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旅的三面战旗

牧人视觉

<h1>149师拆分成合成149旅、150旅。所属446(155)团、445(154)团组建150旅,转隶77集团军,移防西藏昌都:装甲团(原447团,156)、师直属队组建149旅转隶76集团军,移防青海西宁。</h1> <h3>2019年10月1日,天安门前,伴随着《钢铁洪流进行曲》,战旗方队气势如虹,浩荡而来。</h3><h3><br></h3><h3>“阳廷安班”“智勇侦察排”“群众工作模范团”……战旗的名字如雷贯耳,战旗背后的队伍功勋卓著。而这三面旗帜,都来自于同一个集体——驻扎在高原腹地,扎曲河畔的陆军第77集团军某旅。</h3> <h3>155团</h3> <h3>148S侦察连2P</h3> <h3></h3><h1>149师师史记载,1962年10月20日,负责摧毁塞维拉河岸卡龙据点尖刀任务的该部某团2连6班在班长阳廷安带领下,全班英勇作战,他们和5班一起,攻克了敌军地堡27个,收复了卡龙据点,打死和俘虏印军55名,缴获了火炮3门,各种枪支59支,并且还一直攻入印方纵深,为全歼印军第7旅创造了条件。6班8位战士有7名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关于“阳廷安班”,其实还有一个不为大家所知的事:那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个解放军著名的口号,最早就是出自阳廷安。战斗开始后,阳廷安对身旁的战士喊道:“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跟我来,打进去!”阳廷安牺牲后,6班战士高喊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班长报仇!”的口号,奋力冲向敌人。战后,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赴京向毛泽东主席汇报时说道:战胜敌人,“我们的战士靠的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毛主席给予肯定:“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当然,解放军其他部队也有过类似的口号,但得到毛主席首肯,说的就是这一次。</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