起这钱的用处。“你打算买点啥啊”燕子边说边把钱取了出来递到我手上。“去买件衣服吧,你看你来这边都没买过新衣服”。我看了一下自己这身土的掉渣的衣服,也觉得是该换了,“行,那你陪我一起看看吧”。我俩边走边聊,正好经过服饰城,燕子陪我进去花了50元买了一套衣服。后面我又留了100元放在身边,剩下的350元便全部寄回了家。</h3><h3> 此后的日子里,每个月发了工资,我都是照例留下很少一部分用作生活费,其余全部寄了回去,偶尔也会给家里的弟妹们买一些新衣服让亲戚捎带回去,家里的生活状况也因此得到了一定改善,每次发工资的日子我都会往家里打电话,总是想把这份喜悦和家人一起分享。来上海的最初的梦想,算是慢慢已经在实现了,很简单的梦想,就是挣钱给家里,帮父母减轻生活压力。</h3><h3> </h3><h3> </h3> <h3> 工作渐渐安定下来以后,每天机械似的“三点一线”生活,让我开始感觉到一丝丝的乏味,为了打发下班以后无聊的时间,我开始买书回来看,那会经常买的杂志文刊会多些,因为这些书比较便宜,比如《知音》、《青年文摘》《读者》等等,偶尔也会跑到旧书摊上借一些文学名著之类(应该都是盗版的),日后的零用钱除了生活费之外,基本就是买书了,业余生活也因看书变得充实,后面也养成了每天写日记或记笔记的习惯(上学那会就比较喜欢读读写写,所以后来在搬家中,无意间发现自己已经写了厚的两本日记。),读的多自然也想的多,每当夜深人静时,我开始思索,除了上班我是不是还要干点什么?这样的问题在我的脑海中越发频繁出现,可是却很迷茫。青春年少,背井离乡,一颗年轻的心倍感孤独却又欣欣向荣,充满希冀的漂泊在偌大一个城市。贫苦人家走出来的孩子除了经济上的匮乏,在思想上也显得极为贫瘠,从小到大父母能供你吃饱穿暖已经很不易,至于未来的路怎么走就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去探寻了。偶然间在一次新买的杂志上看到一则广告,是关于学电脑的,我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之前来上海之前就有过这样的想法,可是后来了解到学电脑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就放弃了,而这则广告上写的费用好像还可以接受,但是上课时间却是我的上班时间。哎,很苦恼,我还是试着跟车间组长打听了一下,可不可以请假,组长回答我的是:每个人都像你这么请假,还要不要干活了?······。<br></h3><h3> 丢掉工作去学电脑是不可能的,而放弃又很不甘心,虽然我不知道学了电脑以后可以具体做什么,但当时的我总觉得科技越来越发达了,电脑在未来的日子里总是要用上的。为此还郁闷了好久,可是郁闷归郁闷,,毕竟我出来的主要“任务”是挣钱。生活还是要继续。学电脑的事便暂时搁浅下来。(其实现在想想,当时还是没有全力以赴,极力争取,把挣钱看的太重要,可是,家里那会实在是太需要这份收入了)</h3><h3> 在电子厂上班的第二年,大妹也中学毕业,恰逢厂里招工,过完春节,我带着大妹一起来到了工厂,通过面试之后,大妹也在厂里稳定下来,我们两个人的工资着实让父母减轻的很多负担,家境日渐好转,每到夏天的时候也会把弟弟接到上海来过暑假,带他到处看看。等到开学回老家,我们总会给弟弟带上大包小包吃的用的,恨不得把超市搬回家,好让从远在老家的父母姊妹也和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大城市的气息。</h3><h3><br></h3> <h3> 俗话说“女大不中留”,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眼间,我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在这一年,我认识了现在的先生,先生是老家同一个镇上的,一名退伍军人,在堂哥的汽车修理厂工作,可能因为知根知底吧,父母没有过多反对,在和先生相识的第三年,我便辞了工作,回老家办了婚礼。婚后的一个礼拜,我们又双双回到上海,继续沪漂的生活,为了能和妹妹能相互照应,我和先生把房子租到了妹妹上班工厂宿舍的附近,这时小妹也过来厂里上班,接过我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和大妹一起为家里经济分忧。我那临时租来的房子日后便成了我们姊妹在上海的“家”,在她们休息的时间里都会经常过来一起聚聚,一起买菜做饭,说笑打闹·····,然后一起逛街,一起给家里打电话······,曾经那个窘迫的家境在我们众姊妹的齐心协力、欢声笑语中逐渐宽裕起来。多年后,再回想起那段时光,一幕幕镜头清晰如昨,依旧会觉得温情脉脉,心房柔软。<br></h3><h3> 婚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到上海后第四年,我和先生迎来了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大女儿的出生。孩子的到来给家里添了不少欢乐,但随之而来的生活压力也让我们喘不过气来,人们常说“结婚三年穷”,我是领教到了这句话的深刻意义,孩子出生后的两年间,我都在家做全职妈妈,照顾孩子,我们这个小家的所有经济压力全部落到了先生一个人的身上,任凭我怎么节俭,日子还是过得紧紧巴巴。这中间妹妹们会经常给我们一些接济,给孩子买些吃的用的······曾经贫苦的家庭造就了我坚韧的性格,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反正那会我内心就是有这种坚韧的力量支撑的,总觉得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坚持挺过去,当你真心相信一切都会好的时候,一切就真的好了。</h3><h3><br></h3> <h3> 在孩子快三岁的时候,我们把她交给了在上海另一个区做生意的公婆帮忙照看着,我开始出去工作,没有文凭,没有技术,找的工作依旧只能还是如之前在电子厂上班一样做最基层的员工,但是不论做什么工作,只要认真踏实,上天还是会眷顾你的,在一家电子印刷厂工作两个月之后,部门主管看到我做事非常勤奋努力且有自己的看法,便把我调到了身边做领班,管理她手下一个部门的工作,记得当时她跟我提起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居然哭了,连忙推辞,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哭,因为胆小自卑?因为主管的看得起而感动?可能都有或许都没有,最终还是在主管的鼓励和支持下,我接了领班这个职位,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因为只知道埋头做事不善于沟通,导致出现很多问题。深深自责的我再一次跟主管提出了换别人来做的请求,出乎我意料的是她非但没有责怪我,反而很耐心的跟我谈心,教我怎么与人沟通的方法,教我如何建立强大的内心······。结果可想而知,我觉得我不能辜负她的一片心意,尝试她教我的方法学会怎么与人沟通,慢慢的,我的工作做得越来越顺,得到了老板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在年末表彰大会上,我还被评为“优秀员工”。如果说我初到上海在电子厂教我铆钉工作的那个女孩是第一个让我感到温暖的人的话,那么这位悉心栽培我,鼓励和支持我的主管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伯乐(虽然我并非千里马),在做了几年的领班之后,主管又把我调到办公室做了她的助理,我对她说,我不会电脑,她只是微笑着说,没事,不难,可以边做边学,不懂可以问我,我相信你。在主管的再一次提拔和鼓励下,凭着这一句“我相信你”,我硬着头皮买来学电脑的书,从最基本的开机、关机开始自学起来·······。一个月后从刚开始一天只能做一份质检报告到后来的一个小时可以迅速做好几份报告,我使用电脑的水平日渐熟练起来,因为工作上让老板和领导比较满意,为了能让我在公司踏实的做下去,公司决定让在另一个辖区工作的我的先生也来这里工作,就这样,我和先生在以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有了稳定的收入,捉襟见肘的日子得到了很大改善。这一年,已是我们到上海的第十年,在这一年我们的第二个孩子-小女儿出生了,两个妹妹的孩子也在这一年相继出生,同时也收到了弟弟被北京一所大学录取的好消息,一切都向着朝阳迎来。</h3> <h3> 再后来,先生在工作之余学了驾驶,拿了驾照,而我也在上班、照顾两个孩子的缝隙里抽出时间买书回来自学考了会计证,时间一直向前,而我们也不能一直停留在原地,先生和我商量不想在厂里继续打工,想自己干点啥,准备拿这这些年积攒的一点积蓄买辆货车自己跑货运,我同意了,毕竟打工不是我们的最终归宿。就这样,在到上海的第十三个年头,我们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货车,在物流公司工作的姐夫的介绍下,先生跑起了货运生意,虽然辛苦,却是动力满满。为了学以致用,我也在先生离开公司后不久,应聘到另外一家医疗企业做了财务工作。</h3><h3> 在我们慢慢的努力之下,相比起刚来上海那会的日子,生活质量相对提高了很多,然而,不管怎么拼搏。我们依然只属于这个城市的最低层,生活永远徘徊在繁华的边缘,无法真正融入到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圈子当中,身上总是贴着“外地人”的标签,在两年后,大女儿小升初的家长会上,这个“标签”显得更加明显,学校希望我们外地的学生初中尽量回到户籍所在地就读,因为按照上海的升学制度,外地户籍的孩子不能在本地参加中考。</h3> <h3> 稳定的工作,相对完善的就业制度,孩子良好的教育环境,竟让我们一时难以做出选择,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和先生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我们给孩子办了转学手续,而为了不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2016年初,我们也决定放弃了这边的工作,回到家乡,放弃意味着我们将彻底离开,面对曾经挥洒过汗水的地方,虽然心里有诸多不舍,但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也终于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我们能做的是理智而清醒的面对现实,一路向前看,随时做好调整心态的准备,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生命中的每一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