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大二班的教室里迎来了两位神秘的客人。</p><p>原来他们是吴初晴同学的爸爸和爷爷,特地来为孩子们普及一堂寓教于乐的“书法课”。<br><br></p><p><br></p> 吴同学先为大家展示了一场书法表演,孩子们屏气凝神,聚精会神地看着这个深藏不露的小女生熟练地提笔下纸。对很多孩子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欣赏书法这门艺术。 <p>随后和蔼可亲的吴爷爷为大家展示了一套文房四宝,并一一做了详述。孩子们很快就对笔墨纸砚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兴趣。看着大家跃跃欲试的表情,吴爷爷笑着提起了笔,开始演示写书法时的握笔方式。</p><p><br><br></p><p><br></p><p><br></p><p><br></p> <p>孩子们全神贯注,认真模仿。</p><p><br></p> <p>吴爷爷一一指正,耐心解释。</p><p><br></p> <p>随后吴爷爷演示了运笔的步骤,细数其中要点。</p><p><br></p> 孩子们报以啧啧惊叹和称赞。 <p>当然,书法练习远不止“点赞”这么简单,更需要足够的耐心、专注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有了优秀的示范和榜样,轮到孩子们自己抓笔时,不少人开始了左顾右盼抓耳挠腮。</p><p>好在吴爸爸和吴爷爷始终陪伴左右,循循善诱,并不吝纠正和调整孩子们的姿态和手势,</p> 有些孩子渐入佳境越写越觉有趣,有些则倍感握笔的压力,体会到了写字的不易。 <p>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书法课的最后吴爷爷为班级里用来角色扮演的小“茶坊”挥毫一幅“茶道”。</p><p>窗外明媚的阳光照射进教室带来一片秋日暖阳,流传了千年的汉字和笔画在一片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得到了展示和传承。</p><p>书法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既有其独特的一面,亦有其集大成的综合性,对孩子们而言,这门艺术既能同时挑战手、眼、脑的协调配合,又可以提高专注力,提升审美和涵养,同时还能在临摹诗句名言中丰富知识,实为一种不可多得的兴趣体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