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太白山,秦岭山脉最高峰,也是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如鹤立鸡群之势冠列秦岭群峰之首。自古以来,太白山就以高、寒、险、奇、富饶、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称雄华中。</h3><h3><br></h3><h3> 2019年10月3日,我们一行四人利用国庆长假准备穿越太白,看南北分水岭,到大爷海,上拨仙台,到秦岭的最高峰上看看,感受驴友登山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h3><h3> 一大早8:00点,赶在山角下“游客接待中心”开山门,购票(门票90、往返的车费60),抓紧上车,想早一点上到“天圆地方”,天气多云、阴,出发前我们住宿的店家老板说山上可能下雨,不管那么多,也许山下下雨,山上是一片云海呢!想入非非,带者幻想,也准备了雨衣就出发,呵呵!<br></h3> 浅秋的太白山,大部分植被还是绿色的,只有部分树木的树叶开始泛红、泛黄,鲜艳艳,点缀在绿色的大山中,很是明显、好看。<br> 坐上中转上山的专用中巴车,具说上山要一个半小时,当走到大约三分之一路的时候,车停了,司机师傅说必须下车,往前走三公里后再上车,不明就里的我们就下了车,来到了太白山第一站,山谷、瀑布、三国古栈道。<br> <h3><font color="#010101"> 太白山名由来已久,现代地理定义的太白山,包括原太白山、鳌山以及联接二者的西跑马梁等。原太白山与鳌山东西对峙,又有东、西太白山之称。</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听说有许多的驴有从太白山一直穿越到鳌山,要走好几天才行。上山有一牌子说,由于穿越的路线过于危险,己经冻死、饿死、累死、摔死、淹死,被野兽咬死吃掉的等等,己发现的有50多人。现在禁止这条线穿越。</font></h3> 具说这里是唐朝诗仙李太白醉酒、作诗斗百篇的地方,所以就有了这么多的酒坛子,每个坛子上都有一首诗人的名篇。<br> <h3> 也醉卧一下,看看能不能出诗篇一首。嘻嘻哈!<br></h3><h3> 就这样走了三公里,耽误了不少时间,到第二个景点时大家都不下车了,司机师傅说了也不下车,就直接到了索道站,再购票(票价往返230元),直上“天圓地方”。一到山上,1.冷,2在下雨,3.还刮着大风,4.我还穿着单衣裤,赶紧加上背上来的厚衣服,雨衣。来到索道站外先留个影“华夏分水岭,神州南北界”。<br></h3>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天上下着雨,地下湿漉漉,大雾白茫茫,那风还在嗖嗖的刮。于是我们决定先走到“小文公庙”看看,就往回返。<br> <h3><font color="#010101"> 到“小文公庙”全是木栈道,上上下下比较好走。时间是11:04分,因为看了一下时间,所以记住了。先吃点东西再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风吹云开,雨下小,山云间在风的作用下,时开时合。这是小文公庙旁的景色。一阵切喜,是不是能不下雨了,又在妄想,嘻嘻!于是大家一商量,继续前行,向着他“大爷海”前进,争取当晚在他“大爷海”住宿。</font></h3> <h3>从小文公庙出发,要先进行登记,每个人的信息都要录入,然后才能进入这用碎石头块铺就的石头路,去他“”大爷海”的路,首先要到达“”大文公庙”,大约有三公里多路,看看两边山上山下,就是用大堆大堆碎石头块子堆成的山。我在想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把天宫都给拆了个稀碎,大概是从那会掉下来的天宫建筑废料堆堆成的这个山吧!嘻嘻,哈哈哈!大自然不可抗拒!</h3> <h3><font color="#010101">走着走着又见云雾开,远方露出了山尖尖,拍二张看看。</font></h3> 此情此景很兴奋,同声高唱《我爱你 中国》啊啊啊-------<br> <h3><font color="#010101"> 山石缝间开的这兰白相间小花,很是好看,草已枯黄,可小兰花正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去往大文公庙是3公里左右的路,听起来也就3000米,可是在这崎曲不平的石头块上走,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再加上风、雨、冷、泥泞、负重,和我们一起上山的两只小泰迪狗,给冻的不轻,混身都湿漉漉的,冻的一直发抖,四只小眼睛可怜的一直盯着主人,只好抱上走,全靠东子身体棒,抱了一路,要不还真是问题。哈</font></h3> 越往前走,越来越高,雨还越下越多,(注意不是越下越大)还不停了,走了大约二个多小时,终于走到了“大文公庙”,海拨3568M,雾更大、雨不停,想像中要站在云之上的希望是不可能了,赶紧走进庙旁的小店里休息,取暖去了,走进屋内,十多平方的小屋内全是人。<br> 在大文公庙旁的小屋内我们站着等了一小会,屋里还有个炉子,一群人围在那里取暖,还有两个长条桌,等有了地方坐下,四人要了两桶方便面(有点贵)和自带的干粮一起吃了,顺带着休息一会。到下午2:54分,天公一直下雨,大雾更浓,去往他“大爷海”的路更加不好走了,于是决定放弃去他“大爷海”往回返,争取这4、5公里的路在18:00点前赶到索道站,否则就--------<br> <h3>牌子后面就是去往他“大爷海”的路</h3> 从小文公庙到天圆地方的路上,忽见天空中蓝天白云显现。<br> <h3><font color="#010101">一会又云海上露出山尖尖,时隐时现,一阵兴奋!</font></h3> 虽然出现的时间很短,显露的山也不多,但足已!啦啦啦---<br> 终于在18:00左右赶到了索道站,可以安全下山了,在这“天圆地方”再留个影,下山!<br> <h3><font color="#010101"> 山上的气温3度左右,不知道晚上会不会下雪,我们带的保暖衣物有点少,在夜晚还真是问题,通过这第一次半穿越体验,看那驴友们的大背包,手拄着登山杖,累的气喘吁吁,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哈哈,长了不少见识,学习学习。</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 本次拍摄因为下雨,所以是手机拍摄!</h3><h3> 记录生活,感受四季,感谢您的观看,谢谢!</h3><h3> 摄影/后期【愉然视觉】</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