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短歌行</h3><h3> ——许清华</h3><h3> 前路几何,行在大凉。白驹过隙,已过三旬。执教庠序,心尤怅惘。听君一席,处之泰然。仁爱之心,化雨春风。德行之范,养树盘根。信念之火,燃寂彷徨。学识奠基,危楼崛起。</h3><h3>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瘠瘠不毛,何以修竹?寻源探水,树以蕙兰。申之以道,至于躬践。垂范如绳,雄辩如丝。二者相较,舍其后者。千里跬步,江海小流。始于足下,终于足下。</h3> <h3> 10月11日至14日,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长国家培训项目办,首期名师领航工程名师赴凉山开展送教援培活动在昭觉县召开。</h3> <h3> 10月12日,我们开始了第一天培训学习生活。上午8时30分,我们走进昭觉民族中学,聆听了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怀柔区第五中学王长青老师作的名师报告《怎样上好初中数学课——我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体会汇报》,王老师首先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谈了教师发展的三个阶段:一是工作之初对教学成绩的满足,二是开始关注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对人全面发展的影响,三是开始思考数学知识对人智慧的启迪。他激励广大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只要有理想信念,坚持学习,都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要想成为一名好的数学老师,首先要成为一名好老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针对教师和教育的认识以及当前我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孩子出了问题,实质上是家庭和学校教育出了问题,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然后结合谈了对数学的认识与思考,提出一系列问题:数学有什么用?数学带给了我什么?数学带来的智慧从哪里来?最后王老师结合教学案例,对利用解题策略指导学生解题指导思想的十六字方针:观察特点、产生联想、创造条件、实现转化,对具体操作实践层面的十二字操作方针:慢读题、深联想、慎决策、近理想,对数学教学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h3> <h3> 下午14时,在昭觉民族中学阶梯教室开展了简短而隆重的关于教育部首期名师领航工程凉山州送教援培活动(昭觉县)的启动仪式。</h3> <h3> 全体教师满怀激情,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凉山支教的豪情。</h3> <h3>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巡视员李源田老师作了《高尚师德是教师发展的强劲动力》的报告,在讲座中,李老师从国家政策、社会期待、个人素养、职业需要等多个方面跟老师们分享了良好师德的内涵、要求和重要意义。李老师的讲座高屋建瓴,图文并茂,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一位教育专家的教育情怀和思想深度,引发了参会教师的强烈共鸣,会场上不时响起热烈掌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因此,师德建设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积极践行“四个统一”,当好学生“引路人”,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铸牢师德之魂,书写人生的精彩华章。</h3> <h3> 合肥师范学院的宋冬生教授作了专家报告《乐学才能学好——课堂学习情感与教学公正》,宋教授提出的课堂教学三问:“学生在学吗?学生学了吗?学生学到了吗?”让我们比对自己的课堂,我们是不是能够来回答这些问题呢?从现场追踪、问题诊断、情理咨询和暖学修炼入手,通过现场互动,案例分析等形式使整个报告非常生动形象,让我们不断剖析着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意识到,新课标理念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师生间的情感因素,是学生成功和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培养师生相互之间的信任感是激发学生情感和学习兴趣的关键。学生的内因起了变化,在学习上才会更具有主动性,进而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这样就可以高效率的进行课堂教学。</h3> <h3> 一天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充实,专家们的指导,使我们获益匪浅,期待着新的一天的到来!<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