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今天上午听了谭邦和院长<<倏忽已经20年:语文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感触很多。谭院长作为第八次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践行者,带我们一起回顾和梳理了课程改革20年的历程,对新课程实施进行审视和反思。下面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浅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自己的困惑和对课程改革的理解。</h3><h3> 新一轮课改如和煦春风,吹得草儿绿了,吹得花儿开了,它全新的理念给我们的教师,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再不见板着面孔、手拿戒尺的先生,有的是满蕴爱意的笑容,我们走下那神圣的讲台,带着那颗诚挚的心,来到学生中间,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更多的孩子,关注每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的课堂第一次具有了真正的生机和活力,充满了生命律动的和谐之音。</h3><h3>一、众里寻它千百度</h3><h3>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在世纪之交,当传统的应试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的时候,众多的有识之士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也正是这一批社会有识之士敏锐地感到了新时代的需要,感到了语文教育与时代的差距,因而愤愤不满,忧心忡忡,因而大声疾呼要求改革,因而献计献策,参与建议。这是一次深刻的反省与自责,是中国语文教育的一次自我完善。有对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流失的感概,对肢解作品、割裂整体意境的教学方法的否定,对“目中无人”的教育方式的批判,人们在期盼着,期盼着能在合理的有限的束缚下获得无限的创造的自由。千年的积淀,百年的探索,世纪末的讨论,在千呼万唤中新课标终于出台了。</h3><h3>二、红杏枝头春意闹</h3><h3> 新的课标的问世,使沉闷远离我们而去,我们的语文课堂热闹起来了,新颖巧妙的教学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宽松和谐的气氛的营造,激励评价手段的运用,使课堂灵动而充满生机。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让我们感到,我们真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了。学生们在轻松、愉快地学习,在快乐、健康地成长。在听了无数节热热闹闹的课之后,欣喜之余,隐隐有一种担忧,这热闹的背后掩盖的是什么?许多问题情境的创设、活动的开展似乎都缺失了一种本质的、内核的东西,孩子们的活跃、高兴有许多并不是语文本身带给他们的内心喜悦和思维触动,他们的关注点更多地停留在一些非语文的东西上。人们担忧:语文教学会不会由此走向另一个极端,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h3><h3>三、吹尽浮沫渐清明</h3><h3> 在热闹之后,我们需要冷静地反思。但我认为,这种课程实施伊始的浮躁是必然的,正常的,并不肤浅。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正是我们一线老师在实践层面的自觉尝试和探索,是对新课程出台的积极回应,对课标精神的稍稍偏离,是可以理解应该宽容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经历这种成长的疼。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也是必需的。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调整,在一次次跌倒又爬起的过程中学会坚强,在经历更多风雨后走向成熟。而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人们的担忧、思索,将又再一次反馈到理论层面,促进理论的完善、发展。我们期待着浮躁之后是清明,是深刻,是语文教学本质的理性回归。</h3><h3>四、渐行渐远渐生</h3><h3> 当我们丢掉因袭的应试教育的重负,我们步履轻松,有正确的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引,我们的语文课堂有着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永远不会过时。我们相信,新课程一如春草,会渐行渐远渐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