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10月10日,桂芳名师工作室的第六次研讨活动正式开始。早晨7.20一行五人从柳州铁一中学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鹿寨中学。</h3><h3> 工作室原定第三、四节听课,第五节评课,意外的在第二节的大课间看到了国庆70周年游行活动中,在广西彩车上扮演刘三姐的鹿寨中学毕业学生韦丽艳回校作报告,精彩的报告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和欢呼。</h3><h3><br></h3> <h3>第三节课工作室成员听了鹿寨中学高三欧老师的一节专题复习课《函数的零点问题》,欧超老师一开始先给学生们复习了函数的零点,以及求零点个数的方法。根据这几种方法精选习题,先通过零点所在区间的判断复习零点存在性定理,再通过零点个数问题巩固求零点的方法,最后通过对含参零点个数的讨论,进一步巩固函数零点个数问题这一主线。在课堂上,欧老师讲解细致认真,从学生情况入手,紧抓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方法,使同学们不仅学到了相关知识,更进一步的掌握和运用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方法。</h3> <h3>第四节课是高二的潘柳玲老师带来的《解斜三角形》这一专题复习,课堂上潘老师紧紧抓住学生思维薄弱的地方,通过不断的追问,这是怎么来的?你是怎么想到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解题方法,更让学生意识到我们该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h3> <h3>第五节课我们在3号教学楼进行了评课活动。工作室的龚祎和于涛老师认为欧超老师的课扎实细致,能够针对学情进行备课与讲评,同时针对学生易错点进行分析,不是简单的指出问题,而是发觉问题的本质。对学习的难点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课堂氛围好,学生积极认真。如果能够在课堂上更进一步的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对零点问题进行再讨论,可能效果会更好。桂芳老师认为如果能够通过一题多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问题,选择恰当方法可能课堂会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因为高二文科生数学底子比较薄弱,潘柳玲老师做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课堂上的限时训练,讲练结合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使用正余弦定理来解斜三角形,整节课复习得细致入微,从最基本的题型入手,不断的发掘问题,处理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廖鸿良和何彬莹老师认为,如果在课堂上能够进一步的总结归纳解三角的一般方法,一般步骤,同时对最后一个题习题进行深化,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做成一个小专项的形式,可能学生对解斜三角形的问题会有新的收获。</h3> <h3>下午三点鹿寨中学全体数学老师参加了由龚祎老师做的《文科数学尖子生培养》讲座,讲座中龚祎老师认为对于文科数学尖子生的培养要提早规划,抓紧进度,专项复习,日常培优,把控命题,面批面改,回馈与传承等几方面。虽说面向的是文科数学尖子生的培养,但是里面讲到的很多东西对于理科数学,甚至对整个尖子生的系统培养都是很有帮助的,精彩的讲座得到了在座老师的认可。</h3> <h3>讲座结束后,结合日常教学以及龚祎老师的讲座,鹿寨中学数学教研组长覃正廉老师对初高中衔接教材课时安排,课本讲授顺序如何选择,课时安排是否参照教辅,周课时等问题进行了提问,桂芳老师逐一对问题进行了解答。</h3><h3>最后,鹿寨中学的老师提出了他们的希望,今后的形式可以更多样化一些,例如通过送课的形式进行进一步的研讨,并进一步商讨下一次活动的具体细节和时间。</h3> <h3>经过一天的交流,工作室成员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鹿寨中学老师们的水平让我佩服,鹿寨中学的学生也让我感到钦佩!能培养出韦丽艳,韦永丽这样优秀的学生绝非偶然。进入校园门卫师傅认真负责,校园整洁干净,上课时间除了教室,其他地方悄无声息,课堂上学生们挺直的身板,放学后教室内安静自习,眼保健操操整齐认真,教室里的班级文化建设有班级特点,有深度。这一切都与学校平时严格、精细的管理,也说明了鹿寨中学优异的成绩是怎么来的,这些都值得学习和借鉴。期待下次的交流,能够让我们学习到更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