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从这里启航!

不愿化成水的冰

<h3> 梦想,从这里启航</h3><h3>&nbsp;</h3><h3> 二十年前,我从凤翔师范学校毕业,背着简单的行囊,带着初心和梦想,去一所山区小学报到。那年,我二十岁。</h3><h3> 摩的车在崎岖的山路上盘旋颠簸,我的心也随着摩的车上下颠簸着。我要去的是什么地方?学校会是什么样子?难道那里就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我很忐忑。</h3><h3> 摩的车走了很久,终于到了。那是一座崭新的两层楼房,坐落在一处较为平坦的山坳里。大红的铁门,白色的墙砖,格外耀眼,与周围低矮的平房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有些格格不入。看到这些,我的心情稍有平复。</h3><h3> 学校的学生都是附近几个村子的,最远的要步行两个多小时,所以很多学生都是寄宿在学校的。学校有八名老师,都是本地人。其中五名是民办,一名是代理,只有校长和我是公办老师。</h3><h3> 我的到来,着实让学校沸腾了一段时间。学生课间总会在背后指着我说,快看,这就是新来的老师,六年级的班主任。课余,老师们也会和我聊天,问我家是哪里的,哪所学校毕业的,多大了,有没有女朋友。随着和他们一天天的熟悉,我的心已不再忐忑。</h3><h3> 由于离家很远,每周日下午,我总是蹬着父亲特意给我买的二八型加重自行车提前到校,孩子们也会在周日下午到校。于是,核桃、毛栗、五味子等山果和锅盔、油饼、炒面(炒熟的面粉)等干粮,会把我的办公桌堆的满满当当。我曾多次拒绝接受孩子们的馈赠,但我实在无法拒绝孩子们对我的那份爱。</h3><h3> 因为很多孩子寄宿在学校,所以学校有一个不大的灶房。做饭的是学校对门的一个老太太,五十多岁,花白头发,背很驼,总穿着一件青布大襟的衣服,满手的沧桑总也洗不干净,我总觉得她的相貌和年龄极不相称。老太太对我这个山外来的大孩子特别照顾,打饭的时候会给我多挖点南瓜菜,多舀一勺玉米粥,多塞给我一个白面馍。周日晚上是不开饭的,但她总会从家里给我端来一碗饭,并说着那句永远不变的话,“饭没有你妈做的好,凑合吃点吧,别饿着”。那一刻,我的心里满满都是感谢、感动和感激。</h3><h3> 学校有一名女老师,四十多岁,人很清秀,而且干净利落,家就在对面半山腰,由于来回不方便,她也住在学校。她吃不惯灶上的饭,从来都是自己做,每逢做了好吃的,都会叫我去她那里吃,给我改善伙食。开始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慢慢的竟也成了她饭桌上的常客。她有一个女儿,在市里上中专,和我一般大,她曾经托做饭的老太太给我说媒,想把女儿嫁给我。</h3><h3> 不知不觉间,大半学期过去了。山里人特有的淳朴、真诚和善良,彻底征服了我。我已经爱上了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还有这里的人。这一切,也让我坚信,这里就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我要把我的初心献给这里的孩子们!</h3><h3> 第二学期开学后,学校接到了乡教育组发来的工作调动通知,由于乡中学老师严重缺编,要调我到中学去任教。这个消息瞬间在这个不大的校园里扩散开来,校园再一次沸腾了,孩子们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我至今都清晰的记得,那天,当我走进教室,孩子们都异常的安静,坐的端端正正,呆呆地看着我,眼眸里满含着不舍。我已不记得那节课上的是什么,但当我最后说出那句说了无数遍的“同学们再见”后,所有的孩子都哭了,我也被孩子们的真情感动,眼里溢满了泪水。</h3><h3> 我拿起书转身离开了教室,回到宿舍,眼泪终于夺眶而出。课堂上,我践行着在凤翔师范学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誓言,教他们科学文化知识,教他们爱党爱国,和他们在操场上做游戏;课后,我带着他们上山砍柴,在山坡上种菜,去水库边钓鱼。回想起这一幕幕情景,我也是万般不舍。不知什么时候,孩子们都跑到了我宿舍门口,齐声喊着,“老师,不要走,老师,不要走”。这一幕,被校长看在眼里,校长对我说,你不要走,留下来,孩子们需要你,调动的事我去找教育组说。最后,我终于留下了。</h3><h3> 在这里工作一年后,我还是和我的孩子们一起升到了乡里的初中。进入中学后,我面对的孩子更多了,责任也更大了,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更不敢忘记自己的初心和梦想。我时刻提醒自己,是党给了我上师范的机会,把我培养成一名人民教师,我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和振兴中华的崇高使命,我要把我的青春献给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h3><h3> 两年后,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举起右拳,在党旗下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h3><h3> 如今,我参加工作已经整整二十年,也辗转了好几所学校,但无论在哪里,我都认真践行着我的初心和誓言。我已经离不开我的学生,我的学校和我的教育事业,他们早已融入了我的灵魂,我的生命。</h3><h3> 周末的时候,我偶尔也会开着车,带着爱人和孩子,去山里看看,学校还在,可早已是人去楼空。但我一直都记得,我的梦想,是从这里启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