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里姚降人

敦伦堂书法工作室

<h3>离开故乡已有六十个春秋。人近暮年,思乡的情结却越来越浓,时常是梦牵萦绕!</h3><h3>常在《头条》看到家乡的新闻,我都会激动无比,潸然泪下。家乡在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着实令人欣慰。特别是在旅游业发展中,邻村的蜈蚣岭民宿旅游被世人熟知,人们虿拥而来,享受着徽州新安派文化的薰陶,六十里长陔的生命力被改革开放之风激活了,催熟了。白际山峦更加苍翠,新安江水(现为千岛湖)更加碧透温柔。</h3><h3>我出生在璜田乡里姚降村,村落就在白云深处。西望峡谷就是今日闻名遐迩的蜈蚣岭村,南望对河(千岛湖支流),山峦层叠,最近处是一座金字塔形的小金山,其山顶之高,亦是我站在里姚降村的脚下。孩提时代与村里的小伙伴们玩耍时,最喜欢趴在坪围上看对面小金山的风景,看山脚下一条婉转的河流,如仙女身上的一条衣袂飘带在舞动;更喜闻河滩边上的榨油坊发出的阵阵撞击声,由此溢出的菜仔油、豆油的清香味而令人飘飘然。</h3><h3>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 , 随父辈南下,辗转千里,来到了大上海,从一个不晓事的山娃子,变成了城里的“公子哥”,由此改变了我一生的人生轨迹。</h3><h3>物事人非,青山依旧水长流,人已黄昏后。退休以后,闲遐之时,思乡的念想便常常出现,与友人一起品茶,注視着杯中的黄山毛峰茶,叶片在杯中上下翻腾,醇香的茶味扑鼻而来时,我就会情不之禁的对友人唠叨故乡的往事……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唐代诗人高适的一句诗:"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h3><h3>我是中国人,我是徽州人,我更是故乡的里姚降人。</h3><h3>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将原先的“老壶图”更改为“里姚降人”的缘故。</h3> <h3>街口镇</h3> <h3>里姚降村</h3> <h3>蜈蚣岭</h3> <h3>作者书写的“里姚降人奉书”</h3> <h3>里姚降美如仙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