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文化———回族

五年六班李佳仪

<h3>四年二班李佳仪</h3> <h3>回族简介</h3> <h3>别名:回民、回回、回回民族<br></h3><h3>语言:通用汉语、或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h3><h3>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河南、新疆、云南、河北、安徽、辽宁、吉林、山东等省及北京、天津等城市。人口860万,居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第三位。<br></h3> <h3>回族建筑</h3> <h3>回族建筑是回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h3><h3>1、建筑工艺的中阿结合性。即将伊斯兰的装饰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手法相融汇,通常采用白、蓝、绿等冷色布置大殿,体现了穆斯林喜欢的审美心态。</h3><h3>2:布局的完整性。即多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形制。其建筑以一定的中轴线排列,具有完整的空间。</h3><h3>3:坚持伊斯兰教的基本原则,突出表现了清真寺的宗教特点。</h3><h3></h3><h3>4、寺院园林化。我国回族清真寺内,往往小桥流水,山石叠翠,遍植树木花草,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使人在崇敬之余,深亲切。</h3> <h3>回族饮食文化</h3> <h3>在饮食方面,禁食猪、狗、驴、骡、马、猫及一切凶猛禽兽,自死的牲畜、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烟、喝酒等</h3> <h3>回族饮食最具中国清真饮食的特色,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清真饮食的代表。回族饮食则是在保持传统清真饮食的基础上,较多地、有选择地融入了中华饮食文明,从而使回族饮食以显著的“宗教性”、“兼容性”、“丰富性”为其个性特色,屹立于中华饮食之林,显示着勃勃生机,焕发着青春活力。</h3> <h3>回族民族服装</h3> <h3>回民从过去到现在,男子的白帽、戴斯达尔和妇女的盖头等传统范围是最广泛的,无论是在江南水乡,还是在北方的黄土地、黑土地上,凡是回族聚居的地方,头饰的习俗是很明显的。这一习俗与中国汉族的服饰习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h3> <h3>回族婚礼</h3> <h3>婚礼流程:定茶一——插花————娶亲———念祝福语———回门</h3> <h3>回族丧礼</h3> <h3>回民实行土葬,丧事不拖延,不铺张,故有速葬、薄葬的特点。把死亡叫“无常”,称死人为亡人。不看风水,不论男女,不论贫富尊卑,以入土为安,三日内埋人。讲清静肃穆,不动用乐器,不放鞭炮,不放火纸,不唱孝歌,不用烟酒</h3> <h3>谢谢观赏</h3>

回族

饮食

建筑

清真

回民

习俗

传统

中国

特色

回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