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赏秋游黄山

惠萍

<h1><b>  2019年10月11日国庆节后,早上6:30我们出发了,前往武汉火车站,乘坐高铁去黄山游玩。宝庆是1996年去的黄山,我是第一次去黄山。没退休时曾经有机会去黄山,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去成,后来一直想去也没找到合适的时间和同伴,今天终于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b></h1> <h1><b>坐地铁前往武汉火车站</b></h1> <h1><b>到站后在老汉口餐厅过早</b></h1> <h1><b>牛肉面(18元),热干面(8元),车站的食品价格就是高些,但出门在外,怎么方便怎么来,贵几块钱对赶火车的人来说不算什么了</b></h1> <h1><b>8:10准时开车,车上的人不多,从空空的行李架就能看出,有些车箱甚至都是空的,错峰出行真好!</b></h1> <h1><b>列车准点到达黄山北站</b></h1> <h1><b>乘坐大巴车到汤口镇,车程约50公里,票价两人46元</b></h1> <h1><b>大巴车司机告诉我们窗外最高山是黄山,可惜有雾看不见</b></h1> <h1><b>而后电话联系亚朵酒店派车来接我们(免费约1.5公里车程)</b></h1> <h1><b>到酒店了,条件不错,干净舒适</b></h1> <h1><b>下午3点在酒店休息了一小时后,我们步行在汤口镇逛了逛,拍了几张老街的照片,这种慢悠悠的休闲游人不感觉累</b></h1> <h1><b>  汤口镇位于黄山风景区的南麓,到黄山的游客90%以上要从汤口镇进出,它还是黄山温泉水的出山之口。汤口镇上各式徽派建筑依山临水而建,马头墙、小青瓦、白粉墙高低错落,与四周的绿水青山交相辉映。</b></h1> <h1><b>欣赏一下自己拍的照片吧,尤其是这条老街的徽派建筑非常漂亮</b></h1> <h1><b>徽派食坊勾勒出当地的特色美食</b></h1> <h1><b>晚上就去品尝了当地的特色菜:徽式臭桂鱼、毛豆腐、笋尖烧肉、山野菜马兰头</b></h1> <h1><b>饭后拍下了我们住的亚朵酒店夜景</b></h1> <h1><b>随手拍了几张我们住的那条街的部分夜景</b></h1> <h1><b>第二天10月12日早上8:30我们出发,开始游黄山,先到黄山南大门换乘景区内的旅游车上山,我们是走的前山,最经典、最成熟的一条线路</b></h1> <h1><b>黄山门票是190元/人,60岁到64岁是半票95元/人,65岁免门票,缆车单程90元/人</b></h1> <h1><b>在玉屏索道乘坐缆车上山</b></h1> <h1><b>今天天气是阴天,有雾,看不到远景</b></h1> <h1><b>结果我们运气比较好,坐在缆车里看到云海了</b></h1> <h1><b>云海很漂亮,瞬间就消失了,但还是被我们捕捉到了</b></h1> <h1><b>下缆车了,开始登山</b></h1> <h1><b>宝庆背后的松树是送客松</b></h1> <h1><b>我们开始爬“好汉坡”了,该坡有370多个台阶,坡度在70度左右,上了好汉坡,就可以去看迎客松,还可以到达莲花峰</b></h1> <h1><b>这是黄山的轿子,明码实价,我们确实看到上不了“好汉坡”被抬上来的人,大家都不容易,相互理解吧</b></h1> <h1><b>上来啦,我们都是好汉!</b></h1> <h1><b>黄山到处是形态各异的怪石,宝庆背后就是一个</b></h1> <h1><b>终于看到了800年树龄的迎客松,这是黄山的标志,也是安徽的标志。我们拍下了阴天的迎客松</b></h1> <h1><b>这是晴天的迎客松</b></h1> <h1><b>从不同的角度拍下迎客松的雄姿</b></h1> <h1><b>经典的地方就是人多</b></h1> <h1><b>抓紧跟迎客松合影</b></h1> <h1><b>卧佛</b></h1> <h1><b>到处是景,边走边拍</b></h1> <h1><b>鳖鱼峰到了,非常形象的乌龟下蛋和鲤鱼跳龙门,只可惜雾大了照片上看不清,但我们身临其境还是看清楚了</b></h1> <h1><b>黄山的奇峰怪石随处可见,真是名不虚传</b></h1> <h1><b>这颗松树就很不错,合个影吧</b></h1> <h1><b>4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我们要坐缆车下山了,我们是在山上绕了一圈回到原来的地方坐缆车下山,这样玩确实不累,而且避开节假日高峰游黄山,人少多了,真爽!</b></h1> <h1><b>小结一下黄山的美:奇松、怪石、云海、秀水、冬雪,我们除了没看到黄山的冬雪,其它都看到了,虽然看到的也只是一个侧面,但我们知足了,乐在其中了</b></h1> <h1><b>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作家徐霞客两次游过黄山后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们登上了黄山,今后也可以不考虑登其它山了,当然一切顺其自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不放弃登高望远的机会,总之这辈子知足了!</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