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705 董嘉宣</h3><h3>秋风起,叶浮动成影,波浪迭起,长河熠熠生辉。有几片不幸的叶离了自己生长的枝头,无力的打着旋儿落地。风转而凌厉,携着几点黄几厘红呼啸而来。晨间阳光单薄被淡而轻柔的云层层叠绕,原处的天幕依稀可见云团翻转汹涌,暗自酝酿着一场雨。</h3><h3>雨点错不及防的跌落大地怀抱,迎上那片长河,打落多少光辉。于是头上落了叶,肩上落了叶,衣领夹缝间落了叶。拍发间,抚肩头,指尖挑出俏皮的叶,皆归属与大树。</h3><h3>有些不安分的拨弄相机,我似乎对上海没有多少兴趣,我更想飞到杭州,飞到断桥长堤。早早的不带期待,时间过得快了。太快了,睡意朦胧中睁眼我已经下车,站在那自然博物馆之前。入眼的是自然代表型建筑,蚌螺为原型的设计。挑眉,多了一丝兴趣。</h3><h3>它空前的庞大,参观人数我记得牢牢“957”,赤红鲜艳的数字撞入我的视线。它高傲的悬挂于入口正前方,展示这只蚌螺的魅力。我们像错入巨人城的矮人们,伸长了脖子去瞧去看去惊讶。解散的那一刻,人群蜂拥而上,都惦着捻着好奇心。心头是忍不住的悸动。</h3><h3>这座有名的自然博物馆,用它独有的设计独出心裁的陈列。用皓大怔住了每一个不看好它的人,包括我。它悄悄的露出一角,打开了潘多拉盒的一丝缝隙。于是我们被那束神秘的紫光吸引,试图探寻它的所有,挖掘出所有的瑰丽。</h3><h3>我竟然不知我的镜头该流连何处,光是在第一层绕就走了四十分钟,做工精细的模型,智能触屏就能了解故事。我从那个区摆渡去这个区域。是一只被磁场干扰了的飞鸟,漫无目的的旋转。</h3><h3>让我惊艳的是每一副画作的认真,线稿的流畅。连细小的蝙蝠翅骨构造也一丝不苟。错落有致的模型,栩栩如生的狼群。湿地模拟中芦苇根蚌壳鸟群,像是影片闪在我眼前。枯叶蝶我从电视机里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只有真正贴近,才惊讶于它保护色的巧妙。</h3><h3>“那是海百合的化石,得益于它,我们才能一睹已然灭绝生物的容姿。”她细声同男孩说着,男孩的目光炯炯有神。“好神奇。”</h3><h3>她们拉手约定下个月她还带男孩来。</h3><h3>阳光宛然黯淡,时间从我的指缝一点点流逸,不知不觉中时间的针摆已经落于五点。我有些可惜,可惜的望着未踏足的区域,只得离开——未开发的场外,临时展出,化石研究。</h3><h3>那时我才反应入园时我的恹恹,终于察觉,魔都之称的由来。人性化的贴近,每一个埋藏生物后的故事。每一个细节的认真刁钻。哪怕那细骨不过两三厘米,它也细琢雕刻极力还原它的本真。</h3><h3>“秋水一湾歌一路,枫红几度诗几行。”</h3> <h3> 1705贺丹旎</h3><h3>再次来到上海,我思绪万千。我很喜欢那里的风格。不是过去那全部都是高楼大厦的印象,只是觉得和过去有很多的不一样,也对这次研学旅行充满想象。</h3><h3>首站,我们来到了上海科技博物馆。一进去就看见了摇头摆尾的恐龙模型。它把我们带到了侏罗纪世界中,既视感十足。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更是吸引我们的眼球,个个都是形态逼真,好似随时会蹦跶出来。</h3><h3>我和靖靖一层楼一层楼的逛,从动物世界看到人类进化,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从古猿进化到能创造文字,制作衣服,从他们的住房条件来看,也是越来越好。看到那一个个的小模型,我不禁感慨那时候他们的房子很有趣并且人们生活的也快乐而淳朴。</h3><h3>学到了很多,也有很多的感慨。一样的上海却有着不一样的感觉与不一样的变化。</h3> <h3>午后的阳光蜿蜒绵长,扑在我们的脸上,很暖。我们排着队,怀着期待的心情走进上海自然博物馆。从第一层“生命长河”开始,看生命长河中显赫一时的过客和现存的生物“明星”,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和科技化的简介让我们更好地领略这些生命的魅力。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来自不同地区的动物的美都永远地记录下来。有凶猛的各种恐龙,可爱的水生动物,富有灵性的化石,毫无保留地展现它的独特。移动在不同景区,心也跟着荡漾。</h3><h3>“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来到“人地起源”解读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地区的发展和文化也让我印象深刻。来到中国戏曲专题前,手指轻轻划过智能触屏,各地的戏曲简介都呈现出来。“黄梅戏”,湖南的特色,点击视频播放键,熟悉的旋律响起,“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情不自禁也跟着哼唱起来,仿佛这里不再是上海博物馆了。找到昆曲,中国“戏曲之祖”,宛转绵长的唱腔,让人身临其境,角色缓缓抬臂,跟着音乐比划动作,眼角上挑,仿佛是眼前一亮,就紧接着唱下一句。淮戏,旋律脍炙人口,角色表情与动作自然而流畅,语言贴切,通俗易懂,让第一次听到它的我频频点赞。在这个被科技化渗透的博物馆中,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博物馆内,随处可见外国人,我想,科技水平的高度足以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度,想到这里,嘴角不禁上扬,内心的自豪感愈发浓厚。在这面小墙上,浓缩的是中国的精华啊。我驻足于此,久久无法移动双腿。</h3><h3> 水稻,粟,小麦的种植,生动形象地用逼真的小人和草房,自然环境表现出,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h3><h3> 时间流逝地飞快,走往出口的路途中,我总是回忆着我所想的和所看的,内心装的满满的。 </h3><h3> ——建宁实验中学1705梁姝靖</h3> <h3>1705王墨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