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ont color="#ed2308"> 接中集。</font><br></p> <h5> 阆中古城折返,进入南充市区,回到小时候生活成长的地方:南充炼油厂。</h5> <h5> 秉承老一辈“以厂为家、先厂后家”精神,隆重介绍南充炼油厂。</h5><h5>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石油工业大发展,1958年初在华蓥山龙女寺板块二井发现高产自喷油井,由此石油工业部决定在南充建立炼油厂。六十年代中期,南炼厂生产运行步入正规化,爸妈就是那时来这里参加工作、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南炼厂直到新千年都是西南唯一一家规模炼化企业,效益和福利甚好,堪称南充市经济实力最强的企业。</h5> <h5> 南炼厂初期土法上马,产能只有三万吨,中期历经数次改造升级,2010年达到百万吨。我爸还曾是九十年代初“八.五技改项目"的项目经理,主持把产能从20万吨提高到50万吨。然而,随着国家环保要求升级换代,南炼厂生产规模、设备设施、产品质量、环境保护无论再怎样整改都无法满足新标准了。</h5><h5> 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厂区也被市中心逐步包围,既不符合城市规划也不符合工业布局要求,工厂关闭势在必行。</h5><h5> 以下就是被周边商业中心和住宅包围的南炼厂,距小区最近处不到200米。</h5> <h5> 2013年四川石化彭州千万吨级炼厂投产后,川渝地区成品油供应愈发充裕,当年11月,南炼厂正式停产。南充市政府规划将厂区拆除,旧址改造为以工业风为核心的“南充城市记忆主题公园”,只保留少部分催裂化装置、管道及储罐。2017年8月,厂区内无关设施开始拆除。</h5><h5> 这几年,有时到四川出差也会专门回来看看,每次都深有感触。辉煌了三十年的花园式工厂,今天功成身退。</h5> <h5> 南炼厂和全国其它五六十年代老国企一样,也是生产生活一体布局,里面什么都有,典型的企业办社会。下图就是南炼厂鸟瞰图,右下角是厂家属生活区。</h5><h5> 这次回来仍然按照小时候的路线,从进厂主路进去。</h5> <h5><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主路直通到底就是南炼厂大门,现在已经封闭禁入。</span><br></h5><h5> 大门外东侧,九十年代初期建成的新厂办大楼。以前这里是一片农田,小时候我还捉过切眉儿,追过叮叮猫。这栋楼九十年代后期建成,我妈还在楼里坐了几年办公室才退休。现在移交西南油气田改成南充作业区办公楼了。</h5> <h5> 厂区东门已经封闭不得进入,转去家属区。</h5><h5> 家属区第一眼建筑,老厂办小楼,六十年代的三层木结构老房子。爸妈在这里工作了数十年,我上小学时放学不回家,要不去二楼我爸办公室,要不去一楼我妈办公室待着。这栋旧式小楼充满民国风,曾是好几部电影电视的取景地,有印象的是“特急警报333”(主演祝延平,后来以武松出名),“燕儿窝之夜”(得了电视剧“飞天奖”),拍摄时我们还围在这里打酱油看热闹,新千年后移交地方政府改成顺庆区公安分局了。</h5> <h5> 老厂办一路之隔是篮球场、羽毛球场和露天电影院,统称球场坝。八十年代,露天电影院升级为职工电影院,就是以下照片左侧白色建筑,记得启用当年还赶时髦举办了南充市第一场模特表演,还有泳装,台下当时挤得水泄不通。右侧建筑是职工食堂,我记得小时候是仓库式的平房,大约八十年代后期原址重建,新千年后改成职工老年大学了。</h5><h5> 老厂办、职工电影院和职工食堂,以及右侧未入图的职工活动中心,中间围着球场坝,这一片在我从小到大都是炼油厂职工的业余活动中心,每晚人声鼎沸。篮球场,我妈当时是厂女篮队长,英姿飒爽;元旦春节游园,我们一家猜谜领奖;等我稍微大一点,滚铁环、坐滑车、滑旱冰、学骑车,都在这儿。</h5> <h5> 职工幼儿园,四十多年了,安然依旧。模糊记得我在这里的幼班、小班和大班生活的几个场景,印象最深是比同班小朋友提前一年上小学,告别时哭得一个稀里哗啦。</h5> <h5> 家属区里还有卫生院、小卖部、菜市场、副食店、餐馆等等,不再赘述。</h5><h5> 鸟瞰今日南炼厂,厂区生产装置大部分已经拆除,家属区住宅也部分拆除还绿,一片空旷。</h5> <h5> 南炼厂建厂时位于南充市东北郊区,燕儿窝区域,附近还有四川石油局南充石油汽修厂(后名石油机械厂,新千年后搬离)、西南石油学院(后改名西南石油大学)、金鱼岭输气大队等等,构成了石油生活圈。不管是上班还是下班、老人还是小孩,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不出圈都行。</h5> <h5> 七十年代初期,随着南炼厂、南充石油汽修厂大批职工结婚生子,子女教育问题慢慢提上议事日程。经过协商,确定各家自办子弟幼儿园,汽修厂承办子弟小学,炼油厂承办子弟中学。由此我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h5><h5> 新千年后,随着国家要求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汽修厂子弟小学移交政府,改称城北小学,以下为小学官网盗图。当年没有这么豪华,一栋孤零零的四层红砖教学楼、一块多功能操场、一群嘻哈打闹的同学、还有和蔼可亲的班主任,承载了我快乐的童年。</h5> <h5> 小学毕业肯定直升炼油厂子弟中学了,^_^。炼中初中厉害,高中一般,我中考考到了市里高中,才离开了石油生活圈。</h5><h5> 炼中也在新千年大环境下移交政府,改称南充十二中,教学质量提高很快,现在是四川省百强校。这次看到大门在改造,后来得知是要划给西华师大管理,2020年正式改名师大附中了。</h5> <h5><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在石油生活圈一番流连,有点饿了,带老婆孩子品尝下最正宗的四川著名小吃之川北凉粉,也是小时候最喜欢的街头美食。</span></h5><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小时候川北凉粉馆子还没有开到石油圈来。这边通常是一辆板车沿街推过,都不用吆喝,大家一看车上的家伙事就知道招手围拢过来。小贩两口子一人收钱,一人旋好凉粉,提到盆里,放入姜蒜水、红酱油、保宁醋、香油、花椒面,点睛之笔是两大勺私家秘制红油一浇,再腾出手一刀捅进锅盔给开个口,把凉粉顺手往里一倒,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才能成就一套外壳酥脆、内在绵软、红油厚重、滋味丰富的锅盔夹凉粉。</span></p> <h5><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川北凉粉的经典表现形式:锅盔夹凉粉。就是要一个红油香,凉粉滑,锅盔脆,巴适!</span></h5><h5><br></h5> <h5> 沿着当年上学之路继续前行,穿过跃进路、延安路、团结旅馆、红卫兵花园、五星花园、涪江路,再到南充高中。这是四川省最好的几所中学之一,全国百强中学。当年我跟着我哥,始终保持前后脚进入幼儿园、小学、初中,又先后考入这里,既是亲兄弟又是师兄弟。</h5> <h5> 老照片。高中时还在排球队挥洒过青春,参加过四川省级比赛,个人水平还行。</h5> <h5> 市区、学校里还有好多可供回忆的地方,时间不够,留待以后吧。沿着涪江路,穿过五星花园和模范街,到嘉陵江边看看江景。</h5><h5> 这几年,市政府把嘉陵江滨江夜景打造得很漂亮,特别是三座跨江大桥缤纷夺目。2019年春节还在央视做过专题介绍。</h5> <h5> 白塔公园和商业中心在嘉陵江两岸交相辉映。</h5><h5> 今天的行程虽短,回忆的跨度却长,万千思绪随嘉陵江水滚滚逝去,留下一番感慨。</h5> <h5> 第七天,早上起来,和小时候一样,走过充满生活气息的街头小巷,找一家只做街坊的粉馆,米粉油干下肚,直奔重庆石柱黄水镇,大概四个小时车程。</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自打前年老爷子和伯伯嬢嬢们在黄水镇都买了房子抱团避暑,他们每年夏天都要在这里待上好几个月度夏迎秋。今年也不例外,回京顺路正好探望。</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黄水镇地处巫山与大娄山的结合部,森林密布,地形以中山山原为主,兼有深沟峡谷、槽坝、丘陵等,夏季气温通常比重庆主城低10-15度。</span></h5><p class="ql-block"><br></p> <h5> 傍晚到达黄水家中,伯妈准备好了我爱吃的私房卤味和腊味,好巴适。</h5> <h5> 小区外就是黄水市民广场,被各种乡间休闲娱乐设施占领了,热闹非凡。出来遛弯,十二岁的娃放飞了自我,不亦乐乎。</h5><p class="ql-block"><br></p> <h5> 第八天。一早起来,拥抱森林中的小区。</h5> <h5> 十二岁的娃还没玩够,一早继续打卡儿童乐园。</h5> <h5> 路边的冲冲糕。好多年都没见了,记得还是特别小的时候在重庆街边常见。赶紧买几块,也给媳妇孩子安利一下。</h5><p class="ql-block"><br></p> <h5> 等孩子尽兴而归,我们一起出门陪老爷子买菜。</h5> <h5> 黄水镇本地人口其实才1万多,公交不是很发达,老爷子买了一辆老头乐代步,非常实用。我搭便车,老婆孩子逛街景,步行尾随。</h5> <h5> 黄水也是重庆地界,怎能不吃小面。出小区不远就有一家口碑不错,和老爷子一人一碗面,再搭伙来一碗抄手,啧啧,正宗滋味。</h5> <h5> 菜市场大门毫不起眼,看不出来是号称国内规模最大的单一室内农贸市场。亮点在门口左侧警示标语。</h5><p class="ql-block"><br></p> <h5> 这几年来过这个市场多次,确实够大。山货、腊味、菌菇、蔬菜、家禽,应有尽有。</h5> <h5> 黄水是避暑好去处,暑期能涌进超过10万人常住,周末最多时能超过20万人。也就买菜这会功夫,重庆市区过来新到的车太多,堵车啦。</h5> <h5> 镇里每到暑期都有无数特色饭馆开张,专迎避暑客流。上午买的菜放回家里,午饭不在家做了,我们去人多热闹的大排档尝尝特色。</h5><h5> 凉拌莼菜,顺滑滋润,双椒鲫鱼,咸鲜入味,今年黄水最流行的特色菜,确实巴适。</h5> <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合影之后</span>,我们和老爷子像往常一样作别,离开黄水返京。老爷子留在黄水和伯伯嬢嬢们继续度夏,吹吹笛子,打打麻将,逛逛森林,直到秋天返家。</h5> <h5><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当晚,穿出秦岭,夜宿襄樊,一晚无话。第九天,街头简单过早襄樊牛肉面(做法特别类似阆中牛肉面)之后,一路直奔,顺利到家。</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这趟自驾,回顾了我小时候成长路上最主要的两个城市。一路下来,</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童年、少年时期</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在南充、重庆的生活空间、片段、场景一一浮现,尘封多年的美好记忆,没有一点点丢失,每到一处即娓娓道来,把欢乐时光完整分享给</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老婆孩子,共情我的成长感悟</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感恩爸妈</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在</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新世纪的言传身教和</span>辛劳付出,传承给我的<span style="color: inherit;">家风信念和</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幸福生活!</span></h5><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