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兴元年堂狼作”铜洗

清兮

<h3> (整理:张 清)</h3> <h3><font color="#808080"> (海报:朱倩文)</font></h3> <h3>  “元兴”铜洗,1972年出土于勉县红庙乡一个东汉墓里。现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内底铭文有“元兴元年堂狼作”。<br></h3><h3> 一、扑朔迷离的年代。是南凉铜洗还是东汉铜洗?</h3><h3> </h3> <h3>  最早的时候这件铜洗命名为南北朝南凉“元兴”铜洗,展品布展在魏晋南北朝展厅。(上图的背景展板是三国形势图。)五月时我发现铜洗的展牌变了,南凉“元兴”铜洗已更名为东汉“元兴”铜铣。而展品依然还在魏晋南北朝展厅。这是什么缘故呢?七月时,我又去魏晋南北朝展厅看望铜洗,啊,那里没有铜洗的身影。后来是在东汉展厅找到了它,原来铜洗已悄悄地穿越回了东汉(下图)。</h3> <h3>  故事还要从头说起。1972年,勉县红庙公社红光一队发掘一座砖室墓,墓中出土了一件铸有“元兴元年堂狼作”铭文的铜洗和一批随葬器物,有专家认为“元兴元年”即公元105年。但是,还有专家以《后汉书·郡国志》无堂狼县设置为由,否定其年代为东汉,认为它是东晋安帝司马德宗元兴元年(公元402年)益州朱提郡堂狼县制作,由此把该墓的年代后延了近300年。</h3><h3> 1、堂狼县。据史载,堂狼设县是在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到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之间。在东汉安帝永初元年之后,堂狼县被并入朱提县,一直到东汉末年建安十九年才复县。那么元兴元年铜洗的时代应为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即公元105年,其时堂狼县尚在。即使在堂狼县并入朱提县之后仍然铸造有为数不少的东汉纪年堂狼造铜洗,并且这类铜洗还远销全国各地。只不过此时的堂狼不是作为县名,而是作为地名罢了。</h3><h3> 堂狼又名堂螂、螗蜋,位于滇东北,今云南昭通、巧家县附近。《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堂螂县,因山名也。出银、铅、白铜、杂药,有堂螂附子。”“螳螂山”之名应系彝语地名。此地在汉代盛产铜。以“堂狼”和东汉纪年为铭文的青铜器时常出土。据统计,仅昭通出土及金石书籍收录东汉纪年和堂狼地名的铭文铜洗就有22例。</h3><h3> 2、元兴年:元兴是多个年号的名称。这里着重说两个。一是东汉和帝的第二个年号(公元105年),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9个月。元兴元年的年底,汉和帝病死,殇帝即位(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亡)。公元105年,也是蔡伦改革和推广造纸技术的年代。二是东晋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第二个年号(402年-404年),共计3年。</h3><h3> 3、铭文书法:“元兴元年堂狼作”,从铭文书法风格来看,勉县红庙和昭通等其他地出土的东汉纪年和堂狼地名的铭文均为方正的篆书,两者书法风格非常相似。例如,试以“元兴元年堂狼作”与东汉“永元二年朱提堂狼”(图一,左)铭文两相比较,二者相同文字的笔画和风格相当一致。到了东晋时期,雕刻书法风格有了较大的变化,东晋安帝司马德宗元兴元年同时期、同地域的书法雕刻铭文,多为隶书兼楷书的风格, 与勉县红庙铜洗“元兴元年堂狼作”铭文风格差异甚大。</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 <h3>  4、其他佐证:同墓葬出土的其他东汉器型物,和东晋随葬器物风格有较大差异。该墓除了“元兴元年堂狼作”铜洗外,同出器物还有铜釜、豆、案、耳杯、盘、镜、带钩、顶针、铁剑、金镯、银戒指、陶罐、灶、甑、井、鸡、独角兽,钱币有“五铢”、“大泉五十”、“货泉”。从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到东晋安帝司马德宗元兴元年(公元402年),相距约300年,这两个时期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的时代风格都有较大差异。例如,东晋时期青瓷器随葬相当普遍,而勉县红庙砖室墓却没有这类器物随葬。</h3><h3> 至此,这件铜洗最终确定为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堂狼制作的铜洗。</h3> <h3>  二、铜洗:</h3><h3> 铜洗是古人盥洗用的青铜器皿。洗的使用始于先秦。《仪礼》:“设洗直于东荥”,“设洗于阼阶东南。”汉代最为流行,圆形、敞口、圆唇、折沿、平底。器形类似后世的脸盆,圆腹外常有穿环的两兽耳,器内底常饰有双鱼纹。古代贵族对洗手的细节非常讲究。先秦时期,贵族洗手,称为 “沃盥”。马衡《中国金石学概论》:“古者祭礼燕飨皆有沃盥之礼,昭其洁也。盘与匜相需而用,以匜泻水于手而盛之以盘,盘在汉为洗。”其时两人服侍,一人在上面浇水,叫做“沃”,另一人在下面接水,主人洗手,叫做“盥”。汉代虽然洗手的程序开始简化,但使用铜洗,仍然是有钱人的专利。</h3> <h3>  三、朱提堂狼铜洗的历史背景:</h3><h3> 现存汉洗大量产于东汉时的朱提、堂狼(今昭通、巧家县一带,云南东北部),人们称这些汉洗为朱提堂狼洗。全国各地出土的数十件朱提堂狼洗中,最早的铸造于公元76年为东汉章帝时期的物品,最晚的为公元171年东汉灵帝时期的物品。朱提堂狼铜洗绝大部分产生于这近百年的时间内。 </h3><h3> 朱提堂狼是是巴蜀文化、夜郎文化、滇文化交汇地区,也是西汉王朝在云南最早设置郡县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居云南之冠。这里有丰富的银、铜矿产资源。大量的汉族移民带来了青铜铸造的方法。在滇池地区,滇人创造的青铜文化衰落之后,朱提汉族移民创造的青铜文化继而崛起。东汉和帝时“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为了取得豪强地主的支持,在相当程度上放松了对民间手工作坊铜器冶铸的控制,因此在东汉顺帝(125年-144年)在位时朱提堂狼所造铜洗在数量上达到了顶峰。  </h3><h3> 朱提堂狼汉洗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当时销往全国各地。它缺乏先秦中原青铜器那种繁复的纹饰,也不像云南江川、晋宁青铜器那样极工巧之能事,它是大众的、日常的、成批生产的。以汉洗为代表的青铜文化是云南地方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它是以滇池为中心的滇池青铜文化衰落之后,崛起于滇东北高原的又一个历史文化高峰。</h3> <h3>参考资料:</h3><h3>《陕西勉县红庙“元兴元年”纪年砖室墓应为东汉中期》,作者:何志国。</h3><h3>《昭通—中国汉洗之乡》,作者:陈孝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