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健康严重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今晚,大姚县人民医院心内科的护士及专科医生通过开展讲座,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了有关《如何控制清晨高血压》的相关知识。</h3> <h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不断发生改变,这种变化也在改变着影响健康的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酗酒等生活方式,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据统计,目前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同时,高血压是引发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发病和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国民总死亡的40%以上,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50%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h3> <h3> 国家提倡每位人员,包括18岁以上的人群都应该知晓血压,从青少年时代就经常监测血压,如三次以上非同日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毫米汞柱,即为高血压患者。那么,对于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控制清晨血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br></h3> <h3>1、什么是清晨高血</h3> <h3>清晨高血压会加速人体动脉、心脏、肺、脑等器官的损害,容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增加中风、心梗的发生率。清晨高血压是临床管理的一个盲点,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有效管理好清晨血压,是带来更多心脑获益的有效方法。</h3> <h3>2、清晨血压是管理24小时血压的有效切入点</h3><h3> </h3> <h3> 每天的血压改变对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清晨血压升高或24小时血压变异性与卒中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从临床实践角度出发,清晨血压控制在<135/85毫米汞柱以下,意味着更好控制24小时血压,由此带来的保护作用远远高于常规治诊室血压的降压治疗。</h3> <h3>3、如何有效管理清晨高血压?</h3><h3><br></h3> <h3>培养良好的晨起习惯:</h3><h3> 建议坚持起床“221”原则,即苏醒时,睁眼在床上躺2分钟,起来后坐2分钟,坐到床边1分钟再站起来活动。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能够较快稀释粘稠的血液。水10分钟就可通过肠胃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减少中风和心梗的发生。保持健康情绪,避免情绪激动。</h3> <h3>药物治疗是根本,控制清晨高血压最佳方案是优先选用长效制剂的降压药。</h3> <h3> 讲座结束后,还有提问环节,患者及家属都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病情,提出相关的问题,医生和护士都一一为他们解答。</h3><h3> </h3> <h3> 高血压是慢性病,血压升高对心脑肾都会造成影响,应坚持长期合理使用降压药,长期平稳有效控制好血压,可保护靶器官,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