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是己亥年九月九重阳节(2019年10月7日)。小时候,觉得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长大了,觉得重阳节是爸爸妈妈的节日;不经意间,重阳节成了我们自己的節日!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已是年逾古稀。回首往事更使我想念逝去的亲人,于是马上着手整理了一些祖辈的照片集于一篇,既可以抒发对祖辈的怀念,也可以使晚辈们能了解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对于我们没有家谱遗存的“城里人”就显得尤为必要了。<br><br>我家祖籍是江苏苏州,由于祖父很早就到上海从业,所以我们从小就生活在上海,对祖籍没有太多的感知,直到长大后才从父辈那里知道我们的家乡是江南四大水乡之一的苏州市吴江区的同里古镇。</h3> <h3>故里寻访祖先足迹</h3> <h3>同里的小桥流水人家</h3> <h3>我家可谓是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祖父金继孟很早就到上海学习金融,祖母吴瑞贞是苏州状元家的小姐,毕业于民国初年的高等学堂,因此她让我们称其为祖母而不是奶奶、阿婆之类的称谓。父亲三兄弟金雄声、金俊声、金宏声都毕业于民国时期的大学,姐姐金佩衡、妹妹金秀衡也都受到良好的中学教育。<br><br>祖父母是地道的苏州口音。每次祖母带我们到饭店吃饭都会点很多肉菜,不断用软糯的苏州话叫我们nei qie niang (你们吃呀),然后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吃。与祖母的“慈”不同的是祖父的“严”,一次我们趴在四楼窗台上往下投放玩具降落伞,怕我们出危险他竟然把降落伞踩毁,直到长大后我们才明白这是出于爱护的严厉 !<br><br>由于祖父是个做事极其认真的人,曾出任民国政府中央信托局襄理之职。也正因为此我父亲的家庭成分被划定为伪官吏,对我们这些子孙的升学就业等都造成一定影响,尽管父辈不断申诉认为成分应该是高级职员,但最终也是不了了之。</h3> <h3>我的祖父祖母</h3> <h3>上海祖父的石库门老宅</h3> <h3>我父亲金俊声毕业于沪江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立志用所学的知识建设国家,但生不逢时,由于日本军队入侵,上海沦陷,他只好随政府去了重庆。</h3> <h3>父亲十九岁时风华正茂</h3> <h3>父亲的大学生时代</h3> <h3>我母亲褚瑛祖籍浙江诸暨,外公在杭州经商,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活动,因病英年早逝。娘舅,姨妈都生活在上海。母亲在杭州中学毕业后前往上海,成为上海中西大药房的职员,自食其力收入颇丰,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后因日军入侵致上海沦陷,母亲历经千辛万苦离沪赴渝。</h3> <h3>母亲是知性的职业新女性</h3> <h3>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h3> <h3>母亲与外婆在一起</h3> <h3>上海外婆家洋房老宅</h3> <h3>我父母是在重庆相识相恋并喜结连理,当时婚礼场面很大,上海摊大亨杜月笙先生为他们证婚。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人与杭州人的结合堪称天作之合!</h3> <h3>父母在重庆的结婚照</h3> <h3>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h3> <h3>我的家人大多在银行从业,除祖父供职中央信托局外,姨夫骆清华是民国中国银行董事长,舅父褚庭爵是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总经理。由于日寇铁蹄肆虐,父亲已无法实现建设救国的志向,也加入中国银行工作,先后担任重庆分行、上海分行会计部主任。<br><br>父母育有三个子女,哥哥1945年出生于重庆,我1947年出生于上海、妹妹1954年出生于天津。我和哥哥的名字是祖父起的,祖父根据古籍《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意,为哥哥起名金治平,我随其之后便起名金治宇,足见祖父对国家太平社会进步的期盼和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妹妹金泓是后来迁居天津后出生的。</h3> <h3>父母与我们在上海</h3> <h3>母亲与童年的大哥</h3> <h3>幼年小哥俩在上海</h3> <h3>表姐骆韫钰与我们两兄弟</h3> <h3>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姨妈姨夫举家迁往香港,邀我父母前往。父亲辞了银行工作携母亲和大哥乘汽车出发去香港,但因舟山战事交通受阻,返回上海后失业。此后父亲先后在郑州火柴厂、天津大北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进入天津油漆厂从事财务工作。父亲安定下来之后,1953年母亲带我们两兄弟迁居天津。我家居住在解放路滨江道路口的大楼里(现在的津湾广场)。大哥就读西安道小学,两年后我入学河北路小学。<br></h3> <h3>母亲与我们兄妹在天津</h3> <h3>我家在天津居住的大楼</h3> <h3>在天津父亲上班早出晚归,母亲承担起照顾我们的全部家务,因无法脱身几次失去了再就业的机会,因此成为母亲终生的遗憾。<br><br>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资普遍很低,仅靠父亲每月八十多元的薪水要维持五口之家的生活总是入不敷出,为此母亲在家除操持家务外还承接诸如手套、垫肩等劳防用品的缝纫活计,以补贴家用。尤其是在六零年三年困难时期,我们兄妹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为了让我们吃饱饭不惜买议价(高价)食品,为此父母把家中凡是值点钱的首饰、皮货都送到委托商店寄卖兑现。这段时间表姐骆韫钰总是关心着我们的成长并慷慨的给予资助,表姐褚静怡也经常到天津看望我们。我们始终视她们为亲大姐。<br><br>父母亲年轻时也有过广泛的兴趣爱好,诸如溜冰、跳舞、骑马、听评弹、唱京剧等等,为了这个家他们放弃了所有。父亲爱喝酒,他喝酒时话很多全家受其感染都很开心,但他喝了酒就不吃饭和菜,其实他是省给我们吃。最困难的时期他甚至用医用酒精兑水喝,严重的伤害了身体。想到这些至今我心里都非常难过!就这样我们度过了在父母呵护下既幸福又苦涩的少年时代。<br><br>1964年大哥考上了大学,我也考入了理想的高中,妹妹还在上小学,我们有出息父母格外欣慰,感觉为我们做出的牺牲和付出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家里多了许多快乐祥和的气氛。</h3> <h3>含辛茹苦饱经沧桑的中年父母</h3> <h3>在父母呵护下我们健康长大</h3> <h3>我的中学时代</h3> <h3>初高中我就读的学校</h3> <h3>由于支援内地建设的需要,1965年父亲被调往甘肃兰州筹建西北油漆厂,母亲和我们仍留在天津。次年由于众所周知的那场运动学校都停课了,我和大哥都寄宿在学校,响应号召或串联或贴大字报。这是一场史无前例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并要触及每个人灵魂的大革命。很快就触及到了我家,由于我家的海外关系和社会背景,家被红卫兵抄了,以莫须有的问题批斗母亲,为此母亲只好带着未成年的妹妹迁居兰州。1967年初母亲去哈尔滨二表姐家,就在这时父亲成为所谓的牛鬼蛇神被关进了厂里的“牛棚”,妹妹金泓当时还只有十二岁,就一个人在家照顾自己,在恐惧与艰难中度日,直到母亲赶回兰州。由于父亲没有任何历史问题,所以很快就从“牛棚”里放了出来,但却被安排到仓库做装卸工。<br><br>我们两兄弟仍留在天津,原以为大哥毕业后会分配工作,我也能参加高考,但等来的却是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父母为了我的安全1968年让我把户口从天津迁到兰州,但仍未能躲过下乡的命运,我被安排到甘肃玉门插队,在“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的戈壁滩上“修理地球”。大哥被下放到河北宁晋县的农场接受再教育。<br><br>尽管生活艰辛父母还是随时关心我们漂泊在外的孩子,尤其是在玉门插队的我,艰苦的环境超强度的劳作还吃不饱饭。父亲千里迢迢到玉门看我,带来了母亲为我准备的食品和温暖,至今我难以忘怀。大哥每月从农场微薄工资中给我寄点钱,虽然钱不多但足以能让我改善一下生活,偶尔去镇上打个牙祭吃碗炸酱面已属奢侈的享受了!</h3> <h3>1968年摄于兰州饭店前</h3> <h3>表姐骆韫钰、褚静怡及表外甥徐忆来兰州</h3> <h3>玉门知青魏木成、王亦伟、郭全增</h3> <h3>五十年后插队旧居土坯房依然如故</h3> <h3>1971年大哥被安排到宁晋县城中学教书;我被抽调到兰州的煤矿成为矿工;父亲回到科室工作。妹妹还在家待业,经过我的努力安排她做了煤质化验工作。家庭生活出现了转机。为了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能做的就是常回家看望父母并孝敬一些钱以改善他们的生活。<br><br>七十年代中后期,大哥经过努力把工作调到省会石家庄;我也圆了大学梦成为中学教师;妹妹调到父亲厂里回到了父母身边。</h3> <h3>我们常回家看望父母</h3> <h3>我们兄妹都已参加了工作</h3> <h3>我在陕西师大学习</h3> <h3>我们都已长大成人,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1971年大哥在河北与叶伊敏结婚,1974年我与李彩英在煤矿成家,1981年妹妹与许双亭在兰州结婚。三个子女先后成了家也就了却了他们的心事。<br><br>1983年父亲光荣退休,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都急需人才,做为经济师的父亲成为涂料行业的抢手人才,被聘请到江苏常州工作,虽然很辛苦但他还是很开心。母亲经常到三个子女家小住,孙辈们茁壮成长,家庭生活逐年改善。这是父母最轻松最快乐的一段时光。</h3> <h3>父母轻松快乐的老年</h3> <h3>我那个年代只能拍革命化的结婚照</h3> <h3>妹妹总算赶上了拍婚纱照的好时候</h3> <h3>哥嫂携子女到兰州看望爷爷奶奶</h3> <h3>母亲在窑街我家</h3> <h3>兄妹聚首在兰州</h3> <h3>父母卸下重担露出了幸福笑容</h3> <h3>孙辈四兄妹:金凯、金星、金蕾、许一唯</h3> <h3>孙辈绕膝父母安享天伦之乐</h3> <h3>全家福</h3> <h3>母亲在石家庄大哥家</h3> <h3>母亲在南京我家</h3> <h3>母亲在兰州妹妹家</h3> <h3>现在父母已经离我们而去了,想起与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无论是苦还是乐有他们在的日子总是最幸福的!追忆他们的一辈子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有过无忧的少年,遇到过战乱的青年,经历过艰辛的中年,仅享受了短暂快乐的老年。<br><br>1994年我和妻从兰州调到南京工作,由于是隶属于上海的单位,我们的户口人事等各种关系都在上海,所以退休后我们回到上海定居。妹妹夫妇退休后也把户口迁到上海。也算是半个世纪后的回归吧,回到了你们的出发地,实现了你们的愿望!<br><br>由于我们不懈的努力,大哥和我都被评聘为中学高级教师,成为学科带头人,高三把关教师,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大学生。大哥成为外语教研室主任;我被提任校长兼书记;我妻成为建筑工程师替父亲实现了年轻时的理想;妹妹虽然没能得到深造的机会,但她生性好强,努力自学,成为业务尖子。尤其是她退休后拜师学习声乐,先后在闵行区、松江区社区合唱团成为独唱台柱子,曾代表上海师大老年合唱团到日本参加交流演出。你们的孙辈也个个优秀,长孙金凯孝敬长辈、乐于助人、勤奋努力成为优秀的自行车骑手;次孙金星在上海交大毕业前入党并获上海市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自主创业经营公司闯出了一片天地;孙女金蕾极富领导才能和工作经验,作为五星级酒店的部门总监把餐饮部管理得井然有序;外孙女许一唯毕业于上海东华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所学的知识助她销售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大哥的孙女金一帆明年就要大学毕业了,外孙张士博刻苦训练有很高的舞蹈天赋;我的的孙女金辰学习成绩优秀明年将入学高中;妹妹的外孙张耀文极其聪明可爱,总之子孙们都有很强的进取心。<br><br>我的家人对新中国充满热爱。大伯金雄声1949年参加两航起义从香港飞回祖国怀抱,为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三位表姐骆韫钰、骆韫珠、骆韫琴放弃香港优越的生活条件返回国内就学就业,姐夫徐金城从苏联留学归来成为水利专家,他们都把毕生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表哥骆锡耀57年倍受不公,但在改革开放后仍献身四化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我和大哥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学习,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培养下一代教书育人做出了突出成绩,大哥成为河北省外语学会理事;我获得兰州市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我撰写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归纳运用》等几篇教育教学论文分别在甘肃、江苏等省部级专业刊物上发表。<br><br>敬爱的祖父母大人、父母大人,我们这些子孙后代没有辱没金氏家族的优秀家风,我们将告诫子孙后代牢记你们的教诲,继承祖辈诗书传家、诚实守信、励志自强、勤俭持家的家风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以告慰你们的在天之灵。<br><br></h3> <h3>大哥志得意满风度翩翩</h3> <h3>讲座言爱国:爱国必先爱家</h3> <h3>妹妹赴日本演唱交流独唱《我爱你中国》</h3> <h3>兄妹一家亲</h3> <h3>哥俩好</h3> <h3>大哥的全家福</h3> <h3>我全家在台湾旅行</h3> <h3>妹妹的全家福</h3> <h3>在沪亲人全家福</h3> <h3>后记:由于篇幅有限家中诸多往事无法面面俱到,年代跨度长,缺乏更多的资料和照片,难免以偏概全,还请亲人们多多谅解。再发一些照片以便唤起亲们更多的回忆,也为后代留下对先辈更多的感性认识,更好的理解祖辈们所处的时代。我开其端,晚辈殿其后,希望后辈们能接力续写金氏家族的家史。<br><br> 金治宇 2019年10月于上海</h3> <h3>妹妹的芳华岁月</h3> <h3>1973年外白渡桥与上海大厦</h3> <h3>我和妹妹那时都很年轻</h3> <h3>我们也曾有过浪漫的青春</h3> <h3>1974年与爸妈在上海合影</h3> <h3>童年的金星与许一唯兄妹</h3> <h3>举杯共祝家庭幸福美满</h3> <h3>大哥携子孙来兰州四世同堂</h3> <h3>哥嫂在海南</h3> <h3>金星陪同大伯大妈在沪寻根</h3> <h3>妹妹夫妇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h3> <h3>许一唯与儿子张耀文相亲相爱</h3> <h3>嘿嘿,峰峰是男孩子不是雄性生物</h3> <h3>大学生时期阳光帅气的金星</h3> <h3>梅花香自苦寒来(96年南京)</h3> <h3>法国巴黎凡尔赛宫</h3> <h3>2003年赴香港考察教育并看望表姐全家</h3> <h3>表姐骆韫钰夫妇来南京</h3> <h3>徐忆回香港看望父母</h3> <h3>表哥骆锡耀来南京</h3> <h3>与表姐褚静怡、褚镐怡在沪合影</h3> <h3>姑妈金秀衡在美国</h3> <h3>大伯金雄声参加两航起义从香港飞回祖国怀抱</h3> <h3>与堂弟金友南在北京(大伯金雄声长子)</h3> <h3>与堂弟金友勤在天津(大伯金雄声次子)</h3> <h3>与金友南、陈力夫妇在上海合影</h3> <h3>大哥在金友南北京家中做客</h3> <h3>大嫂和金蕾母女情深</h3> <h3>金蕾与儿子张士博母子连心</h3> <h3>张士博高难度的舞蹈跳跃</h3> <h3>与侄子金凯兰州合影</h3> <h3>金凯获得自行车赛冠军欢庆胜利</h3> <h3>祖父第五代孙辈中第一个大学生金一帆</h3> <h3>菲律宾海滨</h3> <h3>与儿孙同乐</h3> <h3>高山流水不老松</h3> <h3>夫妻同心老来伴</h3> <h3>大连你好</h3> <h3>画中人</h3> <h3>在希望的田野上</h3> <h3>乘坐邮轮旅行</h3> <h3>年近花甲再秀一把</h3> <h3>长白山天池</h3> <h3>大海拥抱着我们祖孙</h3> <h3>守护祖国大门</h3> <h3>马迭尔冰棍太好吃了</h3> <h3>呵呵,厉害了还敢上树!</h3> <h3>妻七十岁生日。九十二岁的岳母与十四岁的曾孙女四世同堂。</h3> <h3>我的全家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