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牌坊街</h3> <h3> </h3><h3> 老河口牌坊街,因当年街口有牌坊而得名。这牌坊是老河口富商王宏章,1738年(乾隆3年),为妻子莫氏修建的“贞节牌坊”。 1927年,被县商科学校的学生破除封建迷信卸下了金字匾额;牌坊则在1939年4月被日军飞机炸毁。过去老河口老县城(学府二路西端)、焦胡营(中山路东南端)也建有牌坊,均于文革初期拆除。</h3><h3> 其实,历史上牌坊街是一个革命之街。从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条街发生了一些惊天动地的事件,对老河口历史有重大影响。</h3><h3> 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十八日,驻防老河口的湖北新军下级官佐张国荃、李秀昂等,响应武昌起义举行兵变。当天,张、李率二十骑包围了设在牌坊街的“官钱局”(今电力局牌坊街家属院一带),迫令光河军政头目签名拥护新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的《近代史资料》《襄阳光复记》之文,用大量篇幅叙述了辛亥革命中在襄阳首举义旗的光化民军行动原委。光化起义后,攻襄阳,“由张国荃、李秀昂、黄仁菼(清末光化县令)、黄裕斌统率进发。初十日晨抵襄阳。是时城内有刘温玉、孙长龄所带步马五营驻此。幸城中不知来兵多寡,不敢与抗,兵未进城,却已白旗飞扬,刘温玉等不知去向。”义军入城后,与军民约法,即组织军政机关,集绅商军学界会议於昭明台投票选举,黄仁菼得七十余票,为襄阳军政分府管理民事;张国荃得六十余票,为襄阳军政分府司令部管理军事。襄阳既定,即传檄各属,时光化已委俞耀坤接任,余县均先后来归,无梗命者。”</h3><h3> 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 设置在牌坊街的老河口商科职业中学、尚实小学、酂阳中学即现在的老河口实验小学,是光化县早期革命的启蒙地、活动地。</h3><h3> 民国十年(1921年),老河口商会在牌坊街创办乙种商业学校。 民国十四年(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乙种商业学校校监陈佑民、光化模范女子小学教员张荫远等,联络商界爱国人士组成“商学联合外交后援会”,发动民众,举行游行示威,焚烧商店里的英、日“洋货”。当时十二岁的张光年(光未然)是乙种商业学校的学生,也积极参加了这场斗争。</h3><h3> 民国十五年(1926年),县乙种商业学校改为县商科职业高级中学。民国十七年(1928年),在“实业救国”口号影响下,老河口私立三民小学、竞成小学并入县商科职业高级中学,易名为私立尚实小学。中共老河口地下党负责人宋正德(1904-1930,牌坊街人),在尚实小学任教,从事革命活动。“九一 八”事变后,该校进步师生组织义勇队,准备北上抗日。1930年,中共老河口特别区委员会成立,宋任特别区委书记。6月被叛徒出卖遭逮捕,1930年8月13日于襄阳就义。</h3><h3> 老河口商会会长但更生,历任老河口私立尚实小学、酂阳中学校长,思想进步。专门邀请进步青年到酂阳中学任教,其中有共产党员黄子萍、李惠之、熊玉珩等;酂阳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少人后来都参加了革命。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在 酂阳中学隆重举办了纪念“一二.九”运动三周年活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老河口文化站”、“文化工作队”、“抗日宣传三队”、“抗战知识座谈会”、“光河妇女工作队”、“老河口锄奸团”等等革命组织,均设此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抗日救亡活动。</h3><h3> 在新中国诞生后,牌坊街办起了一些工厂。其中有老字号汪大昌剪子、还有雨伞社、玉雕车间、农具厂的车间、挂面铺等等。当时印象比较深的,是县印刷厂和老河口镇印刷社,1966年在那里印过毛主席语录宣传画,油印鲜红鲜红的。</h3><h3> 以前,牌坊街只是从和平街口到柏树院这么一段,也就250多米。直到2005年旧城改造,拆除了柏树院以西的居民区,直接打通到河边沿江大道。如今牌坊街作为中心街区,从汉江码头,到东启街、机场路,已成为市区中心的交通要道。</h3> <h3>如今的牌坊街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