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关于柏树林西金厂的“龙门阵”

东北虎

<h3>  很久很久以前,出成都北门大桥一直向北走大约十多里地,是郫江流向沙河的入水口(郫江后来也被叫成府河),这郫江从清朝时代起就是从甘孜往成都运送木材的重要通道,那时候甘孜州的木材通过河运的方式经过都江堰到达成都,在这里形成一个较大的木材打捞基地,由于运到这里的木材是从沙河的入水口处打捞上来的,当时打捞木材的人为了好记地名,就把这个地方叫做洞子口了。这洞子口往北三里,是一片浓密的柏树林,以后这片林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凋零了。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强盗和恶人出没的地方。史上有几句评价成都的话:“成都南门出贵人,西门出富人,东门出穷人,北门出歹人”,也不是没有来历凭空杜撰的。而成都北门上的人也不以为然,自得其乐。据说,有一日成都四门四兄弟在一起打平伙,突然诗兴大发,约定每人作诗一首,谁输了谁付帐,这东门人说:一出东门东对东,我屋里有腊肉几大棚拢,吃了一棚拢还有一棚拢。南门上紧接着说:一出南门南对南,我屋里有曲酒几大坛,吃了一坛还有一坛。西门上的也不示弱:一出西门西对西,我屋里有几大群老母鸡,吃了一群还有一群。哥仨说完了,抬眼看着北门老弟,心想这鸡、肉、酒都有了,看你怎么说,这北门老弟不慌不忙的说道:一出北门北对北,我屋里一个钱也没得,只要哥几个不嫌弃,我一天陪你们吃到黑。结果是北门老弟赢了个头彩。</h3><h3> 一九五0年六月,为了修建成渝铁路,在北门大桥和洞子口之间选址修建了成都火车北站。六十多年前,西金厂的建设者们又把厂址选在了洞子口的柏树林,这里距北门火车站约四公里多一点,有两条路可以通城里,一条经凤凰山走成彭公路到荷花池,一条经洞子口五块石到火车站,西金厂还有一条专用铁路线和自己的火车头及火车司机,专用铁路经天回镇火车站通往全国各地,便于向各地发送厂里的产品,厂址选在这里远离城区便于保密。</h3><h3> 西金厂全称西南金属结构厂,代号成都102信箱,始建于1958年,厂里的职工大部分是原华东野战军的官兵,他们有的经历过抗日战争的洗礼,有的在解放战争中参加过孟良崮战役、周(村)张(店)战役、潍县战役、兖州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重大战役,他们为建立新中国冲锋陷阵、屡立战功。新中国成立后,原华东野战军九纵33军的97、98、99、100师改编成公安部队,33军番号被取消。1950年10月中央军委重新组建了98、99师,划归山东军区建制。数年后为了建设祖国,98、99师的官兵坚决执行中央军委的命令,集体改编成建设部队(其中98师大部分官兵改编为水利工程建设第二师,99师大部分官兵改编为建筑工程笫五师,后改编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还有集体转业的部分官兵被分配到富拉尔基第一重机厂、沈阳金属结构厂、德阳第二重机厂、西南金属结构厂等地方),厂里还有一部分人是原成都西南建西铁工厂合并过来的职工,建厂初期也就是一九五八年,还从绵竹县招了几十名工人。(一九六四年,在成都本地招了一批街道青年进厂当学徒工,这批人就是西金厂人嘴里叫的“学工”。一九六五年,从部队又转来一批退伍兵当工人,大家习惯性的称之为“军工”)这几部分人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在西金厂默默的为祖国建设辛勒的工作。那个年代在这远离市区的地方突然建起了一座诺大的工厂,而且还是军工保密单位,所以从一开始西金厂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h3><h3> 西金厂宿舍区的规模也很大,建厂初期有近30栋三层楼房,一栋四层楼房,分为一街区和二街区。两个街区中间是四层楼,楼后是一个露天煤场和一个篮球场,(后来又用毛竹在篮球场至四层楼之间搭建了一个电影院,在篮球场另一面盖起了一栋新的四层楼,统称为老四楼和新四楼)。一条土路把宿舍区一分为二、一街区共十栋楼房和一栋平房,楼房的一至五栋住的是原铁工厂的职工,平房是医院和供销社(供销社是洞子口供销社设的一个点,只卖点糖果糕点、盐、酱油醋和布匹什么的),楼房的7栋住的是建工局代管的十多位离职休养的老红军家庭和部分职工,四层楼是办公室和部分单身(后来成了军工宿舍),其余的楼房住的是集体转业的官兵(其中26栋也住有部分单身,28栋一单元是招待所,二、三单元住的单身及后来的学工)。这些集体转业的官兵来自不同的地方,有江苏的、山东的、安徽的、东北的、后来的军工则多数是湖北的等等。<br></h3><h3> 当时的宿舍区没有围墙,楼栋外面就和农田相连,不远处就是小村庄。宿舍区楼栋之间没有路,全是泥土地,遇到下雨天,出门就是烂泥地。后来才用三合土(用石灰、炭渣、黏土合成)修了宿舍区内部的小路以及很多的洗衣台,方便出行及洗衣服。那时候宿舍区没有专人打扫卫生,每个礼拜六下午下班后,每家自觉出来一起打扫楼栋前后的卫生,楼道里的卫生也是各家自觉主动打扫。</h3><h3> 那个时候还设有幼儿园和学校,上学的孩子们就在厂围墙边上的几间草房里上课。六一年底,厂里盖了一所小学(就是现在的川建小学)。宿舍区没有粮站,也没有邮电局和照像馆,领粮油票买粮食、买油、照像等要到洞子口街上,拍电报收寄包裹要到火车站。在9栋后面的鱼塘边上有一家饭馆,离饭馆不远处有蔬菜店和肉店,那时的蔬菜非常便宜,一角钱左右就能买到全家人一天吃的蔬菜,猪肉也很便宜,每斤0.77元,那个时候买肉都喜欢买肥肉,因为肥肉吃了才过瘾。至于猪下水就更便宜,买个大猪头也不过2块来钱。西金厂的子弟们还喜欢相约一起到洞子口的“杀房”去端猪血,一头猪的血才卖一毛钱,有大半洗脸盆。买回来紧好了能吃好几天。因为杀猪都是半夜,所以接猪血要半夜2点来钟去排队,晚了就没有了。三里多地端回一大盆猪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大家都乐在其中。</h3><h3> 那个时候附近的老百姓称西金厂为“工地上”称厂里的人为“老陕”,我们则把附近的老百姓称之为“此地人”。附近的老百姓很喜欢到宿舍区玩,那时候晚上经常在球场坝进行蓝球比赛,逢年过节时还有扭秧歌、踩高跷、打腰鼓、打炮楼、炸碉堡等活动,非常热闹。</h3><h3> 西金厂宿舍区东边一千米处有一座土山名曰凤凰山,凤凰山是形状奇特的山丘,南北走向,由首尾相顾的两个山头组成,远观似迎春展翅、翘首远望的凤凰,故得其名。相传此山原名石斛山。是道教著名宫观至真观(又名通真观)所在地,至真观虽然不大但历来香火旺盛。明朝皇帝朱元璋之孙,蜀王朱悦廉之墓也葬于此山中。这座山上种满了桃、苹果、梨、柠檬、桔子等果树,还有一个奶牛场。山顶上有一个大大的木制航标架子,翻过山是一片乱坟地,再过去是部队的打靶场和一个叫赖家店的小街,这个打靶场的历史可谓久远,据说三国时期,汉后主刘禅学射于此,故把此处建为射箭场,以后逐步演变成打鞋场。然后就是凤凰山飞机场,这个飞机场是四川军阀一九三一年所建的民航机场,一九三七年冬天扩建成军用机场,1949年12月10日下午2时,蒋介石带着儿子蒋经国,就是从凤凰山机场起飞逃往台湾的。以前从柏树林到凤凰山是一条土路,建厂以后为了出行的汽车方便修成了碎石路,再后来就铺上了沥青修成了柏油路,那时厂里的长跑运动会就在这条路上举行,从3栋前面到凤凰山脚下的成彭路是1050米,路上每一百米都有白油柒做的标记,这条路也成了早上跑步锻炼的好地方。<br></h3><h3> 西金厂的周边是和平公社的泉水、友联、古柏、陆家、王贾等生产大队,相邻还有八里桥、洞子口、木材厂、刘家坡、凤凰山园艺场、山王庙等地名,东北方有凤凰河、西南方有郫江(府河),在方圆数里之中可谓是天堂一般。</h3><h3> 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培养了一代享尽生活乐趣的西金厂子弟。西金厂的子弟或来自天南地北、或是在西金厂土生土长,除了各自家乡的方言外,基本上只有两种语言,那就是成都话和普通话,而西金厂的普通话又因具有特殊的发音而形成独特的家属区普通话,被称之为“西普”。西金厂的子弟受父辈的教育和影响都特别能吃苦,养鸭子、喂兔子,刨炭渣、插树叶,养蚕、喂鸡等等。不但勤快还非常聪明。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们都不买玩具,全部都是自己动手制作,根据年龄段的不同,制作的玩具也五花八门,各有千秋。有糖纸烟盒、各种折纸,有晒图画、刻纸各种万花筒,有踢键子、跳绳、跳躬、跳房、打黄帝、捉迷藏抓小偷,有陀螺、冲天炮、叭叭枪、水枪,滚铁环。也有各种带响的自制手枪以及木偶玩具、风筝等,总之数不胜数,新四楼的后面还曾经安装过一排高高的秋千架,这也成了游乐天堂的一角。当然这些子弟也会偷偷的跑到宿舍区边上的小河沟里去摸鱼,爬屋顶掏鸟窝、打鸟,晚上去照黄鳝,抓青蛙。白天去抓蝴蝶、粘蜻蜓、粘婵、抓笋子虫,抓蚂蚱,甚至去弄树上的虫蛹回家炒了吃。也有胆大的,偷偷的溜到村子里砍人家的竹子,摘人家的桑叶,扯人家田里的苕子回家喂兔子。这些厂子弟天不怕地不怕,经常成群结队的跑到凤凰山飞机场去看跳伞、看高射炮打飞机拖靶、打气球,看摩托车队的摩托车表演、看飞机起飞降落。还经常跑到凤凰山靶场玩,看射击训练,有时不但能看到步枪、机关枪打靶,还能看到40火箭筒打坦克训练,若是运气好,还能捡到子弹壳和挖到子弹头,因为大家都喜欢弹壳和弹头。最热闹的还是初一的拜年了,走东家、串西家,家家都有好吃的,有花生瓜子糖、有麻花散子、豌豆胡豆、油炸麻雀等等,这些大家平日里舍不得吃的东西,过年的时候都很大方的拿出来招待前来拜年的人。<br></h3><h3> 西金厂的子弟很少有等级观念和地域观念,结伴玩耍大都以年龄段为基础,也很少出现大欺小的矛盾。对外而言这是一个相对团结的整体,因为大家都认“厂子弟”这共同的名字。稍微大点的厂子弟玩的周边范围要宽广一些,夏天也会结伴去河里游泳或玩水,每当遇到有“外敌入侵”,他们都不会袖手旁观,而一定是一致对外。还有就是互相帮助,每到夏季,西金厂周边的河里有很多子弟游泳玩水,常有溺水者有惊无险,而伸出援手的也都是“厂子弟”,这样的救人例子数不胜数,这种团结互助的“厂子弟”精神,保佑了众多的玩水者平安快乐,很少发生溺亡事件。</h3><h3> 西金厂有一支男子蓝球队,主要是由那些老兵组成,他们经常组织一些蓝球比赛,有时也到其他单位去进行友谊赛,也时常有外单位的球队来访,就连五九年获得过全国男蓝冠军的四川男篮也到过球场坝表演蓝球赛,中国篮球史上的最高中锋石拉威(身高约2.2米)也到球场坝亮过像。那时不管是在球场坝、还是在一食堂大厅里比赛都很精彩。记得有一次四川省女排的姑娘们来厂里表演排球,那天晚上在一食堂大厅里还和厂男子蓝球队进行了一场蓝球友谊赛,那个场面相当热闹,让人记忆犹新。<br></h3><h3> 西金厂的家属也不示弱,她们有一个庞大的腰鼓队,腰鼓队的表演也是一绝,腰鼓一响、翩翩起舞、井然有序、鼓声震天响,每逢庆典活动她们也是主角之一。</h3><h3> 西金厂的青工们也有一绝,那就是以学工为主体的管乐队。这支管乐队的吹奏水平相当高,那些年成都市在人南广场举行大型集会,主席台侧面(或是下面)的乐队里必定有西金厂管乐队的身影。</h3><h3> 令人惊奇的是西金厂还有一支秘密的足球队。说他秘密是因为他不为单位和厂里官方所知,但这支自发的足球队在成都市却是数一数二的强队。就连四川省足球2队也经常不是他们的对手,其他足球队就更不在话下了,据说只有四川省足球队(足球1队)才是他们的劲敌。有一次西昌地区足球队来成都挑战,西金厂足球队奉成都市体委安排在西郊体育场迎战,他们一鼓作气踢了个8比0,最后为了给对方留点面子,以8比1的绝对优势结束了比赛。就是这么一支优秀的球队,因为是自发的,他们经常请假或旷工去踢球比赛,为此多次受到单位批评和处分。直到有一天厂里知道了他们的实力才承认他们的合法性。有趣的是,厂蓝球队和足球队进行了一场蓝球友谊赛,结果蓝球队输给了足球队,这在当时也是一个笑话。这以后省、市体委的好几个教练、运动员主动要求转业到西金厂工作,使西金厂的体育事业更上了一层楼。</h3><h3> 其实,西金厂这个名字在我们很多人心里只是个代名词,他代表的不是工厂主体部分,他代表的是生活在家属区的整个群体,这里有我们父母、兄弟姐妹的身影;有我们的老师和儿时的伙伴;有我们太多太多的亲人们,这里发生的每一个故事都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过程,这里是我们走向人生道路的摇篮。</h3><h3> 社会在前进,西金厂在发展。这里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这里的龙门阵摆也摆不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