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秦岭的秋,是缤纷的秋,是斑斓的秋。她就像上天不惜浓墨重彩泼出来的巨幅画卷。她又像苍天对碧翠的龙脊进行了鎏金,而后又浇灌火焰,经过大自然的调色,秦岭更加绚丽多彩。将自己置身于层林尽染的画卷中,仿佛掉进了彩墨堆里。秦岭的秋,因焦作众驴友的点缀而更加绚灿!</h3> <h3>一、开篇 </h3><h3>分水岭——广货街210国道上</h3> <h3>分水岭与肠子峡风光</h3> <h3>210国道上拥堵的车辆</h3> <h3> </h3><h3> 2号下午,当车在210国道上行至距分水岭约3公里时,由于途经的人们均欲在这长江与黄河两流域的标志性地理位置作短暂的逗留。造成了车辆的严重拥堵,车流在蜿蜒的国道上就像巨型蚯蚓似的缓慢向前"蠕动"。我们索性弃车步行,正好细品无限秋色。</h3> <h3><br></h3><h3><br></h3><h3>二、穿越 </h3><h3>分水岭——鹿角粱——漫沟 虐!虐!虐!</h3> <h3> </h3><h3><br></h3><h3> 秋雨绵绵润秦岭,湿了美画卷。</h3><h3> </h3><h3> 我们从210国道的分水岭冒着小到中雨一路爬升500米左右到达一气象站。在这一段,秦岭就似一幅疏密有致、浓墨重彩的山水画,置身其中,临风雨而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油然而生。衣服禁不住外边雨水浇、如浆汗水浸的"内外夹击"迅速地湿透。脑门上冒着蒸汽更是雨水汗水傻傻的分不清。</h3> <h3> 我们走了约15公里将到鹿角梁时,遇到两个背重装与我们相向而行的人,刚从上边下来。他俩昨晚搭帐篷就宿在梁上。告诉我们:上边除了雨就是雾,什么也看不见。并且路上都是泥,特滑。当得知我们要从漫沟穿出去时,他们看了看表伸了伸舌头,什么也没说,转身走了。</h3><h3> 看着他俩背着大包滴溜着垃圾远去的背影,觉得这一定是有品位真正的驴友!他们做到了"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h3> <h3>下图上边被浓雾包裹隐隐约约的山峰就是鹿角峰</h3> <h3> </h3><h3><br></h3><h3> 未登鹿角愿未了,磅礴走泥丸。</h3><h3> </h3><h3> 鹿角梁的最高处有一山峰神似鹿角,梁因峰而名。</h3><h3> 在这里有两条路,相距不足百米。一是爬升百米达鹿角梁垭口,翻过垭口进入漫沟,也是我们要走的路。二是爬升近300米,绕梁近2公里直达鹿角峰顶。由于还得原路返回,所以卸包轻装,向峰顶进军。</h3><h3> 这时雨还继续下着,愈往上走路越泥泞且愈陡峭。在这曲折的羊肠小道旁,还好有树木可抓,但脚上、裤子粘上一层厚厚的泥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了近200米时,走在前边的人传来消息:领队说上边太陡太滑,他一个人上去拍几张照片,让我们原路下去。提心吊胆的踩着来时的"脚窝子"下来后,不一会山水郎也泥的像"赶猪"一样下来了。他的回返,宣告了我们登峰顶的行动"圆满"地失败了。</h3> <h3> </h3><h3><br></h3><h3> 自缘身在最高层,浮云遮望眼。</h3><h3> </h3><h3> 餐后继续爬山,不一会就到了鹿角梁的垭口处。要到达这里还得穿过大片的箭竹,箭竹叶上的雨珠正好将鞋裤上的泥巴"洗"去大半。</h3><h3> 这时,浓雾依然将群峰包裹。但高处自有风景在,一阵风吹来,浓雾会散开些许,抓紧拍照留影,巍峨的群峰和幽深的沟壑若隐若现,还是很妩媚的。</h3><h3> </h3> <h3>下图那片被白云覆盖的最远处就是我们今天的终点</h3> <h3> 我们逗留片刻,择路向漫沟下行。没多远,就遇到两处呈约7一80度湿滑的山壁,第一处尚能自行通过。第二处自已实在下不去,只好由攀爬能力强的山水郎和纳木错在下接应才免强通过。但精神几近崩溃,走的我是"胆战心惊肉跳“,稍不留神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迅速消失,正所谓"一脚没"。我禁不住想呼喊:领队老弟,我真想叫你一声哥哥……!</h3><h3> 又往前走了约百十米,山水郎突然叫到:过不去,走错了!我彻底崩溃了,好不容易下来了,难道还得重上去?他说不是,往后走20米,看有没有下山的路。这样,在他说的大致位置的箭竹丛中,有一非常不起眼像"狗洞"似的小沟,且有一红布条。我说你下去走20米,看在不在轨迹上,若在再喊我们下去。</h3> <h3> </h3> <h3>两处最险的路段</h3> <h3> </h3><h3><br></h3><h3> 曾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h3><h3> 我们顺着领队的喊声鱼贯而下。由于坡过陡,都是抓着箭竹往下"出溜"。"驴花"们也不讲究了,时而抓着两边叉着双腿下移,时而坐石前挪,完全不讲了淑女形象。到了安全地带,只是相对安全,望着脚下的路,乱石穿空,树高林深,茫茫无有尽头。雨还是淅淅沥沥地打在身上。回望鹿角梁,浓雾将大山包裹的越发厚重。</h3><h3> 为了能在天黑前走出漫沟,顾不得腰酸腿软,一步也不敢停歇,迈石寻路,循着叮咚的流水声,艰难地蜿蜒而去。</h3> <h3> 不知不觉雨停了,也终于走到了大路上。但我们仍然步履蹒跚,因路面上的土被洪水冲走,仅剩高低不平的石块,依然艰险难行。路在河两岸忽右忽左,过了无数次的河(不低于30次),几乎每次都得湿足。但望着雨后的空山,听着哗哗地流水,欣赏着被雨冲刷清新的林间秋景,忘了一身疲惫,换得了心灵的休整与放松。</h3><h3><br></h3> <h3>成熟的板栗</h3> <h3>终于见到了房子,表明有了人烟。</h3> <h3> 一直到晚上7点,才走到水泥路上,两条腿都走成了直棍子。</h3><h3> 今天共历时11个小时,徒步30公里,爬升(累计)700米,下降1500米。真正体会到了:不登高山,不知山高。不临深壑,不知地厚。</h3> <h3><br></h3><h3><br></h3><h3><br></h3><h3> 三、访隐 </h3><h3>大峪——莲花洞——西翠华 虐!虐!</h3> <h3> 4日早上,山水郎说咱今天走个较休闲点的线路,去大秦岭的终南山探访隐士,去了解隐士的生活状况。线路长约7公里,拨高(爬升)900米。</h3><h3> 众"驴们"个个斗志昂扬,态度积极。唯独我想打退堂鼓。他(她)们纷纷鼓励我,有的说替我拿这,有的说替我背那。并且还有人用激将法说:你若不去,俺都不去了。他们知道我不会影响大家的。所以,硬着头皮,知难而上!</h3> <h3> 沿着登山的沟口拾级而上,不时地有镌刻在巨石上励志或宗教的字句映入眼帘。没有多大功夫,汗水便向外渗出。而此时天空又飘下了零零碎碎而后又滴滴答答的雨水,不知躲在哪里的鸟儿婉转地鸣唱着,顿时增强了我登山的勇气,即使汗流浃背也丝毫没有退减。</h3> <h3><br></h3><h3><br></h3><h3> 终南访隐不觉踪,惊乱半山云。</h3><h3> 当拨到三分之二高度时,一股清凉山风迎面扑来,顿时舒畅至极。放眼眺望,眼前的美景真能醉翻人。云借风势时而集聚,时而下沉。时而如轻纱柔绢,时而翻腾向上,时而顺坡而下。像巨大的瀑布似的磅礴奔涌。好像是我们的到来使其受惊乱了阵脚似的!壮美极了!</h3><h3> 这一路我们遇到了几所院子,大多都以宗教场所为主。遇到一个人,正在炒五味子,年龄约50来岁,在此住了半年,不知算不算隐士。当到莲花洞时,发现门房发生火灾已坍塌,主房无人且大门紧闭不得入。</h3> <h3>风起云涌,乱云飞渡。</h3> <h3> 再往上行,也是最后的100米,山势越来越陡,不规则的台阶也变成了泥泞的小路。这路晴天朗日尚且难行,更何况这湿滑的雨天?我手揪着树枝,脚踩着落叶,腿在颤抖,心在打鼓,简直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在心里又埋怨起了山水郎:又真想喊你一声领队哥哥哟……。可细一想,这也难怪,他也没来过,他只是看着地图定位置,瞅着轨迹测距离,查着等高算高度。这能耐也不是谁都有的。</h3><h3> 手脚并用地转了几道山凹后,终于开始下山了。</h3><h3> 由于此段过于艰难,不敢分神,故未留下影像资料。</h3> <h3> </h3><h3><br></h3><h3> 山重水复疑无路,霍然花儿明。</h3><h3> </h3><h3> 下山初始,遇百把米的泥巴陡坡,若有丝毫的大意就会像坐滑梯一样下去。横着脚,侧着身,柱着杖,抓着树,终于挪下了这一段。谁知又往前走了200米的缓坡,忽然眼前一亮,一片开阔,是人工修筑的米把宽的"之"字形的小路。我们就像在崎岖不平的路上颠簸久了的汽车上了高速公路似的,大踏步向前,吊着的心终于回归到应有的位置。</h3><h3> </h3> <h3>貌似在学习</h3> <h3>成了拉风姐</h3> <h3>隐士的草鞋</h3> <h3> </h3><h3> 西翠灵谷景色美,寻隐不遇隐。</h3><h3> 这一路经过几处院子,大小不一,但有一条,就是不见人。有的房门封门闭户,有的主门洞开,桌子上放着文房四宝或佛道经卷,但套间上锁,主人踪影却不得知。想想也是,让你轻易能见到还算"隐士"吗?<br></h3><h3> 在距终点不远的地方,有一所院子叫"翠华灵谷",规模不小,主房5间,还有配房。院子有一柴门,但能开进汽车。隔着玻璃大窗望见屋内有一矮几,几上摆放着数盘水果点心。四周布有几个蒲团,使人能够盘膝而坐。窗台上摆有几盆盆栽,屋门右侧挂一双草鞋,院内种的花草开的正艳。</h3><h3> 主人给人的感觉就是讲究人,气宇不凡。他很大度地让我们去到屋门的棚厦上拍照。因我们都是泥鞋。</h3><h3> 在这个院子的旁边,对脸有两座房子,里面住着三个耄耋老人,看来是当地的村民。</h3> <h3>帮老人缝衣服</h3> <h3>好像有别字</h3> <h3> 我们又走了约20分钟,来到了大路上,结束了徒步。</h3><h3> 今天共爬升900米,下降1000米,用时6个半小时。距离领队说7公里,但我走了24000步,结束了两天的"虐秋"之旅。</h3> <h3><br></h3><h3><br></h3><h3>四、归途 </h3><h3>潼关——普救寺——鹳雀楼——关帝庙</h3> <h3> 潼关明关楼遗址望黄河</h3> <h3>黄河由北向南而东转的大拐弯处</h3> <h3>《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发生地,位于山西省运城永济市蒲州。</h3> <h3>诗因楼而生,楼因诗而名的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市蒲州古城西</h3> <h3>更上一层鹳雀楼,极目万里黄河流。</h3> <h3>全国最大的关帝庙,位于山西运城解(Hai)州。</h3> <h3> 由于4号晚宿潼关,离焦作只有300多公里。故利用这一天的有效时间,从风陵渡略微绕道黄河北岸的古河东郡(运城),顺道游览了《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爱情故事发生地的普救寺;唐著名诗人王之焕那脍炙人口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位于"关圣帝君"家乡、全国规模最大的解(hai)州关帝庙。</h3><h3> 因以上景点不属我们此行的重点,只是顺带,故不详述介绍,只传数张照片与大家分享,不到之处,敬请谅解。</h3><h3><br></h3><h3>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