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山西历史,增强文化自信——应县青少年活动中心2019国庆研学纪实

美友36828868

<h3>  金秋的十月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不必说国庆华诞、举国同欢,单是满目的硕果累累、丹桂飘香,就能让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h3><h3> 在这个丰收的季节,应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带领学生们开始了为期两天的研学之旅,本次研学的地点是山西博物院、山西地质博物馆和晋祠。</h3><h3> 因为国庆期间是客流高峰期,孩子们的吃、住以及行程路线都需要细心地考虑安排。为此,青少年活动中心在一个月前就开始着手准备、策划活动方案,并提前与山西博物院、地质博物院沟通联系,得到了他们的鼎力支持,从而保证了此次研学活动的顺利实施。</h3><h3> 出发之前,活动中心李主任和鲍主任给学生们强调了参观注意事项,并对学生殷殷嘱托,希望学生们在此次活动中“行中研学、行而促学、研有所得、学有所获”。</h3><h3><br></h3><h3><br></h3><h3><br></h3> <h3>早晨五点五十,孩子们已经准时在中心大厅门前集合。带队老师给大家讲解了此行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集体拍照后,同学们开心地直奔大巴,我们出发了!</h3> <h3>第一站:山西博物院</h3> <h3>孩子们认真地做着笔记</h3> <h3>  都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今天我们就带孩子们走进山西博物院。</h3><h3> 一个博物院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少藏品,也不在于它的外表多么宏伟,而在于它的视野、它的思想、它的启蒙和它传递的精神。</h3><h3> 山西博物院以历史和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馆内收藏丰富,展现了华夏文明从开创至今的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具体分为四大板块:文明摇篮、三家分晋、佛窟艺术和器物中国。</h3><h3> 每个展厅里的文物藏品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他们有的凝神聆听讲解员叔叔、阿姨的讲解,有的在飞快地做着笔记,还有的拉着老师的手问这问那。</h3><h3> 给孩子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山西丁村人遗址和日昇昌票号。丁村人遗址是旧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这是历史课上不容错过的知识点。山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水土资源以及宜人的气候为人类文明的起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h3><h3> 日昇昌票号是近代银行业的鼻祖,那时候凡是有金融贸易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山西的票号。票号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商人们的外出交易,也繁荣了全国各地的商业经济。</h3><h3> 此时此刻,孩子们终于明白“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真正含义。生而为山西人,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耀。</h3><h3><br></h3> <h3>山西源远厚重的历史文化</h3> <h3>丁村人遗址,旧石器文化的代表。</h3> <h3>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h3> <h3>静心聆听讲解员阿姨的讲解</h3> <h3>第二站:山西地质博物馆</h3> <h3>  山西地质博物馆的整体形态体现了“天圆地方”这一理念,建筑下方犹如自然巨石砌成的“百宝盒”,外披网格状“珠帘”,上部扁圆形展厅外形似“玉璧”横空。</h3><h3> 走进省地质馆,印入眼帘的便是奔腾咆哮的黄河壶口瀑布大型油画,还有全省目前最大的山西地质沙盘,气势磅礴。这里共有四个展厅,穿越时空、物种起源、大地宝藏、物华天宝。全方位的展示了山西的地质变迁。</h3> <h3>被孩子们求知若渴的小眼神打动了。</h3> <h3>进入大厅,列队分组。</h3> <h3>应县籍老乡孟生龙为此次研学活动极力奔波,热心帮助,给我们联系了讲解员,安排师生从绿色通道优先入场,在此深表感谢。</h3> <h3>  穿越时空展厅,展示了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到太阳系地球的形成,以及不断造访的陨石的来历,在这里特别罗列出山西的几个地貌地质成因,我们的山西地貌是表里山河,也称两山夹一川。</h3> <h3>少年当有凌云志,报效祖国会当时。</h3> <h3>黄河,孕育我们生命的母亲河</h3> <h3> 地质地貌的不断改变。推动了生命的进化与演变,而第二个展厅物种的起源,一个蓝色的生命坡道为开始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种,从低级到高级,从海底到陆地的发展过程。亿万年的物种进化,尽收眼底。在这里我们要知道物种在四亿多年前全部在海洋,四亿年随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动物才由海洋向陆地进发。在这里我们一定不能错过的就是华夏植物群,在这里有高大的鳞木,他们的高度可以达到三十多米,这也为以后我省成为煤炭大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h3> <h3>孩子们文明有序登车</h3> <h3>排队打饭</h3> <h3>我们晚上住宿的酒店</h3> <h3>安静有序,不争不抢</h3> <h3>第三站:晋祠</h3> <h3>  从小就读过吴伯箫的《难老泉》,也学过梁衡的《晋祠》,知道晋祠有三绝:周柏、侍女像、难老泉,三宝:圣母殿、献殿、鱼沼飞梁。从中知道了许多与晋祠有关的故事。如“剪桐封弟”“水母娘娘”和“鲁班与鱼沼飞梁”。</h3><h3> 晋祠之美,在山、树、水……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景观。在晋祠,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这里的所有建筑都是古色古香,没有任何的现代仿古建筑。</h3><h3> 这里的树木古老而茂密,放眼望去,满目的青葱翠绿,乍一看,还以为是新植的松柏,走进细看,原来都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树龄。远处的古建筑在树林中若隐若现。</h3><h3> 只有这样的古树才能配得上这样的古建筑,也只有这样的古建筑才值得这些古树上千年的守护。</h3><h3> 晋祠的水不像大瀑布那样激越夸张以获得人们的仰望,也不像快要干涸的小溪以博得游客的怜悯,这里的水永远给人一种静水流深,不疾不徐的感觉,像一位年逾千年的长者向后辈讲述着那些激动人心的故事。从西周唐叔虞建国到大唐一代雄主李世民再到晋阳起兵……</h3><h3> 畅游于晋祠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讲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历史。真是一步一景观,一眼一世界。</h3><h3> 希望孩子们以后长大了,自己去晋祠认真研究一番,彼时一定会有一种别样的感觉。</h3><h3><br></h3> <h3>微风荡漾,波光粼粼,别有一番韵味。</h3> <h3>难老泉</h3> <h3>鱼沼飞梁</h3> <h3>树龄逾千年的周柏</h3> <h3>鱼戏浅底,直视无碍,足见水之清澈,生态环境保护之好。</h3> <h3>  今天,我们伟大祖国正走在复兴的道路上。祖国的盛世不是歌唱出来的也不是吹捧出来的,而是无数个无名的、有名的英雄在无数个日夜,用无数次的拼搏和努力甚至是鲜血和生命换来的。</h3><h3> 青少年时期正是学习本领的大好时光,我们不做温室里的小花,也不做永远躲在“鸡妈妈”翅膀下的娇娃,而要做展翅翱翔、搏击长空的雄鹰。</h3><h3>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学习了祖国璀璨的历史文化,也了解了人类文明从起源走向发展进一步走向辉煌的全过程,尤其是知道了我们山西地下🈶如此丰厚的矿藏,我们山西在华夏文明史上竟然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从而增强了文化自信。</h3><h3> 研学的本质,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研学中学习,在研学中成长。</h3><h3> 研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开阔孩子们的眼界,激发孩子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更在于让孩子们学会交往的技能,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这将是孩子面向未来最重要的能力。</h3><h3> 今后,我们青少年活动中心会在研学的路上一直走下去,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丰富有趣的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不断的研学中成长、进步、收获......。</h3>

研学

山西

晋祠

孩子

博物院

我们

展厅

活动中心

票号

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