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巴尔干半岛(二)

青青芳草

<h3>  巴尔干半岛,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如果说南斯拉夫,我们这一代人大都不会不知道。其实,巴尔干半岛上大部分地区都曾是南斯拉夫的领土。由于多年的内战,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先后独立出六个共和国,从此,南斯拉夫不复存在。</h3><h3> 第二站: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h3> <h3>  诺维萨德,是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也是巴尔干半岛上的重镇,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历史上也曾是兵家必争之地。今天的诺维萨德已不见战火硝烟,充满了和平与宁静,已成为各国游客最佳的选择之地。</h3> <h3>  自由广场上,伫立着曾经两任诺维萨德市长的塑像。他崇尚独立、民主和自由。这市长很威武、很有派吧。</h3> <h3> 新建的国家大剧院</h3> <h3> 银行大厦前合个影</h3> <h3> 对面是天主教玛利亚大教堂</h3> <h3>  哥特式风格、高73米的玛丽亚大教堂,建于1742年,1849年遭轰炸受到严重破坏,1894年重新建成。</h3> <h3>  </h3> <h3>  彼得罗瓦拉丁要塞,屹立在多瑙河边,兴建于罗马帝国时代,经历过多次战争,很多世纪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h3> <h3>  要塞内建有完整精良的地下防御暗道,总长16公里,上下四层,重型火炮都可以在地道里施展威力。</h3> <h3>  要塞居高临下,俯瞰着多瑙河水静静流淌</h3> <h3>  要塞最高点上的这座白色钟楼,是为渔民用来掌握时间的。它也被称作“喝醉的钟”,因为热胀冷缩的缘故,这座钟夏天走的慢,冬天走的快……</h3> <h3> 圣乔治东正大教堂建于1734年,也是在1849年遭毁坏,1853年重建。内部是拱形的结构,钟楼是新巴洛克式风格的。</h3> <h3>  东正教是塞尔维亚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在诺维萨德有百分之七十的人信仰东正教。</h3> <h3> 博物馆门前的老火炮</h3> <h3> 参观诺维萨德博物馆</h3> <h3>  一位作家的塑像,而且这座城市著名的街道也以作家的名字命名。</h3> <h3>  巴尔干半岛盛产葡萄,是葡萄酒生产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