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珠寺的故事

<h3>数月前我曾到景山后街寻访智珠寺,但因时间不对过门而未能入内(每日中午十一时半至午夜开放)。今日美术馆看完建国七十周年画展后又再次寻访,终得一探究竟。</h3><h3>景山东门向北,三眼井胡同向东,很方便找到嵩祝寺智珠寺。</h3> <h3>大约在公元1409年,即明成祖永乐七年,伴随着故宫的修建,永乐皇帝选址故宫东北角和景山东沿儿,创建皇家御用印经厂,这是皇家印刻汉文和梵文经文典籍之所,在巅峰时期,曾有60~80位秀才组成的团队,与大约860名僧人共同在印经场内工作。这就是智珠寺古建筑群的前身。</h3><h3>公元十七世纪末,康熙帝推崇藏传佛教,提倡在全国广建佛教寺庙,并建寺赠与二世章嘉活佛,曾经的北京御用印经厂,被选为建造三座重要寺庙的地址,这三座寺庙自西向东排成一线,分别为智珠寺、嵩祝寺和法渊寺,形成了一组较大规模的佛教寺院群。</h3><h3>康乾盛世之时,智珠寺和相邻的嵩祝寺、法渊寺,成为北京城内最重要的藏传佛教圣地,据说历史地位在雍和宫之上。但现在法渊寺早已不见踪影,嵩祝寺不知由什么单位占用,大门紧闭。只有智珠寺可以参观。门楣上的敕建智珠寺为乾隆皇帝亲笔题写。</h3> <h3>1949年以后,北京的寺庙大多转变为民用,智珠寺也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北京市盲人橡胶厂占用为厂房,后来是金漆镶嵌厂、自行车飞轮厂、无线电某某厂……70年代这里还曾是赫赫有名的北京东风电视机厂,据说咱北京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就出产在这里。六十年代,大殿经历了一场大火,殿内被熏得乌漆麻黑。保护性恢复之前,天王殿、钟鼓楼,西配殿、前殿已经被拆除殆尽,院内乱七八糟搭建了各种车间、库房、配电室、海鲜冷库,甚至还有开发的高层公寓牡丹园的烂尾楼,总之这里已经面目全非、一片狼藉。最惨的时候,智珠寺还曾经做过三年的废品回收站,最后沦为无人过问、破纸乱飞、垃圾遍地的弃屋。</h3> <h3>2015年初,一篇报道把名不见经传的智珠寺推上了风口浪尖,也把它带到了世人面前。报道称有人在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智珠寺嵩祝寺开办豪华餐厅、私人会所,只对少部分人提供烧香、拜佛、坐龙椅、品法餐等高档消费。</h3> <h3>时间转回到2007年一个初冬的黄昏,租住在北池子胡同一个四合院里的比利时人温守诺,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在胡同里瞎转悠。蓦然在民房瓦灰色的屋顶之上,斜挑出一座寺院边角,余晖轻巧的洒落飞檐,似乎为它涂上了旧日金粉。好奇心和对建筑的敏感驱使温守诺前去一探究竟。</h3><h3>破落的古寺,散发出一种动人心魄的绝望之美,温守诺发现了自己的使命。</h3> <h3>万分心痛的温守诺,辞去了美国公司的工作,卖掉了自己的股份,联合朋友林凡与周理贤,开始破庙修复工程。从一开始他们就确定了全方位保存历史风貌的理念,修旧如旧。</h3><h3>智珠寺和嵩祝寺共同(一个标志牌)属于北京市文物保护建筑,每一个环节修复之前,都要得到北京市文物局批准,修完以后,要得到文物局认可才能继续下一个修复环节,他们先后换了4家建筑公司,才找到有修复资格,又极其负责的建筑队伍。</h3> <h3>在反复播放的宣传片里,我们可以看到修复工作的艰难。他们折除了院里多处不相干的厂房建筑,清理出几百卡车500吨瓦砾垃圾,换掉了70余根木柱,整修了1400平方米的棚顶,小心翼翼的从旧建筑里挑选能使用的材料,再寻找到最接近旧材料的新材料,按建筑原貌1:1重建。</h3> <h3>近六万块棚顶瓦片,被手工清洗和更换,每一块砖瓦每一根柱子都被拆下来重新编号,成千上万的砖瓦木料按顺序排放,这种方法比全部拆掉,再用新材料按旧图纸重建的方式,费时费力得多,很多人说太奢侈了,但温守诺们认定这是一种对于历史的尊重。</h3> <h3>温守诺原以为修复工程两年就能完成。但是整整5年过去了,智珠寺才渐渐苏醒。</h3> <h3>褪色的油漆,裂纹的木材,地面开裂的灰砖,雷公柱、脊角背,井口天花,那个年代的标语……再次出现的智珠寺,不是一座崭新的建筑,温守诺希望人们能够看到100多年的时间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迹。</h3><h3>我们所见的大殿经过传统工匠用古老方法修复后低调厚重,它在京都秋日的阳光里沉稳暗哑地诉说着百年沧桑,让我们深深着迷感动。</h3> <h3>大殿顶上的彩绘,并不重新描画,而是请来专业的画师一点点修复。</h3> <h3>2012年作为亚太地区古迹保护的典范,智珠寺古建筑群保护工程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这也是北京建筑首获此殊荣。</h3> <h3>改造后的智珠寺变成了集画廊、会议、餐饮及客房等功能的精品酒店_东景缘。</h3> <h3>曾经的大殿,如今改造成礼堂,变成举办活动的场地,曾经的东厢房改造成了会议室和画廊,免费对外开放,大殿北面的后殿,改造成休息室,供客人小憇。</h3> <h3>丹麦女王曾在这里用餐,比利时王后曾在这里下榻,刘烨跟他的法国姑娘在这里订了婚。可正因为如此,一篇《故宫旁寺庙变会所可坐龙椅》的文章,把智珠寺当成了整治私人会所的靶子,甚至在2015年1月遭遇停业整顿。</h3><h3>投入巨大金钱、时间,心力的温守诺,有一点失望,他本意没有那么多的商业考虑,只是想用一种比较成熟的开发式保护方法,帮助将死的智珠寺活下去。</h3> <h3>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特地深入调查了解真相,拍摄了《智珠寺风云》,还智珠寺一个公道,还温守诺和他的朋友们一个公道。清华大学博士张帆评价说,智珠寺是目前北京文物建筑合理利用的最佳典范,不失为我国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双赢的优秀榜样。</h3> <h3>曾经的院落。</h3> <h3>艰难的复建。</h3> <h3>扒着窗户向里望去,大殿的墙上依稀保留着旧日的标语。</h3> <h3>谁能相信大殿里当初的椽子,经过大火焚烧和岁月侵蚀,有的仅剩了碗口的粗细。</h3> <h3>修旧如旧,说来容易,做起来不易。</h3> <h3>虽然斑驳,虽然暗哑,但是好美。</h3> <h3>将要出门,一个外国的团队前来。自问有多少北京人来过这里?</h3> <h3>老田也仿照老外,蹲在雕塑旁边。</h3> <h3>与我们看到过的大多数经过修缮的寺庙相比,这里显得陈旧、残破,而且西面由旧厂房改造成的法餐厅与整个寺庙的风格格格不入。昔日的藏传佛教寺庙变成了今日的会所,虽然不抢救就颓倾,但心中还是不免遗憾。</h3><h3>心痛于庙宇的沦落、感恩于温守诺们的拯救、置疑于我们文保单位的作为!当然更多的是为智珠寺庆幸,无疑她是幸运的,中国人眼中的破烂,竟成为老外心中的宝贝!</h3><h3>呜呼,古老的北京有多少寺庙旧物淹没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h3> <h3>部分照片及文字摘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