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明中</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兄弟,你累了,走了五十六年,歇歇吧。</h3><h3> 第一次见老武,是在2002年之夏,回国之前建华就给我打电话说排了暑假班的课,说是和首师大老师一起上课。课间听说三楼在上油画人体,按耐不住就窜进去,看了一张老师示范的画,画很显功力,老师却不在,“是首师大的武明中老师,休息了”。“哦”我嗯了一声出门,走到楼梯口,瞥见一位长发消瘦的中年男子佝偻蹲在阳台口吸烟,我笑了一下,“我是武明中,你是马老师吧”。我差异的看着他……我们相识了。一种莫名的尊敬,外表的放荡不羁却掩饰不住思想的睿智和儒雅的品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武在列宾美院修复工作室</h3> <h3> “我明年要去俄罗斯,还拜托马兄关照啊。”彼得堡的一年成了我们相知的院堂。故事真是不少,从传说中4月20日的生日送包子开始,一次次找房子,谈生活,论艺术,“尚阳老师打电话了,说我需要坚持”,“马兄你觉得这样表达是否合适?”,“不错,有感觉”他总是谦和的与你探讨,在探讨中思考着自己的人生价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武彼得堡画室</h3> <h3> 老武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一个礼教下的文人,儒道思想浸润着生活言行。礼仪道德体现于处事为人的方方面面,他是克己的也是重礼的。“马兄、明儿是重阳节了,问老人好。”</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武在穆锡娜设计学院<br></h3> <h3> “历史就是历史,把它放进博物馆,需要尊重和敬畏,当代人是需要书写未来的历史”。老武也是在践行着一个普通人的人生历程。他承袭了先人的思想,也表达了当代的立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去列宾故居的路上<br></h3> <h3> 艺术对于老武就是人生,情感的交集,追逐着心的表达。“玻璃人,珍贵且易碎,事事无常,依然要追逐。”“马兄,人是易碎的,这个社会也是易碎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列宾故居<br></h3> <h3> 站在列宾画室之中,老武是谦卑的,是仰视的,并不因为当代的追逐而狂妄,他清晰的知道人类演化到如今经历了什么,当今的艺术需要先辈们的教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彼得堡郊外烧烤</h3> <h3> 一张朴实的脸,一个真性情的人,老武活在真诚的世界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彼得堡郊外</h3> <h3> “情感”,对于老武是生命,不在于推杯换盏,醉生梦死的朋友圈,而是一种平淡之中尊重和守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彼得要塞<br></h3> <h3> 兄弟,是一种永恒,人鬼情未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彼得堡我的宿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乌江船上<br></h3> <h3> ”爱”对于老武,是天上的白云,飘啊飘啊,最后还是会依偎在身旁。“马兄,有一个朋友来乌鲁木齐旅游麻烦你接待一下。”那是2004年秋天,“刘佳瑾”第一次见到佳瑾没有任何生疏,很自然的就与老武联系在一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贵州沿河县乌江边<br></h3> <h3> 家,是老武的根,传统的老武念念不忘的就是家的传承,老武是幸福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足石刻<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二零一七年的老武一家。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武家中<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二零一八年的老武。 </h3> <h3> 近几年老武越来越修心了,其艺术也无为了,问自己,问宇宙。无问东西,我们还会在一起的。</h3><h3> 老武,累了,歇歇吧。也许是修行不够吧,我们还在奔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