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崇山峻岭的秦巴山中,有一群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响应国家“三线建设要抓紧”的号召,聚集在了汉江两岸的襄渝铁路建设工地上,用生命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壮美的青春赞歌,这里收集和整理的是光荣的铁道兵5850部队学兵四连战友当年的珍贵影像和战友们的回忆文章,以此来纪念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p><p> 这是他们建设的崩石沟隧道和桥梁</p><p><br></p><p><br></p> <h3><font color="#010101">铁道兵五八五零部队学兵四连全体合影</font><br><br></h3><h3>纪念赴三线建设五十周年征文<br>《熔入》<br>作者:孙长河<br> 五十年前的八月二十一日,那天上午我妈请了半天假,中午做了捞面条,炒了一小盆菜多肉少的臊子,我爸也提前从工厂下班回家,把三个弟弟也都叫了回来。吃饭时八十二岁的奶奶盘腿坐在床上,我坐在奶奶身旁,爸爸坐在饭桌他的固定位置一把靠椅上,三个弟弟围坐在桌边。<br> 吃完饭,爸说:长河明天就去当兵了,我问了来带他们的领导,领导说部队上的待遇挺好的,发军装,发军大衣,发被子,每月还有几十块钱,光伙食费都十几元,到部队上好好干,说着从兜里掏出十二块钱和二斤不知在那里换的全国通用粮票递给我。妈哽咽着说,修路和石头打交道,自己小心点,要听领导的话,下午把馍蒸了,给你蒸两个花卷带着路上吃。明天就要走了,给你奶说一声。奶奶耳不聋眼不花,我们说的话她好像都知道,我告诉她,我参军了、当兵了。奶奶说:当兵好,吃穿都有人管。三个弟弟都看着我,似有话却又没说出来。那天,离我十七岁生日还有三个月。<br> 下午,我没按妈说得做,蒸了五个花卷,多放了一点油,给奶了二个,放在小床边奶放吃的小柜子里,三个弟弟一人一个,我拿了二个蒸馍,夹了一些油泼辣子,用两只瓷碗扣起来放进书包,我走到奶的床边,从爸给我的钱里拿出二元钱给奶奶,奶不要,我硬塞给了奶,奶从口袋里掏出一方干净手帕把钱仔细的包好压在枕下(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奶奶,二年后奶奶去世了)。<br> 该走了,三个弟弟送我,出门后,在西门口的杂货店称了三毛钱的水果糖分给三个弟弟,嘱咐他们听爸妈的话,孝敬奶奶,告诉爸妈明天不要来送我,起的早的话你们就来,晚了的话就别来了。<br> 五十年前的八月二十一日,我熔入了学兵四连这个光荣群体。历时二年八个月,虽经磨难我永不后悔。但五十年前的这个夏天,我却永远历历在目。<br> 谨以此文献给四连我亲爱的战友、献给我亲爱的同学们。</h3><h3><br></h3><h3><br></h3><h5></h5><h3></h3><h3></h3> <p>何原标连长1971年9月拍摄于崩石沟隧道进口</p><p><br></p><p>纪念赴三线建设五十周年征文</p><p><br></p><p>《学兵四连之歌》</p><p> 作者:王新印</p><p><br></p><p>天空的骄阳渐渐熄去炙人的烈焰,</p><p>田野的清风徐徐吹来瓜果的香甜,</p><p>每到这炎夏与金秋交替的季节,</p><p>我的心中总会翻卷起记忆的波澜。</p><p> </p><p>岁月匆匆如流水,</p><p>光阴似箭去不还,</p><p>有一个日子怎能忘呀——</p><p>五十年前那个夏末秋初的傍晚。</p><p> </p><p>一群十六、七岁的少年,</p><p>集结在五十一中的校园;</p><p>一面“学兵四连”的旗帜,</p><p>把一百六十多颗年轻的心紧紧相连。</p><p> </p><p>正值青春烂漫的花季,</p><p>正是求知求学的华年,</p><p>襄渝铁路催战的号角,</p><p>把我们许身报国的信念点燃。</p><p> </p><p> </p><p>莫谓年小体弱未经风雨,</p><p>哪管关山重重路途遥远,</p><p>离开城市辞别父母,</p><p>我们义无反顾奔赴秦巴山中汉水之畔。</p><p> </p><p>难忘宁陕安康竹溪白河征途漫漫四驿站,</p><p>车轮滚滚荡尘烟;</p><p>难忘蜿蜒曲折崎岖陡峭溯江百里纤夫路,</p><p>艰难跋涉抵兰滩。</p><p> </p><p>兰滩荒僻少人烟,</p><p>荆棘满山危崖悬,</p><p>汉水湍急翻浊浪,</p><p>乱石嶙峋滿河滩。</p><p> </p><p>这就是我们将要战斗的地方,</p><p>这就是我们将要栖身的家园,</p><p>稚气未脱的学兵少年,</p><p>能否经受住严酷现实的考验?</p><p> </p><p>我们有过彷徨、哀怨,</p><p>我们也曾流泪、心寒,</p><p>但是战士的使命在向我们呼唤,</p><p>呼唤我们挺起胸膛勇敢地迎接挑战!</p><p> </p><p>汉江畔铲土移石除荒草,</p><p>搭起帐篷把家安;</p><p>河滩上架灶埋锅燃炊烟,</p><p>大石头上搓出第一顿“麻食面”。</p><p> </p><p>扛柴背炭越岭又翻山,</p><p>压弯了孱弱的腰背磨破了娇嫩的双肩;</p><p>一日三餐水煮南瓜压缩菜,</p><p>饥饿的滋味至今想起仍心酸。</p><p> </p><p>蚊叮虫咬酷暑严寒种种困苦难尽言,</p><p>我们靠意志和信念闯过了生活的难关,</p><p>襄渝会战的大幕已经拉开,</p><p>艰巨的施工任务等待着我们承担。</p><p> </p><p>汉江岸边炮声轰鸣震山川,</p><p>崩石沟里开岩炸石硝烟漫,</p><p>年轻的学兵上战场,</p><p>不畏艰险不畏难。</p><p> </p><p>抡大锤,打炮眼,</p><p>挥锹铲石洒热汗;</p><p>干中学,学中干,</p><p>生铁成钢烈火煅!</p><p> </p><p>抢通公路初战告捷试身手,</p><p>挖掘隧道更大挑战摆面前,</p><p>禾米沟中红旗猎猎擂战鼓,</p><p>学兵四连秣马厉兵来参战。</p><p> </p><p>风枪突突钻杆飞旋身震颤,</p><p>炮声隆隆烟尘未散洞里钻,</p><p>扒渣装石斗车来去快如风,</p><p>拌灰铲料铁锨翻动疾似电。</p><p> </p><p>运沙石,一双双手脚磨满茧,</p><p>扛水泥,一趟趟山路咬牙攀,</p><p>排险情,一次次冒死向前冲,</p><p>战塌方,一个个英雄出少年!</p><p> </p><p> </p><p>多少人流汗流血不流泪,</p><p>多少人危难时刻竞争先,</p><p>多少人带病带伤不下阵,</p><p>多少感人的故事说不完。</p><p> </p><p>忘不了马景朝瘦小活泼的身影,</p><p>忘不了姜宝记阳光开朗的笑脸,</p><p>壮志未酬身先去,</p><p>忠魂永伴秦巴山。</p><p> </p><p>忘不了王武臣巨石压身的场面,</p><p>忘不了董志勤流血负伤的瞬间,</p><p>臂折腿断不喊疼,</p><p>钢铁战士英名传。</p><p> </p><p>立排架,支拱圈,</p><p>斧锯声声战犹酣;</p><p>忘生死,迎万难,</p><p>敢打敢拚木工班。</p><p> </p><p>测量班,多好汉,</p><p>悬崖峭壁树标杆;</p><p>吊线锤,瞄三点,</p><p>红笔圈向掌子面。</p><p> </p><p>铺管道,架线缆,</p><p>电气机修细钻研,</p><p>机械连里显身手,</p><p>保障施工做贡献。</p><p> </p><p>越激流,闯险滩,</p><p>千里汉水浪涛卷,</p><p>船队健儿波头立,</p><p>物资给养运前线。</p><p> </p><p>背药箱,穿白衫,</p><p>学兵组成卫生班,</p><p>打针送药护病患,</p><p>救死扶伤人称赞……</p><p> </p><p>啊!滔滔汉江流不尽我们拚搏的热血汗水,</p><p>巍巍秦巴写不完我们奋斗的壮美诗篇,</p><p>兰滩的草木泉石沟壑山川,</p><p>将铭记着我们光荣的学兵四连!</p><p> </p><p>近千个日月轮回黎明夜晚,</p><p>近百万军民勠力同心浴血鏖战,</p><p>终于迎来襄渝铁路初建成,</p><p>学兵战士不辱使命凯歌还。</p><p> </p><p>寒暑更替半世纪,</p><p>沧海桑田五十年,</p><p>岁月的霜雪已经染白我们滿头的乌发,</p><p>生活的风雨也已催老我们昔日的容颜。</p><p> </p><p>但是,我们不会懊悔逝去的青春,</p><p>初心和信念也从未改变;</p><p>我们牢记着战友间生死与共的战斗情谊,</p><p>也把兰滩龙池视作第二故乡深深怀念。</p><p> </p><p>经艰苦磨炼,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坚强、勇敢;</p><p>经流血流汗,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牺牲、奉献;</p><p>经风雨洗礼,我们净化了思想、灵魂;</p><p>经生死考验,我们能够从容面对生活的苦辣酸甜。</p><p> </p><p>五十年历史长河一瞬间,</p><p>五十年人生旅途路漫漫;</p><p>五十年连队不散战友情愈深,</p><p>五十年连旗不倒颜色更鲜艳!</p><p> </p><p>来!战友们相聚共举酒杯,</p><p>为我们曾经奋斗拚搏的昨天;</p><p>来!兄弟们放声高歌一曲,</p><p>为我们火红的青春喝彩点赞!</p><p> </p><p>莫叹息斗转星移光阴逝,</p><p>莫悲哀年近古稀桑榆晚,</p><p>让我们互道珍重携手并肩,</p><p>笑看花谢花开青山不老,喜观云卷云舒夕霞滿天!</p><p> </p><p>王新印于2020年初秋</p> <p>林勇副连长戎装照</p><p><br></p><p>纪念赴三线建设五十周年征文</p><p>沁园春•兰滩(二首)</p><p>作者:王新印</p><p>其一</p><p>怎忘当年,初到兰滩,满目荒蛮。</p><p>经百里跋涉,道阻夜阑;</p><p>饥困交加,倒地酣眠。</p><p>晓来睁眼,危崖高悬,一江浑水卷波澜。</p><p>不堪言,有多少伙伴,涕泪潸然。</p><p>襄渝艰苦鏖战,好男儿人人竞争先。</p><p>忆抢修公路,抡锤挥锨;</p><p>隧洞掘进,炮声震天。</p><p>抗洪排险,扛料上山,肩负千斤奋登攀……</p><p>诉难尽,盼路通车驶,学兵凯旋。</p><p><br></p><p>其二</p><p>五十寒暑,弹指瞬间,再看兰滩:</p><p>叹秦巴巍巍,绿满群峦;</p><p>汉水东流,碧波清澜。</p><p>洞穿峻岭,桥跨深涧,铁龙飞驰入云天。</p><p>更喜见,龙池旧驻地,换了新颜。</p><p>昔日青葱少年,到如今个个鬓已斑。</p><p>经襄渝锤炼,何惧困艰;</p><p>人生百味,笑品苦甘。</p><p>患难相交,生死与共,战友情谊久弥坚。</p><p>诚祈愿,沐夕阳余晖,康乐怡然。</p><p>一一2019年8月26日</p><p><br></p><p><br></p> <p>连首长合影</p><p>左起:副连长林勇、指导员党文成、连长何原标</p> <p>1973年3月21日连长何原标、指导员党文成、副连长林勇、副指导员付泽波和勤杂排战友合影。</p><p><br></p><p>纪念赴三项建设五十周年征文</p><p>《路》</p><p>作者:方鹏</p><p> 嚁、嚁、嚁……,嚁、嚁、嚁……。急促尖利的起床哨将我们惊醒。</p><p> 那天是离开西安的第五天,我们要到达的“兰滩”“永胜沟”,位于秦岭巴山汉水之间, 是一个没有“路”的地方,没有路是指没有能通车的路,甚至连可以推独轮车的“路”也没有。上个世纪的1970年,这里消息闭塞,当地人甚至不知道汽车是烧油的,见到汽车以为汽车和牛一样是吃草的。</p><p> 从白河到“兰滩”“永胜沟”唯一的道路,是明清时期汉江的“黄金水道”,由船帮的船工们,在荆棘丛中踩踏出的历史遗迹“纤夫路”。我们就是沿着“纤夫”的足迹,走完最后的120里路,到达三线战场的。被褥等大件行李昨天都被轻装了,集中装上了汉江的客船运走。成千上万的建设者蜂拥而至,装载十几个人的小小客船,无法承载。我们只好携带着随身的挎包和薄被之类的日常必须品步行了。</p><p> 听到哨子声,简单的行装很快就收拾停当。早饭时领到了中午的干粮,饭后到水房给水壶灌水。烧水的大铁锅,镶嵌在一口深深的水泥“井”里。舀水要用长把的瓢才行,不小心把水洒在旁边一位国字脸兄弟的裤子上,我很担心烫伤他,忙说:“对不起”。这位国字脸的兄弟却毫不在意,“没事没事”的普通话,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我是51中学的,这位战友是铁中的,我们两个学校的同学是出发前才集中 在一起,相互间还不熟悉。</p><p> 八月下旬的夜晚天色较暗,尤其是下到江边的小路没有照明。好在大家都备有手电筒,下到江边,沿着江边小道一个跟着一个行进。记忆中是挺大一片礁石滩,我们只能一字排开,在礁石间逶迤前行。一两百人的队伍拉得特别长。虽然都亮着手电筒,前面还是不时的“往后传,注意安全!”</p><p> 在静寂的夜色里,江水撞击礁石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夜色中向后看,只能看到黑暗中很长一串,蜿蜒晃动着、自行移动的手电光。走出这片礁石滩,是一马平川的沙滩。黎明前江边的空气里漂浮着山野花草清新的味道,微风带来丝丝凉意,大家背着简单的行装,走的比较轻快。那时候我们没有表,不知是几点,只能注意到汉江上空的星星渐渐退去,夹在汉江两岸黑黢黢大山之间的天空,泛出鱼肚白。</p><p>太阳悄然从我们后面升起,长长的身影随着我的脚步向西移动。</p><p> 近午时分,毫无遮拦的汉江两岸被强烈的阳光炙烤得发烫,沙滩与山脚相连的地方看不到一点有阴凉的地方。空空的水壶随着脚步在腰间晃动,我用搪瓷茶缸在江边舀了一茶缸浑浊的江水,沉淀出少半缸子沙子,黄黄的水中清楚地看到许多的悬浮物,只好泄气的倒掉,咽一口唾沫继续前行。</p><p> 当时我们对沿途情况不甚清楚,听说途经月儿滩、冷水镇等地。在烈日下就迫切地希望,能尽快经过这些地方,尽快到达兰滩。看到山腰上的施工人员,就想问问,看看我们已经走了多远了:“老乡,离月儿滩还有多远!”半山上回答:“还有20里!”。走了很久以后,再看到施工人员时,就满怀希望的再问一句:“离月儿还有多远!”“还有20里!”太失望了,山里的“里”实在是太长了!</p><p> 放炮啦!放炮啦!的呼喊声从半山腰传过来,山上有人向我们摇旗示意停止前进。瞬间,山腰上升起朵朵蘑菇云,随着炮声一团团的山石向四周扩散开来,黑灰色的烟尘弥漫在山腰上。炸飞起来的碎石倾泻而下,此起彼落的山石在连绵不绝的炮声中,像天女散花似的,从弥漫的烟云尘土中窜出,拖着弧线划过上空,飕飕飕地落入江中,噼里啪啦的响声,溅起阵阵浪花。</p><p> 烈日肆无忌惮的把我长长的身影,移到脚下。不到两百人的队伍,往前看不到头,往后看不到尾。沙滩上只有西行的我们,三三两两散兵游勇似的,稀稀拉拉相距很远很远。</p><p>在烈日下饥渴难耐,脚长时间捂在球鞋里,脚气痒的钻心。</p><p> 我一边走,一边注意着山脚下,殷切的希望出现一棵能遮阴的大树,能在树阴下歇息片刻,期盼山脚下出现一泓清泉润润冒烟的喉咙,那便是神仙般的享受。我被心里望梅止渴的期盼支持着,舔一舔干裂的嘴唇,眯起眼睛躲避刺眼的阳光,忍着脚下钻心的难受,向着汉江上游机械的前进、前进。</p><p> 长长的身影拖在身后,终于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 出现了一条小溪,清清的溪水流向汉江。看到小溪,急忙蹲在溪边双手捧起水大口大口的吞咽着,觉得肚子发胀才停下来,那种沁入心田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同行者脱下鞋趟水,我还在踌躇脚气会不会感染,永顺一猫腰就把我背过了小溪。尘封了五十年的记忆,刹那间清晰的浮现在脑海里,那天的一切都历历在目。</p><p> 天麻麻黑时,在一个叫做吴家渡的地方,已经有很多同伴躺在沙滩上,依稀听到轻轻的鼾声。我第一次在太阳下步行十几个小时,看到可以休息了,立刻像泄了气的皮球,往下一坐就瘫软在沙滩上。</p><p> 在东边的远处响起工宣队张师傅的招呼声:“同学们都过来,到我这里来!”大家都像没听见似得,没人应声也没人动。张师傅连喊了几遍看没人理他,又大声说:“同学们你们太不听话了,你们这样不听话,让我回去怎么向你们的父母交代呢?”这时国字脸战友的普通话响起:“你回去就告诉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目的地在西边,你非得叫我们到东边去,我们不听你的话。”张师傅无言了,沙滩上一下子陷入静静地沉寂中。</p><p> 大家分批乘船渡江,我是天黑后过的江。湖北的山直直的插在江水里,“纤夫路”在江岸陡峭的悬崖上,黑暗中,大家都用手电筒照着脚下小心翼翼的行进。身旁齐腰的蒿草中不时有星星点点的萤火虫,从我们身旁飞过。</p><p>清晨天不亮出发到现在,同学们已经走了近二十个小时了,我上下眼皮很不争气的直往一起沾。旁边就是悬崖,为了抵制瞌睡,我不得不边走边掐着自己,努力的睁大眼睛,不使自己睡着。</p><p> 突然,听到有人说:“兰滩”到了!我打个激灵,心中的兴奋驱走睡魔。看着江对岸错落的灯光,感觉就像楼房窗户透出的光亮。渡过江来,原以为透出光亮的楼房消失了,黑暗里只有依山而建,石头砌成的房子和一排排活动房,只有陡峭的山坡上错落分布着的顶顶帐篷透出的灯光。</p><p> 发电机突、突、突的声音,划破了大山深处上千年的宁静,点点灯光闪烁在“兰滩”的夜空。接待我们的战士说,下午就为我们做好了饭菜,一直等到半夜。我们簇拥在灯光下一片暗红色的土坡上,吃了我们到达“兰滩”的第一顿饭。 饭后有一位战士拿着手电筒,带着我们又向黑黢黢的大山走去,还要走?头都大了,忙问:“还有多远?”他说:“不远,一会就到。”在手电光中看到,一片才开出来的平地上有几座帐篷。我钻进第一座帐篷,在手电光下,看到尖利的石渣上,铺着稻草帘子。我顾不得卸下身上的背包和挎包,散了架的身子,就瘫倒在帐篷角落的草帘子上。</p><p> 突然,睡梦中的我被一片哭声惊醒,阳光照进没有围挡的帐篷,热的我已是浑身大汗。站在崇山峻岭深处的汉江边上,面对如此艰苦恶劣的环境,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哭声也许是一种情绪上的宣泄,对于我们这些大城市来的学生来说,新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p><p> 从白河县城到“兰滩”的120里“路”,是我一生唯一的一次,走过的最、最漫长的、也是最、最艰难的“路”。</p><p> “路”,我的人生“路”从这里启程!</p><p> ——献给赴襄渝50年——</p><p>2019年12月26日</p><p><br></p><p><br></p><p><br></p> <p>1971年初在连队篮球场,连长何原标、副指导员付泽波、副连长林勇和炊事班合影</p><p><br></p><p>纪念赴三线建设五十周年征文</p><p>《崇山峻岭的第一顿饭》</p><p>作者:孙长河</p><p>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天,在奔赴三线建设的途中,从陕西白河县到旬阳县兰滩乡的120里的沿江山路,我们160多名学兵战友用稚嫩的双脚和坚韧的信心将它甩在了身后,天已经完全黑了,向后面望去,星星点点的手电筒打出的光柱在汉江中映出的亮点像是江边一条行进着的火龙。“到了、到了!”前方传来欢呼声,我加快脚步、奔向大家停留的地方。用手电筒一照,几顶帐篷散搭在靠在山沟前的一块空地上,无床、无褥、无被、地上连草都没铺。将近二十个小时的行军,极度疲惫不堪的我们体力己到了极限,我什么都顾不得了,身上的小背包都没解,胡乱找了个地方席地而卧,很快进入梦乡。</p><p> 是哭声惊醒了我,走出帐篷一看,原来是其它帐篷传来呜呜的哭声。四面一看,左是山,右是山,眼前是汉江无声的向东流去,这一切和想象中的三线建设场景完全不是一回事,我也掉泪了,叫上战友王建清和几个同学默默地向江边走去。天真蓝、八月份的天气温度还很高,汉江水很浑浊,脱下衣服穿着裤头,走近江边水浅的地方,向身上撩着水,准备畅游汉江痛快一下。突然,快回来,快回来的大喊声惊动了我们几个。回头一看、指导员、连长大叫着向我们跑了过来,后果不用说,连骂带批评,还说要处分,就差没动手揍我们了。</p><p> 我在二排七班的,班长赵峰,其他成员也记不太清了,当时铁中和五十一中的班还没打乱。从江边怏怏回来,班长赵峰己从连部接受了为全连作饭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几只桶、几袋面、几盒(说是)压缩菜、半桶油、一些盐、一口从没见过的大锅。赵峰问大家,全连将近二百人,这饭怎么做?蒸馍吧,没发面、擀面条吧,没案板擀杖。大家都没了主意,我在家时己经有过做饭的经历,灵机一动说:搓麻食!大家都说可以,赵峰分了几个战友去江边捡柴火,靠近沟边老乡准备盖房用的薄石板也被我们抬了几块过来,几桶从汉江里拎来的浑水,也放在那里慢慢澄清。在大铁锅里和面、用石头垒起灶台。我把几大团和好的面放在洗净的石板上,作了搓麻食的示范。于是大家就搓了起来,石板还好用,就是一搓带下一点风化的石渣。开始炒菜了、谁也没弄过压缩菜,顾不了那么多了,架火烧锅倒油,油热了把压缩菜往锅里一倒,盐一放,倒些水煮一会儿,再把几个桶澄清的水倒入大铁锅内,灶火烧了很长时间,水终于开了。搓好的麻食一半倒入锅内,煮开后,我看油少,又倒了很多油进去(事后才知那是我连半个月的用油)。这顿饭分两锅煮,全连分成先后二拨开饭,最后涮锅时,锅底厚厚一层石渣还泛着晶晶的亮点(那是云母石亮点)。</p><p> 这是我们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开始自己做的第一顿饭、也是对我们考验的开始。紧接着我们开始了修建襄渝铁路的艰苦经历和磨练。我们从水土不服拉肚子,冒雨搬家、饥饿、连队整顿全部打散、重新分班、开始修路、开挖桥墩基础、扛水泥、抱风枪、打隧道、死亡威胁等等历练,这一切就是从这崇山峻岭的第一顿饭开始!</p><p><br></p><p><br></p> <h3>1973年元旦连长何原标、副连长林勇和二排全体合影</h3> <p>前排左起:王新印、党文成、林勇</p><p>后排左起:付泽波、安建新</p> <h3>林副连长和炊事班战友合影</h3><h3><br></h3><h3>纪念赴三线建设五十周年征文</h3><h3>《龙池水》</h3><h3>作者:刘开生</h3><h3> 水和我们密切相关,我们生活中最离不开的一样东西就是水。我曾在学兵四连炊事班,也是最早的一批炊事员之一。做饭当然离不开水,回想起五十年前刚到兰滩,驻扎在三营,虽在汉江边,但为做饭取水也是费尽周折。刚开始用的是山沟里的水,下雨天水就变混,同学们在汉江边的沙滩上挖一个坑,等到江水渗出来再舀到桶里,担到炊事班,因为渗水速度太慢,又变成直接从汉江里取水。天晴时还好,汉江水是清澈的,遇到下雨发洪水,只能将浑水挑回炊事班,用明矾沉淀一下做饭用,有时沉淀速度太慢,挑回的江水就直接做饭用了。</h3><h3> 连队搬到四营驻地的龙池村以后,村子下面路边的一眼泉水成了我们的取水点,这个小小的泉水井还依然存在,战友们回龙池村时都要到这个井边看一看,拍照留念。这眼泉水功不可没,炊事班用水、连队生活用水多数取自这里。我们去井边挑水,回来时是走上坡路,挑一担水上来要歇两三次才能回到炊事班,每一趟都需要半小时左右。天晴时还好,遇到下雨天道路泥泞,十分困难,常常是一只脚踩下去拔上来的是脚,鞋却陷在泥水之中。没办法,就把几个水桶放在屋檐之下接雨水吃,好在那时天空洁净没有污染,接的雨水是清澈的。</h3><h3> 再后来,发现村子南面一条沟里的水很好,水量大水质也好,虽然走的路程比水井稍远一点,但挑水回来走的是下坡路,比从水井挑水省力不少,就改成了从沟里取水了。</h3><h3> 又过了一段时间,连队修了一条小水渠,把山沟里的水直接引到了炊事班的蓄水池里,彻底解决了连队的吃水问题。各排也都在排房房头修了蓄水池,大家用起水来就更加方便了。</h3><h3> 汉江的水好。南水北调,现在连北京人也喝上了汉江水,这是陕南人民的骄傲。如今大城市的人们喝纯净水、矿泉水,我看怎么也比不上陕南的汉江水。前些年战友们回龙池村,带着孩子,直接从老乡引水的管子里接一瓶水就喝。告诉孩子:你爸在这里几年天天喝的就是这凉水,从没有拉过肚子。的确,我也一样。好像在龙池村的几年里从来就没有喝过开水。</h3><h3> 难忘汉江的水,难忘龙池的水,有机会再去龙池村,我一定要再美美的喝他一顿。</h3><h3> </h3><h3> 2019年10月</h3><h3> </h3><h3> </h3> <h3>前排左起:张金祥、孙长河、韩建国<br></h3><h3> 军代表、周 龙、赵胜利</h3><h3>后排左起:石新春、李旭东、高宗志</h3><h3> 程连弟、王金福、李建国</h3><h3> 李炳玉</h3> <p>女子班十位女战友</p><p>李素琴、张秀梅、王鲜芳、史云霞、</p><p>佟玉华、李玉晨 、闫金荣、刘淑贤、</p><p>王竹巧 、张 琦</p> <p>团宣传队的七位女战友</p><p>前排左起:张保伟、何挺爱、王素红</p><p>后排左起:葛永珍、邵树泽、李巧莲、</p><p> 史瑞玲</p> <h3>1971年3月6日第一批船运队战友在丹江合影</h3><h3><br></h3><h3>纪念赴三线建设五十周年征文</h3><h3>《我在船运队的往事》</h3><h3>作者:侯 建</h3><h3> 1971年2月刚过完春节,因工作需要,我和屈利建、关北镇、阔巧生、王树成、刘福顺、王宏斌、徐长仁、牟崇正、张福、葛新全、王丰庆、李速成12位战友离开了学兵四连,调入5850部队船运队工作。同年六月,梁国柱、黄伍经、刘贵一、宋志华、郭文焕、汤俭芝、于建国、贾银利亦奉命到船运队工作。</h3><h3> 船运队由铁道兵、学兵、地方船工三部分人员组成,有一百三十余人。装备有120匹马力拖轮3条、自航驳2条、40吨水泥驳船22条、20吨水泥驳船18条,承担着沿汉江水路向全团铁路施工现场运输物资、给养的任务。</h3><h3> 船运队学兵排有70多人,来自5850部队4个学生连。排长叫朱继成,山东兵,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我任副排长。</h3><h3> 学兵在船运队的主要工作是做水手。大家长年分散吃、住在水泥驳船上,工作在水面上。平时守护、保养船只,出航时编队、起锚、值班报水,停航时抛锚弯船,保护物资安全,人手不够时还要承担物资装卸任务。</h3><h3> 两年的水上工作,让我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在船上、在汉江上经历的许多往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不能忘怀。</h3><h3> 一、盖房</h3><h3> 那是我刚到船队工作不久,队领导决定将队部设在渡河口,需要在一条20吨水泥驳船上盖一栋房子作为队部使用。船队领导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学兵排,具体由我带一个班学兵来完成。当时我们就是一群十六、七岁的少年,谁也没有盖过房子,更何况还是在船甲板上盖房子。但军令如山,任务必须完成。我和大家集思广益,画草图、定结构,想象着这栋房子三间宽,应当有八根立柱,四组三脚架,一根大梁,四根檐条和椽子若干组成骨架,用扒钉固定,然后用芦席、牛毛毡铺顶建墙,最后再按门窗。计划做好后,大家量的量,锯的锯,钉的钉,用两天时间盖好了这栋房子,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栋房子也真结实,一直使用到船运队撤销仍然完好。</h3><h3> 二、补船</h3><h3> 水泥驳船是由钢骨架、钢丝网和水泥构成的。船壁很薄,就像鸡蛋壳,触礁即破。当时为了尽可能多地向施工现场运输物资,船运队打破行船常规,在汉江枯水季节也坚持出航。因为水浅,经常有水泥驳船触礁破损,所以船队许多学兵都有补船的经历。</h3><h3> 我第一次下水补船是在1972年元月,那天天寒地冻,江边已结了冰凌,我的船在冷水滩触礁搁浅了。前仓灌满了水,好在水泥都码在甲板上没有损失。在拖轮上地方船工师傅的指导下,我和战友刘福顺用速凝剂和好了水泥。穿上棉袄棉裤,喝了两口白酒,就潜入前仓一米多深的水里补船。连续下潜了三次。用了十多分钟终于补好了船体破损处。上来时,我手脚僵硬,全身青紫,那个冷啊,让我终身难忘。六个小时后,我的驳船恢复了常态,满载水泥,又航行在波涛汹涌的汉江上。</h3><h3> 三、遇险</h3><h3> 从湖北十堰丹江口水库码头到陕西旬阳兰滩,水路三百多华里。汉江丰水期,上水要走三天,枯水期就得四五天。战友们一年四季在汉江上行船,战激流、闯险滩,风餐露宿,非常艰苦,有时还很危险。</h3><h3> 记得1971年8月的一天,我的船满载物资随队出航,行至金鸡漻险滩。金鸡漻是汉江航道上著名的一道险滩,水深流急,航道窄,暗礁多,坡度大,上下落差近三尺。拖轮顶着我一条船开足马力,挣扎了近半个时辰,就是上不去。船运队孙锦章指导员(也是我的入党介绍人)命我上岸雇纤夫拉船。我上岸后雇了十个纤夫拉船,我肩扛一捆竹制纤绳走在纤夫的前面,在纤夫的帮助下,我们的船顶着激流一寸一寸地艰难地向前闯滩。但行至滩口却又走不动了,并且向滩下滑去。纤夫们见此情景都松了纤绳,致使我们的船快速下滑。我拼命想拉住纤绳,没想到被乱石绊倒了,还被散乱的纤绳缠住了右脚,就这样下滑的船带着纤绳,将我在乱石滩上拖行了二十多米,眼看就要拖到江里了。我当时心想这下完了,一条腿被纤绳缠着,就是水性再好也活不了了。就在我半个身子已被拖进江里时,奇迹发生了,纤绳扣鬼使神差地松开了,使我捡回了一条命。虽然我半个身子在乱石滩上磕碰的伤痕累累,但心里暗自庆幸这不幸中的万幸。后来我们又增加了十名纤夫,终于闯过了金鸡漻。</h3><h3> 两年的船运队工作很快就结束了,1973年2月春节刚过,我和战友们奉命又返回了学兵四年,返回了那魂牵梦绕的龙池村。</h3><h3> </h3><h3> 2020.1.22 西安</h3><h3><br></h3><h3><br></h3> <h3>水泥船上王金福、高宗志在解揽抛锚</h3> <h3>驻团部卫生队卫生班战友和军代表及连队伤员战友合影</h3> <h3>穿白大褂的王国利,团卫生队卫生班战士</h3> <h3>前排左起:王宗良、李 廷、贾国勤</h3><h3>中排左起:刘振恩、姜宝记、孙太平</h3><h3>后排左起:臧汝敏、侯正国、军代表</h3><h3> 军代表、王武臣、王 成</h3><h3> 来西京</h3> <h3>车辆厂六九级一班的同学合影</h3> <h3>车辆厂六九级二班的同学合影</h3> <h3>车辆厂六九级三班的同学合影</h3> <h3>车辆厂六九级七班的同学合影</h3> <h3>连首长和五十一中六九级四班的同学合影</h3> <h3>连首长和五十一中六九级五班的同学合影</h3> <p>连长何原标在茨沟工地</p> <h3>连长何原标在工地和战士们合影</h3><h3>前排左起:孙永顺,何原标,侯正国,</h3><h3>胡克毅</h3><h3>后排左起:王新印,时秦生,杨辰相,</h3><h3>常正才,刘长根</h3><h3><br></h3><h3>纪念赴三线建设五十周年征文</h3><h3>《抢救生命》</h3><h3>作者:黄连普</h3><h3> 话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个夏日。在秦岭深处,看汉江流淌,观满目青翠。花开鸟鸣,嫣红呢喃。好一派和谐醉人的景色。在这画卷般的地方,正有铁道兵、民工、学兵组成的修路大军,在隧道里日夜工作着。</h3><h3> “不好了,有人摔下来了”!喊声震撼着每一个在场的人。原来是白河女子连的一个女民工不慎从五米高的上道坑跌落。伤者头部触地,已极度昏迷。说时迟,那时快。有人健步如飞的来到伤者身旁,一手插入伤者腋下,一手揽起双腿,抱起伤者健步如飞地向洞口跑去。这时,不知那位英雄拿了一张芦席,铺在洞口的一片平地。救人英雄放下伤者,喘息着站起身来。</h3><h3> 客官,且看英雄,身高八尺,那真是:眉清目秀单眼皮,鼻若悬胆鹰钩鼻,身材瘦削真匀称,红唇皓齿招人迷。说到这里,客官要问:如此单薄的身板,焉何能抱得起伤者健步如飞。告诉各位客官,此英雄自幼习武练功,中国跤摔的那叫一个棒。闲言碎语不多讲,救人英雄乃木工班扬永茂是也!</h3><h3> “卫生员,卫生员”的喊声震荡在山谷之中。突然间,有一人斜挎急救药箱,急驰而来。到得伤者身旁,单膝跪地,先看双眼瞳孔,用手背探鼻孔气息,附身倾听心脏。呼吸已无,心脏停博。情况十分危机。再看卫生员迅速解开伤者衣扣、腰带。手心朝下,右手搭在左手背上,十指紧扣,按在胸口上,用力有节奏的下压着,一下、两下、三下……,又拿医用压板撬开口腔,附下身来做人工呼吸。接下来又是按压心脏,此起彼伏,往来数次。心脏跳动了,呼吸也有了。在场的人欢呼着一条鲜活的生命回到了人间。</h3><h3> 欢呼声中人们看到救人英雄身长七尺,肤色健康很迷人,浓眉大眼双眼皮,鼻直口方有特点,身材不高也不矮。话说到此,客官又要问了:此英雄乃是何人?客官,此英雄乃学兵四连卫生员也!</h3><h3> 这正是:学兵四连好榜样,危难时刻挺身上。救死扶伤理应当,襄渝线上英名扬。</h3><h3> </h3><h3> 2015、1、21</h3><h3><br></h3><h3><br></h3> <h3>这是连队里的“大连帮”战友,他们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父母从大连来到西安,支援国家大西北建设的。父母舍家为国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又进一步的得到发扬。</h3><h3>前排左起:孙克斌 杨培春 刘贵一 李家远</h3><h3> 杨忠华 邹德发 徐长仁</h3><h3>后排左起:王立新 郭 斌 臧汝敏 牟崇正 </h3><h3> 黄伍经 葛有利 丁乐喜 王国利</h3><h3> </h3> <h3>崩石沟隧道进口上导坑施工休息时(一)</h3><h3><br></h3><h3>纪念赴三线建设五十周年征文</h3><h3>《战塌方》</h3><h3>作者:黄连普</h3><h3> 塌方!塌方!穿越到1972年的一天,在茨沟隧道,木工班刚支完排架不久。猛然间听到:轰隆轰隆的声音,有木料被撕裂的声音,余音持续了很长时间。塌方了,塌方了。当人们惊魂甫定,看到塌方石渣已把打好拱的上导坑涌满了。经过出渣的战友长时间的工作,塌方的石渣清理完了。呈现在眼前的是:大概有100立方米的空洞,形状像核爆炸的蘑菇云,用三节电池的手电筒的光柱打不到顶,估计有十几米,黑黢黢很可怕。继续掘进是不可能了,木工班的必须支好排架才能保证安全施工。 </h3><h3> 学兵四连木工班由班长:黄连普,副班长:葛有利。林复文,贾国勤,许乾立,乔继奎,张子龙,李廷,杨永茂,潘正本十人组成。面对塌方的现状,木工班的战友讨论研究处理方法决定:用井字支撑法扇形向上叠架。为保证强度,每层一米,用150mm松方木作为支撑材料。底层基础要考虑留出打拱的空间,采用直径200mm以上的松原木做支柱,一根紧挨一根用扒钉链接,一直排到掌子面,横梁也用200mm以上的原松木,最后组成一个梯形的封闭空间,以确保施工安全。方案确定后,木工班的战友们,各在其位,各司其职熟练的开始了工作。有近二十名民工协助我们做辅助工作,由洞外运送所需木料。第一组排架紧挨着拱圈开始(排架:隧道施工必须的安全保障。用200mm直径以上的圆松木,三根一组,两根柱子,一根横梁,用扒钉链接,呈梯型,根据洞内石质情况,每500mm或1000mm一组,中间用横木链接,顶部和边墙用备顶柴填实,直排到接近掌子面,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因这次塌方严重,且边墙偏帮,为打好基础,排架用圆木一根紧挨一根用扒钉链接,向掌子面推进,每四组先不上横梁,留出空间到上面支排架。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木工班的战友们,在没有人动员,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义无反顾的冲了上去。因为战友们知道,这就是木工班的活,你不干谁干,危险,危险也得上。通过紧张有序的工作,基座排架支好,木工班的战友们,留下两人在底下,按上面的人的要求尺寸,裁好木料并向上传递材料,运送扒钉等其他事情。再看其他战友,每人腰上栓了根绳子,周围插满了扒钉,撬棍,斧头,腾出双手向上攀爬。很快就传来了:方木一米的十根,五米的六根。此起彼伏要材料的喊声不断,紧跟着就是:咣咣咣咣斧头敲击扒钉的声音。就是这样柱子一根根立好,横梁一根根架好,一层一层的向上叠架。排架越来越高,光线不好,空气也不流通,喘气都有点困难,洞内的水滴着,浑身上下都是湿的,汗水和滴水混杂着,衣服贴在身上非常难受,活也越来越不好干。加之长时间的超极限的劳动,疲劳虚弱,浑身乏力。经常会技术变形,砸扒钉砸着砸着就听见:唉呀妈呀,我的手呀。只听唏嘘几声,咣咣咣的声音又响起了。手流着血,疼得龇牙咧嘴,活还得干。各位战友,这就是木工班的写照,他们不怕困难,不怕流汗,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为保证施工安全和大会战进度,置生死于度外,攀爬在十几米高的排架上,脚踏只有平衡木宽窄的方木上,奋力的工作着。排架在一米一米的向上叠架着,呼喊声,砸扒钉的咣咣声此起彼伏。“饭送来了,吃饭啦”不知谁喊的。我听到后喊道:下去吃饭啦。早已饿得饥肠辘辘的战友们像猿灵般的从排架上下来。个个浑身上下湿透,安全帽下还散发着热气,不知是汗水还是洞内的滴水,把每个人都画成了五花脸。顾不上洗,顾不上擦,一手一个耐火砖(玉米面加白面蒸的馒头,形似耐火砖),几口就下肚了,吃几口压缩鸡毛菜,喝两口酱油菜汤,这就是一顿饭。 </h3><h3> 各位战友,写到这个地方,我摘抄了我班李廷写的这一场景的回忆。摘抄如下:那个月是我们学兵连大会战的月份,在70年代那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主攻的隧道上导坑碰到了拦路虎,大面积塌方,从上导坑的顶开始塌,一直不断地塌,下面塌的直径有五米,塌至高度有两层楼高时,又开始向四周辐射,直径逐步扩至十几米,就像原子弹的蘑菇云形状。而且,洞顶还不断的滴水,塌落的碎石打落在安全帽上啪啪作响,塌方已有十几米高。铁道兵随军职工大老王和19小队木工班和学兵四连木工班商定,用方木搭井字型排架的战术,由下向上逐步推进战胜塌方。由学兵四连木工班具体实施。在学兵四连木工班长黄连普的率领下,木工班的战友义无反顾,视死如归没有退缩,没有惧怕钻进塌方井中,战友们就像建筑工地的架子工一样,把一根根方木传进塌方井中,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着。由下方搭成密集的井字架向上攀升。照明只有两盏200瓦的灯泡在塌方井中,四面是张牙舞爪的碎石张着血盆大口,碎石和水滴打湿衣裤,打的安全帽啪啪作响,同学们栓紧安全帽,系紧短雨衣的绳子 ,握紧斧头,手抓扒钉,紧张有序的猛干。时间飞逝,井字架已升至十几米高,低头看下面导坑小洞透出一丝亮光,里面的空气有些稀薄,汗珠顺着每个同学的脸颊不停地淌下来,汗水湿透衣裤,手被方木划得鲜血淋淋,在昏暗中砸扒钉打在手上青一块紫一块,没一个同学叫苦叫累,只有一个目标,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处理好塌方,安全撤离。如果整个洞体坍塌堵死我们进来的唯一通道,外面的战友知道我们闷在里面吗?能救我们吗?如果我们死了,它们能把我们的尸体找到吗?但又转念一想,如不顶住塌方,上导坑就不能前进一步。干吧,累得气喘吁吁,饿得四肢发软,转眼已在洞中干了近十个小时。这时,班长小普喊道:都下去,送饭的来了。从井字架顶层到地面有十八米之高,同学们窜腾跳跃很快下到地面。吃饭时铁道兵19小队饭也送到了。他们的饭菜明显比我们的好,馒头虽小尽饱吃,而我们一人两个馒头,根本填不饱肚子。这时铁道兵19小队的木工班副看我们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吃不饱,主动送过来好多馒头和肉菜,感动得我们哽咽着吃不下去。铁道兵木工班副说:吃吧,死也别落个饿死鬼,吃饱了再干。一定要战胜塌方。经过我们拼死战斗,终于战胜了塌方,清除了前进路上的拦路虎,为大会战创造了战机(摘抄到此结束)。 </h3><h3>饭后,在我一声:“上”的口令下。战友们迅速地攀上排架。我记得是在第八·九层时,突然听到哗啦哗啦的声音,凭经验塌方又开始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塌方了。战友们有的借助绳子,有的闪展腾挪迅速的下到了安全地带。紧接着就听到了轰隆轰隆的声音,从大到小声音持续了5·6分钟,我们静静地听着,揣测着。过了有半小时,再没有听到声音。我看看大家,大家看看我(说真的写到这,我潸然泪下),无奈无奈,塌方就在眼前,谁不怕死,谁不怕呀!怕又如何!“上”我发出了低沉而坚定的一个字。战友们又无声地向上攀爬,多好的战友,我的亲兄弟!在战友们的努力下,我们用了近二十个小时,共支起了13层井字支架,用了无法计数的备顶柴,将顶板和边墙填的严严实实,使得整个排架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再看我们的杰作,整个排架就像古建筑的斗拱一样非常漂亮,排架形成了一个整体。不管哪一方塌方,就会把压力向各个点释放,从而减轻压力避免塌方。 </h3><h3> 塌方,在我们这些最大20 岁,最小18岁(班长最小18岁)孩子们的努力下终于闯过了,我们胜利了! 在此,我衷心感谢木工班的全体战友,在与你们合作时给予我的包容和支持。谢谢啦!我的战友,我的哥哥们! </h3><h3>学兵四连黄连普写作于2015年5月28日<br></h3><h3><br></h3><h3><br></h3> <h3>崩石沟隧道进口上导坑施工休息时(二)</h3> <h3>崩石沟隧道进口上导坑施工休息时(三)</h3><h3><br></h3><h3>纪念赴三线建设五十周年征文</h3><h3>《木工班三小剑客》</h3><h3>作者:黄连普</h3><h3> 今天说说三剑客。不是别人,那正是木工班的三位兄长,乔继奎、贾国勤和许乾立。话说这三位,加一块不够300斤,与武大郎比肩,高不到那儿去。可就这几位,一身木工好手艺,襄渝战场显身手,拉起比身高长出一半的大马锯,那真是锯末横飞,似风生水起。富有节奏的拉锯声,演奏出铿锵有力的美妙旋律,抚慰着劳动者的心。瞬间,粗大的圆木被腰斩。看切口,平直光滑。赞一个,好功夫!再看三位没有斧头大的小手,更没有斧把长的手臂,抡起斧头来也是上下飞舞 ,木屑翻飞 ,煞是好看。砍过的平面,比用粗刨子推过的一点不差,真乃鬼斧神工。下面说到卡口梁,直径200-300mm,长约5000mm,重约100多千克。俩人一根,都抢着扛大头。每每想到这,我都潸然泪下,多好的战友啊!再看那扛着圆木的窄小肩膀,有多一半圆木在肩外。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圆木就往下滑。无奈,伸出没有两截莲菜长的小胳膊,使劲地揽着圆木。歪头呲牙,斜楞着眼,尽量让原木往脖子上靠。一个班下来,脖子都磨出血来,没人叫苦,没人喊疼。踏着凌波微步飞奔在卡口梁上。说到这里,看官们会问:他们还会武功绝学?我真诚的告诉诸位,真会。那也是被逼得呀。各位想想,俩人不到200斤的体重,扛起比自身还重的圆木,在卡口梁上施工,一脚踏空,那可就吃嘛, 嘛不香了。故而,都练就了武功绝学-凌波微步。好啦,说到这吧。三位大哥,我这班长可是夸你们,不准急眼别骂人。谁要急眼和骂人,班务会上叫你们斗私批修,批的你思想深处触灵魂。</h3><h3> 这正是:三小剑客真英雄,各种功夫都精通,襄渝线上献青春,英雄事迹人称颂。</h3><h3> </h3><h3> 2015、1、9</h3><h3><br></h3><h3><br></h3> <h3></h3><h3>崩石沟隧道进口上导坑施工休息时(四)</h3><h3>前排左起:王新印,时秦生</h3><h3>后排左起:侯正国,李旭东</h3><h3> <br></h3><h3>纪念赴三线建设五十周年征文</h3><h3>《轶事三则忆当年》</h3><h3>作者:王新印</h3><h3> 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两年八个月,经历了太多的艰难困苦,品尝了太多的酸甜苦辣,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往事逐渐淡忘,但初到三线时经历的几件事却记忆犹新,难以忘怀。</h3><h3> </h3><h3>“煤油水”</h3><h3> 1970年8月下旬,我们连队一百六十多人分乘数辆大卡车从西安出发,途经宁陕、安康,又绕道湖北竹溪,第四天到达白河县。白河县地处秦鄂交界的秦巴山中汉江之畔,是陕西省境最东南的一座偏远小县,也是我们行程中乘车的最后一站。从白河到我们的施工地点旬阳县兰滩公社不通公路,我们要在这里休息一晚,第二天将徒步120华里才能扺达目的地。</h3><h3> 记得当晚我们住宿在县城的一所小学校里,凌晨三点,我们即被叫醒,整好行装,洗漱吃饭,然后轮流到伙房给各自军用水壶灌开水,以备路途饮用。轮到我们排时,我随人群涌进伙房,只见狭窄的房间里盘着一个大灶,一口直径约有三四尺的大铁锅架在灶台上,一盏小煤油灯闪着昏黄的火苗搁在锅边的锅盖上,照亮半锅热气腾腾的开水。大伙儿一拥而上,围住灶台争先恐后地往自己的水壶里灌水,拥挤中,谁不小心把煤油灯撞掉在锅里,屋内顿时漆黑一片,正在大家慌乱时,不知是谁摁亮了手电筒,在电筒光亮照射下,我们也顾不了许多,赶快把混着煤油的开水灌进水壶匆匆离开伙房。</h3><h3> 从白河到兰滩的120里山路,是我们这些城里娃人生中第一次走过的最漫长、最艰苦的路。沿着汉江边崎岖蜿蜒的纤夫小道西行,踏荆棘,过危崖,越沟壑,穿荒滩,从黑夜走到黎明,从清晨走到中午,走得人人双腿发软,口干舌燥。我拿起水壶想喝口水,刚打开壶盖,一股难闻的煤油味就直刺鼻腔,试着喝了一口,略带苦味的水含在嘴里难以下咽。我真想反转壶嘴将这混着煤油的水全部倒掉,但干渴的喉咙又让我踌躇再三。望着天空火辣辣的太阳,看着眼前嶙峋的山石和浑浊的江水,想着不知道还要走多长时间的漫漫征程,到哪儿才能弄到干净的水以解难耐的干渴呢?想到这儿我看了看和我一样神情的同行战友,无奈地皱着眉头咽了几口难喝的“煤油水”,润了润干得要冒火的喉咙又继续向前走去……</h3><h3> 这壶“煤油水”伴着我终于走到了目的地,这是我人生中走过的最难忘的120里路,这是我人生中喝过的最难忘的一壶水。</h3><h3> </h3><h3>“搭帐篷”</h3><h3> 刚到三线时,我们连队驻扎在兰滩永胜沟,临时住在新建成的一段公路上的几顶帐篷里。为了不影响公路施工和车辆行驶,上级让我们连另寻地点建立营地。选来选去,最后确定在永胜沟旁汉江边的山坡上挖土平地,重新搭建帐篷以解决住宿问题。</h3><h3> 好像是我们三排九、十两个班被分在一起合搭一顶帐篷,大家领了工具,跟随铁道兵班长来到江边的一处坡地上,分工后,一部分人用镐头、铁锹挖掘山坡上的土石,一部分人在河滩捡石块垒墙基。那天的天气真热,我们这些从没吃过苦出过力的学生娃干了没一会儿,就个个滿头大汗,身疲体乏,纷纷坐下来休息,只有铁道兵班长还在不停地铲土垒石。在他的带动和鼓励下,我们干干歇歇,直忙到太阳落山总算平整出一块场地,大家又七手八脚搭好了帐篷,在地面铺上稻草帘子,终于建好了我们的新家。</h3><h3> 晚上我们二十多个人分两排睡在帐篷里,我和几个战友头朝江边,听着汉江哗哗的流水声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突然,“轰隆”一声闷响将我惊醒,黑暗中只觉得自己的上半个身子已经悬空,用手向身旁摸去,全是松软粗砺的沙土。这时睡在帐篷里的战友们都一骨碌爬了起来,大家惊恐地钻出帐篷,借着月光看到,我们睡的地方垮塌了一半,整个帐篷歪斜着摇摇欲倒。我们这才弄明白,原来是由于缺乏经验,我们白天平整场地时用石块垒砌的边墙基础太窄不稳固,填充的泥土也没有夯实,晚上十多个人的重量压在上面,从而造成了地面的垮塌。幸运的是帐篷里的二十多人除了一人(忘了是谁)被翘起的支撑帐篷的铁管碰破了额头外,其他人都无大碍。看着眼前的情景,我们都很懊丧无奈,只好无语地呆坐着等待黎明。</h3><h3> 天终于亮了,我们看到山坡上垮塌的泥土沙石中夹杂着不少的背包、衣服、脸盆等物品,一个捆绑得紧紧的行李卷一直滚落到了江边,差一点就被江水卷走了……</h3><h3> </h3><h3>“紧急集合”</h3><h3> 初到三线,为了培养学兵们的战斗作风,连队经常夜间搞紧急集合。每次紧急集合时的情形,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至今想起仍忍俊不禁,唏嘘不已。</h3><h3> 记得第一次搞紧急集合时我们已经搬到兰滩崩石沟东风二队驻扎,劳累了一天困乏不堪的我们睡到半夜,突然被一阵“嘟…嘟嘟,嘟…嘟嘟…”急促刺耳的哨声惊醒,接着听到铁道兵班长大声喊道“赶快集合!”我们慌忙翻身下床,黑灯瞎火中摸衣寻鞋,疾步跑向集合地点。</h3><h3> 在连部旁的空场上,几位连首长站在那里,用手电光照着手表察看着各班排到达的时间,待全连都到齐后,值班排长整队点名,指导员讲评训话,随后几位连领导来到各班排,用手电筒照看检查每个人的服装。借着光亮,我们看见队伍中有人没穿鞋子光着脚丫;有人错穿了别人的衣服,紧绷绷的扣不上扣子;有人穿反了裤子把“大前门”开在了屁股上;有位老兄上身只穿了个背心未穿外衣,在深秋的夜里冷得瑟瑟发抖;更有位老兄竟光着身子脖子上套了一条烂了个窟窿的床单,引得周围的战友哄然大笑(过后我们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当时把床单当作外衣套在头上,还纳闷胳膊怎么也伸不到袖筒里,唏哩糊涂就跑了出来)……真是五花八门,出尽了洋相。</h3><h3> 还有一次紧急集合正值公路施工紧张之时,当我们睡眼惺忪地集合完毕,只见连长来到队伍前,大声地宣读上级的“命令”,大意是说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派遣特务破坏襄渝铁路建设,上级命令我们立刻出发,抢修被敌人炸毁的公路……不知其他战友当时是怎么想的,幼稚的我听后确实信以为真,一股投身战斗的激情充满胸膛,也驱走了倦倦睡意。连长讲完后,我们立即回班拿起工具跑步向公路上奔去。</h3><h3> 在崩石沟的一个拐弯处,朦胧月光下,果然看见黑黢黢约有几十方的土石堆在公路上,像是刚从山上炸下来不久。我们立刻不顾危险冲了上去,锨铲手搬,起劲地干了起来。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奋战,终于抢通了这段公路,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回营房时,东方的天际已经微露出了魚肚白色……</h3><h3> 今年是我们赴三线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五十周年,拙笔写下上述轶事,以纪念我们逝去的火红的青春岁月,纪念那段难忘的火热的战斗生活。</h3><h3> </h3><h3> 王新印于2020年2月</h3> <p>崩石沟隧道进口上导坑施工休息时(五)</p><p>连长何原标</p><p><br></p> <p>崩石沟隧道进口上导坑施工休息时(六)</p><p>侯正国</p> <h3>测量班意气风发上班途中</h3> <h5>测量班的工作合影</h5><h5>前排:姜宝记、杨宏鲜</h5><h5>后排:王建青、张红保、军代表</h5><h5>霍长安</h5> <h3>姜宝记、霍长安和杨宏鲜测量工作中</h3> <h3>杨宏鲜、霍长安测量途中</h3> <h3>杨宏鲜、霍长安在精心测量工作中</h3> <h3>杨宏鲜</h3> <h3>下班途中</h3><h3><br></h3><h3>纪念赴三线建设五十周年征文</h3><h3><br></h3><h3>《难忘 的 岁 月》</h3><h3>作者:刘开生</h3><h3> 这是一次十分偶然的机会。1993年7月的一天,我乘坐上海至成都的列车,在离别了20年后,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途径襄渝线。车过白河车站后,我就开始计算着到达兰滩车站的时间了,半夜时分,我爬下卧铺坐在窗前,山中的风凉飕飕的,天空中半弯的下弦月照在山坡上、汉江边,一片银色。我睁大双眼搜寻着记忆中的画面。忽然,一座熟悉的桥梁一闪而过---这不是“崩石沟”大桥吗?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还未仔细观察,列车就已经钻进了另一座隧道,就那么几分钟,兰滩车站被甩到了身后……。是这里,就是这里,那多少年来让我魂牵梦萦的土地,那曾经洒过汗水和热血的地方。恍惚中那近千个日日夜夜,那永生难忘的春夏秋冬,从记忆的深处走来,好像就在昨天,好像就在眼前。</h3><h3> 一、初到汉江边</h3><h3> 我们连队是1970年8月22日离开西安的,这个日子我一直记得很清楚,因为那是一段新生活、生命新征程的开始。乘坐了4天的长途汽车后,25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汉水边的白河县城。在这里隆隆的开山炮声已能听到,同学们一颗颗激动的心早已插上翅膀,飞到了心中的建设战场。</h3><h3> 8月26日,是艰苦磨难的一天,160多名同学,要用我们的双脚,踏着江边沙滩上的纤夫小道和没有路的路,走完从白河县城到兰滩的60公里。</h3><h3> 我们是顶着星星打着手电筒出发的。长长的队伍恰似一条灯光的长龙,黎明前的微风吹来,好不凉爽,同学们嘹亮的歌声在江边回荡,待到红日东升时,他们已西去很远。</h3><h3> 路,越走越难,越走越险。沿途正在施工,有的地段堆满乱石根本无路可走,同学们只能手拉手一步、步的走过险滩涉过溪流。烈日当空,汗水湿透衣衫,连背包带水壶带都是湿的,出发前吃的东西早已无影无踪,水壶中的水也点滴不剩,渐渐地歌声没有了,队伍也拉开了距离,越走越慢。我还记得由于极度疲劳,自己两条小腿不断抽筋,走着、走着会不由自主的跌倒在地,一次又一次……。</h3><h3> 这一天的午饭,是在冷水镇河边的一个部队营地吃的。临近中午了,大家肚子饿的咕咕叫,连长给我们鼓劲,说是中午赶到冷水镇吃饭:“每人半斤饼干一碗绿豆汤”,但真正到达冷水镇时,哪有什么饼干绿豆汤,每个人发两个馒头一块咸菜而已,现在想起来可真有意思。</h3><h3> 当我们两过汉江来到兰滩部队驻地时,早已满天星斗,已是夜里十一点多。只见山坡上点点灯光,倒映在汉江水面上似颗颗宝石在闪光,终于到了,计算一下时间,大约走了20多个小时。当驻地部队的炊事员将做好的大米饭和炒南瓜(据说是部队几天未舍得吃专为我们留的菜)端到我们面前时,我们一个个瘫坐在地上,虽说从午饭到这时粒米未进,但一点也不想吃,只想就地躺下好好睡一觉。那一年,我们十七岁。</h3><h3> 二、新的考验</h3><h3> 有一首诗《帐篷就是我的家》,刊登在当时工地上的一张小报上,作者的名字已记不清了,诗中写道:“同志,你背的是啥,是我们的家—我背的是墙,他背的是瓦,那肩上扛得就是这屋架。啊--帐篷就是我的家,架桥铺路走天下,立在金沙江畔,安在昆仑山下,倚着青峰向太阳,顶着白云迎风扎……”。的确,我们的家,就在大山之下,汉江之滨,倚着青峰,顶着白云,几顶帐篷,一排铁瓦房。</h3><h3> 到达兰滩的第二天,我们在晨光中醒来,感觉全身像是被碾过一样,拼命的咬紧牙关,支撑起酸痛的身躯走出帐篷门,便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门前,是一条新开出的施工便道,几顶草绿色的帐篷支在路边,旁边是一堆、堆的大小石头,一条小溪伴在一侧,溪水汩汩地流向脚下的汉江,江对面不远处是浓绿色的山峰和白色的沙滩,伴着阵阵江水的涛声,四周没有一处人家……。难道这就是我们的家?就是我们日夜盼望的火热的工地、火热的战场?虽然有吃苦的准备和设想,但眼前的景色仍让我们的心揪了起来。</h3><h3> 但是,我们又是理智的,虽然年少,但雄心大志气高。我们知道来此地的目的是修好襄渝线,要让毛主席他老人家睡好觉。虽然在背地里看着家书暗暗流泪,但聚在一起时总是豪情万丈。在铁道兵军代表和地方带队干部的引导下,我们很快振作起来,投入到火热的铁路建设之中。一群十七、八岁的孩子,在如此艰苦环境之中,学会了挑水、做饭,在大青石板上搓出了“麻食”,蒸出了馒头(虽然有时难免外焦内生),学会了轮大锤,打炮眼,点炸药,开始迈出生活和工作的第一步。我们利用一部分细竹竿编成竹床,虽然凹凸不平,一坐上去就会吱呀乱响,但也算是有床了,结束了睡地铺的历史。</h3><h3> 每当夜晚来临,看着那河边草丛里飞舞的萤火虫,沙滩上和帐篷里总能传出深沉的歌声: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h3><h3> 刚到兰滩的第一个月,连阴雨下个不停,汉江水天天在上涨,逼近我们扎在岸边的帐篷,有一天夜里还冲走了部分同学的生活用品。九月下旬的一天,暴雨过去,山洪暴发,江水猛涨,堆在江岸边的部分铁路建设物资和设备眼看有被淹没冲走的危险。在连队首长的带领下,一百多人的队伍来到江边,我们不顾浊浪翻滚,跳入水中,冒着倾盆大雨,用肩扛、用绳拉、用棍撬,喊着号子,将岸边的设备转移到了安全处。同学们在风雨中奋战了几个小时直到深夜虽然个个浑身湿透,筋疲力尽,但限于条件,每个人仅能喝一碗姜汤祛寒。事后不少人感冒发烧拉肚子,全连人病倒大半,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叫苦,我们经受住了这最初的考验。</h3><h3> 多年以后,回想起那艰苦的一昼夜长途行军,回想起那个清晨醒来的第一天,回想起风雨中个个奋不顾身的战友身影,仍会感慨万千不能忘怀。</h3><h3> 三、生死离别</h3><h3> 1971年9月1日,我们连队进入隧道施工,地点是在兰滩车站东面约七、八公里的禾米沟隧道进口。洞内施工危险性大,进洞的第一天就发生了一起事故,一位同学被装运石渣的斗车挤断了一节手指。随着隧道向深处开挖,更是险象环生塌方不断。1972年元月7日下午,我们连队测量班的同学姜宝记正在洞内测量作业时,被突然而来的一次塌方砸倒在坑道内,当同学们哭喊着将他从石堆中抢救出来时,他因头部受伤,已停止了呼吸。</h3><h3> 四、抢救战友</h3><h3> 1972年3月28号,一次更大的意外事故发生了。这天上午,我们连队施工的禾米沟隧道进口北侧下边墙处,由于岩石破碎,发生了大面积塌方,顷刻间,几十方石块滑了下来,砸在正在下面施工的人员,一块巨石将停在轨道上正在装运石渣的斗车撞到另一侧,车架也变了形,把我们的两位同学埋在下面,存身于石块与斗车轮子的夹缝之间,当时就昏了过去。在无任何起重设备的情况下,正在现场施工的三排同学冲了上去,闻讯赶来的木工班战友和在部队机械连驻勤的战友冲了上去,他们火速从邻近的汽车连找来几个千斤顶,顶起了巨石,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硬是用钢钎和螺丝刀凿开一个口子,将两位同学依次拖了出来送往团卫生队紧急抢救。</h3><h3> 情况是危机的,受伤的王武臣和董志勤同学因失血过多生命垂危,急需输血。消息传来全连同学紧急集合,一百多人的队伍火速赶往团卫生队,在手术室外排起了长队,不用任何人动员,纷纷要求献血,经过化验,符合血型的同学留了下来,大约有十二个人,滴滴热血表达了同学、战友的一片深情。</h3><h3> 两位同学的生命保住了,但是王武臣的左臂和董志勤的右小腿却永远的失去了。从这一天起,全连同学都化验了血型,随时准备为抢救负伤的战友做贡献。以后也不论是哪个连队的战友,只要需要输血,都是积极前往。马铁成同学曾经先后三次为别人献血,荣立三等功,而全连同学究竟有多少人献过血,根本无法统计。</h3><h3> 五、扛水泥</h3><h3> 扛水泥,是襄渝铁路建设施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每一个襄渝铁路的建设者大都有过肩扛水泥的经历。由于交通条件所限,建设铁路所需的大批物资,主要靠汉江上的船运,直到全线公路(施工便道)通车后,这种状态才稍有好转。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量的水泥、圆木、砂石、钢材、施工工具、机械等建设物资和粮食、木柴、煤炭等生活用品运到江边以后,全靠人力双肩去挑、去扛、去背、去送,由江边输送到施工现场。尤其是水泥,是一件又脏又累而又主要靠业余时间来完成的任务。学兵们无论个头大小,身体强弱,个个都能从运输船上扛起甚至超过自己体重的一袋袋水泥,艰难的从河边爬到一个个施工工地,并且数次往返。自己在襄渝铁路建设中究竟扛运过多少次水泥,已记不清了。</h3><h3> 我们都是不足20岁的学生,在大城市中哪里吃过这般苦,受过这般累。可是为了早日建成襄渝线,都拼了。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粮油供应限制,加上副食蔬菜很少,根本吃不饱,这使我们其中不少人累弯了腰、压驼了背,有的还得了风湿病,腰椎病……。但是我们无悔,那是那个时代的年青人实现青春价值的方式。</h3><h3> 六、军民情意长</h3><h3> 襄渝铁路的建成,不仅打通了又一条入川通道,改善了西南地区的交通布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也给闭塞的秦巴山区人民带来了致富、发展的机遇,使许多一辈子都未走出过山沟的农民感受到了一点现代文明的成果。公路通车后,一些住在深山的老人们让儿孙把自己背到山下去看汽车,铁路通车后更使他们感到惊喜。为了这条路,他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烈士陵园中也安息者他们的亲人。</h3><h3>我们连队从三营移居到四营新驻地后,当地村民大部分腾出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搬到更高的山上借房子住,将临近施工点、较好的房屋留给我们住。为解决副食品供应,主动为我们做豆腐,把村边的好地留出来让我们种菜,称我们是西安来的“大学生连”。当地农民生活很苦,但每逢过年过节,驻地村民都要杀猪宰羊,吹打着唢呐、小鼓将自己很有限的肉食送到我们连队表示慰问。山沟对面住着白河县民兵团的一个女子连,他们经常来为我们拆洗被褥,帮助缝补,打扫卫生。使我们这些身处异乡的同学们感觉到当地人民的一片温暖之心。</h3><h3>在施工中,最险、最难、最苦的工作经常被当地民兵团抢去,我们也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伸出友谊之手,得到他们的感谢。当时我们所在的兰滩地区共有铁道兵5850部队一个团,咸阳民兵一个团、白河民兵一个团和四个学兵连,称为“铁兵、学兵、民兵”三兵共战襄渝线。近三年的并肩奋斗,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h3><h3> 往事历历,时刻在心头。在襄渝线上,学兵们贡献了热血、汗水和青春,甚至生命,我们在贡献了青春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三线精神”。这就是坚强、勤奋、勇敢的精神,是一种在艰苦环境中始终保持乐观、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一种乐于奉献的精神,是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三线大熔炉,虽然使我们饱尝艰难,但却净化了我们的灵魂,为我们的人生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们受益终生。因此虽然近三十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怀念这片故土,每当提起往事,总会激情满怀。许多同学,都曾携儿带女去探访那片热土,去祭扫烈士的故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火热的年代,永远不会忘记那昔日的战场。</h3><h3> </h3><h3> 2015年2月于西安车辆厂</h3><h3> </h3><h3><br></h3> <h3>前排左起:赵 峰,王国利,孙大川,</h3><h3>韩建国</h3><h3>后排左起:侯正国,何春生,张伟新,</h3><h3>张国有,孙克斌</h3> <p>孙长河 睢柳冬 韩建国</p><p><br></p><p>纪念赴三线建设五十周年征文</p><p>《路》</p><p>作者:黄连普</p><p> 公元1970年8月22日,在西安市西郊五十一中学,一群十六七岁的娃娃学兵,既迫切而又困惑不安地等待着出发时间的到来,他们不知道将要奔赴的目的地在何方。在送行亲人的道别声中潸然泪下。车慢慢的远去了,亲人在默默地祈祷:孩子,生活不易,前途顺利。 </p><p> 穿越群山峻岭,经历四天的颠簸,汽车开到了白河县城。谁能想到人生的第一次考验来了,公路没有了,要徒步120里,才能到达目的地。此时,绝无退路。路在脚下,走吧。踏着纤夫们踩出的羊肠小道,徒步丈量着120里的山间小道。深夜累倒在目的地进入了睡梦之中。睁开眼,看到的是:身处半山腰,躺在四面无墙,头顶铁皮的棚子下,抬头看,好大的山,低头看,江水惊涛拍岸,水中裹挟着杂物,翻滚、咆哮着顺流而下。</p><p> 这些十六七岁的娃娃,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伴着风声、汉江的咆哮声,我们嘶嚎着泪如雨下。就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吃了第一顿自己作的面疙瘩。</p><p> 从这一顿饭开始,我们迈出了青春的第一步。修公路,打隧道拉开了我们人生的序幕。瘦弱的身躯扛着几十斤的风枪,用身体紧抵住风枪把,人机合一,随着风枪的咆哮和震动,在坚硬的岩石上钻出炮眼。超强的体力付出和强烈的震动,促发了少年的青春萌动。</p><p> 掘进的炮声轰隆,硝烟还未散尽 ,再看出渣的战友,就冲进隧道,大块的俩人抬,小的用簸箕装,翻斗矿车只用四、五分钟就装满了。再看打灰的战友,一盘灰,为保质量,三干三湿,三、五分钟就完了。塌方,夺去了战友姜宝记的生命,英魂化作了秦巴山的彩虹。塌方,生与死的考验。在塌方面前,木工班的战友选择了勇往直前。看着塌了近20米的穹顶,手电筒的光柱都照不到顶。木工班的战友面对危险,没有害怕,没有退缩。嘴里蹦出一个字:“上!”,二十多个小时的奋战,用井字支撑,扇形向上叠架,整车、整车的方木填塞进去,又不知用了多少备顶柴,直至排架到顶,塌方被我们战胜。</p><p> 两年八个月,路修完了。我们又奔赴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兢兢业业的为祖国工作着。然而,世事难料,风云变幻,有的战友下岗了。经过生与死的考验,我们的战友,没有怨天忧人,而是积极应对。大学(苏瑞学小名)摆起了修车的路边摊。帅小伙子方鹏携同举案齐眉的爱妻,骑自行车到车辆厂、三桥、咸阳等周边卖布,个中滋味,谁人能知?</p><p> 我的亲们,我亲爱的战友,我们这些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人,经受住了艰难困苦和生与死的考验,是坚忍不拔、战无不胜的一代人。</p><p> 亲爱的战友,让我们珍惜共同走过的路,享受着我们共同创造的幸福之路,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p><p> 2015、1、19</p><p><br></p><p><br></p> <h3>侯正国,来西京</h3> <h3>李善祥,侯正国</h3> <p>木工班长黄连普</p><p><br></p><p>纪念赴三线建设五十周年征文</p><p>《秋思》</p><p>作者:黄连普</p><p><br></p><p>秋缓缓地走来,</p><p>揣着满满的思念。</p><p>是思念夏的山花烂漫,</p><p>还是思念春的生机勃勃,</p><p>或是思念冬日的皑皑白雪。</p><p>是的,初秋在思念中缓缓走来。</p><p>初秋,我踩着思念的路,</p><p>在秦岭落红的山谷中,</p><p>与秋风撞了个满怀,</p><p>从而,勾起了思绪满怀。</p><p>就是今日,</p><p>五十年前的今日。</p><p>我怀揣着美好的梦,</p><p>踏着初秋的节奏,</p><p>乘着解放大卡,</p><p>盘旋在沣峪口的山道上,</p><p>车轮碾过砂石子路,</p><p>扬起满天的黄尘,</p><p>丈量着漫漫长路。</p><p>就是在那个初秋,</p><p>我和我的发小同学,</p><p>还有新结识的五十一中小伙伴,</p><p>从此成了生死与共的战友。</p><p>好战友,亲兄弟,</p><p>我们经过血与火的洗礼,</p><p>凝成了牢不可破的友谊。</p><p>故而,我思念五十年前的今天,</p><p>那个初秋,</p><p>我终身的思念。</p><p><br></p><p><br></p> <h3>前排:王国利、时秦生</h3><h3>后排:韩云祥、赵秀双</h3> <h3>裴光武,时秦生</h3> <p>张文元、董志勤、刘志勇</p> <h3>张岁发</h3> <h3>孙克斌,来西京,张岁发</h3> <h3>来西京</h3> <h3>王玉安,杨增厚,刘开生於1973年4月合影</h3> <h3>邹德发</h3> <h3>穿军装的王国利,在兰滩汉江边,背后是湖北省。</h3> <h3>1971年在兰滩汉江河滩上的刘开生</h3> <h3>1972年刘开生,杨增厚在连队旁的树林里持枪戎装合影</h3> <h3>杨宏鲜</h3> <h3>霍长安</h3> <h3>屈利建,王新印,侯正国,阴福利</h3> <h3>孙永顺、睢柳冬</h3> <h3>方鹏,赵行坦,孙长安</h3> <h3>毛苏宝、张位宣1971年拍摄于兰滩照相馆</h3> <h3>姜宝记烈士生前照片</h3> <h3>杨忠华</h3> <h3>郭宝安</h3> <p>刘振恩、郭宝安71年拍摄于兰滩</p> <h3>二排长柴建国戎装照</h3> <h3>王宗良</h3> <h3>郭宝安在兰滩</h3> <h3>张金祥、来西京</h3> <h3>屈利建、来西京</h3> <h3>前排左起:方 鹏、谢云忠、孙长安</h3><h3>后排左起:刘国立、来西京、陈永强</h3> <p>乔永亮、张金城</p> <h3>李金柱</h3> <h3>前排左起:李炳玉、刘建设、张金祥</h3><h3> 李旭东</h3><h3>后排左起:石新春、来西京、于建国</h3> <h3>前排左起:李炳玉、李建国、来西京、</h3><h3> 张金祥、李旭东</h3><h3>后排左起:刘建设、石新春、孙克斌、</h3><h3> 李善祥、高宗志</h3> <h3>来西京、孙太平</h3> <h3>李炳玉、来西京</h3> <h3>帽子歪歪戴,小伙那叫帅!</h3><h3>一篇战友情,友谊深似海。</h3><h3><br></h3><h3>纪念赴三线建设五十周年征文</h3><h3>《战友情》</h3><h3>作者:钟立枝</h3><h3><br></h3><h3>我爱我的战友,<br></h3><h3>一群十五六岁娃娃兵,</h3><h3>组成一个坚强的战斗连!</h3><h3>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国防建设的重担!</h3><h3>那不是一段缥缈的梦幻,</h3><h3>因为那是一生难忘的体验,</h3><h3>那是一种生命深处的眷恋!</h3><h3>我爱我的战友,<br></h3><h3>忍饥挨饿永往直前,</h3><h3>劈山开路遇水架桥,</h3><h3>手挽着手,肩并着肩,</h3><h3>象大海波涛奋勇向前!</h3><h3>我爱我的战友,<br></h3><h3>隧道施工脚蹬胶鞋,雨衣反穿,汗水湿透衣衫,</h3><h3>那是同生共死的和弦!</h3><h3>我爱我的战友,</h3><h3>不怕塌方冒顶勇敢奋战!</h3><h3>含着热泪掩埋牺牲的战友,</h3><h3>迈着坚定的步伐永往直前!</h3><h3>我爱我的战友,</h3><h3>拖着虚弱的身体为受伤的战友把血献,</h3><h3>吃碗面条就是最好的病号饭!</h3><h3>那是一种不是亲情的亲情!</h3><h3>那是一种没有血缘的血缘!</h3><h3>我爱我的战友,</h3><h3>情同手足的好兄弟,</h3><h3>生死与共的好伙伴,</h3><h3>为了国家的安宁,人民的幸福忘我无私的把青春奉献!</h3><h3>奔腾的汉江为你歌唱!</h3><h3>飞奔的列车向你点赞!</h3><h3>秦巴山美丽的鲜花为你组成美丽的花环!</h3><h3>共和国旗帜的风采用我们的青春血染!</h3><h3>军功章我们一半,牺牲战友一半!</h3><h3>啊!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当年的娃娃兵,已步入老年!</h3><h3>无论天南地北,远隔万水千山,只要祖国召唤,我们仍是一个永不退色的坚强战斗连!</h3><h3><br></h3><h3><br></h3> <h3>毛苏宝</h3> <h3>军代表和王忠良</h3> <h3>侯正国,姚建</h3> <h3>刘建设、来西京</h3> <h3>石新春、刘建设、来西京</h3> <h3>时秦生、张岁发、杨辰相</h3> <h3>李建国,姚建,侯正国</h3> <h3>前排:耿石金、来西京</h3><h3>后排:苏瑞学</h3> <h3>李炳玉</h3> <h3>阔巧生、张 福</h3> <h3>1971年冬季的一场大雪,雪中照(一)</h3><h3>时秦生、王新民、裴光武在雪中的合影</h3> <h3>雪中照(二)</h3><h3>张伟新</h3> <h3>雪中照(三)</h3><h3>苏瑞学、来西京</h3> <h3>雪中照(四)</h3><h3>睢柳冬</h3> <h3>雪中照(五)</h3><h3>前排左起:苏瑞学、乔永亮</h3><h3>后排左起:姚 建、孙永顺</h3> <h3>雪中照(六)</h3><h3>陈永强、霍长安</h3> <h3>雪中照(七)</h3><h3>李超群、耿石金、孙克斌</h3> <p>雪中照(八)</p><p>王新印、阴福利</p> <p>刁勇彪</p> <p>阴福利</p> <p>苏瑞学、耿石金</p> <p>侯正国</p> <p>侯正国</p> <p>郭斌、李超群、孙克斌</p> <p>安建新、侯正国、李善祥</p> <h3>前排左起:杨辰相、关北镇、巩建国</h3><h3>后排左起:田学忠、方 鹏、张 福</h3><h3>马占国、时秦生</h3> <h3>1971年10月在兰滩团部照相馆拍摄</h3> <h3>1972年12月在崩石沟20连驻地欢送安建新光荣入伍</h3> <p>发小同学送安建新入伍</p> <h3>郑海平</h3> <h3>王玉安</h3> <p>韩 锐</p> <p>前排:孙永顺、刘长根</p><p>后排:王新印、侯正国</p> <p>孙永顺、李建国、孙克斌</p> <p>韩建国、钟振琪</p> <p>刘建设、军代表、来西京</p> <p>来西京</p> <p>石新春、来西京、刘建设、张金祥</p> <p>铁中六九级七班战友在羊圈大柿子树下</p> <p>张金祥在兰滩</p> <p>51中学五班战友73年春节合影</p> <p>韩建国、耿石金、苏瑞学</p> <p>张子龙、李廷拍摄于73年4月</p> <p>侯正国、孙永顺</p> <p>前排:耿石金、古福安</p><p>后排:韩建国、马占国</p> <p>安建新、杨宏鲜、孙永顺、侯正国</p> <p>杨宏鲜</p> <p>船运队战友在汉江拖船上</p> <p>睢柳冬、孙永顺</p> <p>孙克斌、耿石金</p> <p>方鹏</p> <p>贾国勤</p> <p>耿连生</p> <p>刘志勇、孙克斌、军代表</p> <p>周龙</p> <p>高宗志</p><p><br></p><p>纪念赴三线建设五十周年征文</p><p>作者:时建忠</p><p> </p><p> </p><p> 《三线学兵连》</p><p><br></p><p> 风光无限在险峰</p><p> 大巴山涧溪水流</p><p> 少年襄渝修铁路</p><p> 紫旬安康铸辉煌</p><p><br></p><p> 七十年代初深秋</p><p> 离开闹市进山沟</p><p> 古今中外是奇特</p><p> 三线少年学兵连</p><p><br></p><p> 大巴山涧显神威</p><p> 逢山凿洞水架桥</p><p> 紫旬安康大会战</p><p> 祖国建设做贡献</p><p><br></p><p> 襄渝贯通传喜报</p><p> 学兵个个好榜样</p><p> 立功授奖光荣花</p><p> 人民永远莫忘他</p><p> </p><p> 五十年来刻骨犹记</p><p> 高歌陕南可堪回首</p><p> 紫阳架桥钻洞修路</p><p> 问我老矣尚能饭否</p><p><br></p><p> 昔日鏖战襄渝线 </p><p> 崇山峻岭把家安</p><p> 风枪指处江河动 </p><p> 炮声轰鸣变新颜</p><p> </p><p> 而今铁龙驰骋过</p><p> 和谐社会喜空前</p><p> 少年壮志今犹在</p><p> 皓首霜鬓忆当年</p><p> </p> <p>常正才</p> <p>孙克斌</p> <p>前排左起:张伟新、阴福利、柴建国</p><p>后排左起:王新印、侯 建、孙永顺</p> <p>王新印</p> <p>前排:刘长根、安建新</p><p>后排:王新印、张伟新、侯正国</p> <p>张建忠</p> <p>孙大川、王新印</p> <p>张伟新</p> <p>时秦生</p> <p>董源康、安建新</p> <p>杨自来、柴建国</p> <p>前排:姚建、董源康</p><p>后排:杨宏鲜、孙大川、刘长根</p> <p>刘建设、石新春、李旭东</p> <p>李金柱、田学忠</p> <p>前排:杨自来、石新春</p><p>后排:于建国、李炳玉</p> <p>董源康</p> <p>董源康</p> <p>董源康</p> <p>石新春、张金祥</p> <p>李炳玉、石新春、杨自来、于建国</p> <p>孙克斌</p> <p>王新民</p> <p>前排:来西京、于建国、张金祥</p><p>后排:李炳玉、杨自来、石新春、刘建设</p> <p>孙克斌、耿石金</p> <p>黄连普</p> <p>军代表、王武臣</p> <p>刘志勇、张文元</p> <p>前排:王新民、李建军</p><p>后排:杨新民、吴建华、高铁柱</p> <p>李超群、马占国、孙永顺</p> <p>测量班战友休息时登高远眺</p> <p>杨辰相</p> <p>巩建国</p> <p> 此美篇为纪念赴三线建设五十周年而制作,感谢连群战友们的积极参与和踊跃投稿,愿我们的友谊长存,三线学兵精神永放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