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观察日期:2019年10月9日</h3><h3>观察区域:户外自主游戏</h3><h3>观察对象:刘锦玉、周阳、姜智元、陈璐怡</h3><h3>幼儿年龄:5~6岁</h3><h3>观察方法:追踪观察法</h3><h3>观察者:王丽萍</h3> <h3>《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在幼儿阶段,户外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提升幼儿综合能力、增强幼儿体质的重要活动形式,更是能充分体现“自由、自主、愉悦、创造”这一游戏精神的有效途径。</h3><h3>伴随着吹响的口哨声,宝贝们形式多样的热身运动开始了~<br></h3> <h3>户外的滑梯、器械都不及孩子们自主收集的材料和经过老师整理制作的玩具,《兜兜乐》可是孩子们户外进行抛、接球和运物的第一运动娱乐法宝!这不今天它们又被这么多宝贝青睐并且还玩出了新花样~</h3> <h3>“老师!你看!小球在跳蹦蹦床呢!”刘梓龙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边抬动手臂,一边为他们新的创意玩法而兴奋不已。</h3> <h3>幼儿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兴趣大”,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想要探索到底的欲望,不得不说“蹦蹦床上的跳跳球”成功的抓住了周围小伙伴的兴趣,也被吸引并参与到“跳跳球”的活动中!</h3> <h3>“这边!这边!”、“快!”、“我们一起来吧!”运球过程中,一颗在“兜兜乐”中弹跳的小纸球,让孩子们为之欢呼、雀跃!</h3> <h3>“球怎么总掉啊?!”“你们都先别跳!”刘锦玉叫住了像“跳跳球”一样弹跳着的小伙伴们。“对!我们要一起上、下、上、下,才行!”周阳小朋友表达了自己对刘锦玉观点的认同并讲述了自己的想法。</h3> <h3>想要节奏、运动幅度一致,谈何容易!这弹球三人组,一次次探索,一次次调整…“我们越使劲,球跳的越高!我们轻轻的可以让球跳的矮一点!”刘锦玉好像发现了可以将纸球控制在蹦床上的妙计!只见三人微微抖动着手中的蹦蹦床。三个小家伙也随着越跳越低慢慢坐了下来!可能是累了,也许是觉得“坐着比站着更稳些吧!”</h3> <h3>“蹦床”周边的“大洞”,让她们很苦恼!“老师!这边上的洞太大了。”“嗯!球就掉下去了!”智元附和道。“老师这叫不叫漏网之球啊?!”“呦!还挺会改词!”我有些佩服这小家伙的迁移并运用的能力!“来!我们把网拉到边上来,每个人的手都握住一个洞!”刘锦玉想到了解决之策!一张原本在呼啦圈之间垂荡的网,瞬间被一双双小手拉扯、铺平!</h3> <h3>被拉起的网,让小纸球在上面跳的更加欢乐!“要不!我们不用小球了,让沙包来跳会蹦蹦床吧!”“耶!耶!”“果然!沙包比小球听话的多。”</h3> <h3>呼隆!一下子,周围的小伙伴都开始更换蹦床上的成员,丰富多样的材料给了小家伙们更多的选择,几乎样样都想试一试。“老师,是不是越重越跳的矮,越轻越跳的高啊?”这一新发现让路怡小朋友的眼神里充满欣喜与期待,期待从我这里得到她发现的证实。正如《纲要》中所说,幼儿是在游戏中成长,游戏对于幼儿来说其价值不应该满足在快乐上,而应该在满足快乐的同时,通过增长知识经验,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h3> <h3> 在“发现蹦床上的小球———球的控制———影响球弹跳的因素———发现物体的重力”的过程中幼儿与材料、幼儿与幼儿进行互动分享与交流,享受着游戏的纷呈乐趣。她们的游戏让我见证了自主游戏的生命力、更让我看到了她们通过不断体验自由与规则、成功与失败,不断从他人身上印证自我的存在。</h3> <h3>下午的自主活动,路怡和部分小朋友选择了今天户外自主游戏的表征画分享、记录她们今天的游戏过程。我被孩子们“简单”而又“丰富”的表达形式所感染。看似简单的线条和符号通过孩子们的细节表达,我感觉真正走进了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中!</h3> <h3>我相信!当孩子们一直持续的兴趣与足够成熟的经验组合起来,就是有生命力、快乐的学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