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攀登日志-雀儿山

jane

<h3>  因为传说中雀儿山的风景很漂亮,所以这是一座很久之前就想要攀登的山。今年的计划出现了很多的状况和变化,开心现在的结果是这么的喜欢。 看到“自由之巅”的帖子上可以选择阿式或商业攀登,那必须是阿式啊。虽然我一开始就使劲想了解报阿式的具体要求,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够会给人家造成麻烦和危险。可是我从团队集合之前都没真正搞清楚这之间的差别具体是什么,但是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为我知道这次的攀登,李宗利老师会带着我。Again &amp; Again,在攀登这个事情上我又再一次跟上了大神级的人物。山峰啊,你一定是像我爱你一样爱着我。<br></h3> <h3>  到达甘孜集合后,宗利老师和小海带着大魏、博士夫妻(小唐和丹曦)、周医生、晴哥、超哥、Nina和我8个队员一起前往BC,海拔约4020米。阿楚、华枫、亚果、玉勇还有大熊(大熊是一只狗狗)几个已经提前在BC准备迎接我们了。小团队的氛围很好,大家也可以有更多自主的真正的交流和了解,晚上还有宗利老师的故事,最爱听故事了。在BC的第一个晚上由于海拔的原因,醒了好多次,第二天继续适应性拉练和技术培训,晚上睡好了,嗯,适应的还不错。<br></h3> <h3>景区门口</h3> <h3>新路海,也叫玉隆拉措</h3> <h3>好赞的火锅🍲</h3> <h3>传说中的智慧的大仙在我们营地抓着老师的手聊了好久</h3> <h3>  第三天早上10点左右,从BC正式出发前往C1,这一段是强制性由背夫背装备上去,实在是太好了。出发一开始我还是用我一直以来的方式,就是在我自己的可控范围之内尽量的走在队伍的前面,觉得这样可以争取更多休息的时间,心里压力也没有那么大。然后我就跟着玩越野跑的大魏走,即便明显感觉有点超出我自己的节奏我也在尝试一直跟着。然后走到过了前一天我们拉练的地方不久刚开始往上攀碎石坡的时候,宗利老师叫住了我,说你别走那么快来跟我一起走。他开始一边聊天一边教我慢点走注意找自己的节奏。往后的这一路他都有一直提醒我找节奏这个事情,我也很乖地一直很认真的在找,找对了的那一段路很明显能感觉整个人相对是舒服和轻松的。从BC到C1的路程在老师的监督下,接近800米的攀升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我走出了休闲游的感觉,山上下撤的出发上攀的拉练的人好多好多,过程还有老师的粉丝见面握手拥抱合照增添了好多欢乐。大概下午3点半左右,我们到达了C1,海拔约4880米。休闲游上来的感觉很舒服,晚餐吃的好香,晚上和Nina华枫一个帐篷,聊了一会就睡着了。<br></h3> <h3>左起:小海,周医生,Nina,晴哥,小唐,丹曦,宗利老师,超哥,大魏,我,华枫,亚果,玉勇</h3> <h3>出发啦</h3> <h3>老师和小海</h3> <h3>晴哥</h3> <h3>小唐和丹曦</h3> <h3>周医生</h3> <h3>超哥擦汗好忙</h3> <h3>Nina</h3> <h3>大魏</h3> <h3>我</h3> <h3>回看营地的山谷</h3> <h3>我们的C1</h3> <h3>吃饭啦</h3> <h3>太阳下山了</h3> <h3>  第四天C1闹钟没响就醒来还是因为腰觉得很累,很奇怪这次睡帐篷早上都是被腰累醒的。醒了不想起来听到帐篷边上有什么东西划过的声音,脑子里又开始乱想外面是不是有什么动物来回经过等下是不是会来一下猛的穿进来一对角什么的。然后华枫坐起来开始伸手顶帐篷,Oh晚上原来下雪了,那个划划的声音是雪的声音。他们说其实还闪电和打雷了,呃,睡痴睡着了啥也不知道。早餐过后大概9点半,我们从C1出发往高C2。这一段需要自己背睡袋防潮垫备用衣物路餐部分技术装备等,是我最担心的一段,渣渣的背负能力啊别出乱子。为了尽量减轻负重,这次上高C2我连卸妆的湿巾涂脸的小瓶1两重不到的护肤品以及防晒霜完全都不带了,准备就贴着的筋肉贴完全不撕。然后发现,登山跟做人一样,决定不要脸之后,很多事情都会变得轻松和简单。<br></h3> <h3>只为攀登</h3> <h3>  C1到高C2这一段,是传说中的冰裂缝区,从营地下到雪坡穿上冰爪,就开始和老师两人结组先出发,后面阿楚Nina周医生大魏一组、华枫丹曦小唐超哥亚果一组、小海晴哥一组,分别出发。老师在前面带路,他还是一边走一边提醒我找自己的节奏,保持身体干爽不出汗的走。一路上还是继续昨天的粉丝见面会,我们应该从开始就拍照收费才对。过份成熟的攀登路线,使得传说中的冰裂缝几乎没有危险的感觉,只觉得风景真好太阳好大啊晒得脸好烫,国庆期间5000米海拔上也好多人啊一直和几支队伍穿梭交替前行。一路的风景虽然视线范围差不多,但是还是很漂亮壮观的。<br></h3> <h3>出发啦,Oh,应该是晴哥小海先出发的,老师和我是走着走着超到前面的</h3> <h3>风景真好</h3> <h3>出发啦</h3> <h3>好了大家都出发啦</h3> <h3>要注意休息</h3> <h3>Hello</h3> <h3>帅</h3> <h3>祖国万岁</h3> <h3>Nina加油</h3> <h3>丹曦坚持自己的节奏</h3> <h3>粉丝见面会,拍照请交费</h3> <h3>山峦</h3> <h3>俊美</h3> <h3>  我们在前面一边走,老师一边关注我们队伍后面的情况,适时的停下来休息照顾整个队伍的速度。可能是背负的原因可能是海拔的原因,今天的节奏没有昨天好,我只有小部分时间能找到不出汗的舒服的感觉,上身只穿了排汗内衣和抓绒多数时间还是出汗了,这样一停下来休息一会我就开始觉得冷。在看到C2营地之前,跟三基木队长带的川藏队的小伙伴在一起休息了比较久等我们后面的队伍,我冷的打了好几个喷嚏马上穿上了冲锋衣在跺脚,暗暗提醒自己等下到高C2得马上把那两颗感冒药吃了。阿楚他们终于到了,老师建议调整队伍后,华枫他们组先出发,我们接着继续前进。阿楚和小海两队在后面,背着滑雪板的晴哥海拔适应不太好。大概下午4点左右,我们到达了高C2,海拔约5600米。<br></h3> <h3>爬到80岁</h3> <h3>  到达后放下背包,我开始觉得头有点微微的头疼,用力深呼吸了两下,头疼消失了,但是胃部感觉有点似饿非饿的不舒服。Oh,难道是二峰似曾相识的感觉嘛?先不管,快努力喝水,把感冒药吃了,把厚羽绒穿好。等到最后小海NiNa晴哥上来了之后,向导们把帐篷全部准备好,开完会确定好明天凌晨出发的时间和队伍方案,就各自钻进帐篷准备早早吃晚餐尽快休息。看着大家好像除了晴哥高反比较明显之外,其他人都还好。我的胃已经明显的出现很饿但不想吃东西的感觉,嗯,第二次了,我大概几乎可以断定,我高反的反应就是从胃不舒服开始的,头可以不疼也不晕也不困,就是胃很饿但是知道吃下去东西会很不舒服。<br></h3> <h3>开门见山</h3> <h3>大家都到了</h3> <h3>  大魏应该是这次8个队员里面最强的,为了平衡队伍的节奏,明天凌晨两点会由老师带着大魏和我先出发修路绳,其他伙伴们将迟一个小时出发。老师和我一个帐篷,他烧水先给我冲了麦片,然后再煮自己的面。我思考人生般的喝一口麦片停N分钟的试探着胃部的接受能力,尽量逼自己多吃一点啊我需要能量,祈祷着高反能缓解过来。等到他吃完面,我的麦片还没有喝完。我逼自己慢慢再喝了一些水之后开始躺下来休息,脸完全不管,不要脸真的省太多事了啊。我清楚记得当时二峰登顶下撤时候自己明明高反胃不舒服还因为马的事情不开心狂跑下山导致最后能量消耗完直接喝水都吐最后胃痛的走不动给恩波队长和协作们带来极大麻烦的人生污点,这次虽然有信心肯定能做到不发狂奔跑加速体能消耗,但我不能保证我胃部不适的情况不会在冲顶攀登或者下撤的过程加剧恶化。我跟老师说如果等到我们要出发的时间我还是觉得很不舒服的话我就不上去了,老师说好。<br></h3> <h3>  躺下一边休息一边和老师聊天,关于突破、关于平衡,关于好多好多,越聊越精神。这位登顶幺妹博格达贡嘎的大神一点架子都没有,还肯听我这个菜鸟说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关于自己的事情,我真的是太不客气的做自己了哈哈哈哈。聊着聊着,我慢慢的觉得,胃好像比刚才有舒服一些了,好像可以按计划出发了。时间好像过了10点了,其他帐篷都没有声音,呃,大家后来都吐槽说我和老师聊的没完没了为什么还不睡觉。我记得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我实在是憋不住要出去上厕所。结果就是,老师直接就被吵醒整晚都没有睡。<br></h3> <h3>  凌晨一点的闹钟响了,他起来开始烧水吃东西,也叫我即便不舒服也都要吃下去。我掰了一小口蛋糕,喝了几口水,我想保持胃部目前还算可控的状况,就跟老师说,我可否一路吃糖上去?老师说可以啊。然后大魏也起来收拾好包了,我背囊里面只装了厚羽绒和水,腰带的小包装满了在康定买的水果糖,准备一颗接一颗的吃。其实这个时候大魏也是胃不舒服没有吃东西,但是我们都不知道。大概两点钟,我们结组出发了,天刮着风下着雪。<br></h3> <h3>出发冲顶了</h3> <h3>  老师的本意其实是他走前面,我用短的绳子走中间,大魏用长一端的绳子走后面,这样我就可以压一下大魏的速度,避免他太快拉爆了自己。结果我和大魏没分清绳子哪端长哪端短,随便捡起一根就打上8字结出发了,我接的是长的那一端。走着走着,老师发现大魏的速度直逼着他的脚后跟在走,我在最后面绳子一直都是接近拉直的状态,老师直接叫大魏慢点。<br></h3> <h3>  我们一边走雪坡一边爬升,感觉周围的视野越来越差。到了上C3前的冰壁,左边已经有其他队伍做好的一两条路绳了,老师开始上去做我们自己的保护站,告诉我们绳子拉直了再往上走。等待的过程好冷啊,我的单层高山靴真的只能用来攀冰和攀登5000米以下的山,这次我特意穿了两双袜子还是停下来就冻脚,而且我已经很注意的尽量有空隙就踢掉鞋面的积雪了的。老师在冰壁上面开始收绳子了,我和大魏开始踢着雪往上攀。冰壁的雪平均至少有到我一半小腿深,踢不进去冰踢一步滑下去半步感觉好吃力。老师原来的脚步看着很大而且好像要往左边一点,大魏的路线是靠右边的,他在前面踢得很爽刷刷地往上走,我一开始就意图在后面踩着大魏的脚印上想着轻松一点,踩了两步我就发现不对劲,大魏应该比我高超过25CM吧,这步子没法跟,我只好老实的踢自己的步子,继续踢一步滑雪下去半步好吃力。大魏开始发现我的情况,跟我说你踩着我的脚印走,我说你的腿长我跟不上,他醒悟过来后很温暖的开始刻意缩短自己的步子,让我可以轻松一点踩着他的脚印上。<br></h3> <h3>  因为冰坡表面上积雪的问题,我没有找到我想象中的攀冰的乐趣,不知道坚持了多久,我们还是到达了第一个冰壁的顶端,从高C2出发大概花了两个小时多一点。大魏和我站稳在一边,老师开始在雪锥的右边继续挖雪打冰锥完成保护站。积雪很深,老师用手用冰镐交替的挖了很久,冰锥打进去都是水冰,然后继续用冰镐挖啊挖,我又开始冷的直发抖。我开始想,师父在教攀冰的时候都教过,原理都是通的,一个雪锥相当于一个保护点,可以作为临时保护点,要真正为后面的队员做靠谱的保护站,那必须至少两个点。但是在高海拔恶劣天气的情况下,你是否可以保持思维清晰和意志坚定的完成这一套安全的操作,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宗利老师还是使劲挖啊挖,用冰镐凿啊凿,几乎有一米深了,终于,冰锥能吃住冰了,保护站终于做好了,实在是太伟大了。期间还有一个向导带着一个客人上来看到这个情形,跟老师说:宗利老师,我们旁边的绳子是7-8月做好的,您可以随便用。老师跟他道谢后还是继续挖雪做保护站,那个向导看到老师挖的接近一米深的坑打冰锥,感叹了一句“老师就是老师啊”之后就继续往前走了。接着就是绳子的问题,在保护我们上来的时候,大魏和我的绳子绞在一起了,老师理绳子理了很长很长时间。我们后来下撤总结的时候,大魏说,他都看得不耐烦了,只是当时没有说出来,而我,心理也觉得绳子绞的很可恶。老师说他当时并没有不耐烦的情绪,因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要这么做的。<br></h3> <h3>  绳子终于理好了,这次换成我在中间,大魏走最后面,我们继续向顶峰出发。一路的雪坡啊,爬呀爬,放眼看去周遭一片白茫茫啥也看不到。时不时会相遇一两个从C3早出发冲顶下撤的人。因为风雪,因为还没有天亮,因为上面没有人下撤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一段雪坡的坡顶究竟在哪,无穷无尽的爬坡啊好无聊啊要坚持。队伍重新调整后,我在老师的后面直接就是保护绳长的距离,走不动了一停下来呼吸调整就会把老师拉一下。大魏在后面开始的时候紧跟着我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大魏说他开始觉得瞌睡,说自己好像有出现幻觉,要停下来坐着休息,嗯,高反了。<br></h3> <h3>  关于雀儿山的介绍,我还是看了好一些的,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在介绍风景好看啊,有两个冰壁啊之类的,关于这C3往上的连续的看不到头的雪坡为啥没有人提?难道大家都觉得这一段很轻松嘛?我一边坚持一边暗下决心,慕士塔格和玉珠峰这两个只有雪坡的山峰我是不会去攀爬了的,等我学会了滑雪谁给我些钱坐飞机上去滑雪下来那是可以哈哈哈哈哈。就这样胡思乱想着用力呼吸着坚持着往上走,大魏需要坐下来休息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而我,只要一停下来不到一会就会冻得发抖,我甚至情愿少喝一次水都不愿意把背包多卸下来一次拿水壶,因为背包卸下来会很冷。不记得什么时候老师说由于天气不好而且国庆人太多今天计划登顶的大概有接近100人,这些人一起上最上面的冰壁会不安全,几个户外队伍都约定了为了安全起见大家都到冰壁下面的平台就下撤。然后他说我们上去,看到有人上我们就上,没人上我们就撤。<br></h3> <h3>  没完没了的爬雪坡爬呀爬,天好像已经亮了,只是风雪一片还是白茫茫啥也看不到。几次少的可怜的经验告诉我,凌晨出发只要走着就不至于太冷,冲锋衣就没有问题,日出之前才是最冷的,所以我把厚羽绒放在背囊里,等着日出前再穿。但今天这个天气,我知道这次连最渴望的太阳出来晒在身上给一点温暖都盼不到了。慢慢的某一次卸包拿水喝,我发现我的背包我的全身都铺着一层薄薄的冰。我这次出来一来是想看传说中雀儿山的风景,这下是不可能了。二来,我很想体验一下上面传说中100多米的冰壁,我好想试试没有师父在旁边,我自己的表现能到哪里,会不会乱来,海拔6000米的冰壁和海拔3000多米的冰壁是什么样的区别。这拎了一路的一对技术镐,不好好挥几下不是很亏嘛?然而如今这样的天气和假日拥挤情况不允许,那也是没有办法的。那不准备攀爬上面的冰壁,我走这N段没完没了的无聊的雪坡究竟是为了什么?大魏在后面明显的越发不舒服,我开始试探性的问说“是不是今天就只能到冰壁下面了啊?”,老师说大家是这么约定的。我说“那这样走这些雪坡没有意义啊,好冷,我们要不要下撤算了啊?”老师说那看看大魏的意见,我回过头看着大魏等他的回答,大魏虽然比我更加不舒服,但是他说“我们还是先爬上去看看再说吧。”我说那好,我们继续。对呀,上去看看再说,搞不好到时可以爬也说不定啊。<br></h3> <h3>好冷</h3> <h3>  陆陆续续的不少人下撤下来了,告诉我们加油快到了。大概是早上8点左右吧,从高C2出发6个小时之后,我们到了传说中的100多米的登顶前的大冰壁,这里的海拔应该是超过6000米了。看到前面有两根打了防脱结的绳头,上面有很多吵杂的声音,但是依然是白茫茫的一片10米之外什么都看不见。这种天气情况,啥也看不到,如果不是雀儿山这种成熟的有明显路标路旗的线路,其实早就应该放弃攀登下撤走人了才对吧。先别说上面的情况看不清而且上面的人不知道会不会掉冰镐什么的,这个线路对于宗利老师来说估计也跟雪天逛个街差不多,但是若然老师继续上攀上去设置保护站再保护我们上去,大魏和我在下面等的话,大魏的高反不知道会不会睡着,我一直保持吃糖胃虽然有点饿但是基本不影响我的运动能力,只是我即便把身上的冰雪拍干净穿上厚羽绒,我的脚也估计会冻僵。好像是大魏先说的,我们就不上去了吧。嗯,大家都一致认同,随后我们拍了合照,调整了一下就开始下撤了。<br></h3> <h3>老师和大魏</h3> <h3>老师和我</h3> <h3>大魏和我</h3> <h3>嗯,这就是冰壁的样子,上面很多吵杂的声音</h3> <h3>  下撤的时候,就更加能确定C3上面这段雪坡一点都不简单,而且我觉得好像雪比上来的时候还要厚一点,对于习惯提醒自己每一步都踩稳的我来说是件很费劲的事情。不知道走到哪一段,看得阿楚了,阿楚后面带着丹曦一个,丹曦虽然不快,但是她是我们之中最能坚持自己节奏的一个,此时她的状态看着很精神很不错,说其他人在第一个冰壁的地方就下撤了。老师跟阿楚叮嘱好相关的情况之后,说一声回头见,他们就继续往上攀,我们就继续往下撤了。<br></h3> <h3>  在接近到达C3的冰壁前,看到之前冲顶的或者直接从C3下撤的不知道哪个队的一群人在冰壁左边排长长一条队下降。老师从平台上面走过去,雪到了大腿深,我跟着在旁边走,大腿深的雪啊,走起来费劲到爆,好崩溃。我尝试踩过去老师的脚印跟着,到达我们的自己的保护站边,挂上确保,装上Atc,我累的还没完全缓过来。然后老师说,他先降下去,接着是我,最后大魏。等老师降下去绳子松了之后,我开始下降了,开启了我这次攀登最崩溃的一段时光。<br></h3> <h3>老师在他下降前检查我们的Atc都装好</h3> <h3>  到我了,没有用抓结,我一手拉住制动端的绳子,一手去解开菊绳的确保,可以开始下降了。Atc这次挂在菊绳的中间,感觉有点远啊不熟悉。我的Atc比较窄加上绳子上有些许冰雪加上绳子很长加上我体重太轻,我发现无论我身体怎么往后趟腿怎么蹬,我都不动降不了。我的手部力量一直都是弱项,没有抓结这样靠手力一直拉着制动端我的手很快就会没有力的,我开始用绳子下端的手往上抽绳子,抽一下能慢慢下降一点。大魏看到这个情况,出于安全的考虑开始叫我“你身体往后趟就行了你不要抽绳子”,我在担心我的手没有力快崩溃了就跟他说,不抽绳子我就一直吊在这里下不去了。然后我就一边抽一边慢慢降,降了一会突然顺了不用抽了,好开心啊,我老怀安慰的快速下降了好长一段。左边好多其他队的队员在下降,我发现靠近左边的冰壁雪不厚很好支撑,右边完全没有脚印估计雪很厚,但是左边有人啊不能太靠左,而且最靠近这边下面居然有两根登山杖插着,给条路走一下好不好呀大哥~~~<br></h3> <h3>  就这样降到接近快登山杖的位置,老师提醒我往右一点,我心里极度不情愿地好吧往右一点。接着马上就一脚插到雪坡里面,雪没到了大腿,整个人就控制不了身体往左边翻了过去。旁边一个不知道是凯途的还是川藏队的还是岩羊的协作把我扶正过来。我继续痛苦的坚持着每一脚插到雪里降了几下,脚和身体没法好好用力平衡,本来力量就最弱的手部快撑不住了。然后我回头看到老师就在下面一两米的位置,索性崩溃了双手抓着制动端,这是不到真正完全力竭都不可以放开的,然后任由自己整个人趴在雪坡上滑下去。老师看着这一幕连问我你在干嘛?我崩溃着滑到了老师旁边,他叫我解开Atc让大魏可以开始下降,然后把结组的绳子给我示意我打8字结把自己系上。可是我已经把能量消耗完整个人趴着还在崩溃接绳子都没力,老师索性就帮我打好了8字节帮我挂到安全带的主锁上。我让自己翻过来坐在雪坡上继续调整,干脆就让自己宣泄出来舒服一下。没等我舒服完,大魏就降下来了。嗯,人生污点+1。<br></h3> <h3>  本来应该很轻松的下降,搞得比上攀还要累,Anyway,我们可以继续走着下撤了。大概10点左右,我们就撤回了高C2营地,小海亚果带着其他人已经往C1下撤了,剩下小唐同学的那顶帐篷,小唐同学躺在里面等丹曦,华枫在营地等我们。大家商量好要等阿楚和丹曦下撤回来再一起撤回C1。大魏实在是太困直接就钻进帐篷睡了,我不困,但是感觉自己没有能量感觉好饿好饿却又不太敢吃东西,我能确定这个时候吃下去等一会就能吐出来。我喝了点水,也决定钻进帐篷里面躺着,想让自己休息尽量减少能量消耗。<br></h3> <h3>晴哥还是滑了小段很帅的</h3> <h3>  华枫和老师都叫我脱了冰爪进去,我只答应我不踩着帐篷,没有力脱冰爪了,就直接脚踩在门厅的地上一屁股坐进去一堆睡袋衣物防潮垫和不知道几个人的帐篷里,看都不看背后是什么就躺下去了。躺在乱糟糟的帐篷里面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温暖。老师昨晚没睡也好困去隔壁队伍的帐篷去睡觉去了。过了一会华枫很温暖的问我要不要吃面他帮我煮面,我想到泡面的味道真的好想吃啊饿爆了,我说好。然后把面找到了之后,华枫就在帐篷的门厅开始煮面。好香啊,我的胃好难受啊,我可以缓一下才吃嘛……没等我纠结完,面已经煮好了。我接过华枫的面开始努力吃,也是像昨晚喝麦片的时候一样吃一口想半天。胃是真的好难受啊,吃了几口,实在不能再吃了,我就很不好意思地跟华枫说我等会再吃,聪明的华枫估计一看就知道我是难受根本吃不下,索性就把面吃完了不要浪费。我又躺回帐篷里,让自己睡觉休息,不知道什么时候华枫也从另外一边坐进来了。大家都在等阿楚和丹曦回来。<br></h3> <h3>我让华枫帮忙拍的一张超温暖的照片</h3> <h3>泡面真的好香好香,可是我真的吃不下</h3> <h3>  迷迷糊糊半睡半醒之间,胃部一阵翻涌,我马上坐起来问了一句有没有垃圾袋,眼睛同时扫了一眼帐篷的侧袋没找到,一秒都忍不住了没来得及等到华枫回应我直接就拉开门厅的拉链直接吐在了帐篷门口。吐出来的跟刚才吃进去的估计没多也没少。吐完了也就舒服了,我又继续躺回了帐篷里面。<br></h3> <h3>  大概中午12点半左右吧,阿楚和丹曦也是到了最后的冰壁前下撤回来了。我们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撤,从对讲机里面得知超哥他们要直接撤回BC,不在C1待着了。老师和华枫商量了一下也问了大家的感觉状态,我们决定先到C1看身体的状况再说。接着大概1点半左右,老师和我先结组下撤。华枫阿楚和大魏小唐丹曦三个人收拾好帐篷在后面出发下撤。走到半路对讲机里面阿楚说他们后面的人觉得身体没有问题可以直接下撤回BC,老师说好那就到C1收拾东西让亚果联系背夫上来我们直接回BC。大概4点左右,老师和我撤到了C1,我收拾了一下放在C1的驮包,终于可以清空背囊的东西给背负背了。我拿出带上来的小可乐,好多气啊好幸福的味道啊。其实海拔降下来后我的胃已经舒服了,整个人都好了,但是我更想吃BC的热汤饭菜,还是决定不吃干粮,只喝着小可乐感受着幸福等他们下撤。大概5点左右,阿楚他们陆陆续续的回到了C1。大家收拾好行李,大概5点半,轻装往BC下撤。<br></h3> <h3>丹曦在冰壁前</h3> <h3>  大魏下撤下来之后也是整个人都舒服了,开启越野跑模式一溜烟的往BC走,开始的1/3路程我还勉强跟的上他,后面完全是放弃了不跟了。老师要照顾后面的小唐和丹曦,他就我的节奏走一段停一下等他们。后来最后出发的背夫和阿楚华枫也超过了我们往BC冲。最后大魏早就走没影了估计天没黑就回到BC,老师和我大概7点半左右到了BC,等了大半个小时后丹曦他们也到了。平安下撤,好幸福的喝着热汤,好好吃的饭菜啊。<br></h3> <h3>  至此,我们全队平安下撤一起渴望着出山洗澡洗头。这一晚在BC的帐篷,我睡的半夜打雷下雨不知道早上也没有被腰累醒,实在是太舒服了。<br></h3> <h3>  早上早餐后,老师大魏和我不骑马先出发徒步出景区,小唐他们两个后面和马队一起出来。在路上,我们一路让老师给我们意见,各自总结这次的攀登,熟悉的总结的味道啊,很赞。大魏说他这是第一次高反,他原来是不会高反的,哈哈,我想我之前在二峰第一次高反胃难受的时候也是这么觉得奇怪的。但其实高反一点都不奇怪。老师说大魏节奏没有控制好,太相信自己导致冲太快了,本来最强的实力最后却高反为了确保安全没能登顶。而我,在爬不动的时候绳子拉直了把老师拉回来是不对的,绳子直了我应该往上一步,而不是让老师退下去一步。还有就是鞋子的问题,记住啦,5000米以上不要穿这双了。<br></h3> <h3>徒步出景区的总结时光</h3> <h3>  他们说这次我没有登顶挺遗憾的,但是我真的不这么认为。天气是一种运气,我这次的运气是老师亲自带的我,已经太满足了,做人要知道感恩和知道平衡。再说,我们是一Team人,要让明显不舒服的大魏留着等或者硬让他坚持爬上去确实有一定的风险,安全第一。一起登山的情谊本身也是登山完整的一部分。起码这次,我知道我自己能去到哪里,知道自己要注意要加强的地方,还有一路老师的建议和分享,已经赚太多了。自由之巅整个团队向导都很活泼温和体贴脾气超好,队员也个个有趣欢乐,尤其是小唐丹曦夫妻,简直就是行走的二人转,灵魂伴侣呀,羡煞旁人。大魏本来就很强贵州的人啊就是不一样,他只是没有注意好节奏;晴哥海拔没适应好大家都觉得可惜,滑了一小段雪还是很帅的;周医生可能是高海拔的经验较少心里没底山上太陌生,玩多点就好了;超哥体质多汗居然一边爬山要带毛巾一边擦汗啊很吃亏,但是后来聊天发现他原来是我们之中一路吃得最好睡的最好的一个,冲顶那天也是节奏不对和手套太薄了导致提前下撤;Nina估计是平时少了锻炼,冲顶那天裤子没穿够太冷了提前下撤。很开心和大家同行,小团队就是容易做自己,可以让自己尽情的享受大自然和攀登。<br></h3> <h3>  后记就是,李宗利老师说了,“自由之巅”,攀登免费,听故事收费。所以,不是关于我自己的故事,就不能写出来了,我记得就好了,哈哈哈哈哈哈。<br></h3> <h3>故事最好听了</h3> <h3>  慢慢的真的发现,这些登山圈真正很牛逼的人,都是那么的聪明和智慧,而且他们在跟你分享的时候,都会提到平衡。这次,从李宗利老师的身上还多了一个,突破。用插曲谢谢老师一路的照顾和指导。<br></h3> <h3>一把上过幺妹贡嘎博格达山顶的刀</h3> <h3>  好了,充电完毕🔋,要继续搬砖了。要努力找寻属于自己的平衡,和突破。 对了,到达成都和师父插肩而过,也来不及和高老师吃饭。高老师说他这次在山上被师父和几个越野跑的人拉爆了。随即我们约定,现在开始我们要努力练习,以备将来有一天去拉爆师父和那堆越野跑的人。高老师,我们要加油!<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