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寿光市初中化学教研联盟课例研讨活动纪实

世纪初中王雪峰

<h3>&nbsp; &nbsp; &nbsp; &nbsp;金秋十月,是收获的时节,也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好季节。为全面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寿光市教科研中心的工作安排,2019年10月10日上午,初中化学教研联盟课例研讨活动在世纪初中隆重举行。&nbsp;</h3><h3>活动流程如下:&nbsp;</h3><h3>1.环节一:世纪初中王雪峰教师授课《质量守恒定律》&nbsp;</h3><h3>2.环节二:文家中学冯娜娜老师授课《质量守恒定律》&nbsp;</h3><h3>3.环节三:说课、评课&nbsp;</h3><h3>4.环节四:教研室杜主任总结</h3> <h3>&nbsp; &nbsp; &nbsp; 世纪初中的王雪峰老师,利用拉瓦锡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实验前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引入本节课,通过教师演示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以及视频展示铁和硫酸铜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结合科学家大量的实验得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质量守恒定律,并通过对白磷燃烧前后的数据分析,让学生彻底理解本定律的关键点,之后通过分组实验探究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前后和镁条燃烧前后天平是否平衡来验证是否所有的化学反应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进而得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又从微观上揭开了质量守恒的这层神秘面纱。</h3><h3>&nbsp; &nbsp; &nbsp; &nbsp;整堂课,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多样化,有教师演示、视频展示、学生动手、分组实验,给学生们和老师们展示了一堂高质量的青年教师示范课。</h3><h3><br></h3> <h3>&nbsp; &nbsp; &nbsp; &nbsp;文家中学的冯娜娜老师,作为一名去年刚参教的青年教师,能大方自信的站在讲台上,将本节课45分钟一气呵成,这种精神已经让老师们刮目相看,况且冯老师这节课设计的非常精彩,她用福尔摩斯的烟斗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波义耳和拉瓦锡的实验引出本节课,让学生动手小组合作探究红磷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和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质量守恒定律,之后进行数据分析让学生明白本定律的关键点,并且紧随练习加强巩固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后通过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前后和镁条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问题引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又从微观上揭示了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教学生们分析广告的真假,最后回扣最初福尔摩斯的烟斗问题。</h3><h3>&nbsp; &nbsp; &nbsp; &nbsp;整堂课环节设计紧凑,课堂容量大,形式丰富多变,有广度有深度,为我们展示了一堂非常精彩的青年教师汇报课。</h3><h3><br></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随后,两位授课教师进行简单的说课,来自建桥学校、凤华初中、实验中学、圣城中学、世纪初中、渤海实验学校的青年教师代表分别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简单的点评,世纪初中的田润亭主任作为老教师代表重点点评。</h3><h3><br></h3><h3>建桥学校:</h3><h3>&nbsp; &nbsp; &nbsp; &nbsp;两位老师的课非常精彩,课堂容量很大,学生活动非常新颖,整堂课都是以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研究,娜娜老师导入较好,每得出一个结论,紧跟联系,加强巩固,教师点拨。</h3><h3><br></h3><h3>凤华初中:</h3><h3>&nbsp; &nbsp; &nbsp; &nbsp;两位老师都设计了大量的实验探究,雪峰老师的实验操作较多,一个实验可以有两种做法以及对实验的创新等都设计的非常巧妙新颖,有宏观有微观,有学生动手有教师演示,而且整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将课堂交给学生。娜娜老师利用福尔摩斯的烟斗引入吸引学生的眼球最后回扣这个问题非常精彩,而且有探究有广告,内容丰富,学生学习兴趣浓厚。</h3><h3><br></h3><h3>实验中学:</h3><h3>&nbsp; &nbsp; &nbsp; &nbsp;两堂课的亮点就是实验方案较多,动手让学生去操作,让学生暴露问题,应对问题,解决问题,不要害怕学生课堂上出现问题,但要注意学生实验前的操作指导,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实验更要时刻关注,随时指导。</h3><h3><br></h3><h3>圣城中学:</h3><h3>&nbsp; &nbsp; &nbsp; &nbsp;两节课都是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贯穿于整堂课中,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不同进行思维碰撞,分析不同,解释不同,研究不同,得出关键,雪峰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学生除了收获知识,还在这些方面得到了提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的培养。</h3><h3><br></h3><h3>世纪初中:</h3><h3>&nbsp; &nbsp; &nbsp; 两位老师的课思路非常明确,重难点突出,小组合作非常好,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小组内分工合作,有人操做有人观察,出现不同、分析不同、解决不同,加强学生的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h3><h3><br></h3><h3>田主任:</h3><h3>&nbsp; &nbsp; &nbsp; 田主任感慨,人老了心不能老,要始终抱有一种学习的态度,多向青年教师,学习他们身上的创新精神和亲和力,要逐渐转变之前讲背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h3><h3>&nbsp; &nbsp; &nbsp;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明确三个方向:</h3><h3>第一,注意细节,涉及到小的知识点一定讲到讲全;</h3><h3>第二,概念讲透,概念的处理一定要到位,让学生彻底理解;</h3><h3>第三,实验做全,能做的尽量做,受条件限制不能做的一定想办法解决,比如视频播放代替等,光讲不行。</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最后,杜主任总结,指出老教师和新教师要互相学习,新教师身上存在浮躁、急功近利等缺点,一定沉下心来多向老教师学习长处和精华,学无止境,教无止境。</h3><h3>为老师们今后的教学明确了几个方向:</h3><h3>第一,从老套路走出新路子。<span style="line-height: 1.5;">一堂课可以有多种上法,可以在自己的任教班级内实施调研,一课三上,比较效果,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span></h3><h3>第二,从老套路找到新起点。教师要考虑知识输入和思维产出的关系,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让学生有新发现,产生新思考,打开学生思维,让学生思路清晰,教学设计设置思维碰撞点和矛盾激发点,使学生能力得到彻底提升。</h3><h3>第三,从老套路中推出新方式。教学改革要落实到学生身上,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悟,提升学生思维境界,分析关键点,加深印象和学习效果,让学生进行探究,将课堂教给学生。</h3><h3>第四,从老套路中推出新思维。教师的高度一定要有,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素养。</h3><h3>第五,在老套路中追求极致。将实际行动落实到学生上,走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想办法让学生真正学会,多从自身找原因。</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杜主任语重心长的教导,为青年教师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成长的过程需要时间、需要磨练、更需要一颗踏踏实实的心。</h3><h3>&nbsp; &nbsp;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让我们戒掉浮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span style="line-height: 1.5;">不断研究、不断琢磨、不断完善, 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span></h3><h3><br></h3><h3><br></h3>

学生

实验

老师

教师

青年教师

初中

老套路

探究

前后

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