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俄万里行之四 ——通往边关的艰难草原之路

幽兰

<h3>今天是8月1日,在特勒雷吉吃完午餐已是中午12点,按照行程安排,今天先要驱车前往蒙俄边境苏赫巴托尔,通关后还要赶往俄罗斯的乌兰乌德入驻。时间异常紧迫,所以我们放弃了去真正的牧民蒙古包访问的安排,结束了特雷勒吉的活动,启程前往乌兰乌德。</h3><h3><br></h3><h3><br></h3> <h3>  为什么不坐火车?</h3><h3>从上图的时刻表可以看出,乌兰巴托到乌兰乌德657公里,火车有2趟,K3次较快,约需10个小时,周四(正好今日)出发,但一票难求,263次周日才有,意味着要在蒙古多呆两天,不仅增加费用,而且此趟列车不知为何要走23个小时,比自行车快不了多少。</h3><h3>孤独星球作者西蒙.里奇蒙德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一书中对乌兰乌德到乌兰巴托这段行程也提出了不坐火车的建议。</h3><h3></h3><h3><br></h3><h3><br></h3><h3><br></h3> <h3></h3><h3>对公路是否可行,北京出发前旅行社曾与蒙方进行过联系,告知距离600余公里,七~八小时车程(不包括通关),而且沿途的景色丰富,包括草原、森林、沙漠,可随时停车休息、赏景、拍照,还答应派两辆专车,一位懂汉语的导游随从,唯独没说公路不通,需走草原之路。当时考虑汽车比火车还快,七八个小时多休息几次也不会太累,便愉快地答应下来。<br></h3> <h3>蒙古的公路是怎样的呢?</h3><h3>孤独星球作者迈克尔.科恩在《蒙古》一书中描述“在地图上看起来像主干道的道路实际上可能就是泥沙土的轮胎印,而且全国所有地方都没有路标。在蒙古,道路连接着牧民,大部分牧民骨子里就习惯不断迁徙,所以就连道路都有半游牧的性质,也像不安分的河流一样改变轨迹。”</h3><h3>“因为看不见路上的坑洼,所以尽量避免夜间行驶。在黑暗中行驶也是让你彻底迷路的最佳方式”。</h3><h3>书是出发前2天才买的,所以迈克尔.科恩的警告没能及时看到,但他所描述的一切,在十几个小时的车轮碾压过程中,我们都有了最深切的体会。</h3><h3><br></h3> <h3>从地图上看,苏赫巴托尔在特雷勒吉的西北,而乌兰巴托在西南,呈几乎等距离的三角形,原以为我们可直接向边界进发,可减少将近一半的路程,没想到西北方向没有路,必须先绕回乌兰巴托,这让习惯了四通八达的中国人难以理解,我们连高原、深山都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草原上修条路有那么难吗!</h3><h3><br></h3><h3><br></h3> <h3>蒙古人的时间观念早有耳闻,要说“一会儿”,可能就是明天。中午12点才出发,还要赶这么多路,我试探着问了一句:“到边境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在我们这里不要问时间问题!”蒙古女导游显然也有些焦躁,但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夜里12点能到就不错!”我感到茫然,不是七八个小时就能到吗?我用疑惑的目光看看领队,“不可能,听她瞎说!”领队也很肯定,我却彻底懵了!</h3> <h3>打包的牛肉馅饼在车里散发着香气,没上公路前还是牛羊成群,景色迷人,但拍照的心气却减少了许多。不久车拐上了公路,却出现了拥堵,心急如焚地看着前面的车排着长队蠕动。下午1点多,来到一座桥头,一辆工程车挡住了半边的路,终于找到了堵车的元凶。通过大桥,道路开始通畅,车辆加速驶向苏赫巴托尔边境。</h3> <h3>司机也放松了心情,开始播放悠扬的蒙古乐曲,路虽不宽却是柏油路面,路边是沙化草原,草很低矮。我心里盘算,照这样的速度,晚上10点前肯定能到,惬意之下开始录像并解说了几句,可车辆却向右一拐,离开了公路,下到了草原,我问“为什么不走公路了”?得到的回答是“前面修路”。</h3> <h3>走了不多远,见到一些围有栅栏的木屋,有的门口还停有轿车。一辆卡车迎面开来,驾驶室里坐着一位赤膊的汉子,旁边有三个孩子。我们的司机打了个招呼,卡车停了下来,两边开始对话,估计是问路,三个孩子趴着车窗好奇的看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我招手向他们示意,孩子们也礼貌的回应,最小的男孩红彤彤的笑脸透着可爱的羞涩,我拍下这美妙的瞬间。</h3><h3> </h3> <h3>交流了一阵,好像找到了方向,我们的车辆沿着轮胎印开往草原深处。道路高高低低、颠颠簸簸,有时沿着轮胎印,有时干脆就直接在草地上开拓。突然,前方横来一条深沟,足有一米多深,原以为得绕行,结果车头猛地扎下,又忽地抬起,冲了过去,我们紧紧抱住座椅,不由自主的惊叫。</h3><h3><br></h3> <h3>这样的深沟连续冲过几道,这使我不禁想起十几年前玩沙漠越野时的感觉,那时年轻,寻求刺激,没想到七十岁了,还到异国他乡玩起了真正的越野,除了耽心这把老骨头能否挺的住外,还真有点莫名的亢奋。我拍下一张照片发给儿子,“走野地啊!”儿子回复,没想到这张照片竟成为唯一一张现场记实照。</h3> <h3>令人不解的是,这段路几乎看不到车辆,看不到牛羊和牧民的住所,更看不到任何路标,似乎到了一个无人区。我们来到一个交叉路口,司机犹豫了一下,径直走上了一条泥泞的道路,迎面却难得的驶来一辆白色面包车,是进入草原几个小时以来看到的第二辆车,司机赶紧下车问路,才知道方向错了,赶紧回返、右转,而我们随行的另一辆车,早已不知道跑向了哪里。</h3><h3><br></h3> <h3>太阳马上就要下山,两辆车在一个小饭店汇合。我问蒙古女导:“走出草原了吗,到边界还有多远?”“还没有,大约还有100多公里。”我顿生忧虑,嘴里嘟哝着“天黑前走不出草原会更麻烦!”但颠簸了几个小时,车上的馅饼还有香气,肚里的馅饼早已消化,好在我们吃的是快餐,车辆很快又钻进了草原。</h3><h3><br></h3> <h3>果然不出所料,天很快便黑下来,周围漆黑一片,微弱的车灯不仅观察不到远处的路况,没有路标,没有导航,好像连方向也迷失了。两辆车像没头的苍蝇般乱撞了一阵,突然,前方出现了黑乎乎的东西,走近看是一段高墙,还有一个门洞,大家喜出望外,以为可以冲出藩篱,车辆靠近,才发现门洞太小,根本过不去。车辆左转另谋出路,前面出现了微弱的灯光,好像是民居,但不知为什么司机没有停下问路,绕过房屋驶上一条土路,我再次振奋,以为来到了人间正道,没想到走了没多远见到一堆沙石,却没有了路。其实,我看到远远的有一排灯,猜想是公路,司机也应该看到了,但黑灯瞎火,又没有导航,可能也不敢贸然前往。</h3> <h3>车辆围着沙堆绕了两圈,正走投无路,迎面却突然出现了一辆卡车,此时已近午夜,哪里是什么车,分明是“观音菩萨来救苦救难”!没听到他们说什么,我们乖乖的跟在“菩萨”后面,不一会儿就驶上了真正的康庄大道,我们终于得救了!</h3> <h3>由于路况太差,又前途未仆,大家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且困惑之中,所以此段行程除了我拍下几张手机照片外,其他伙伴均没有留下影像,但非常遗憾的是,我的手机在国庆节前不慎丢失,上面这张照片也就成了唯一留存的宝贵的记实照,没想到儿子将此照保存了2个多月,应该谢谢他!</h3><h3>艰苦的历程最难忘却,也最应留下痕迹,所以我必须记录那段非凡的旅程,没身临其境的人也许会感觉枯燥,可走过那段路的人会感到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h3> <h3>到达苏赫巴托尔边界大约12点半,无人世界突然变得人满为患,六七辆大轿车排着长队,领队早就说过,通关很费时间,要看运气,少则三四个小时,多则等一天。我们好不容易摸出草原黑暗,难道又要在这里耗上一天?我傻傻地问了一句:“一路上几乎没遇到车和人啊,他们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女导笑了笑:“四面八方来的呗!”,她的心情显然不错。</h3><h3>女导和蒙古司机嘀咕了一会儿,蒙古司机走到蒙古边卡和一个工作人员又嘀咕了一阵儿,回到车旁后,女导告诉我们:“清理行李,准备通关”!刚到这儿就能通关?看着长长的大轿车队,这个意外的消息真可谓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啊!此时我们车里的馅饼还香气未绝,一条狗狗早就蹲在车旁垂涎三尺,是该各自享用的时候了!一大包馅饼被狗狗狼吞虎咽地享受着,我们也被安插在了一辆正待过关的大轿车前面,享受着“天上掉下来的馅饼”!</h3> <h3>尽管这样,通关也用了2个多小时,蒙方是一次次的查验签证,俄方不仅一次次查验签证,还一会儿让你到这个窗口排队,一会儿让你到那个窗口等着,最后,所有行李卸下开箱军犬查验。折腾到凌晨2点多钟,我们的护照终于盖全了两国的签章,踏上了俄罗斯的国土。<br></h3> <h3>进入俄罗斯,路况马上宽阔平整,车开的飞快,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放松,困意便袭上心头,朦胧之中,感觉车停在了路边,“到了吗?”“没有,司机太困了,需要睡一小时”,话音未落,闹钟响起,我看了看手表,凌晨5点,司机伸了个懒腰,开动了马达。</h3><h3>道路两旁一幢幢彩色木屋朦胧掠过,鸭蛋黄般的太阳挂在了树梢,6点半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入境俄罗斯的第一座城市-乌兰乌德。</h3><h3>值得庆幸的是,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颠簸、熬练,这帮老家伙的身体都没出现大的问题,连晕车的也都不晕了,真是天助神帮也!</h3> <h3>回京后在网上查此段行程,寥寥无几,也是推荐长途汽车。我们选择公路后,旅行社为保证安全,没让我们坐长途车,专门安排两部性能优良的越野车,还派了一名懂中文的导游,导游和司机安排好我们后连夜赶回乌兰巴托,更是辛苦。现在看来,一开始让我们在蒙古多玩两天的安排是有道理的,由于蒙古段是顺便,事先没过多关注,也为了减少费用,就盲目缩减了2天。</h3><h3>按最后敲定的行程来说,我们虽然吃了些苦头,但没有比这再好的安排了,没有他们的付出,我们会更加狼狈不堪。<br></h3><h3>这些年中国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出行便利成为了中国人的理所当然,出了国门你才能深切体会到世界并非大同,惯性思维会导致你吃尽苦头。为我们的祖国点赞吧!尽管她还有这样那样的缺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