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董振国抒情诗选》研讨会在洛阳建安门举行</h3><h3><br></h3><h3> 风骚系长水·清音彻高山</h3><h3> 金秋喜事多·河洛文韵灿</h3><h3> 10月12日上午,《董振国抒情诗选》座谈会在洛阳市作家协会驻地建安门举行。座谈会由洛阳市作家协会与《伊甸园》诗刊主办。</h3><h3>洛阳市文联副主席陈胜展,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赵克红出席座谈会。</h3><h3>参加座谈会的还有:</h3><h3> 洛阳市文联原秘书长孙建邦、洛阳日报资深高级编辑宋继敏、《牡丹》杂志副主编谭滢、洛阳市作协副秘书长赵向颖、段新强,洛阳市老作家学会会长郭玉森、副会长沙草、寇聚宝、副秘书长李菲菲,《河洛文苑》版主三生有幸(崔书乾),偃师市文联副主席、偃师市作协主席李向阳,洛阳日报副刊原编辑陈韧,河南青年报艺术天地原专版编辑、中国诗歌春晚洛阳会场摆渡人孙瑜艳,嵩县作协原主席龚坚,洛阳市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王广厚、《小百花》编辑李艳霞等30余人。市作协主席赵克红这样评价诗人:董老师的眼界宽,格局大。他多次自费邀请全国诗坛的大家名家来洛阳采风交流。“他山之‘玉’,可以化‘石’”,这些“请进来”的文学创作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他还主持编纂《河洛60家诗选》《洛阳诗人》杂志《洛阳诗人年选》等书刊,没有资金自己筹措,没有人力任劳任怨,董老师是我们大家学习的好榜样!</h3><h3> 董振国先生致答谢辞并在现场激情迸发的朗诵了自己的代表作《煤》和散文诗《黄昏恋》,赢得了与会作家和诗人们的热烈掌声。</h3><h3> 祝贺 《董振国抒情诗选》 座谈会圆满成功!</h3><h3> </h3><h3> 玉眼看世界 2019年10月12日</h3> <h3> <b> 诗人董振国</b></h3><h3> 董振国,河南洛阳人。己出版《董振国短诗选》{作家出版社}等诗集三部,由贺敬之题写书名的《董振国抒情诗选》已经出版发行。另有近千首诗歌散见《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华夏诗报》《工人日报》《河南日报》《收获》《绿风》《天风》《当代诗歌》《中国微型诗》《中国汉诗》《大河》诗歌《中原散文诗》《贵州诗人》《河北诗人》《向阳花》《辽河》《牡丹》《长江诗歌》《渤海风》等全国报刊。作品入选《中国当代诗人精品选》《中国百年新诗经》《2017中国诗坛实力诗人名录》《中国诗歌2017实力选本网络卷》《长安风诗选.中国当代诗人卷》《楚天文学年度诗歌选萃》等选本。荣获《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评选.新诗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诗人”奖,《诗国》“首届新诗创奖”,第三届“河南+佳诗人”奖,第三届“新国风杰出诗人奖等奖项。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理事。现任世界华文爱情诗学会副会长,《洛阳诗人》主编。《伊甸园》诗刊社执行总编。</h3> <h3> <b> 雨伞</b></h3><h3> 董振国</h3><h3>下雨了</h3><h3>听命一个优雅的手势</h3><h3>就像听到</h3><h3>一个无声的命令</h3><h3>你缓缓展开心瓣</h3><h3>开成一朵出水芙蓉</h3><h3>听千万颗珍珠</h3><h3>叮叮咚咚</h3><h3>在你头顶弹奏</h3><h3>美妙的音乐</h3><h3>一一乐在其中</h3><h3>全然不顾及</h3><h3>肌肤锤击般疼痛</h3><h3>尔后,你像</h3><h3>收拢了翅膀的鸟儿</h3><h3>将花瓣悄悄收拢</h3><h3>收进一天风雨</h3><h3>放飞一道彩虹</h3><h3>一开一合</h3><h3>一生一死</h3><h3>此刻,我的生命</h3><h3>仿佛也经历了一次</h3><h3>涅槃的过程</h3> <h3><b>董振国与他的诗歌:</b></h3><h3><b> 整合与重构的诗意探访</b></h3><h3><br></h3><h3>来源:文艺报 | 峭岩 2019年05月15日</h3><h3> 艺术的本质总是年轻的、充满活力的、新奇的,它的美的因素甚至是与日俱增的。任何一位艺术家都不会满足当下而沾沾自喜,他必然随时惊醒自己,又时常打碎自己,重新组合、调试,设定新的至高点。尤其是处在今天的诗人,被繁华、浮躁的网讯所裹挟,一切都在变,而诗歌更变得光怪陆离。一方面,传统的李白、杜甫们,依然坚守着,另一面,新生代们冲上诗歌高地,不分青红皂白一把抓。一个不曾寂寞的诗坛千姿百态,莫衷一是。</h3><h3> 清醒者总是清醒的。雾再大,也遮不住青山的巍峨,风再狂,也吹不走山中的石头。俨然,诗人董振国就是一块屹立在诗坛的“诗石”。</h3><h3> 作为不算年轻的董振国,踞守洛阳诗坛几十年,凭借一本《洛阳诗人》,布局着伊河两岸诗的风景,凭借一颗不老的诗心,耕耘了那里的诗花秋月。时近晚年,他从编务工作中抽身,更多的锋芒指向诗歌自身。从他的诗歌里我们可以寻到他的心灵轨迹,从繁多的题材上我们发现,一颗不老的诗心在迸发着崭新的光芒。诗题《我在诗的长青树上修筑爱巢》,足以看到诗人不甘落伍、一往前行的身影。诗人在大地上行走,时而豫地五谷,时而海南椰林,闲暇中的自由让他展开了诗歌的翅膀,有了更多的揣摩和历练。</h3><h3> 他写了很多,从山水地貌,到人文景观;从身边事务,到古典爱情。显然,题材是传统的,诗的格局也在传统之内,但又有创新的大胆的踪迹可寻。诗人的姿势是前倾的,是主动的。要知道,这种求新好比枯木上的新芽,就这么一点新绿是多么的不易。我明白,像我和董君这一代诗人,心灵上的负重是很厚重的,也是很顽固的。除去阳光的不说,也有一层守旧的“壳”要我们打破。比如惯性思维,比如叙述的程式,比如习用的语言等等。当我们上路的时候显然对这些要重新认识、重新整合、重新建构方能轻装前进。</h3><h3> 董振国是觉醒的一个,他早先以这种姿势上路了。首先,在立意上求新了,《肉,长到了诗刊上》《我在诗的长青树上筑爱巢》《戴着枷锁的歌声》《驶进你的梦》,诗化的标题更能把人带进神性的诗意里。语言的张力加强了诗意的扩张性和分寸感。“两束目光,连接一座桥,托着我……”“老街,一条压不弯的扁担。”“我坐成了一块石头,小河流成了一首诗。”这些闪耀在页面上的语言,一句句凸显着、张扬着不老的诗心和诗人的走向。</h3><h3> 我一直认为,诗人是世界的命名者,他指认光明,也指认黑暗。诗人不是生活的奴隶,是生活的发现者。诗人跳海探珠,蹈火取栗,是为世界的不平。诗人行走大地看海看地,咏花诵草,那是表象,真性情的表达最终是家国情怀的价值考量。“风,越刮越大,地,越刮越小。沉思中,又有多少乡村,被城市的风吹跑”是对城乡建设的担忧。“是谁,在生与死接力的关口,突然加快了步伐,体内的烈焰、晚霞,争先恐后地冲开心闸。老了老了,又潇洒地火了一把。”以枫喻事,似乎是对岁月逝去的一种抗争。“脑中突然长出一只手来,抓住了那电光石火的一瞬。在阵痛中,迎接诗的新生儿临盆。”分明是对诗歌淋漓尽致的诞生的庆典。</h3><h3> 此时,我想起亨利·希金斯的一段话:“在物质世界中,诗是无用的,在物质世界以外诗却大有作为。”这是因为诗人在物欲中保持了一种神性的清醒,于纷繁杂乱的世俗中,于万马齐喑中,诗人能找到本质的辉光。以此对照董振国的诗歌,我们会找到相应的坐标。</h3><h3> 当新的阳光照射着窗外大地的时候,诗人捧出一本鲜活的、滴落着一串生活汁液的诗歌集,它昭示着新的步伐、新的开始。</h3> <h3>《董振国短诗选》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叶鹏作序。</h3><h3><br></h3><h3> 序 文 </h3><h3> 在共和国初年,随着重工业城市的定位,洛阳大厂云集。政治翻身的时代倡导,带来了一个缤纷的文化现象:诗人群体在工人中诞生。几年前,我曾为拖厂诗坛宿将------董振国先生的诗集《燃烧的夕阳》作序,赞赏他在政治风雨的无情冲击下,始终坚守诗美的品格;在自我陶醉的时尚风流摆布下,没有流失社会责任。从朱颜到鬓白,诗心永驻。如今,当我再次缘展读他的新作《董振国短诗选》时,旧境重现,更是感慨万千。看来,诗歌写作,己与董振国先生的人生实践同步,难舍难分了。</h3><h3> 诗的钟情,全系爱的缠绵。在《董振国短诗选》中,奉献在卷首的组诗《帝都风景线》,咏唱着诗人对河洛大地的热爱。在诗人心中,“洛河是架古老的弦琴”,弹奏着无数美丽的故事。请你在河畔静静倾听,这曲“为爱而死/为情而生”的洛神传说!在洛阳,十步芳草,处处诗情画意,你可随处领受智慧的启迪。“走进白园,/到处皆能获得灵感”,“花草树木都挂满/绿色的诗笺”。洛阳周边的山水草木,是如此多情:“青藤拉拉扯扯/翠叶伸手相迎”。九龙瀑布,“一把剑劈开千仞危崖”,“一潭水怒放万朵莲花”,“丽日牵一座虹桥/倚瀑而架/让谁飞跨”?在九龙潭,你“掬捧山泉痛饮/心灵顿时净化”;在白云山,“太阳把我的心融化了/变成一朵洁白的云/汇入美丽的白云山”……河洛山水,在董振国的吟唱声中,己化为美丽的诗境,并溶入了观赏者快乐的心境。</h3><h3> 董振国的短章,更表达了对日常生活的亲近,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这正是工人诗人的夲色。在董振国的笔下,女清洁工,“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著作里写满干净整洁的文字”。由于她的辛劳,“都市的梦不再尘封/变得亮丽而潇洒/天天你迎着璀璨的朝霞/开成一朵最美的花……”修车工在路旁,手锤叮当,气筒欢唱,“为了不让一个前进者落伍”,受伤的乌儿飞起来了,“飞自你一双爱的手掌”。送煤工“拉着一座山”,“路在半空悬/汗花绽云端”,“腰如弯弓/射出希望的箭”!这希望,是对千家万户温暖的奉献;这希望,是对千家万户幸福的祝愿!董振国从民间走来,他对百姓的生活场景是如此熟悉,娓娓如诉家常事;他对百姓的情感思念是如此亲近,款款常敍知心话。当前,有多少打工者远离家乡,他们相思什么?他们眷恋何处?请听董振国的倾诉:“也许行色匆匆/把心忘在了家中”,一句质朴的话,形象地道出了眷恋不移,相思永存的深情。临行时,亲人无尽的牵挂:“背包装不满老人的噣托/新鞋纳不尽妻子的叮咛”。离别时,“家门前的路像缆绳/时时牵动游子的神经”;身处异乡,“手机则是一只耳朵/远方的风雨尽收眼中”……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诗人的成功创造,正在于把人人心中的情思,化为具体的可视的景象,令人注目含笑,心醉情怡;面对分离,在沉思中,化为一声声轻轻的叹息!董振国的审美创造,为普通人的生活,奉献了诗情画意。</h3><h3> 写诗的热情,也是生活的热情,对生活满怀情趣,是写诗不倦的动力;感情冷漠,心灵沙漠化,与诗情葱茏无缘。董振国诗情不衰,童心不衰,他总是在追寻生活中诗的《风景》,请看:</h3><h3> 一个孩子</h3><h3> 放牧着一头黄牛</h3><h3> 黄牛放牧着一轮红日</h3><h3> 红日放牧着一片白云</h3><h3> 孩子读着课本</h3><h3> 黄牛啃着青草</h3><h3> 孩子长知识了 <br></h3><h3> 黄牛长肥膘了</h3><h3> 河水裁下他们的剪影' </h3><h3> 当成乡村最美的风景</h3><h3> 田园情结,摇篮风情,这是一曲生命成长的赞歌,在悠闲中,在和谐中,生命永恒。</h3><h3> 在董振国的诗作中,还处处洋溢着生活的情趣,你看他笔下的《蜗牛》,“把家驮在背上/想观日出/就把家搬到山巅/想看大海/就把家搬到海滩”令人忍俊不禁。他歌颂真善美,他心目中的《瞎子阿炳》,是一位奉献的仁者。阿炳目盲,是“两扇糊了纸的窗户/又像两眼干涸的泉/盛满痛苦”。他“手拉弓弦/射出的全是音符”,天籁之声,征服人心,“响/世界给他一片黑暗/你却报以辉煌的艺术”。对生活中的丑陋,董振国也严加抨击,请看他的《吸烟》:“一个烧红的枪口/冒着滚滚浓烟/喷吐着无形的子弹/向你轮番射击/可悲又可笑的是/射手竟是你”!多么可怕狰狞的景像,多么庄严仁爱的告诫。我曾设想,在公共埸合,展示这样的诗句,崇善驱恶,将发挥多么高尚的社会效益。</h3><h3> 董振国先生的诗歌创作,淋漓表达了他对人性的钟情和对社会的责任,这是公民品格的自守自律。我在结束序言时,将董振国先生的诗篇《责任》为余韵,《责任》诗云:</h3><h3> 把信仰化作扁担: </h3><h3> 一头挑着太阳) </h3><h3> 一头挑着月亮</h3><h3> 在通往天堂的道路上</h3><h3> 一步一个脚印地</h3><h3> 书写璀璨的诗行</h3><h3> 我衷心祝福他信仰永存,诗情永畅,责任永驻!</h3><h3>叶 鹏:中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敎授、学者,敎育家,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h3> <h3> <b> 历史</b></h3><h3> 董振国</h3><h3>走的走着</h3><h3>来的来着</h3><h3>婴儿呱呱坠地</h3><h3>老人驾鹤西去</h3><h3>剪不断生的脐带</h3><h3>烧不尽死的骨灰</h3><h3>走来走去</h3><h3>走出了一部人类发展史</h3><h3><br></h3> <h3><b> 《董振国抒情诗选》座谈会记要</b></h3> <h3><b>诗和远方</b></h3><h3><b>《董振国抒情诗选》诗集座谈会艺评</b>一一</h3><h3> 孙瑜艳</h3><h3> 大家好!首先祝贺董振国老师的诗集出版发行!再次祝贺今日座谈会的圆满成功!</h3><h3>我代表中国诗歌春晚洛阳会场向在座的诸位文朋诗友问好!</h3><h3> 我和董振国老师相识十余年,我们是北京《新国风》诗刊团体的同道,又是洛阳的老乡和文朋诗友。在这里,我也代表北京《新国风》诗友团队祝贺《董振国抒情诗选》贺敬之题写书名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h3><h3> 今天,当我接过董老师的诗集,随意翻阅,便嗅到诗意的芳香,选出几首来品,已有爱不释手的感觉。</h3><h3> 这种感觉来自哪里?</h3><h3> 一面鲜明的现实主义诗创旗帜</h3><h3>在洛阳建安门城楼上列列飘扬!</h3><h3> 《董振国抒情诗选》诗集收录了作者137首现代自由体诗。这是作者出版的第四本诗集,包含近七年的诗歌原创作品。作者在纪念本人诗歌创作五十五周年的同時,恰逢祖国七十华诞,盛世华章相辉映,我与祖国诗与歌。</h3><h3>董振国诗歌创作,从时间跨度上贯穿一生,倾注了对时代的关注,以弘扬正能量诗意为旗。</h3><h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h3><h3> 唐白居易现实主义创作诗论是历代文人富于历史使命感的集中概括。同时也是董老师的诗作纲领。如《城市的风》、《老街》深刻表达了对自身社会生活现象的思考。</h3><h3> 如果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是一种常态,而董振国则恰恰能在熟悉的身边挖掘创作的老井,水质甘甜可口,赋诗自如。《诗飘着菜的馨香》、《盛开的雪莲花》都是惯见的生活迹象,而他竞能在炒菜的同时酿好一首诗。一石二鸟爱生活、勤观察多品味才能写出高于生活的诗章。</h3><h3> 在董振国抒情诗里,包含着大爱基调和情恋本真。而他的爱情诗却写的行云流水,涓涓连绵。同时也有一种知行合一的主张。</h3><h3> 细看董振国先生的作品集,在抒情诗里藏着大爰。这种爱国、爱家、爱生活的动机紧紧围绕着诗意生活轴心而发散。如《主编日记》一首不到十行的短诗,映像出《洛阳诗人》创刊的甘苦。写诗、编诗刊、自费组织大家来洛采风,一系列相关的文创活动,从发起到落地,一个人分担了太多的流程,至到花开并蒂莲结成果,他才罢休地形容自已操劳而瘦掉十多斤的"肉,长到诗刊里去了。"</h3><h3> 这里分明看到一个七十余岁的老诗人一种为诗而战的奉献精神。忘我的韧性和诗意生活简练的诗语所含概文创生活的真实写照。</h3><h3> 最叫人击掌的是董振国抒情诗里的爱情诗。诗语澄怀清澈,诗意一诺千金,爱在生活里,月上柳梢头。仔细看看《夫妻謠》和《爱的神韵》吧!那种清雅、尚迈的诗语,那种康净暖心的表达,简直可称情爱画廊里国语范例。今天,我们雅聚在建安门,品读《董振国</h3><h3>抒情诗选》,遥忆建安风骨,崇敬诗神缪斯,</h3><h3>唯念躬耕脚下诗田,才能奉献诗意人生!</h3><h3> 谢谢大家!</h3><h3> 玉眼看世界 随笔 2019年10月12日</h3> <h3> 洛阳建安门</h3><h3> 建安门是隋唐洛阳城的东城门之一。隋唐洛阳城很大,仅外郭城就有8个城门,其中东墙有3个门,自南向北为永通门,建安门(隋名建阳门),上东门。</h3><h3> 建安门内是建安街,但建安街的得名却来自近代的军阀冯玉祥驻扎洛阳的时候,有新建和安民之意。</h3><h3>关于“建安”这个词最有名的还是建安七子。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这个时期的东汉朝廷的政治大权主要由曹操所掌握。</h3><h3> 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h3><h3>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获得了安定、富贵的生活。</h3><h3> 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建安七子与“三曹”往往被视作汉末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h3> <h3>艺术天地工作室 编辑</h3><h3>原创手机拍摄: 瑜艳</h3><h3>拍摄地点: 洛阳建安门市作家协会现场</h3><h3>主题: 《董振国抒情诗选》座谈会</h3><h3>主办: 洛阳市作家协会《伊甸园》诗刊社</h3><h3>主编: 孙瑜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