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赛技能,熠熠夺目展风采 ——集贤县2019年初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圆满结束

Lydia

&nbsp; &nbsp; &nbsp;赛课就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享受。就是一次又一次,让青年教师经历失败到成功,痛苦到愉悦,茫然到顿悟的过程……<br>&nbsp; &nbsp; 在这个深秋收获的季节里,集贤县2019年初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活动于10月12日圆满落幕。此活动历时6天,涵盖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8个学科,共有36位青年教师参赛。进修学校校长周长喜同志和副校长徐国华同志亲临现在指导,有效提升了此次赛课的实效性。<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b>进修学校校长周长喜、副校长徐国华深入课堂听课</b></h3> <p><br></p> <h3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 <b>一、 本次活动进展顺畅,收获颇丰。其特点如下:</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b>1. 本次竞赛中学教育研培部从大赛方案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细则的制定;从评委小组人员的选定到活动参与单位及选手的排序都安排到位,细致具体。</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1)本次赛课中教部统筹规划,打破学科界限,按任课教师比例下发参赛教师名额,先校级初赛,再县级复赛。</h3><h3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2)课题由教研员统一选定。课题下发时间为赛课前一天早8:00,大家备课时间均为一天。</h3><h3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3)讲课顺序及班级采取抽签形式进行,避免事先预授课、上假课的现象发生。</h3><h3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4)学科组成评委小组,每小组两名评委,选手最后得分取平均值,评委对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指导思想明确,评价标准统一,尺度基本一致,在评价过程中达到高度共识,区分度清晰,符合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保证了评价的质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评委组组长下发 9月25——27日赛课课题</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评委组组长下发 10月10——12日赛课课题</b></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b>2. 参赛单位和参赛教师都能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做好决赛前期的准备工作。</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1)此次大赛采取同课异构、集中设点、异地讲课的形式进行,赛课地点分别设置第二中学、第七中学、附属学校,三所学校主动配合和积极支持,使竞赛活动进展有序。</font></h3><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2)本次参赛的36位教师,人人认真准备,积极参与,态度认真,全力发挥,努力上进。参赛教师把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运用到课堂中,展现了不一样的风采。</font></h3><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3)在每个赛课点设置评委组组长,确保大赛有序进行。</font></h3><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4)提供平台,相互学习。三所赛课现场相关学科教师、展示课结束后的参赛教师均能积极参与听课。尤其是升平学校英语学科汲国娟老师、联明学校英语学科王忠玲老师参与了三个赛场的听课活动。</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进修学校徐校长讲话:明确要求,鼓劲加油</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9月25日第七中学赛场评委组组长高艳波在主持会议</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9月26日第二中学赛场评委组组长徐影在主持会议</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9月27日附属学校赛场评委组组长王瑛华在主持会议</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10月10日附属学校现场魏建平在主持会议</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10月11日第二中学现场魏建平在主持会议</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10月12日第七中学现场魏建平在主持会议</b></h3> <h3><b>&nbsp; &nbsp; &nbsp; 二、参赛教师呈现出众星斗艳,彰显了各自的特色和亮点。</b><br>&nbsp; &nbsp; <b>&nbsp; 亮点一:</b>参赛选手能很好地理解和贯彻新课标和新考纲,教学设计富有创意。课堂教学定位准确,三维目标明确具体,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br>&nbsp; &nbsp; &nbsp; <b>亮点二:</b>科学准确的把握教材,驾驭教材和处理教材内容的能力强。参赛教师能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加工、整理,科学取舍,适度挖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都有自己个性的教案和符合学生实际的学案及制作精美别致的多媒体课件,以实现课标要求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高度统一。<br>&nbsp; &nbsp; &nbsp;<b> 亮点三:</b>教法灵活,各有新意。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景;注意强化学生自主创新的实践活动,既有课堂上的讨论、演示等活动,也有参观、调查、访谈等活动;教学中注意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能质疑激趣,收放适度;善于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光点,抓住机会诱导学生。<br>&nbsp; &nbsp; &nbsp; <b>亮点四:</b>课堂研讨活跃,气氛浓烈。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开拓创新精神。<br>&nbsp; &nbsp; &nbsp; <b>亮点五:</b>思维点拨精当入微,方法多样。在教学中,重在对知识与学生理解的关键点、疑难点上层层点化步步推进。</h3><h3>&nbsp; &nbsp; &nbsp;</h3><h3><b>&nbsp; &nbsp; &nbsp;经过评选共评选出特等奖9人、一等奖14人、二等奖13人,其中获得特等奖的9名教师被推荐参加全市2019年度初中优质课大赛活动。</b></h3><h3>&nbsp; &nbsp; &nbsp;</h3><h3>&nbsp; &nbsp; &nbsp;</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获特等奖教师课堂教学剪影</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七中学语文学科教师刘思雨课堂教学现场</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中学语文学科教师张新伟课堂教学现场</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九一学校数学学科教师侯亚斌课堂教学现场</b></h3> <h3><b>第六中学英语学科教师石艳丽课堂教学现场</b></h3> <h3><b>附属学校英语学科教师周晓伟课堂教学现场</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七中学化学学科教师郭丰淼课堂教学现场</b></h3> <h3><b>集贤镇一中生物学科教师张赛课堂教学现场</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b>第二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张静课堂教学现场</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七中学历史学科教师赵旺课堂教学现场</b></h3> &nbsp; &nbsp; &nbsp; 三<b>、本次竞赛可谓硕果累累,既彰显了教坛新秀,也显示参赛学校的整体教研收获,更标志我县教研活动步入新的高度。在庆幸之余,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b><br>&nbsp; &nbsp; &nbsp; <b>&nbsp;启示一:</b>教学手段是服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辅助手段,过分的使用图片的堆彻,会造成喧宾夺主,会影响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手段的选用不可偏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同时,教学手段的使用要恰当、合理,实效;能够熟练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课件”的制作要简洁、实用、效果好(字体的大小、色彩的对比度等)。 <br>&nbsp; &nbsp; &nbsp; &nbsp;<b>启示二:</b>多媒体的使用不可完全代替必要的板书。精要板书可增加给学生视觉的滞留时间,便于加深映像和构建知识体系。作好一堂课应有必要的主板书,也应辅以副板书,以扩展教学效果。板书设计要逻辑结构性强,知识要点清晰、重点内容要突出、易于学生记忆;板书内容与课件内容不可简单的重复展示,而是真正发挥“课件”的教学辅助作用。<br>&nbsp; &nbsp; &nbsp; <b>启示三:</b>课堂探究活动同样应服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探究形式的运用要做到恰当自然,不摆花架子,而是重在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惑;新课程所要求的“问题探究”强调的是“主动”探讨思考,而不是教师仅仅从形式上设计“探究”环节;要巧设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忌事无巨细地“探究”,过分宣染课堂气氛或草率收场,只能是画蛇添足,严重影响教学质量。<br>&nbsp; &nbsp; &nbsp; <b>启示四:</b>在贯彻新课标中如何依纲扣本,科学处理好教材内容仍要探讨。对其取舍、更换和处理均显示教师把握教材、驾驭教材和因材施教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应适当处理教材是必要的。<br>

课堂教学

教师

教学

评委

学科

参赛

现场

学生

中学

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