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进独龙江的难忘记忆

古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0月8日,“十一”长假结束后的第一天上班,我从《擎剑云岭》上获悉在CCTV4的《国家记忆》栏目中即将播出云南这些跨越千年的民族五集纪录片的信息,其中有“独龙族,跨越千年的民族”,顿时勾起了我多年前第一次进独龙江的难忘记忆。当时的我,还没有任何拍摄技巧,就用一台500万像素的尼康L1数码相机,和一台JVC录像机(用透明胶绑在车子的仪表台上),记录了初进独龙江的沿途风光,而今翻看这些尘封已久的照片,曾经与世隔绝的独龙江和独龙族群众生活已今非昔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祖国日益繁荣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令人感慨万千,并禁不住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初进独龙江时的点滴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记得那天,天还没有亮,在贡山县城买了几块石板粑粑,当做途中的午饭,我们就驾车踏上了被世人称为“秘境”的独龙江乡的路途,因都是土路,路面坑塘多,弯多路窄,车子颠簸得很,一路太艰辛。县城离独龙江乡98公里,需用8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刚从县城出来,还能走盘山公路,大约1个小时以后,我们就上了跌宕起伏的山路,车子以每小时十来公里的速度在山路上慢慢爬行,路面又窄又烂,左右两旁是万丈悬崖和陡立的峭壁,虽是五月中旬,路旁的积雪比车还高,还要翻越穿过在海拔3000多米的黑普破罗隧道,隧道里全是裸露的岩石,没有任何支撑,顶上落下的都是地下水的水柱,噼噼啪啪的砸在车顶和挡风玻璃上,那声音就象有很多人在用木棍敲打车身,令人毛骨悚然,胆战心惊,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后怕。穿过隧道我们仍在雪线以上,路的两旁都是积雪,还是又窄又烂,车只能缓慢前行,随着海拔的下降,身边慢慢多了点绿色,再往下行,拐了几个大弯,从高处望去,一条青色的长龙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它静静的卧在绵延的群山之中,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百回千曲出深山,这就是我初见的独龙江,清澈见底,在蓝天白云下,绿得像一颗翡翠,至今难以忘怀。2010年,独龙江公路改造,特别是2014年高黎贡山独龙江隧道贯通后,使独龙江彻底告别了半年雪封山的历史,独龙江乡和独龙族群众从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018年,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创造了人间奇迹,真是一条公路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这是一个民族努力奋斗的缩影,更是充分体现了强大祖国对少数民族持之以恒的帮扶和关爱,实现了党中央“在脱贫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掉队”的郑重承诺。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从与世隔绝到便利畅通的交通网络,独龙族人民的历史翻开了崭新一页,曾经遥远的独龙江已经不再神秘,走上了与世界同步的快速发展道路。曾经与世隔绝的“秘境”独龙江,正在展露出它独特的风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往探险旅游,分享着这片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恩赐给人类的幸福和美好!</span></p> <h3><font color="#ed2308">独龙族特有的美食———臭竹笋,味道比较特殊,有机会大家可以尝试一下。</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独龙族美食董棕粑粑香甜可口</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用来自3千多米海拔的野生竹叶莱,配上火腿汤,吃了让你终身难忘,回到家后你做梦都还想再吃。</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独龙族纹面女</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独龙明珠</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建设中的高黎贡山独龙江隧道。</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