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0个瞬间,鲁迅灵柩隆重迁葬虹口公园,你知道他背后的爱情故事吗?

洛克

<h3><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解放70周年。</span>虹口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开放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重要区域之一。1949年5月27日,随着上海解放,处于中西文化交汇之地的虹口经历战火洗礼、迎来新生,在历史长河中开启了新的征程。</h3><h3><br></h3><h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相关部门、单位编纂《虹口相册:70年70个瞬间》一书,以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撷取了虹口区70年发展历程中70个在全区乃至在全市有影响的创新做法、生动事例和重要瞬间,旨在通过具体生动的影像和文字,以小见大,以图说史,共同回顾缅怀70年来虹口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动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h3><div><br></div><h3>9月9日起,上海虹口微信公众号推出《虹口相册:70年70个瞬间》党史专栏,今天奉上第十三期,鲁迅灵柩隆重迁葬虹口公园。1956年10月14日,鲁迅灵柩由万国公墓迁葬虹口公园新址。</h3><h3>鲁迅逝世后,最初安葬于上海西郊万国公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即筹建新的鲁迅墓。1952年春,华东文化部等有关部门经过酝酿,选择临近鲁迅故居的虹口公园筹建新墓。1956年1月,国务院决定在鲁迅逝世20周年之际迁墓。同月中旬,上海成立由市长陈毅为主任委员的鲁迅先生陵墓迁建委员会。6月初,中央批准由设计专家陈植主持设计,同年7月19日开工,10月9日竣工。</h3> <h3></h3> 1956年10月14日上午,鲁迅灵柩迁葬车队到达虹口公园门口 <br> <h3> 1956年10月14日上午8时,鲁迅灵柩移柩仪式在万国公墓礼堂举行。灵柩套红缎棺罩。巴金、金仲华代表上海人民重献“民族魂”旗于灵柩上。行礼后,茅盾、周扬、许广平、巴金、章靳以、唐弢、金仲华等10人扶灵柩上灵车。灵车车队缓缓驶向虹口公园新墓地。</h3><h3><br></h3><h3> 上午9时,鲁迅灵柩迁葬仪式在虹口公园新墓地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委和许多机关、学校、团体,以及鲁迅生前友好、各国驻沪总领事馆献了花圈。宋庆龄、柯庆施、周扬、茅盾、许广平等同志和各党派、政府部门负责人,作家、工人、学生代表,以及各国驻沪外交人员近两千人参加了迁葬仪式。在“葬礼进行曲”乐声中,举行鲁迅塑像揭墓礼。</h3> <h3></h3> 位于鲁迅公园内的鲁迅墓 <br>  新建的鲁迅墓正南向,由墓碑、墓穴、大平台、左右石柱花廊、鲁迅塑像、左右墓道和周边绿化等组成,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主体建筑用苏州金山花岗石砌成,除墓碑、地坪用斩光石外,墙身和石柱均采用毛石。毛主席亲笔题写碑名“鲁迅先生之墓”。 说起鲁迅,我们就不得不提他的爱情故事。很少有人知道恋爱中的鲁迅先生有着何等的柔情。这张照片中鲁迅先生倚靠着一块石碑,与石碑合照就是在表白心中对爱人的情愫。因为这块石碑中的“许”字,象征着他心中的爱人——许广平。说起来这两位的爱情还是非常时髦的师生恋,那么这段师生恋又是从何开始的呢?<br><br>许广平,出生于广东番禺一个官宦人家。1923年,25岁的许广平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大二那年她成了鲁迅的学生。25岁的许广平正在一个女孩子最好的年龄,年轻、美丽、聪明。那时的鲁迅又是什么样呢?<br><br>许广平在文章中这样回忆:“手弯处,衣身上的补丁则炫着异样的新鲜色彩,好似特制的花纹,皮鞋的四周也满是补丁。人又鹘落,常从讲坛跳上跳下,因此两膝盖的大补丁也掩盖不住了。一句话说完,一团的黑,那补丁呢就是黑夜的星星,特别熠耀人眼,小姐们哗笑了。”<br><br> 虽说鲁迅的不修边幅和满身补丁,引来了女学生们的哗笑,但他的课堂却总是座无虚席。那时,鲁迅先生已经发表了《狂人日记》和《呐喊》,班上学生几乎都是他的“粉丝”。许广平当然也不例外。<br><br>许广平个子高,却常常坐在第一排,她好提问题,有时会打断先生的话。但鲁迅认为她聪明,肯动脑子,有才气。即便如此,两个人的交往也仅限于课堂之上。一年之后,女师大的校园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运动才让两人的心贴在了一起。 当时杨荫榆,时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由于她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在管理上施行封建家长的粗暴方式,引起了广大学生的强烈不满。1925年1月,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向杨荫榆递交了要她离职的宣言,这就是著名的“驱杨运动”。<br><br>当时,许广平担任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的总干事,是“驱杨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就在这个时候,鲁迅先生也因为支持学生、反对杨荫榆的做法,退回了该校的聘书。 <p>鲁迅的行动让许广平颇受振奋,她决定大着胆子,以“受教的一个小学生”的身份,给鲁迅写信。许广平没想到,她竟然当天就收到了鲁迅先生的回信。从此以后,鲁迅与许广平的交流便逐渐增多。<br><br>1925年5月30日,著名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爆发,许广平率领女师大学生组织“沪案后援会”,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在此期间,鲁迅积极发表文章,支持学生运动,成了许广平他们最信任、也最坚实的后盾。就在这样并肩作战的日子里,鲁迅和许广平的交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p><p><br></p><p>正是在这样密切的交流中,许广平发现,自己对先生的感情开始发生变化。而两人之间的师生鸿沟也慢慢被共同的思想和追求填平,感情也在一步步拉近。<br><br>在鲁迅先生后来亲自编辑出版的《两地书》中,收录了许广平1925年7月15日写给鲁迅的信。信中许广平昵称鲁迅为“嫩弟弟”,这样的称呼足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已经发生了某种奇特的化学作用。<br></p><p><br></p><p><br></p><p>1925年8月8日,女师大校长杨荫榆称刘和珍、许广平等15名学生“恣意扰乱,极端破坏”,率领军警将他们挟持。就在他们走投无路之际,鲁迅冒着风险,把自己的家做了他们的避难所。在鲁迅家里,许广平第一次表达了自己炽热的情感。<br><br>这时,他们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已经升腾为爱情的火焰。<br></p> <p><strong style="color: inherit;">鲁迅故居对外开放</strong><br></p> <h3> 虹口区山阴路132弄9号是鲁迅在上海的最后寓所。鲁迅于1933年4月11日携妻儿迁入,1936年10月19日清晨5点25分在这里逝世。鲁迅在这里先后写作和编选了他的历史小说《故事新编》《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七本杂文集,翻译了《表》《死魂灵》《俄罗斯的童话》等四本外国文学作品,编印出版了《木刻纪程》《引玉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等中外版画;编校出版了瞿秋白的译文集《海上述林》上、下卷。鲁迅在这里会见过瞿秋白、茅盾、冯雪峰和史沫特莱、内山完造等中外人士,掩护过瞿秋白、冯雪峰等共产党人。</h3><br> <h3></h3> 1951年1月7日,上海鲁迅故居对外开放 <br> <h3>  新中国成立后,经政务院批准决定复原鲁迅故居对公众开放。1950年10月,由许广平指导故居陈列的复原工作,并捐赠大部分家具。1951年1月7日,上海鲁迅故居对外开放,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h3><br> <h3>  <strong>鲁迅纪念馆迁入虹口公园</strong></h3><br> <h3>  上海鲁迅纪念馆位于鲁迅公园内。纪念馆负责管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迅墓、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鲁迅故居,1994年被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h3> <h3></h3> 1956年鲁迅纪念馆新馆外景<br> <h3>  1950年,上海鲁迅纪念馆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着手筹备,同年7月批准建制,8月,政务院副秘书长、鲁迅先生遗孀许广平女士来沪亲自指导上海鲁迅故居陈列复原,11月,周恩来总理为纪念馆题写馆名,1951年1月,向公众开放。</h3> <h3></h3> <p>1998年改扩建后的鲁迅纪念馆</p><p><br> </p><h3>  馆舍初设于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上海鲁迅故居及邻屋10号内。1956年鲁迅逝世20周年前夕,迁入虹口公园(现名鲁迅公园),由设计专家陈植设计新馆舍,青瓦白墙、马头式山墙,具有江南民居风格。1998年,馆舍在原址基础上改扩建,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保留了原建筑特色,粉墙、黛瓦、花岗石墙裙,造型简洁、朴实、雅致,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博物馆的功能。</h3><div><a href="http://sh.sina.com.cn/zw/q/2019-10-09/detaili-iicezzrr1025339.s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点击查看原文</a>原文转载自sh.sina.com.cn,著作权归作者所有<br></div><div><br></div><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