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俯瞰青木川</h3> <h3>从青木川向南100多公里就是四川的广元市,也是具有四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历朝历代在这里都留有遗迹,很值得顺便看看。但是到了古城绝对晕了,这里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本来四川人口就多,放假集中在一起,可以用恐怖来形容。从大门外遍地的小贩到城内一个挨一个的店铺,无数游客挤在狭窄的街道上。我们只拍了城门,简单走了一会儿,抱头鼠窜。</h3> <h3>我们按原计划提前沿着秦岭腹地向东面三百多公里的陕西石泉县出发,石泉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的西部,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属国家秦巴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h3> <h3>石泉建县于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25年),因“城南石隙多泉、径流不息”而得名。石泉县是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是秦巴汉水生态旅游重要目的地,素有“秦巴山水、石泉十美”之称;是西部第一蚕桑产业大县,被誉为“丝路之源、金蚕之乡”;是国家南水北调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西部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是先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纵横学派鼻祖鬼谷子在石泉县修炼授徒,又称鬼谷子故里。</h3> <h3>石泉县水源充沛,形成很多瀑布、湖水,而且还有巨大的溶洞,所以这里主打山水文化、历史文化。周边城市的游客纷纷涌入这里,尤其是西安的游客最多,这里到西安两百多公里,过来非常方便,就是他们的后花园。</h3><h3>石泉县本身也是一个老城,但现只保留了一条老街,也是经过近期包装过的,也是店铺林立,游客拥挤,不亚于昭化古城,因为只有一条街,所以更加拥挤杂乱,使我们感到索然无味,只好又放弃。</h3> <h3>在石泉县南部十五公里处汉江沿岸有一个后柳古镇,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2017年后柳古镇,连获三项殊荣,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陕西省十大旅游名镇,十大精品民宿。后柳镇因为坐落在汉江边,所以将原来码头附近的老房子全部拆除,一律建成徽派的白色楼房,很有特点。沿江新建步行道,休闲亭子。汉江上不停地有游船划过,摩托艇飞驰,有些海滨的味道。</h3> <h3>现存的一条老街就在汉江边上,是一条拾级而上、弯曲的小巷,房子基本是过去的样子,没有过多的装饰,倒也有些古朴。但也是不可避免的商业化,也是店铺林立,更要命的小巷本来狭窄,再挤进去无数西安游客,简直无处插脚!</h3> <h3>离开后柳镇继续向南十五公里是一个叫做“熨斗镇”的地方,这里离开了汉江,地处秦岭腹地。镇子在清朝中期形成,因地形酷似熨斗而得名。街道长约400米,原来这里的街道分布有油坊、铁匠铺、染布坊、杂货铺、药店等等,现在只保留了大戏台,街道两侧的房子也是解放后盖的。但是因为这里比较偏远,又没有旅游资源,所以基本没有游客,倒也清静,街道两侧有几家仅有的店铺,都是为当地老百姓服务的。这里最著名的是过去客商出陕、入川、进楚均取道于此,被誉为“鸡鸣四县之地”。可见当年这里的繁荣,但民国后期基本败落。这里盛产熨斗白菜、巴山茶叶、苞谷酒、巴山土鸡蛋、富水豆腐、白果等。</h3> <h3>大戏台</h3> <h3>文革遗留诗词</h3> <h3>在汉江边上工人正在修建红四方面军纪念广场,因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红四方面军从1933年到1937年在这里坚持了四年的红色政权。</h3> <h3>从石泉县向北二百多公里是柞水县的凤凰古镇,湖南有一个凤凰古城,全国知名,而这里几乎同名,在国内却几乎无人知晓。凤凰古镇建于唐代,至今有1400年历史,2010年被国家住建委、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古镇,重点保护单位。这里因西面有凤凰山而得名,距离西安更近,只有一百公里。</h3> <h3>这里很早以前是很简易的房子,洪水将整个镇子冲垮,又开始重建,整体布局有108座四合院,但在当年红军从这里撤走以后,白军(当地人这样称呼)一把大火又把这里烧光,小镇又一次被毁,到民国后期又重建。</h3> <h3>这里曾经被号称“小上海”,因为镇前有社川河流入金溪河再流入汉江,所以这里是非常重要的货运码头,南来北往的货物均从这里集散,马帮能三天从长安(老百姓依然把西安称长安)走一个往返。当年老百姓形容这里是“小小的凤凰嘴赛上海”,甚至上海人都到这里来采购,至今说起来,还有一种自豪感。</h3> <h3>现也是只保留了一条老街,这条老街原来长一华里,二次重建延伸了一倍,形成现在S型街道。这里房屋的结构基本都是二层前店后宅式四合院布局,均为硬山灰顶的砖木结构。这里的房屋融南北文化精髓为一体,形成特色鲜明的徽派建筑风格。有一些建筑规模宏大,保存相对完整,雕梁画栋、工艺精湛,堪称民居建设的典范。是陕南建筑规模最大、最完好的古民居,被历史学家称为“具有秦风楚韵的活化石”。</h3> <h3>这个古镇最值得称赞的是老房屋基本保持原样,没有任何改动,自家的房屋不允许私自修建,必须报批。如果不是有无数的店铺和穿梭的游客,真的有穿越时空的感觉。这里当年有三家势力最大,康家、卢家和党家,现在路边的盛发客栈就是当年康家二儿子的宅子。长盛祥原来是党家的房子,解放后被没收,先作为凤凰区工委的办公场所,后陆续变成农机站、种子站等,改革开放后变卖给个人。</h3> <h3>这条街每个店铺都模仿过去,在屋檐下挂上黑底金字牌匾,店名都很很有文化。有一家的牌匾书写“孟家大院”,仔细一看竟然是大文豪郭沫若的题词,不尽有些愕然!崭新的牌匾咋能是大文豪哪个年代的题词,再说也不可能在小小的凤凰镇题词呀?这老板当年除非有通天的本事。后来问对面的老板,他哑然失笑说,他说孟家根本不是这个小镇的人,是在下游三里地的富商,这个牌匾他们自己瞎造的,真有些滑天下之大籍。</h3> <h3>中国有一句话,秦岭最美在商洛,商洛始名于汉朝,古称“商州”,指上雒luo(县)和商(县)的地域合称。因地处秦岭山地,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历史上商洛道(亦称商於古道)为秦驰道的主干道之一,为“秦楚咽喉”,是长安通往东南诸地和其他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一条清澈的丹江沿城而过,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一江清水供京津”。</h3><h3>“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这是唐代大诗人赵嘏在盛唐时期对“秦岭最美是商洛”发出的由衷赞叹。秦岭最美是商洛,美在这里气候宜人,生态优美;美在这里物产丰富、名胜众多;美在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其实秦岭最美在商洛,后面还有一句,商洛最美在牛杯梁,这个山一年四季非常美丽,不过我们没有时间去了。</h3> <h3>而商洛的棣(di)花古镇更是独树一帜,是当年金朝和宋朝谈和的地方,也是西北文学巨匠贾平凹的老家。棣花古镇就在京昆高速路边上,一片土黄色的仿秦代建筑别具一格。这个古镇主打的是商於古道文化,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运用现代建筑艺术,还原保持了原始村落的风貌,着力打造古道文化和平凹文学艺术,和乡村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景区。</h3> <h3>景区占地140公顷,有金边城、宋金街、清风街、千亩荷塘、二郎庙、魁星楼和贾平凹文学纪念馆等。当年金国侵略南宋,到这里遇到英勇的南宋将士,在武关驿久战不分胜负。当朝宰相秦侩力主求和,变割商给金。于是金人按草原上庙宇和汉族建筑风格相结合修建了一座二郎庙,里面供奉的是二郎神,并将这里作为两国的边界线,被称为成为宋金的“三八线”。一条街拥有两个朝代,这在中国绝无仅有。更早秦国和楚国也是在这里分界议和相,可见棣花镇的战略重要性。而且这里还是当年南北商贸的重要集散地,利用丹江水货运,南北货物交流之地。</h3> <h3>因金朝在中国历史上较短,才119年,所以在中国遗留的建筑可谓凤毛麟角,二郎庙是陕西现存唯一的金代建筑。庙宇的样式色彩都和汉族的有很大区别,以蓝绿色调为主。最特殊的是他们也崇拜英雄,将汉族的战将秦琼、敬德大将军用五脊四兽形式放到屋脊上,供后人瞻仰。北方后来将此二人又敬为门神,逢年过节一定用此二将军把门辟邪。在二郎庙的门前有一块界碑,上面的字已经看不到了,以碑为界,就是两国分界线。在修建景区的时候,用地上铺砖的不同样式,表示分界线。这里还按当年的形式也修建了一条金宋街,两侧都是买卖家,道路中间分界,但是据记载原来的街道北侧是金朝建筑风格,街道南侧是宋朝建筑风格,现在两侧建筑风格一样。</h3> <h3>在这个景区,对于贾平凹的介绍及实景布局是也是参观重点。贾平凹的散文内容非常宽泛,对于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他常用轻淡的笔墨,再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又经常忽视的景象,但却能引人入胜。在他的《丑石》、《静虚村记》、《夜游龙潭记》等篇中,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一艺术特质。他的散文,浓的如酒般醇厚绵长,淡的如溪水清纯透明。在一种古朴而又平淡的氛围中,贾平凹道出他对生命、历史、宇宙的深深思索,使他散文具有一种深邃的哲思。</h3> <h3>贾平凹的住宅就在古镇里面,样式保持原状,是近期翻新的,一个大院落当年容下贾家23口人。里面展示了贾平凹的作品及专家对他的评论等。我们有幸在这里遇到贾平凹的哥哥,叫做贾栽凹,今年67岁,弟弟贾平凹64岁。他和弟弟贾平凹都不是在这里出生的,弟弟出生在平原,所以叫“平凹”,他出生在山上寨子里面,所以叫“寨凹”,后来改为“栽凹”。因为家里穷,养不起五个孩子,就把他和弟弟贾平凹送到姨家长大。</h3> <h3>他非常热情而善谈,向我们介绍了很多这里的情况,并说这里人的性格既有北方人的豪爽粗犷,也有南方人的细腻委婉。语言上因为金宋时期在这里划地为界,所以基本不和属于金朝的河南、湖北来往,所以语言属于北方语系,口音延续了长安味道,既陕北味道。</h3> <h3>在他家的门前有一块巨石,在巨石旁边写有一篇贾平凹的文章,叫做“丑石”。这篇散文被收录到中学语文课文里面。他由门前的巨石联想到对待事物的态度,极丑既是极美,要学习巨石能默默地忍受别人的误解,学习巨石不屈不饶的精神,体会寂寞生存的伟大。这就是贾平凹散文的特点,他能从平凡的、细小的事情里,升华到人生的哲理。但文章中说道这块巨石被人家拉走了,看来现在这块石头是后来找来的,不应该是贾平凹小的时候那块。</h3> <h3>他家大门的门槛非常独特,不是规矩的南北走向,而是斜的。贾栽凹说,你们看西面秦岭山上有一座山峰极像古时毛笔架子,被称为“笔架山”,如果门槛按规矩摆放,就和笔架山不平行了,因为当地有一句话,叫做“门对笔架山,毕竟出文官”,所以将门槛斜对着街道,而平行于远处的笔架山,果然贾家出了文学巨匠。现在贾平凹已经搬到西安住,其他兄弟姐妹也陆续搬走,只有他守着老宅子,守着平凹纪念馆。</h3> <h3>棣花古镇原来就是一个小村子,只有二郎庙和贾家是原来的建筑,近几年开始打造景区,建筑全部都是新建的,但是给人感觉非常新颖有特色,这在全国古镇里绝无仅有。这里文化氛围非常浓郁,各种历史文物展示很多,在这里可以静静地了解这段历史,品味人生。这里像其他古镇一样,也有一些商家,但只在长大约80米的金宋街有,其他街道、道路两侧都没有。商家也只是叫卖陕西特色的各种食品,使游客不仅可以大快朵颐,还可以充分了解陕西饮食的文化。我们认为这个古镇包装的思路非常好,以人文历史为主线,以经济效益为辅。</h3> <h3>深入秦岭游览古镇,感到陕南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历史非常悠久,人文题材非常丰富。因为地理位置处于甘肃、陕西、四川、湖北交界处,其文化及建筑特点别具一格,无论从民风、民俗、民情都有独特的诗情画意。但是对文物的保护理念和古镇的发展,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为了迎合市场经济,包装过度。更多的古镇还将原来的古建筑、古街道进行修改,甚至还将本不属于古镇的特意修建出古建风格,其实这是一种欺诈行为。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和古镇应有的那份宁静。</h3> <h3>观看十一庆典的老人</h3> <h3>魁星楼</h3> <h3>古镇商业化并不可怕,本来这些古镇能上千年几百年存在,就在于聚市成集为商,才有现在的状态。不可否认近几年一些古镇的发现和开放,给原本闭塞的、落后的地区带来了便利的交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可怕的是现在的古镇不重视文化的宣传和继承,而以经济利益为上。政府为了打造古镇风情,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又急于收回成本,只能将商铺、民宿挤满,几乎每个古镇都是购物一条街,游客除了吃就是买,几乎没有条件和环境深入了解古镇历史,只能打完卡走人,对于古镇的历史和发展一问三不知。现在古镇游已经完全偏离了城市人们想去寻找一份安宁、寻找历史轨迹的初衷,那份淡淡的乡愁已无安身之处。</h3><h3>每个古镇都有其独特的味道,或静谧或轻薄,或古朴或喧嚣;她提供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舒缓的状态,一种超凡脱俗的轻松,更是一种遨游其灵气中的自在。轻抚古旧的大门、聆听溪水的缠绵、雨打芭蕉的声音、青石板路上的青苔,一杯香茶静静地和古人对话,仿佛找到心灵的归宿,这是多么的惬意。浙江的南浔、呈坎就是依旧保持原汁原味的榜样;而开启商业购物模式的,恐怕江苏的周庄难逃其责。赢得的是可观的利润,牺牲的生态平衡和古建的破坏。</h3><h3>这种畸形的古镇游不知要持续多久?随着整个民族的富强,文化认知水平高度的提升,不再如此浮躁浅薄,让我们的祖先的灵魂有安身之处,我们共同等待吧,但愿不会太久。</h3> <h3>附:陕西韩城党家村图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