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到牡丹江境内已半年有余,近日终于有机会利用一次到城里办事后需要随车到海浪机场接同事的时间差,于勿忙间参观了位于牡丹江的八女投江纪念馆,了却一个心愿的同时,更感动于八女投江、东北抗日联军的种种艰难困苦和英雄壮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 牡丹江“八女投江纪念馆”(实为:八女投江纪念馆、革命英烈纪念馆、历史博物馆三馆合一)位于牡丹江畔的江滨公园一侧,建筑面积6885平方米,2006年开始筹备布展,2011年7月30日正式开馆。</h3><h3><br></h3><h3> 展馆共分为五层,有4个基础展厅及2个临时展厅,基本展厅陈列包括《八女投江事迹暨牡丹江抗日斗争史实展》《革命英烈事迹展》《牡丹江历史陈列展》。</h3><h3><br></h3><h3> 展出内容分为:日寇铁蹄下的牡丹江、牡丹江的抗日烽火、多民族人民并肩抗日、八女英烈壮歌、中苏军民并肩作战赢得抗战的最后胜利、英烈千秋等几部分,突出表现了“八女英烈,视死如归,忠魂永驻,流芳千古”的主题。</h3> <h3><font color="#010101"> 下图为纪念馆一楼大厅(局部)</font></h3> <h3><b><font color="#ed2308"> </font></b><b><font color="#ed2308">背景、简介:</font></b><br></h3><h3>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南五常地区远征,期间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h3><h3> </h3><h3> 10月下旬的一天,远征回返的抗联第五军第一师百余人队伍,行至牡丹江市林口县境内乌斯浑河畔,日军闻之集合1000多名日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h3><h3><br></h3><h3> 为便于大部队突围、减少大部队损失,以冷云为首的仅有八人的妇女团担起了掩护的任务,主动把敌人的注意力引了过来,她们英勇抗击日军熊谷部队的袭击,使部队主力得以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却被敌军围困乌斯浑河边。</h3><h3><br></h3><h3> 前面有凶恶的敌人,身后是滔滔河水,她们毅然拒绝了大部队的营救,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最后毅然背着负伤的战友,投入凶猛暴烈冰冷刺骨的乌斯浑河,为国捐躯。<br> </h3><h3> </h3><h3> 她们分别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br><br></h3><h3> 东北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后,在日记中写道“、、、乌斯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 <br> </h3><h3> 电影《中华儿女》、《八女投江》都是根据她们的事迹拍摄的。2009年9月14日,她们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h3> <h3><font color="#010101"> 纪念馆一楼大厅内上方独特的造型,由112位英烈头像组成的圆形空间令人震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八女投江纪念馆展厅外的八女塑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八女投江纪念馆展厅外的电子触摸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展厅内展出图片内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纪念馆开放期间:周二至周天上午9.00到下午15.00,期间每天上午9.30、下午14.30分别有一次定时免费讲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与八女投江英雄事迹相关的部分电影胶片、书籍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这座《风雪中永远的雕像》前,独自久久凝视,圣洁的雪塑冰雕母子令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一对抗日烈士的妻女,在被冻僵在冰天雪地中前,经历和遭遇、忍受了何等惨烈的悲痛、饥饿、风霜雨雪等艰难困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抗联中的伟大女性--赵一曼与儿子及写给儿子的书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东北抗联吕老妈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抗联五军密营</font></h3> <p><b> 板石场会议</b>:</p><p> 1936年2月,在镜泊湖南湖头板石场的密营里,中共东满特委与吉东特委、二军、五军代表周保中、魏拯民、陈翰章、金日成等人,召开了在东北抗日斗争史上与朝鲜革命史上具有里程碑重大意义的会议。<br></p> <h3><font color="#010101"> 抗联名将周保中获得的部分勋章、纪念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为更多更快地掠夺牡丹江地区丰富的物资,日本侵略者把控制原有铁路和修建新的铁路,作为头等重要的战略任务。1934年改图门建设事务所为牡丹江建设事务所,专职负责铁路的修建工作。从1932年5月至1944年12月,新建了九条铁路,总长达1521公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八女投江纪念群雕,位于牡丹江市的牡丹江畔的江滨公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群雕于1984年筹建,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为群雕题写了“八女投江”四个大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八女英烈 光照千秋。群雕于1986年9月7日举行工程奠基仪式,1988年8月1日落成,高13米,长8.8米采用花岗岩石材雕凿而成。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参加了奠基及落成典礼。<br><br><br></font></h3> <p> <font color="#ed2308"><b> 注:"八女投江纪念碑"与“八女投江遗址陈列室”</b></font><br> “八女投江”殉难地位于牡丹江市林口县刁翎镇三家子村柞木岗子山下,乌斯浑河左岸老道口一带。</p><p> </p><p> 1982年10月,在遗址处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纪念碑",上题"八女英烈 光照千秋"八个大字。</p><p> </p><p> 1995年又重新修建了纪念碑和陈列室,陈列室为“八女投江”殉难地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八女投江遗址陈列室,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为其亲笔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