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三年前我们跟旅游团去了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及黑山共和国。那次旅行给我们留下了很美好的记忆。今年九月我们跟团游了巴尔干半岛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北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br> 巴尔干半岛是一个历史和地理上的名词,用以描述欧洲的东南隅位于亚得里亚海和黑海之间的陆地。包括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黑山共和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北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科索沃和塞尔维尼亚11个国家。<br> 我们从华盛顿市乘飞机,10个小时后到达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等候转机。在飞机开始登机前半个小时,我们被告知登机口从F14变成了A1。这意味着从最后一个登机口换成了第一个!慌忙中我们没想到要乘车到达,拔腿就按指示牌往过奔。发现伊斯坦布尔的新机场像个时尚的大Mall。一路狂奔到达A1登机口后,人们已经开始登机了。</h3> <h3> 一小时二十分钟后飞机到达了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坐在接团的车里观望夜幕下的罗马尼亚,从机场去市中心的酒店一路上没有看到什么高楼大厦。对布加勒斯特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城市的建筑比较老旧。<br> 入住的酒店建于1886年,只有五十多个房间,装饰古典豪华,精致优雅。<br> 我们游玩了四个国家的首都和几个旅游景点。整个行程总的来讲要比较轻松灵活,除了在路上,一般在城市里是9点钟开始集体参观活动,下午自行安排。</h3> <h3> 白天看布加勒斯特,这个首都城市市容一般,没什么特色,感觉很快就会把它忘掉。</h3> <h3> 据说布加勒斯特有“小巴黎”之称。大概和这个为庆祝一战胜利而建的凯旋门有一定的关系。</h3> <h3>👆这座楼在罗马尼亚社会主义时期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报刊发行楼。👇布加勒斯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议会宫。当地导游说议会宫(原名人民宫)的兴建是因为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在访问了平壤后受到启发,决定要建一座庞大的宫殿建筑。</h3> <h3>👆站在议会宫的大阳台上看到的景色很壮观。 议会宫的修建共动用了2万多名工人、7百多名工程师,耗费了数千吨的大理石、水晶和黄金。这座全世界最昂贵的行政大楼,面积仅次于五角大楼的建筑有一千多个房间。 有趣的是,齐奥塞斯库未能见到它的竣工就下台了。他幻想着在阳台上向人民发表演讲的愿望未能遂愿,倒是美国歌手迈克•杰克逊曾在议会宫的阳台上向他的众多粉丝表示致意。</h3> <h3> 议会宫的建筑设计和施工均由罗马尼亚人自行完成,所用建材和家具多为本国生产。白色大理石,镶金缕花顶,高档的木地板,巨大的木门,明丽的水晶吊灯,鲜艳亮丽的地毯,构成了一幅幅富丽堂皇的精美画面。</h3> <h3> 导游说他们罗马尼亚人来参观这个巨大,豪华昂贵的议会宫时,心情很复杂。齐奥塞斯库当时可谓是倾国倾城来建造这个宫殿。1989年12月齐奥塞斯库下台后,有人提议干脆把还没有完工的整个大楼一炸了之。<br> 议会宫现为罗马尼亚议会参,众两院,宪法法院和一些重要机关所在地,变成了布加勒斯特最热门的景点之一。</h3> <h3> 离我们酒店不远的老城区也是布加勒斯特的历史中心区。从中世纪到19世纪早期,它是罗马尼亚最重要的商业区。老城在二战的轰炸破坏中幸存下来了。齐奥塞斯库在任期间,整个地区曾计划要被拆除,但从未实现。现在的老城是全布加勒斯特最吸引游客的地方。</h3> <h3> 夜晚的老城比白天多了份法式的妩媚和优雅。这大概也是布加勒斯特最能让人感受到”小巴黎”的时刻。</h3> <h3> 罗马尼亚人的祖先为达契亚人,后与罗马人共居融合成了罗马尼亚人。在拉丁语里,罗马尼亚是“罗马人的国家”的意思。罗马尼亚全国现有87%的人信奉东正教,5%的人信奉天主教。我们去看了一个建于1659年,经过修复的东正教堂Patriarchal Cathedral 。</h3> <h3> 坐车离开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看到路两旁的民居大多还是80年代的楼房。</h3> <h3> 罗马尼亚曾经是欧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地。19世纪中期发现了石油,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罗马尼亚因为石油而成为双方交战争夺的目标。石油产量在冷战时期70年代达到了高峰。<br> 齐奥塞斯库下台后,继任的政府把国家拥有的石油开采权出让给了EU的一家企业。当时在位的那个总统退休后在地中海买了一个岛。</h3> <h3> 到了罗马尼亚才知道现在世界上80%的吉普赛人都生活在那里。这栋外形独特的金黄色建筑就是多家吉普赛人群居的地方。自称罗姆人的吉普赛人最初住在印度北部,后经屡次迁徙,现在仍有不少人流浪在全世界,尤其是欧洲。<br> 人们一般把流浪的吉普赛人和小偷划等号。身边就有人在欧洲遭遇过被他们偷窃钱包的经历。</h3> <h3> 罗马尼亚一个很值得去的景点是派勒斯城堡。城堡位于童话般的度假小城锡纳亚。派勒斯城堡是罗马尼亚第一位从“德国引进”的国王卡罗尔一世修建的夏宫。整座城堡沿用了德国巴伐利亚地区的建筑风格,是新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杰作。在全世界15座最华丽壮观的城堡中排名第六。</h3> <h3> 派勒斯城堡建于1873至1914年间,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有168个房间。每个房间根据风格和用途,划分为不同的关于世界文化的主题。其中有35个房间是对外开放的,地下室的博物馆和第一层的房间供游人参观。</h3> <h3> 城堡内收藏了很多中欧和东欧珍贵的艺术品,包括有雕塑、绘画作品、家具、武器、盔甲、黄金、白银、彩色玻璃、细瓷、挂毯等。</h3> <h3> 满眼看到的都是精雕细刻的艺术佳作,富丽堂皇的装饰,无不令人赞叹。</h3> <h3>古典浪漫的派勒斯城堡是婚纱摄影的绝佳场地。</h3> <h3> 从布加勒斯特坐了三小时的车就看到了多瑙河。罗马尼亚南部以多瑙河与保加利亚为界。过了这条著名的河就到了保加利亚。</h3> <h3> 进入保加利亚后,我们停留吃午饭的地方是古城维利科塔诺沃(Veliko Tarnovo)。位于杨特拉河畔,地处多条交通及商业要道交会点的维利科塔诺沃曾经是第二保加利亚帝国(1185-1396)的首都。今天的古城仍是保加利亚北部的经济、文化及交通枢纽。 Tsarevets是皇族曾经居住过的城堡。在1185年至1396年期间是保加利亚第二帝国最主要的军事要塞建筑。现在是旅客首选的参观景点。</h3> <h3> 保加利亚国旗的旗面自上而下由白、绿、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国旗上的白色象征人民热爱和平与自由,绿色象征农业和国家的主要财富,红色象征勇士的鲜血。白、红两色是古老的波希米亚王国的传统色。</h3> <h3> 顺山坡而建的房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老街上建于奥斯曼帝国时代(1299-1922)的房子很特别,上一层比下一层要宽。导游说房子建成这样子是因为当时交房地产税时只是根据地面上一层楼的面积计算。</h3> <h3> 吃完午饭后我们在老街的一个教堂里看了唱诗班的表演。四位老人洪亮的歌声回荡在教堂里,仿佛和天地共鸣,很令人感动。</h3> <h3> 我们在保加利亚游玩的第一个城市是普罗夫迪夫。普罗夫迪夫是保加利亚的第二大城市,以其古老、多样的文化及拥有六千年以上的历史,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而闻名。</h3> <h3> 普罗夫迪夫迷人的老城区及周边有众多的美术馆、博物馆、艺术画廊、古董艺术品商店和创意沙龙。今年普罗夫迪夫还荣获了“欧洲文化之都”的美誉。</h3> <h3> 普罗夫迪夫的老城区有一个建于公元90年的古罗马圆形剧场,剧场全部用白色大理石依山而建,是目前巴尔干地区保护最完好的古剧场。至今还定期举办演出。<br> 现代的普罗夫迪夫市是建立在古城废墟之上,如今任何新的建筑工程在施工中一旦发现古城遗迹,就要立刻停止建设,保护古迹。</h3> <h3>老城里卖旧物的摊主很友好。</h3> <h3>老师带着孩子们在老城的街道上捡烟头。</h3> <h3>保加利亚的街头艺人随处可见</h3> <h3>在普罗夫迪夫的那天恰好是中秋。</h3> <h3> 我们在保加利亚游玩的第二个城市是首都索菲亚。索菲亚最著名的景点是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教堂为新拜占庭式建筑,是保加利亚的主教堂,也是整个巴尔干半岛第二大的东正教教堂。<br> 保加利亚主要的民族是保加利亚族(斯拉夫人,保加尔人和色雷斯人的混血后裔),占83.9%、位于第二的土耳其族占9.4%。居民中信奉东正教者占82.6%,信奉伊斯兰教者占12.2%。在奥斯曼帝国占领期间,保加利亚 人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不断争取建立自己的宗教场所。</h3> <h3> 教堂内部的圣像和壁画多为俄国画师的作品。大殿内装饰着各种颜色的意大利大理石、巴西玛瑙、汉白玉和其他豪华材料,中央穹顶题写着金色的祷文,神圣奢华。</h3> <h3>在总统府门前留个影。</h3> <h3>这个有轨电车真长,像小火车似的。</h3> <h3>只允许有轨电车和行人通行的街道。</h3> <h3> 保加利亚是个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从公元前8世纪的色雷斯人 开始定居、到后来的希腊人、罗马帝国、斯拉夫人、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都给这个国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如今行走在首都索菲亚的大街上,仍可看到不同历史时期所遗留下的古建筑和遗迹。</h3> <h3> 索菲亚是个让人感觉很温馨的城市。市区有多处林荫大道、草坪和花园。建筑物大都为白色或浅黄色,显得恬静洁雅。索菲亚不仅在保加利亚,在全欧洲也享有“花园城市”的美称。</h3> <h3>历史博物馆内部装饰的像艺术宫殿。</h3> <h3> 周末住在索非亚,酒店前的广场上有音乐会。我们也嗨了一把。</h3> <h3> 保加利亚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景点是里拉修道院。位于索非亚以南117公里、巴尔干半岛最高山峰,里拉山的山谷中的里拉修道院是巴尔干半岛最大的修道院。这座新拜占庭建筑始建于公元10世纪中期,是由隐士里拉圣约翰建造的。<br> 里拉修道院自创建以来就受到保加利亚统治者的支持和尊重,几乎每位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沙皇都对修道院作出了大规模的捐献。直至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此地为止。修道院里面至今仍保存着中世纪修道院的遗迹和里拉圣约翰的纪念物。1983年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 <h3> 里拉修道院的修道士最盛时有上万人,如今里面只有8个修道士。</h3> <h3>墨镜里的里拉修道院。</h3> <h3>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时期,修道院是保加利亚抗击外族统治的中心。土耳其人曾三次焚烧修道院,保加利亚人民顽强地抵御了外族的奴化政策,在修道院里保留了大量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使得保加利亚的文化能够得以延续和流传。万幸的是,那时的土耳其人对于不同宗教的宽容度比较高,他们只是将教堂直接改为清真寺,墙上的壁画用白灰或布覆盖住,并没有完全毁灭。白灰反而保护了壁画遭受岁月风霜的侵蚀,使得精美的壁画得以保留至今。</h3> <h3>修道院也是拍照片的好地方。</h3> <h3> 巴尔干之旅游玩的第三个国家是北马其顿。我们在北马其顿的首都斯科普里下榻的酒店面对市中心的亚历山大广场,地点不能再好了。<br> 北马其顿1991年脱离南斯拉夫后定国名为“马其顿共和国”,一直在努力加入欧盟和北约,但因其国名与南部的邻国希腊北部的马其顿洲混淆,遭希腊强烈反对,拒绝接纳其加入欧盟和北约。2018年6月,马其顿与希腊就马其顿国名达成协议,正式改名为“北马其顿”。</h3> <h3> 在酒店周围走了一圈,感觉市中心的建设还比较现代化。看到路上跑着有像伦敦一样的双层红巴士。导游说那些车都是中国生产的,价钱比伦敦的巴士要便宜一半还多。</h3> <h3> 斯科普里市中心以瓦尔达尔河为界,形成北岸旧城区,南岸是建有众多现代化建筑的新城区。</h3> <h3> 亚历山大广场周围分布着政府部门、博物馆和歌剧院等大型建筑。</h3> <h3> 科斯普里市中心有众多的喷泉雕塑和人物雕像。瓦尔达尔河上有两个像是仿照布拉格的查理大桥而建的人物雕像桥。““艺术桥”两边的围栏上有几十个音乐家、艺术家的人物雕像。另一个“历史桥”两边是著名历史人物的雕像。<br> 导游说这些都是北马其顿政府推出的让首都“看起來更古典,更像首都一点的2014年重建工程”的结果。这些花了不少钱建的新建筑沿用了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风格,走在这里,人们好像走进了翻版的古罗马帝国一样。<br> 作为欧洲数一数二的穷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很低,人口200万左右,长期失业人口维持在25%-30%之间,有知识有技术的年轻人都跑到了西欧去工作。北马其顿的首都貌似把世界上有名的景点雕像都复制了一下,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h3> <h3> 斯科普里一个著名的景点是特蕾莎修女纪念屋。特蕾莎是个出生在斯科普里的阿尔巴尼亚人。她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因其一生致力于解除贫困,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纪念屋有介绍特蕾莎生平的照片和诺贝尔和平奖的证书。</h3> <h3> 斯科普里的老城区内有充滿奥斯曼风格的旧巴扎,是游客乐于流涟的地方。小巷两旁的店铺和餐馆多由当地土耳其人经营。和伊斯坦布尔及摩洛哥的大巴扎相比,斯科普里的巴扎显得清静,没有什么喧闹的市井味。 </h3> <h3> 北马其顿有64%的人为马其顿族、25%的阿尔巴尼亚族和4%的土耳其族。全国有63%的人信奉东正教,36%的人信奉伊斯兰教。</h3> <h3> 建于公元前二世纪的斯多比古城是马其顿最著名的古罗马遗址。因其地理位置,斯多比古城在2000多年前是马其顿最重要的战略要地。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二千多年前亚力山大时期的图腾遗迹。漂亮的孔雀图腾还是北马其顿国家钱币上的图案。</h3> <h3> 我们在北马其顿还去参观了一个酒庄,并在那里品酒吃午饭。马其顿有十分悠久的葡萄酒文化。罗马帝国时期,北马其顿是其最重要的葡萄种植区域之一。我们品尝的红、白葡萄酒都不错。酒庄的人说他们的酒出口到世界各地。</h3> <h3> 在北马其顿我们游玩的第二个地方是奥赫里德城。建于公元前二世纪,拥有众多古建筑与名胜古迹的奥赫里德以它曾经一度拥有过365座教堂,每天都可以去不同的教堂做礼拜,而得名“巴尔干的耶路撒冷”。1980年奥赫里德城被列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br> 奥赫里德城分布于美丽的奥赫里德湖四周。奥赫里德湖是阿尔巴尼亚和北马其顿边界上的淡水湖泊,形成于300万年前,其面积达358平方公里,最深处为288米,是欧洲最深和最古老的湖泊之一。1979年奥赫里德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奥赫里德湖中栖息着多种动物。一群被喂食惯了的天鹅看见我们走近,朝着镜头游了过来。</h3> <h3>日出前拍到的天鹅,仿佛在表演真正的“天鹅舞”。</h3> <h3>黄昏时刻拍到的天鹅。</h3> <h3>夜晚在水边饭店吃饭时拍到了成双成对的天鹅。</h3> <h3>好美的画面!在对的地点,对的时刻看到了极致的美景!旅游的快乐就在于此。</h3> <h3>可遇不可求的景色!</h3> <h3> 建于公元905年,后经过修复的圣瑙姆修道院是很多来奥赫里德旅游的人必来的地方。 人们来这里不仅能一睹这座建于10世纪的修道院, 同时也能欣赏到修道院周围迷人的湖光山色。</h3> <h3> 圣瑙姆修道院的后面有一片处于原始状态的自然风光。这里有一个面积很大的湖泊,旅游者可以乘船进入这片幽静的地方。</h3> <h3> 奥赫里德老城的房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山坡上。我们沿路往上走,视野逐渐开阔,极目远眺,奥赫里德老城区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静谧的风景令人陶醉。</h3> <h3> 山坡上有一个建于2000多年前的古剧场,是北马其顿现存的唯一的一座古希腊剧场,现在还定期安排演出。</h3> <h3> 奥赫里德地区气候宜人,一年里有平均230天阳光明媚,老城居民家的门前大多花团锦簇,还有的门前硕果累累。</h3> <h3> 山顶上有一个看似废弃了的由前南斯拉夫生产的国民汽车Yugo。用它做道具拍照不错。</h3> <h3> 考古人员于1997年在奥赫里德湖中发现了建于公元前1200年的史前人居住地。据推测当时巴尔干地区最古老的部落的人们在水上搭建了60多个房屋,由木桥和陆地相连。考古人员在周围挖掘出了六千多件遗物。20多个重建的房屋组成的水上博物馆于2008年向外界开放。</h3> <h3> 水上博物馆周围绿宝石般的湖水让我想起了迷人的加勒比海。</h3> <h3> 巴尔干之行游玩的最后一个国家是阿尔巴尼亚。酒店在首都地拉那市中心。周末的早晨酒店门前宽敞的大街上看不到几辆汽车。导游说阿尔巴尼亚在霍查执政时期,全国只有不到三千辆汽车。从90年代开始人们拥有了自己的汽车。阿尔巴尼亚人偏爱奔驰汽车,直到5年前,街上跑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新旧奔驰汽车。这几年人们才开始拥有其它车。</h3> <h3> 在酒店周围走了走,感觉作为一个欧洲穷国的首都,市中心的建设还可以。<br> 地拉那的居民楼多是色彩缤纷轻松明亮的。这是如今阿尔巴尼亚总理Edi Rama的功绩。在2000-2011年间,他担任地拉那的市长时期进行了城市建设和环境改造并取得明显效果。他认为用色彩可以美化地拉那的城市建筑并改善当地人的心情。</h3> <h3> 没想到地拉那市中心的斯坎德培广场是我这些年游走世界见过的最大的,地面全部用大理石铺成。广场上有民族英雄斯坎德培骑战马的雕像。<br> 广场西面的国家历史博物馆是阿尔巴尼亚最大的博物馆。这个建筑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正面上方的巨幅马赛克镶嵌壁画,描述了从2000多年前伊利亚人时代到二战时,阿尔巴尼亚人们团结起来保护国家的情景。</h3> <h3> 我们去看了市中心存放的列宁和斯大林塑像以及霍查死前的住所。导游说和当时阿尔巴尼亚普通老百姓的居住条件相比,霍查的住宿条件应该是非常好的了。</h3> <h3> 在社会主义时期,为了全民备战防侵略,阿尔巴尼亚修建了70多万座遍布全国各地的地堡。在广场附近有一个地堡博物馆,里面再现了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和政治情景。</h3> <h3> 地拉那地处肥沃的阿尔巴尼亚中部平原末端,离亚得里亚海岸线27公里,三面被群山环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离地拉那市中心只有25公里的达吉蒂(Dajti)深林公园也被称为是“地拉那的氧吧”。游客一般都会坐缆车上山顶,从高处欣赏地拉那。</h3> <h3> 离地拉那大约有一小时车程的克鲁亚(Kruja)是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故乡,一个美丽的小山城。镇中心奥斯曼风格的巴扎很吸引游客的眼球。</h3> <h3>行走在磨的发亮的鹅卵石上,仿佛穿越到了中世纪。</h3> <h3>阿尔巴尼亚国旗上的双头山鹰,被印在了许多物品上。</h3> <h3> 阿尔巴尼亚全国有59%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奥斯曼帝国在阿尔巴尼亚地区统治长达五世纪,大量居民从信奉天主教改成伊斯兰教信仰。阿尔巴尼亚于1912年11月独立后,成为巴尔干半岛上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之一。</h3> <h3>众多的纪念品,团里几乎人人都有收获。</h3> <h3> 这次巴尔干之旅我们有机会品尝了一些有当地特色的食物。由于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了几百年,感觉他们的食物带有一定的土耳其风味。</h3> <h3> 在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我们有机会欣赏了民族特色的表演。快结束时观众也被邀请参加表演,大家都很开心。</h3> <h3> 我们巴尔干之旅的整个安排比较轻松,从开始到快结束前,感觉很放松的在度假。临走前一天的下午我在四楼的酒店房间里收拾东西,突然听到了像是有人在拿着大木桩砸我头上的天花板的咚咚咚声音,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感觉到整个楼在晃动,才意识到是地震了。我们都出了酒店,站在了街口上。大约10分钟后,又发生了余震。上网查到第一次地震是5.6级,震中离地拉那只有23公里。第二次是5.1级,震中离地拉那不到20公里。我们晚上睡觉时又被4.8和4.2级的余震震醒。<br> 导游说整个巴尔干半岛都在地震带上,他们经常会有小地震。新闻报道中说我们经历的5.6级地震是这一地区30年来最大的一次,有三十多人受伤,没有人死亡。我在这之前经历过的最大地震是3.8级。这次巴尔干之旅会让我终身难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