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莺歌海盐场是海南岛最大的海盐场,在华南地区也是首屈一指。</h3><h3> </h3> <h3> 海南莺歌海盐场位于乐东县,面临大海,背靠尖峰岭林区,是一片30多平方公里的滩涂地带。</h3> <h3>【七言律诗】莺歌岛盐场晨曦<br></h3><h3> </h3><h3> 赵翊羽</h3><h3>流光一色引霞来,幄笼潮烟半海堆。</h3><h3>入水新云攒绣画,照桥初日越瑶台。</h3><h3>无心壁上红花簇,有意门前笑脸开。</h3><h3>料似仙人抛玉带,冷香孤梦共徘徊。</h3> <h3> 一望无垠的银白色盐海,渠道纵横有序,盐田银光闪闪,景象十分美丽</h3> <h3>辛勤的盐工们迎着太阳劳作</h3> <h3> 莺歌海是盐城,也是渔场,晚霞中的海边渔船、渔民、游人、鱼儿,形成了一道美丽风景,海湾、沙滩,在余晖中璀璨。</h3> <h3>渔船归来后,岸边等待的人们分拣,买卖,到处是忙碌的身影。</h3> <h3>夜色下的海边依旧鱼灯点点</h3> <h3> 经过岁月和风雨的老旧船只完成了历史任务后,沉睡在岸边上,船邦上的斑斑点点记载着日月星辰,吸引着我们去读懂那段陈旧的历史。</h3> <h3>拆旧船只也是认真的工作,工人们边商议着边拆旧,看得出也很费劲。</h3> <h3>瞧瞧,摄影人风采有几分妖娆,更多的是快乐,快乐的摄影人!</h3> <h3>夕阳下风景很美吧</h3> <h3>群拍是这样玩滴</h3> <h3>摄影三姿</h3> <h3>谢谢摄友们给我留下的每一张工作照</h3> <h3>七仙女哦</h3> <h3>我们的队伍像太阳</h3> <h3>图文:文雯</h3> <h3>附:</h3><h3> 盐莺歌海盐场位于北纬18.5°的海南岛西南端,濒临南海,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这里晴天多,降水少,气温高,全年日照数2600多小时,日均7小时以上,这一带的海水含盐量高达3.5度,即100公斤的海水含盐3.5公斤。阳光强烈,蒸发旺盛,加之水质清澈,污染源少,含盐量高,是极为理想的海盐生产基地。</h3><h3>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日本鬼子占领海南岛后,发现了莺歌海优良的制盐条件,曾梦想着建立“东亚第一大盐场”,为了给前方战事提供战略资源,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开发,但由于中国军民的奋力阻挠,日本人始终没有如愿以偿。国统时期,也曾多次派“大员”考察莺歌海,但腐败的官僚习气和走马观花式的考察调研,最终以“此地尚在原始时代,为蛮荒之区,边疆开发,备极艰辛,且冒危险,治安动荡,无法开发”而告终。</h3><h3> 解放后,开发建设莺歌海盐场再一次摆上了党和国家的战略议程。《莺歌海场志》中说,1958年,有5600多军人转业而来,包括当地民工和部队转业退伍军人在内的上万劳动力日夜突击,掀起了开发盐场的高潮,仅用3年时间,打造出3700多公顷的盐滩,莺歌海盐场从此写进教科书,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鼎盛时期的莺歌海盐场年产原盐28万吨,化工原料15万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