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篇丨孩子叛逆唱反调怎么破?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美友74544501

<h3>最近,朋友薇薇向我求助:</h3><h3>“快帮我分析一下我儿子轩轩是怎么回事。最近这两个月以来,他动不动就发脾气,给他的他不要,不给他的,他偏偏要。”</h3><h3>我问她:“几岁啦?”</h3><h3>薇薇答:“三岁啊~”</h3><h3>我说:“恭喜你,证明你的儿子长大啦,已经进入第一个叛逆期啦!”</h3><h3>孩子从婴儿到成人,都会经历三个叛逆期:</h3><h3>第一个发生在两到三岁</h3><h3>第二个发生在七岁左右</h3><h3>第三个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青春期</h3><h3>在这几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会颠覆过去的乖巧和顺从,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会有很多和过去不同的表现。</h3><h3>而三岁左右的孩子的表现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h3><h3>◇ 一言不合就情绪失控,大喊大叫,把“不,不要,不行”经常挂在嘴边</h3><h3>◇ 只要醒着就会在家里搅得天翻地覆,样样都想碰一碰,事事都要自己来</h3><h3>◇ 拒绝大人的帮助,但自己一旦做不好,又沮丧得大哭……</h3><h3>曾经就有网友描绘过当孩子两岁时期的心情:本以为走路稳当了,我们就能轻松许多了,没想到挑战更大了!</h3><h3>这带孩子就和打游戏一样的,一关更比一关难啊</h3> <h3>“就不”“就要”的背后,藏着父母看不见的信息。</h3><h3>我们都知道,在孩子两岁前,他们的衣食住行,活动与游戏都必须有大人的参与和协助才能完成,所以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就如同他们的天和地,听父母的安排成了孩子们甘之如饴的习惯。</h3><h3>而两岁一过,随着步伐越来越稳,接触的世界更加多面,尤其是满了三岁的孩子,还会从家庭走出,进入人生第一个社会性集体:幼儿园。</h3><h3>因此而来的,是他们化被动为主动,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形成对社会,对世界的初步认知,他们会因此感到骄傲和自豪。</h3><h3>然后,他们发现父母并不是世界的全部,世界也不完全是父母描述的样子,于是他们试图在父母面前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获得父母的认同和肯定。</h3><h3>然而,无论是词汇量,认知能力,还有信息量都不足以支撑他们清晰地表达某个想法,而他们又急切想在父母面前发出声音引起重视。</h3><h3>正是在这样的矛盾之下,他们情绪经常跌宕起伏,也开始频繁的推开父母的手,对父母大喊“不”字。</h3> <h3>朋友小季的女儿,从两岁七个月开始表现出叛逆,一天下来光说“不”就要超过20次。</h3><h3><br></h3><h3><br></h3><h3><br></h3><h3>除此之外,女儿还用行动来和她对抗,过去能独立吃饭,最近却要边玩边吃,过去能按时睡觉,现在要听很久的故事才肯睡,过去早起比较愉快,现在却要在床上闹腾很久才起来……</h3><h3><br></h3><h3><br></h3><h3><br></h3><h3>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说“不”其实不是真的反对父母,而是在试探父母。</h3><h3><br></h3><h3><br></h3><h3><br></h3><h3>通过激惹父母的情绪看是否重视自己,认同他们已经是有了初步主见的小个体。</h3><h3><br></h3><h3><br></h3><h3><br></h3><h3>而他们推翻父母的安排,事事要自己说了算的行为,一般有两个原因:</h3><h3><br></h3><h3>一来他们感觉父母并不理解他们,而是敷衍和打压他们,所以他们需要用自己的力量来表达对父母的不满。</h3><h3><br></h3><h3><br></h3><h3>第二个原因是孩子有探索欲,而所谓的探索,并非单纯的攀爬跑跳而已,也包括他们一些很奇怪的尝试。</h3><h3><br></h3><h3><br></h3><h3>比如小季的女儿冬天里一定要穿薄纱裙,晚上还要出去玩滑滑梯,甚至拉了臭臭都不肯冲掉,说要观察大便的形状等等……</h3><h3><br></h3><h3><br></h3><h3><br></h3><h3>这些,其实是在满足她自己的探索欲。</h3> <h3>恐吓、说教、打骂这些方法真能让孩子乖一些吗?</h3><h3>大多数父母在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叛逆时,都会表现出措手不及,而更多的父母,则希望孩子能尽快回归过去的乖巧,不给大人惹麻烦。</h3><h3>于是,当听到孩子说“不要”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权威,说“你必须要这样”。</h3><h3>而我们通常所用的方法,有恐吓,说教,和欺骗。</h3> <h3>第一种,恐吓。</h3><h3><br></h3><h3><br></h3><h3><br></h3><h3>比如当轩轩不愿意喝水时,妈妈就吓唬他:你不喝水,会生病,生病了就要打针……</h3><h3><br></h3><h3><br></h3><h3><br></h3><h3>当小季女儿晚上非要出去玩,她就告诉她:外面有大灰狼,你出去就会被吃掉。</h3><h3><br></h3><h3><br></h3><h3><br></h3><h3>殊不知,这样过激的言语如果时常在孩子耳边响起,就会在他们的心里埋下恐惧的种子,也在剥夺他们的安全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正处在一个充满危机和疾病的环境之中,这对孩子的成长显然是很不利的。</h3><h3><br></h3><h3><br></h3><h3><br></h3><h3>而第二种是说教。</h3><h3><br></h3><h3><br></h3><h3><br></h3><h3>这是我们父母惯用的方法,应对孩子的叛逆,我们试图通过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他们,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并且这个标准是由我们父母来制定的。</h3><h3><br></h3><h3><br></h3><h3><br></h3><h3>比如我曾在路上看到这样一幕,妈妈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家,孩子在路上踢了垃圾桶一脚,这位母亲就展开了一系列说教--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要爱护环境,要保护公物等等,而孩子面对这些宽泛的道理完全无法领会,只能一边走,一边将耳朵捂住。</h3><h3><br></h3><h3><br></h3><h3><br></h3><h3>最后一种,也是最糟糕的,就是动用武力来让孩子服从自己。</h3><h3><br></h3><h3><br></h3><h3><br></h3><h3>当父母觉得黔驴技穷的时候,愤怒就会催生出武力,孩子大声吼叫时,父母的声音就更大,孩子搞破坏时,父母干脆抡起巴掌就往他屁股上拍。</h3><h3><br></h3><h3><br></h3><h3><br></h3><h3>当然,孩子绝对斗不过我们,因此惩罚和武力是短期内最有效的制服办法。</h3><h3><br></h3><h3><br></h3><h3><br></h3><h3>然而这样做的危害不容忽视,经常遭受惩罚的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因此自卑怯懦,另外,一些孩子受了父母的影响,长大以后就会习惯用武力去解决问题。</h3> <h3>心理学常说,当我们发现了问题,就代表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h3><h3>当我们知道两到三岁是孩子第一个叛逆期时,我们就更能接纳他们反常的行为了。</h3><h3>那么,用什么方法,能让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呢?</h3><h3>◆ 给孩子有限的选择。</h3><h3>孩子对大人说“不要”和“就要”的背后,其实藏着他们要掌控权力的动机。这时候父母要适当给予权力。</h3><h3>比如:</h3><h3>你是看五分钟电视,还是十分钟?</h3><h3>我们再讲一个故事,还是两个?</h3><h3>你打算现在喝水,还是吃完饭后喝水?</h3><h3>这样给孩子保留一半权力的提问,通常都能赢得孩子的合作。</h3> <h3>◆ 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h3><h3><br></h3><h3><br></h3><h3>在探索期的孩子,也是创意萌芽的时期,他们经常会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去实践,只要在安全范围内,父母都陪着孩子去做。</h3><h3><br></h3><h3><br></h3><h3><br></h3><h3>比如小季的女儿要穿薄裙子,那就让她穿,孩子在臭美过后,很快会因为冷主动要穿衣服的。</h3><h3><br></h3><h3><br></h3><h3><br></h3><h3>而她要观察大便,也可以被允许,只要她嗅觉灵敏,两分钟之内就会从厕所撤离,而且从此不会再想观察大便。</h3><h3><br></h3><h3><br></h3><h3><br></h3><h3>◆ 用孩子听得懂的言语交流</h3><h3><br></h3><h3><br></h3><h3>很多父母习惯用大人的口吻和孩子交流,往往事倍功半,如果改换故事书或者动画片里的语言,孩子会更加容易接受。</h3><h3><br></h3><h3><br></h3><h3><br></h3><h3>比如孩子踢垃圾桶,妈妈代替垃圾桶说:“哦哦,你踢我,我好疼哦。”</h3><h3><br></h3><h3><br></h3><h3><br></h3><h3>孩子一来会被妈妈逗乐,二来也能明白任何物品都需要被尊重和爱护。</h3> <h3>孩子很多行为和语言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当父母习惯用简单粗暴的言语来命令孩子或者拒绝孩子时,孩子就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应对父母。</h3><h3>所以我们在面对叛逆期孩子的时候,要有更多的耐心和温柔,不断传递给他们支持和信任,当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时,他们的情绪就能逐渐从激荡过度到平和。</h3><h3>心理学家曾说,孩子的叛逆期,其实是老天赐予父母的机会。</h3><h3>通过这个机会,父母很容易看到自己教育方面的挑战和不足,也能更清楚发现孩子的个性特点。</h3><h3>然后通过学习去做出调整和改变,最后不仅能帮孩子平稳走出非常时期,还能实现自我的成长和进步。</h3><h3>所以,孩子叛逆期真的不是洪水猛兽,它只是提醒我们孩子又长大了一些。</h3><h3>而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去吸取一些新的养分,给予他们一些有利的引导和支持,他们就能带着信心和力量迈向人生新的篇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