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 堂

赵延平

<p class="ql-block">  60年代末,从浦东高庙轮渡站走出,去船厂礼堂报到进船厂,从此就有缘结识了礼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礼堂为砖木结构,宽度约24米,长度大概有60米。礼堂纵向分为3跨,中间高出,两边低些,落差部分开着气窗,与那时的车间样式差不多。礼堂舞台宽敞,正中悬挂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画像,两边用斜插着的10面红旗作伴,全中国会场布置都是这一样式。毛主席语录随处可见,字写得不怎么样,那时没有电脑,只能将就着用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礼堂可能是大跃进年代造的,听前辈这样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工厂没有会场,开大会只能安排在第一食堂,一股“油烟气”,呛人!要建造一个自己的礼堂,在职工中呼声很高。礼堂选址在新村。建造礼堂的用砖是从黄浦江上水运至工厂码头的。党员、团员带头,积极分子不甘落后。下班后,每人从码头上带上两块砖头送往礼堂工地,省去的是运输费用,培养的是创业精神。不少职工还利用休息时间去加个班,运土方、拌水泥,人人争先恐后,一派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义务劳动场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坐在自己建造的礼堂里看场电影,大家心里充满的只有是自豪。礼堂一度成为新村地区一个重要的职工、居民文化活动场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礼堂风风雨雨十几年,劣势日益明显。70年代初,船厂生产规模扩大,职工人数急剧上升,已接近了“万”字头。礼堂设施落后,屋面滲水,座位又少,与万人大厂不甚相符。工厂利用自身的优势,对礼堂进行了改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千余只座椅的铸铁件由铸工车间浇铸完成,艤装车间接受了座椅的坐板、靠板制作并安装的任务,电线铺设当然是电工车间的事,基建科负责现场监理施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改造后的礼堂还新增了楼厅,舞台灯光、音响系统全部更新,当年它已成为浦东地区屈指可数的会场之一。礼堂共设置了座位1204只(不包括楼厅),能满足全厂千余名党员同志齐齐整整坐在一起听只报告,开个大会,见证了决策者的一番苦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礼堂同禁锢了10年的人们一起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进入它的全盛期。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礼堂门口人头攒动,买票的、退票的,闹闹猛猛,就连地摊小贩也不忘乘机赚上两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礼堂是工厂大型会议的举办地。职代会上,16米宽的舞台把40余位主席团成员请上台,就座安排的舒舒服服。一年一度在礼堂召开的春节拥军爱民联欢会,至今记忆犹新。工厂文艺演出队实打实的2小时节目,歌曲、器乐、相声、戏曲、魔术、杂技,应有尽有,原汁原味的船厂企业文化博得台下部队官兵掌声阵阵,好评一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礼堂每晚都有演出,毛阿敏所在的南京军区歌舞团也曾来凑过热闹。那时的毛阿敏还没出道,名气不太大。上海沪剧团院演出的《碧落黄泉》轰动礼堂。我冲着沪剧前辈“王派”的创始人王盘声,再一次去欣赏了这一出沪剧的招牌戏,可遗憾的是王盘声直到最后“读信”时,才亮了那么一点“相”,真不过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礼堂最爽的一笔买卖可算得上是放映印度电影《大蓬车》了,新村里已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放映人员从凌晨忙到深夜,1天放映8场,连轴转了3天,还是不能满足职工的需求。印度人让礼堂赚了个盆满钵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礼堂老了。礼堂屋顶漏水了、礼堂墙体开裂了、礼堂电线老化了、礼堂设施陈旧了、礼堂什么都不行了。新村的居民,退休的职工与它似乎还有一段末了的情结,他们在礼堂边兜兜转转,寻寻觅觅,寻找着自己的昨天。他们毕竟目睹过礼堂曾经的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