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袱瓶2.07亿元成交的延伸

阿铁

<h3>  2019年10月8日10点35分,苏富比迎来了香港秋季拍卖的一场重量级拍卖:乐从堂珍藏乾隆料胎画珐琅包袱瓶专场。经过激烈竞争,该包袱瓶最终成交价2.07亿港元,成为本季香港秋拍举世瞩目的一大亮点。由此,笔者对收藏及拍卖行业有了一些感想,写出来与读者分享。</h3> <h3>  一,10月8日单日的的成交额逾7亿元!而仅仅包袱瓶就以2.07亿元高价成交!这些年来,整个经济行情越来越差,股市、期货和房地产等龙头行业的的发展足迹,大家有有共睹,而艺术品市场却逆向爆发!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浙江当年的炒房团已组团进军艺术品行业,资本流入艺术品市场的迹象已十分明显!投资趋势逐渐明朗。</h3> <h3>  二,为何部分藏家和投资人从名拍上买艺术品?这是因为品牌观念,这些名拍已经成为品牌,可信度相对较高,而收藏圈内对藏品的真假观点不一,争议较大,再加上行业内因利益问题,或有些所谓的掌眼人眼力不够,甚至有的人会丧失道德,违心说话。而对于竞拍者来说,拍来的拍品可以抵税,再者,这种重量级的拍品也会产生广告效应,对竞拍者和企业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拍来的拍品又容易交流,抵押贷款,好出手周转。正是由于这些综合原因,导致这类人群从大拍上来买藏品。</h3> <h3>  三,从某种意义上讲,且就艺术品本身而言,多高的价格都值。因为艺术和艺术品是无价的,但是,任何一件艺术品,都要有对比与参考价格,如果价格超出价值很多,我们就要考虑这里面是否有炒作与运作的的嫌疑。对于有意的炒作,我们应予以打压,群起而攻之。</h3> <h3>  四,通过总结归纳,我们不难发现:每次大拍都有不同的重器,并且此类重器拍过以后,若干年内不再闪亮登场。元青花、汝瓷、斗彩、粉彩等等,都是这样的规律。如果都是同一品类,那就太能让人看出门道了,并且,每一次都会说这样的藏品全世界只有几件,以此来抬高身价,增加噱头。合理的体现艺术品的价值,方为收藏之道;凡事需有度,过犹不及!</h3><h3><br></h3> <h3>  五,件件重器都有故事,要么是回流,要么是某名家或博物馆旧藏。没有怎么办?编!并且要编的比真的还像!那么这些藏品的第一手是怎么来的?还不是靠藏家的眼力吗?就这件包袱瓶而言,拍家称,曾是恭亲王奕欣府所藏,先后由巴尔、白纳德伉俪收藏。在1988年于香港蘇富比上拍,被香港富商刘銮雄买下。刘銮雄在2000年再把包袱瓶售出,由乐从堂主人以当时创纪录价2400万港元收入囊中,此次再次上拍。但笔者却听说另有版本:此瓶原主人为国内某藏家所有,十多年前被国内某经纪人以几十万元买走,此次拿出上拍。此两种说法的真伪,笔者无从考证,但故事与流传有序的实事已经形成。</h3> <h3>  六,收藏行业,玩的是眼力、资金、运气和胆识,四者缺一不可。需做到懂规则、识真伪、知行情、判前景。要了解历史,懂得物理、化学、历史、风土人情等综合知识,并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收藏这个行业的各种规则,具有一定的分析辨解能力。这个行业,是各种知识的综合体,如果不全面了解,吃亏上当是必然的。</h3> <h3>  总之,无论每一个人,每一个团队,每一个行业,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交流,不断地总结,承前启后,取长补短,吸取前人精华,并剔除其糟粕,才能不断进步,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