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粉笔一园丁 三寸方台一世情—10月10日心语工作室 研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莱山区实验小学

<h3>金秋十月,伴随着朦胧的细雨,在凉凉的秋日中,莱山区实验小学心语工作室的成员们在邹本香老师的带领下,齐聚录播教室,共同观摩、剖析了张老师的数学公开课。</h3><h3>活动时间:2019.10.10</h3><h3>活动地点:莱山区实验小学录播教室</h3><h3>活动主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h3><h3>活动成员:刘校长、郝校长及心语工作室全体成员</h3><h3><br></h3> <h3>本节课旨在数与图形相结合,为了在课堂伊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张老师以给学校花坛围栅栏这一问题为载体,让孩子们在展示的情境中探寻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挖掘埋藏在情境中的数学宝藏。</h3> <h3>本节课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求长方形的周长;另一个为求正方形的周长。</h3> <h3>张老师首先带领大家研究第一个问题:长9米宽4米的花坛,若要围上8元/米的护栏,需要多少钱。首先张老师展示教具,向孩子们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继而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请孩子们各抒己见。</h3> <h3>通过小组讨论长方形花坛的计算方法,循序渐进的过渡到本节课的第一个重难点—推导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根据学生们不同的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推导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继而组织集体总结了应用公式解决问题的注意事项,确保每个孩子参与其中,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h3> <h3>在探索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之后,张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探讨本节课的第二个重难点:推导正方形周长公式。在推导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之后,此时张老师考察孩子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们思考片刻之后各抒己见,踊跃回答,根据孩子们不同的看法归纳总结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h3><h3><br></h3> <h3>在学生们掌握了本节课的两个周长公式之后,张老师开始带领孩子们进行闯关游戏。第一关张老师带领孩子们投入龟兔赛跑的情境中,判断山羊伯伯设计的两条路线是否公平。学生们根据路线图,利用求图形的周长进行判定,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深化了数形结合理念。</h3> <h3>第二关:求已知长和宽的长方形的周长;将此长方形折出最大的一个正方形,并求出此正方形的边长以及周长。张老师请学生到讲台上为全班同学展示折出最大正方形的办法,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带领孩子们实现从实践中获得真知。</h3> <h3>第三关:求从大正方形中剪出的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此时张老师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孩子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讨论完成之后,张老师请小组代表上台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向学生们展开详细的讲解。本题难度相对于前两题较大,设计目的不仅局限于对周长公式的考察,同时也是对前面学习过的平均知识、倍数知识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对于周长公式的理解和运用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h3> <h3>孩子们勇闯三关之后,已然对两个周长公式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能够做到更加熟练的学以致用,一步一步的消灭知识盲点。</h3> <h3>闯关完成之后,张老师又带领着孩子们了解了“蜂窝猜想”,丰富了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做到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数学素养。</h3> <h3>最后,在课堂接近尾声之际,张老师请不同的学生阐述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大家都收获颇多,对数学的学习充满信心与激情。</h3> <h3>整堂课张老师始终以自身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因势利导,让学生大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课堂的每个环节紧紧相扣,张老师步步为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周长公式,并使学生学以致用,做到与之前的知识融会贯通:分析图形—计算未知的长与宽(或边长)—套用公式。做到了环环相扣,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将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h3> <h3>课后,我们对张老师的这堂课进行了集体教研,刘校长、郝校长和心语工作室的成员们都对张老师的这堂课表示了充分的认可,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h3><h3><br></h3> <h3>刘校长说:张老师设计的每个环节是十分严谨的,授课质量是很高的,但是如果能够再兼顾一个小方面就更完美了。那就是课堂上讲新的知识时学生的思维要发生两次碰撞,第一次是小组内同学思维的碰撞,第二次是班级层面的学生思维的碰撞。刘校长提出学生只有思维不断的发生碰撞,才能够获得突破点,从而攻克整堂课的重难点。</h3> <h3>郝校长说:能够看得出来张老师是备课是非常认真的,准备的导学案设计的非常好,所以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应当在讲新知识之前设计好相关内容的导学案。</h3> <h3>邹老师说:整堂课思路清晰,缓解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精心设计课堂练习,题目难度节节攀升,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张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充分提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h3> <h3>黄鹏老师认为张老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和互相补充,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张老师做到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并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以体验成功的喜悦。</h3> <h3>我认为张老师通过教具演示,将抽象化为具体,把“化曲为直”的思想向学生进行形象具体的讲演,同时也使学生对这一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整堂课中张老师语言精炼,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充分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h3> <h3>一只粉笔一园丁,三寸方台一世情。公开课不是一种形式,不是一种任务,这是教师摸索经验、提升自己专业能力和素养的好机会,同时也为我们搭建了讨论交流的平台。我们会在邹老师的带领之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肩负起我们永恒的教育责任。</h3> <h1><font color="#ff8a00"><i style=""><b>勿忘来时初心,终记教育信念。</b></i></font></h1>

张老师

学生

周长

长方形

正方形

孩子

公式

本节

带领

刘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