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国庆假期一过,东安县舜德学校的老师们就投入到火热的工作中了。2019年10月8日上午,继新进老师培训后第一次示范研讨课在大会议室拉开了序幕。</h3> <h3> 首先是唐小娥老师的英语示范课,唐老师用歌曲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兴趣。</h3> <h3> 唐老师课前准备充分,课堂驾驭轻松,带领着孩子们在英语知识的海洋里遨游。</h3> <h3> 唐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极大地感染了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们。</h3> <h3> 课堂设计构思精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主导,学生主动。</h3> <h3>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唐老师在课堂中的游戏教学再一次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所学内容,还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h3> <h3> 接下来是陶珊珊老师的数学示范课,陶老师年轻有活力,语言亲和,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吸引到数学课堂里了。“可能性”是学习数学四个领域中“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h3> <h3> 陶老师选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设计了多钟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创造机会。</h3> <h3> 学生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及可能性大小的体验。</h3> <h3> 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知道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并且总结出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把学生对“随机现象”的丰富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h3> <h3> 第三节课是刘玉华老师的语文示范课。刘老师讲的是三年级上册的课文《花钟》,从质疑开始,引起学生悬念,导入新课。</h3> <h3> 刘老师精美的课件,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在一声声惊叹声中,既知道了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又明白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h3> <h3> 课堂里,读、说、演结合,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锻炼和培养。</h3> <h3> 刘老师最后的寄语,寄托了所有老师对学生的期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