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农历二零一九年九月初九,重阳节,再过八天,九月十八日,母亲即将迎来八十岁生日!借这机会,我想我该用点文字来描述记录我的母亲,以感谢这么多年来她含辛茹苦养大我们几个子女,并一直为这个家耗尽心血默默奉献的伟大恩情。</h3><h3> 母亲生于民国二十八年,贵州黔西道大定县大山低凹关家大土人氏。十一岁时丧父,母三寸金莲,不事生产,兄因祸事远避他乡。命运多舛,辛酸苦累!(余将另文记述)</h3><h3> 下面文字多数选自这些年朋友圈内容,很多是与母亲有关。</h3><h3><br></h3><h3>“这就是我所做过的,我所想过的,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以同样的坦率写出了善与恶。我既没有隐瞒任何恶行,也没有添加任何义举。”</h3><h3> ——卢梭【法】</h3> <h3>2018年元旦凌晨1点看看朋友圈,全部刷屏晒18岁的照片,我也不甘落伍,与时俱进嘛!我跟着晒一晒18岁时跟老母亲的合影。当初的青涩、幼稚随着28岁、38岁的过去已化为沧桑,岁月确实是把刻刀,将我雕刻成屈服于社会之人。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但我似乎从未伸过。因为我屈从的是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屈从的是父母哪怕对我的误解;屈从的是妻子认为我的不可理喻;屈从的是孩子要某样玩具的歇斯底里;屈从朋友们为了我健康的诫勉。我不得不有这些屈从,因为这些屈从带给我的是生命的乐趣!我是本份的农民,我从未放弃我对社会的责任感,我尽我力所能及的绵薄之力回馈社会对我的关爱。所以我理所当然的成为一名光荣的社会公益人士。我附了一幅我老家的图片(下图),是让它提醒我,劳动创造美好未来,我的一砖一瓦,是我辛勤劳动所得。天道酬勤,心中有梦想,有精神,美好生活是可以靠双手打造出来的。这些话送我自己,也可与朋友们共勉!2018,我们再次共同奋斗!也借微信平台,向那些一直关心我的各个领域的朋友们由衷说声:谢谢!你们成就了我!</h3> <h3>老家,母亲的汗水浸进一砖一瓦。</h3> <h3>你在那头,</h3><h3>我在这头,</h3><h3>我们在外头,</h3><h3>心握紧在手头!</h3><h3><br></h3><h3>某一天,你走了,<br></h3><h3>你在里头,</h3><h3>我在外头,</h3><h3>剩下我们:</h3><h3>前面是矮矮的坟头。</h3><h3>你不在,</h3><h3>我们去哪里寻找乡愁?</h3><h3><br></h3> <h3>“老幺……</h3><h3> 哎……”</h3><h3> 一呼一答,母亲的声音将我从睡梦中唤醒。</h3><h3> “你该回家了,你的葡萄已经熟了,得想法子卖出去,别天天在外逛着”,母亲一遍又一遍地叮嘱!</h3><h3> 我得承认,除了干活的时候,我几乎像天上的云彩一样飘忽不定,时而南北,时而高低,我痴迷到认为我是带着某种使命,需要不停地去追寻自然的奥秘、探索人生的真谛。在一个村庄呆久了,会像一条老狗一样,认识的就那几个庄稼把式,趴在一边听着谁家牛又下崽了的陈年旧事,一旦走远几个村庄,不得不夹着尾巴学着低调。所以,我经常远足,是想翻越亘古不变阻拦在当地的大山,想改变一点事物。</h3><h3> 但我发现我始终没改变什么。拿葡萄园说吧,我仿佛回到刀耕火种年代,用锄头锄地,用镰刀割草,不知道啥叫农药,啥叫除草剂,一切回归到祖上传下的原始状态,用积下的人畜粪尿去灌施葡萄。并且,我相当懒,园内杂草丛生,反倒是给虫虫及鸟儿提供了一个乐园。某天我在园子草丛里迷糊欲睡时,两只蚂蚊居然在我肚皮上展开撕杀。我的天,我这个充满智慧的人的肚子居然成为它们的竞技场。</h3><h3> 回头想想,人类啥时候干过它们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人们对于自然生灵的敬畏,贯穿古今。当夜晚来临的时候,狗就开始统治整个村庄,没有人与它争夺话语权。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偶尔晚归,你就会遭受狗的监视,这就是生活。再生气,你也没法反咬它一口。</h3><h3> 既然改变不了什么,又不愿接受坑人的现代方法,我唯有扛着锄头,与万物生灵为伍,用一颗干净的心,共同守护我的庄园。因为来我园子的人,均是有着深厚感情的亲朋好友,人得有良心,不能因追求利益而坑了健康!</h3><h3> 我暂时放弃我的“云游”之念,听母亲的话呆在家里,听那惊喜的天籁之声!</h3> <h3>母亲也认可传统种植,给别人健康产品是做人底线。</h3><h3><br></h3><h3> 我到底干了什么?我不知道!我说我干了什么,别人也不相信。他们只说我是个疯子,省事的事不干,任果园的草疯长,还抠,舍不得花两个钱买除草剂,他们总是用一劳永逸的方法教我。我承认,我在他们眼中是个异端,我那一亩三分地连续三年减产,只有余粮再卖出去及供自家需求,也是源于没有使用除草剂的原因。我老父也把我划于不称职的农民之列。</h3><h3> 我将那些草全当棉被覆盖在土壤上面,试图给蚯蚓搭一个家,好让它们在里面跳舞;我每天拆下杀虫灯的收集瓶数里面的蛾类,再换算一下扼杀了多少只害虫;要不就去试下粘虫板的粘虫效果是否过期;或者看看防虫网哪里又被打开缺口有外敌入侵了。</h3><h3> 我每天就这样不务正业。樱桃也熟了,我压根没去大路边竖块牌子,用七八千块钱的代价去告诉路人,来我农场吧,有机樱桃,新鲜的!这不坑人吗?我得承认,像我这样有“良心”的农场主,都未必真正做到“有机”。那些牌子上写上有机两字的轻易而举做到,当真是神通广大啊!</h3><h3> 有机是种文化,能做到绿色产品的农场主们把它当毕生的追求。我一直奔着“我的梦、农场梦、中国梦”而去,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给人民一个健康安全的产品承诺,那是我们诚信农场主的终极目标——有机梦!</h3> <h3>一时欢笑、一时寂寞、一生相伴最难得!</h3> <h3>不知怎么的,我迷上了这个落叶的季节。</h3><h3> 泛黄的叶子若一只只枯叶蝶栖在枝桠土,点缀着天地,勾勒出无尽的秋意,它收敛着残翼,在秋意浓厚的天地间做梦。它梦到了来生,梦到了前世,梦到了泥土的香味,梦到了对根深深的思念……</h3><h3> 秋风过境,惊扰了它的美梦,叶子挣脱了枝对它的挽留,以天地为画卷,用舞姿作妙笔,刻下翩翩惊鸿影。落叶归根,是宿命,还是必然,我不知道。</h3> <h3>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不泯然于众,只遵从内心真实的感受,欣然向前。</h3><h3> </h3><h3> </h3> <h3> 人生就是在反反复复折腾中耗尽生命的能量后走向终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村后坡有好多座荒坟,以前所谓怕鬼,没有与它们对个话。中元化帛之日,我隔空冥想他们曾经鲜活的面容,想他们也曾父母怀中撒娇,想他们也曾儿女绕膝。可而今,就剩下孤零零的坟头,他们的后人也不知迁向何方?小时候放牛马,父母亲是绝不会容许我将牛马赶上坟头去吃草的,他们目不识丁,却教会我要给予亡人的尊严,因为无论张王李姓,那都是我们的先辈。逢年过节,我们都要烧点散纸钱,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灵魂不在漂泊,有了皈依之处!他们的现在,就是我们的将来,不认也得认。白驹过隙,沧海桑田,人的一生起于自然,归于自然,看穿了,看破了,自然心法自然,归于平静。用孩童的心态,在大地作画,享受当下!有时候,事业不叫事业,叫人生!葡萄熟透不会坏掉的,酿成酒,换一个活法,一样有味道!</h3> <h3>山里人挥锄削泥,背负山梁的苦难和历史,头颅向雄鹰一样高昂!挺着是山,倒着是水。像山的伟岸不屈;似水的奔流不息,将生活的酸涩与痛苦,镶入大地成旷世隽永的画卷……</h3> <h3>下面这段话,本来是写给我一位多年来一直关心帮助我的兄弟,把它放在母亲身上一样贴切!</h3><h3><br></h3><h3>人在独处的时侯,难免有许多独语。有温柔的、悲哀的、狂暴的,像一扇门打开,一个期待或找寻的灵瑰就不会寂寞,打开思想在荒野上奔驰,在奔往秋天的夏日里找寻生命铭刻的果实!</h3><h3>我决定这样任意遐想独语一回:将来的某一天,我会说,有什么我能帮到你的,尽管开口吧!这些年,你将我当一棵苗呵护,让我成长中屡觉战栗,日积月累的心灵负荷在苦苦压抑。我不得不采取直面剖析的方式来次爆发的渲泄。你的行事总是滴水不漏,让我多年来接受无价的馈赠。语无伦次的表达缘于面对你的茫然,别人也无法理解我的只言片语,但作为你我的密码钥匙,能开启感恩之门让一切往事成为永恒!</h3> <h3>我在幕后,不是说我做着无私的工作,是我的工作跟他们比,根本上不得台面。父亲犁地,那叫一个专注;母亲锄草,那是一种虔诚。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教会他们按传统遵循</h3><h3>自然,不投机取巧,虽然清苦,内心怡然。</h3><h3> 他们做的营养土也好,割的小草垛垛也好,那叫艺术。像排列的军队、十八里营盘,有如修长城般伟大!机械的使用,就一个快,没有美感。快让生活匆匆,压力骤增,忘了享受点滴。</h3><h3> 说是我的农场,其实是他们的世界。因他们的劳作,让我的远景如那水塘,充盈满满的希望!</h3><h3> 苍藤蔓,架覆前檐,满缀明珠络索园。赛过荔枝三百颗,大宛风味汉家烟。</h3> <h3> 重阳节</h3><h3><br></h3><h3>千山锁雾茫</h3><h3>魂梦觉凄凉</h3><h3>再临登高处</h3><h3>不见爹和娘</h3><h3>生时别离久</h3><h3>亡后滋味长</h3><h3>趁月未梢头</h3><h3>把酒伴夕阳</h3> <h3>孩子,从你呱呱坠地之时起,我只想让你明白,来到这个世界,你首先就要慢慢懂得“感恩”。</h3><h3>且不说妈妈经历的十月怀胎之苦,分娩时撕心裂肺的痛,更不用说爸爸熬更受夜的累,对妈妈及你平安生产的担心受怕,我只想记录几件小事,让你不久的将来,你永远铭记有这么一些人,从你降生那一刻起,就默默地无私奉献。</h3><h3>首先是爷爷奶奶,奶奶八十高龄,拄着拐杖,不但做饭给哥哥吃,还要早晚接送哥哥上下学,爷爷同样八十高龄,给爸爸守着老家的农场,并每天给高粱地锄草。他们为咱家已经付出照顾两代人的精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他们这一生的写照。</h3><h3>爸爸的同学,你的李阿姨,你出生的第一晚上就守着你一个通宵,替你换尿布擦屁屁,更从老家给你妈妈炖了鸽子汤搭公交行几十里路送来。这是礼重情更重。期间也有孃孃、姨妈、表伯妈、表姐及孙伯幺爸等,一并到医院看望妈妈及你。我想你记住自你出生后,就有那么多善良可亲的人关心着你,未来你要记得以自己的方式回报他们。记住别人的好,你会道路越走越宽。</h3><h3>你太小,等你明白这个道理,等你的思维再回想这一段珍贵时光,也许有些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我们要做到让这些人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虽然是在告诫你要常怀感恩之心,又何尝不是在告诉爸爸。</h3><h3>有些事,错过了就不再有机会;有些人,临永别就不要让遗憾终身。你我都是父母的儿子身份,都有血浓于水的亲情,肝胆相照的友情,感恩,要趁早,不要挂在嘴上。</h3> <h3>对儿子讲的,也就想起母亲讲的大同小异的话。</h3><h3><br></h3><h3>儿子,看着你一天天长大,又因偶尔回忆过去带出的一些生活场景,两者结合让我再次想起去年对你的自言自语:</h3><h3> “孩子,望着你和衣入睡的香甜,爸爸禁不住热泪盈眶。我知道,你将要渡过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童年。马上你就要五岁了,爸爸很无助,不知道送你一件什么样的礼物开启快乐之门。爸爸记得,小时候爷爷在爸爸五岁后,买了一匹小马。从此,爸爸与小马一起长大。爸爸骑着它爬山涉水、穿越森林、跑过草地,沐浴过春日的阳光,抵挡住严冬的寒冷。我们一起,认识了几百种草药、野果,什么树皮可啃、什么叶子可吃,剃光头表演《少林寺》,当头马去煤窑驼煤……小马长大生了小马,我的小学六年均在马背上渡过,那是我的天堂,吃糠哽菜,爸爸不知苦楚是什么,那叫一个快乐!</h3><h3> 今天,爸爸有了你,却无法再买一匹小马与你。爸爸给你创造了好的求学环境,却让你远离了大自然。每天,早上把你关进学校,下午接回来又关进自家笼子,再多的玩具也激发不了你的兴趣。偶尔接你回乡下,看着你玩得满身泥巴的高兴劲,却让爸爸陷入无穷的愁思……孩子,爸爸倒底该给你怎样的一个童年,真的很无助!这些年,爸爸也被改造了,也不想你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注定了你必将是一个负累的童年。该给你五岁生日一件什么样的礼物开启快乐之门,爸爸真的很纠结。写下这点文字,算是一种不安的救赎吧!”</h3><h3> 今年,我对你的教育观念仍旧不变,一切顺其自然,让天性抒发。因为,我只要你快乐足矣,其它是苍白的!以后,按我的理解,你能自己动手建自己喜欢的房子就是成功!</h3><h3> 任何语言或文字,总是自带几分毒性的,当智慧不足时,执着于它便是迷苦。由此可见,一切是非,以辩为觉知;以不辩为觉悟!</h3> <h3>一位国学老师发了《水知道答案》的视频,倡议大家互动交流观后感,我写下了如下文字,权当献丑!</h3><h3> </h3><h3> 我讲实话吧,我看视频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因为我是农民,最近忙于春耕,每天繁重的活让我到了晚上骨头像散架一般疼痛,但我坚持在能够学习长进的群里互动交流,譬如说就本群,等同于和良师对话。</h3><h3>要我看来,不光是“水知道答案”,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灵性,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和包容一切,它们一样同人类一样有喜怒哀乐。曾经阅读一篇文章:有人将两盆花分开做实验,每天赞美一盆花诸如你开得太漂亮了,你怎么那么讨人喜欢呢之类;诅咒另一盆花诸如你开得怎么讨人嫌呢,你怎么不早点去死呢,你这祸害人间的妖孽,结果是受到赞美的越开越艳,受到诅咒的结果真的死了。请记住,这是“实验”,不是故事!这就如同水根据人给它贴上不同标签呈现不同结晶一样。</h3><h3>由此,我联想到有人养殖时给动物放音乐,就是给动物一种听觉享受,有益健康成长。当然,我搞种植的,也给植物听音乐,既自我调节了心态,也让植物与我同乐。在农村可不像城市,夏天傍晚我可以大声放音响(曾经我也怕吵到别人),歌曲一起,人就三三两两走我家来,对面寨子里的人也在自己家院坝里听。曾经有几晚外出没放,对面的人遇上我还追问为什么未放呢。这就是以“音乐”为媒介,人们无形中被吸引,融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我说过,我是农民,没什么文化,只能站在农民的境界去看待世间万事万物和与之相处。在我的果园,我尊重每一类有生命的个体。既然互为生命,就应该是平等的(到现在我也不敢杀鸡)。我不用除草剂、不用农药去破坏生态平衡,保持健康的食物链。防鸟网网住一只麻雀我也把它放飞了。我觉得虽然我付出劳动生产了东西,也是为了大众,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人类才为消费者。蜜蜂、鸟雀甚至蚂蚁都来吃,说明我这东西健康呀!是不?事实上,蚂蚁根本就不上树吃我的葡萄、樱桃、杨梅等,为什么?因为它吃树下的昆虫尸体都吃不完,换句话说吃肉不好么,还用去吃素?原因在于:我说了,我保持生态平衡。一片草丛,无数生命生活其间,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每天上演弱肉强食一幕,遵循丛林法则。</h3><h3>我敬畏生命、崇尚自然,所以以传统自然农法种植管理果园,给果树打扫环境,同期建设的园子,我的已上市,别的奄奄一息。原因是土壤被过量的化肥和农药侵蚀,已经恶化了。我上市的果子不愁卖,因为亲朋好友们就帮我销光。为什么?原因在于信任!我一直说,我的潜在消费群体是亲朋好友,不是陌生人,我不能昧着良心提供不健康的果品坑害他们。他们通过对比水果品质转而肯定了我的人品,这是互利双赢局面。他们健康有保证,我获得了收入。所以,我要感恩,感恩这些亲朋好友一直帮衬、照顾!</h3><h3>我回到农村搞种植,也在于父母年迈又故土难离,我放弃高薪舒适生活甘心于脸朝黄土背朝天,也还是基于“感恩”二字。父母八十岁上了,养我兄弟姊妹不易。她育我小,我养她老,天经地义!我与人交往,从不与无忠无孝之人往来。试想,一个对自己父母不好的人,你还妄图他会对你好?天下只有父母对你是最无私的,妻儿次之。</h3><h3>人在宇宙自然中很渺小,千万不能坐井观天,有人偏偏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以,以运势上讲,对国家不忠、对父母不孝、对生灵不仁、对朋友不义的,毕定运势不旺,寸步难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道轮回,必有定数。</h3><h3>要说我看《水知道答案》有何收获,概括起来就是:敬畏生命、崇尚自然、感恩国家、感谢父母、天道酬勤、诚恳待人!</h3> <h3>我讨厌朋友圈母亲节晒出的豪言壮语,祝快乐,祝长寿,祝幸福!你都不在她身边,试问她如何快乐?你说礼物到了,我说礼物算什么,抵不上你亲口对她喊一声:妈,我来了!一声深情的呼唤,一次投入的掺扶,一起温馨的围坐,远胜华丽的衣裳,营养的补品,陪她走一趟亲戚,重拾岁月的记忆,做一顿粗茶淡饭,回味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再累,也要给自已放个假,陪她过个平淡的日子,不要轰轰烈烈!幸福就是在一起淡若止水地渡过共享时光!在一起,在一起!别拿理由做借口,过去一秒也是历史,且行且珍惜!</h3> <h3>我估计啊,人老了有时候并非真有病,而是对子女的思念和牵挂,想着想着就心疼。我还在外地,母亲就来电话说胸口痛得不得了,我从就近的药店卖了药急赶回家,给她服下后不过十分钟左右,她就忙着剥豌豆了。她要吃稀粥,我就锅里放一把米守着熬。母子俩就这样安静渡过农家的夜晚!幸福,就是与最亲的人厮守定格!</h3> <h3> 从县城返回老家,母亲最关心的是有没带小孩回来,带小孩回来比带钱给她还开心。采到几朵“三坝菇”都要等我们回去才吃。</h3><h3> 曾经拎了一块腊肉去给姐姐拜年。她们一家常年在外,吃不上浓浓家乡味的本地猪肉。春节期间拜年你来我往是风俗,也是情义,但往住是双方都积下了大量的水果、牛奶、核桃乳之类,短时间类消费不完变质过期。所以我就想,既然是拜年送礼,就得看对方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更带有诚意。当然,有人会开玩笑说,送钱呗,人人喜欢。那我反问:饭碗里装的是吃的为什么不是钱呢?<br></h3><h3>果然,姐姐收过我的腊肉非常高兴。姐弟俩坐下聊天。聊到姐姐去世的婆婆。姐姐说婆婆是个好人,临去世前将多年攒下的两千元钱悄悄地给了姐姐。这个原因我知道,姐夫三兄弟,姐姐常陪老人聊天,给她收拾屋子,洗衣做饭。人都是知冷暖的,谁是真心,谁是假意,自有天平称量!如同我一回家,见不到我带小孩回来,老父老母总会念叨着怎么不带回来呢。他们需要你带回来的是纯真的能够开心快乐的东西。</h3><h3>人之交往,礼轻仁义重,不外乎就是平淡中赋予真情,你说呢?</h3> <h3>咱村有这样一个鳏夫,租了十几亩地,请了几个妇人给他干活,地上的谷物高梁卖了只够开工资,他没什么收益,聪明的人都在笑他……</h3><h3> 有一位老人,每天在午饭后拄着拐杖准时从我门前经过,他要到对面的寨子里去,因他居住的寨子已是空心村。晌午过后又看他回来,一会儿房上起了袅袅青烟(他喜欢柴火做饭)……他始终不愿意到儿子家去住,儿子们对他也好,经常回来看望!</h3><h3> 一对夫妇,万家灯火的时候,俩人去仍背筐去割草,也不怕镰刀伤了指头……</h3><h3> ……</h3><h3> 对于这个村庄,我永远看不透,</h3><h3>我的前半生局限了我,久居乡野的孤陋生活可能会局限我的后半生。</h3><h3> 我学会了晨出晚归,饭也带到山上吃。偶尔回来会在墙洞里掏钥匙开门喝满满一碗水。累了,就在草地上蒙头大睡,任虫子爬上我身。我成了它们的世界。</h3><h3> 每天拾掇的葡萄、西瓜、水稻等,根本不关心我的汗水。它们的世界,谁又能融入知道?</h3><h3> 我的世界就是这个村庄,我觉得我是个伟大的人,毕竞,俄罗斯总统普京都未到过的村庄,我不但到了还居住下来。它的名字叫小山!</h3> <h3>林语堂说的幸福是</h3><h3>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h3><h3>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h3><h3>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h3><h3>四是跟孩子做游戏</h3><h3><br></h3> <h3>我们居住的城市繁华,热闹。可朴素的村庄也有一番它独特的美。总有这样一些小小的村落让人动心,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安静从容,仿佛从存在的那天她就是这个模样,仿佛很多年以后她依然会是这个模样。</h3><h3>微光中的村庄,古老的建筑,宁静祥和,不受外界打扰。宁静的村庄刚刚一阵炊烟之后,一片灼热的太阳在晚霞中慢慢冷却,飘散的云,漫步在最纯净的、混着泥土香味的小道上,感受着乡村独有的气息,令人陶醉。</h3> <h3>母亲坐在屋角,聆听我的慷慨陈词。当某天,一个人能意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内心才足够强大。除了现金,红利还包括促进思想的解放、树立创业的精神、技术的支撑和市场的共享!但愿村民们能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扶贫攻坚,我辈先行!</h3> <h3>别贱用了你的朋友圈之理由:</h3><h3>1.每天几十条,谁认真看了你一条?</h3><h3>2.同一个产品发上半年,看到都“主动”跳过;</h3><h3>3.没有水准的内容,是你在无病呻呤;</h3><h3>4.我想知道晒美食的时候父母与你分享吗?</h3><h3>5.看到你溜狗,没看到你陪父母散步;</h3><h3>6.点赞也是社交一部分;你点了吗?</h3><h3>7.评论可用私信的;</h3><h3>8.回头看看父亲节、母亲节的豪言壮语,兑现了几条?</h3><h3>9.……</h3><h3>10.……</h3><h3><br></h3> <h3>现在我已经四十岁了。我知道一生的许多想法都将一一落空。我根本无法在某个年龄停下来。即使再过二十年,仍会有六十岁的一大堆事情——这时候我看见了那个让我最终停下来的终结——死亡。突然间我对这种一往直前的生存惊恐万分。我该早早地为我的死亡做点事情了。至少,我可以从从容容地晒着太阳,等候它的来临,像等候注定要来的一个友人。</h3> <h3> 朋友圈记录着我们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好似随身日记,我越来越感到发新朋友圈内容好难,原因是心灵的那些个感悟再已渲泄,很难碰巧再来一些“感动”。慢慢地,我习惯了回看朋友圈,将那些草草而就的删除,留下像美酒一样越放越香的瞬间美丽……</h3><h3> 我们到毕节普宜摆盖参加宗星顺为儿子结婚的现场,宗星顺率新婚儿子媳妇行跪拜大礼感谢他90高龄母亲的生育养育之恩。下文为我后来发的朋友圈。</h3><h3>参加太多的婚礼现场,不外乎是青年朋友们恶搞新郎:掷臭鸡蛋、穿女性内衣、抹花脸、着草裙等,仿佛整个婚礼就是他们专属世界,老人们也只是陪着打哈哈,他们无法控制青年人的生活节奏了。</h3><h3>但今天这个婚礼却让我震撼了,没有恶搞,传统气氛也不是很浓烈。当把新郎奶奶请到堂屋一侧,新郎爸爸、</h3><h3>新郎新娘一起朝老人(九十多岁)跪下,行三拜九叩之礼时,我拍了一张照片悄然离开,我怕别人看到我轻弹男儿泪。在屋外,音响里一直响着新郎爸爸感恩的新婚致词: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希望一对新人相敬如宾、心怀感恩、尊长兹幼、睦邻好客……</h3><h3>在感慨之余,我想起以前我供职过的洗煤厂晏总,当他生日那天,总是先去母亲大人膝下磕上三个响头才陪朋友玩……</h3><h3>我知道很多时候大家都在寻找文化,寻找使我们灵魂翻然醒悟的心灵鸡汤,那么,请先找回自己还能体会感动二字的心。</h3><h3>我突然想到我将来的墓志铭这样写:这是一个让母亲幸福的人!</h3> <h3>我的世界里最美的女性,搀扶也好,背也好,我也要将她请到樱花园里来看看花。八十岁了,却像小姑娘般露出开心的笑容,这就是我伟大的母亲!明睿农场,充满亲情和温暖!</h3> <h3>走着走着, 就散了, 回忆都淡了; </h3><h3>看着看着, 就累了, 星光也暗了; </h3><h3>听着听着, 就醒了, 开始埋怨了; </h3><h3>回头发现, 你不见了, 突然我乱了。</h3> <h3>我始终自诩我是个伟大的人!在我的世界里,我一辈子都在折腾。我用时间,把一夏苍翠整成满秋金黄,还来不及品尝果实的甘甜,就把我从青春少年整成两鬓斑白。我庆幸我比房子活得久,老爸辛苦半辈子盖的瓦房子被我三天拆掉,再花我半辈子又去盖上房子。就像换领导,明明干同一件事,非得要否定前任,摧毁他的圣殿,再证明我在生活中的作用。</h3><h3>我的外公,数年前我买了墓石墓碑</h3><h3>给他修好墓,当时我也没去看过,我出生直至今年,整整四十年,我才去看这个死得比我年轻的当地赫赫有名人物。我发觉我多么可笑,我想我这样折腾会不会步他后尘,。你说他当年何等历害,也不过一抔黄土,乃至他的外孙,时隔四十年才来看他。他还比不上他的女儿,至少今年80岁了,她的儿子仍相依左右。</h3><h3>有没有谁像我这样幸福地回忆多少年前的事呢?也有没有人像我一样把大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一块土地上,见证过去现在未来?</h3> <h3>谨以此文献给我挚爱的母亲!</h3><h3> ——宗恩银</h3><h3> 有这样一个夜晚,我们一家四口人围坐在火炉旁,悠闲地享受着火炉的热情。母亲解开怀中的手帕,拿出四颗核桃给我,说是几个星期前大姐捎来的,她一直把它珍藏在枕头下面等着我的归来。</h3><h3> 我随手将两颗分别给父亲和二姐,他们执意不肯收下,说是早吃过了。然后我只能将这两颗回递给母亲,原以为母亲也会像他们一样坚决不收的。她一向恨不得把身上的棉衣脱下来穿在儿子身上,面对身材高大的儿子却无可奈何,一直耿耿于怀,好像因为她的矮小而欠下了儿子一笔债。可是,这回她竟然破天荒地将她给了我的东西接了过去,以前像这样的事可没发生过。</h3><h3> 她起身找来一把小锤,在桌边缘轻轻地把核桃磕碎。她已经不能像儿子一样用牙咬碎了,岁月使她的牙齿只能咀嚼软和的食物。她那对握过了无数根锄头把的手,已经变得跟核桃壳一样凸凹不平了。</h3><h3> “这核桃没有我老家的那种好,那种叫米核桃,果肉脂白,手掌都压得碎。每年我娘都叫我去收核桃,我总是用一根长竹竿一阵猛打,看那核桃珍珠似的掉得满地,我就高兴得倚着树干大笑。那棵核桃树好大呢,真像一把大伞,晴天遮阴,雨天挡雨”。母亲边剥边道。</h3><h3> “现在那棵核桃树还在吗?”我吞咽完自己的那两颗,双肘支在膝上撑着下巴入神地问母亲。母亲见我吃完,把剥完了壳的核桃仁递给了我。我失去知觉般的又一次剥削了母亲的劳动。</h3><h3> “不在了,不对,好像在……在”,母亲不安的搓着手,说话有点结巴。“我十四岁那年,解放军在大方剿匪,我爹就是在那动荡不安的一年去世。许多人家都逃离了,就在那一年的冬天。我和我娘,妹妹三个人也离开了家乡,辗转数年来到现在住的地方。我这里有一颗那年我带在身边的核桃。”母亲把墙角的那个旧木柜打开,从一个扎的很紧的小布袋里取出一颗核桃,拿到灯下细细端详。像瞧着一个几世单传的男婴一样激动。母亲六十岁了,天!那个核桃竟伴她渡过了四十六载。</h3><h3> “这几十年来,我一直想着回去把这颗核桃种在我爹墓前,却想不到它还在我身边”。母亲哽咽了。生活啊,你使一位老人就这样年年没有机会吗?她年轻时为生活而奔波,有了家庭后又照料孩子,现在孩子们长大了,又各奔东西。她却四十六年没有再踏回故土一步,这不太不公平了吗?</h3><h3> 我是很了解母亲的历史的。大可作为一部小说的创作素材。但是人生啊!又岂能当小说一样看待呢?母亲还曾给我们讲过收庄稼的情景。她说她娘将一升升核桃撒匀在玉米堆里,再掺进下面去。这样人们在撕玉米的时候,一边就会捡到核桃,作为劳动的奖赏。如果你想在玉米堆里翻找的话,就会遭受来自四方玉米棒子的攻击。因为他们不能容忍这生活中不劳而获的贪念。</h3><h3> 我把母亲的那颗核桃拿在手中,很轻,果肉早已干瘪,没有生命力了。我不能告诉母亲这核桃已经不能发芽了。她一向认为这核桃种下去还能成活。你说不能种了,岂不是说母亲的愿望就这样灭亡了吗?不会的,我一定要悄悄的换了这颗,让她带上我精心挑选的今年成熟的一颗那种米核桃,明年冬天去种在我外公墓前,让她在第六十一年里完成这个夙愿。 母亲重新包扎搁好那个核桃去睡了。嘴里还唠叨着说现在这地方,找不着那样大的核桃树,像一把伞一样的核桃树!我知道母亲也不知道那棵核桃树还在不在,但却知道在她心中,是一直生长着的。那伞一样的树,当真是树吗?我也不知道了……</h3> <h3>小时候的我,也是非常注重形象的。头发梳理得油光可鉴,穿衣中规中矩,里外衣服的风纪扣只要有,就一定会扣上。那时也并非崇拜军人啥的,是我认为什么东西存在总有它的理由,就该发挥它的作用。国服四个口袋可帮了不少忙,只要山上有什么野果,回家的时候总会装得鼓鼓的,物尽其用。</h3><h3> 一转眼多少年过去,就回味一些所谓永恒的东西,如同这照片一样,摧残它的时间一去不复返,而它还存在!</h3><h3><br></h3><h3>回味自己,其实就是回味与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h3> <h3>儿子,多年过去后,你会长大成人。我不知道你会拥有什么样的成就,但是,我请你不要忘记,你出生于普通人家,没有显赫的背景。我知道,这或许会影响你的人生,因为相对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来说,你的确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你将来要超越爸爸所谓的“成就”,还需要你自个去打拼。</h3><h3> 但是,你要值得庆幸,你处在一个快乐幸福的环境,有爱你的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你每天都拥有爱的关怀和阳光。爸爸出门带上你,怕你冷着,用毛毯把你抱得严严实实,用背带捆在背上骑摩托车在寒风中嗖嗖前行,你实在太壮实了,勒得爸爸喘不过气来,但爸爸脸上仍洋溢快乐的微笑。你是爸爸的苗,爸爸是你的柱,为你撑着一片天空!</h3><h3> 爷爷奶奶八十多岁了,仍在乡下做着农活,他们是爸爸农场的好帮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们有他们的喜好,有他们的人生。当爸爸在他乡打拼的时候,也想过接他们到异地安家生活,但是他们故土难舍。几十年的生活,已经让他们在家乡这块土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密不可分了。当他们年迈需要照顾的时候,爸爸毅然放弃在外优裕的生活,回到他们身边,陪伴他们渡过晚年!</h3><h3> 孩子, 之所以要告诉你这些,是希望你从小记住:人要有感恩之心,要有孝道。当我背着你感到累,就会想起爷爷奶奶背着我的苦。我们一家从未放弃奋斗:当你在爸爸枕边而眠的时候,妈妈还在单位辛苦熬夜加班,妈妈上班前总会亲吻下你的额头才离开,把满满的爱深深地倾注在那一吻中,你要感恩伟大的母爱。爸爸这个冬天患上咽炎,老咳嗽,奶奶起得早,等爸爸起床到炉火边时,热腾腾的药汤早也在那等待。此时此刻,爸爸是热泪盈眶……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孩子,我和你都是孩子,我们都在感受母爱的光芒!</h3><h3> 说实在的,爸爸和爷爷奶奶也有争吵的时候,那是对生活的理解不同,所用解决问题方法不一致而试图说服对方而争的面红耳赤。爷爷主张每年的粮食都要库存起来,因他饿怕了,对此我坚决反对,因前些年屡屡吃陈粮吃腻了。我们沟通不到位就会冲突。爸爸要把一个真实的环境展现给你。一个家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彼此放弃一些主观的东西,要磨合沟通,适当取舍,尊重当时的一些个人情绪,作一些让步,这样才融洽,更和睦!</h3><h3> 孩子,普通人家的环境绝不会带给你卑贱。相反,我们通过努力更懂得珍惜和拥有。人生来是要战斗的,也不要怕麻烦。当你能真正领会把一把镰刀用到不能用的时候,你会发现人生多么充实和有意义!</h3> <h3>辛苦一天很值,只为促成家人团聚。我兄弟讲了,只有今生的兄弟,没有来世。珍惜与父母老人的每一天,用这种画风,让孩子们从小知道感恩。幸福来之不易,每个人都有奉献。</h3> <h3>让我在夜深人静时说说心里话吧,也许这样才会获得安慰和救赎。母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衰老的身体已经不足以抗衡病疼的折磨,就算我日夜守在身边也无济于事,况且我也无法做到终日守在她身边,毕竞我还有孩子要养大,另有老父也要赡养,我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房奴”。经济的拮据让我叫苦不迭,再加上目睹母亲受病痛折磨的痛苦之状,我感到我可能是要用一点文字来记述母亲二三事的时候了。</h3><h3> 我能记下什么呢?写了又删,再写又删,要记述的何止二三事?那些个往事又能比得上此时母亲的孤独和痛苦。80岁的人是如何看待岁月沧桑的我不得而知,我是无法进入到她的内心世界。我曾劝过她休得再提那些对她不尊不敬的家门不幸之事。人都是自私的,我不想她的痛苦让我继承。这就是我发誓要将好的“家风”教育给我的孩子的根本原因。</h3><h3> 母亲是文盲,人生的曲折造就她争强好胜的严厉风格,父亲是老实人,一直以来怕她,造成我们家是“女权主义”。最终这女权主义导致她的孤独,唯我在“忍气吞声”理解她的独断专行。也感谢她的独断专行,形成我特立独行的性格,也一直在与生活作不屈的抗争,继而奋斗!八年前我一人买了墓碑墓石给老外公修了墓,完成了她的心愿,她才放手不管我的一些私事。恰恰这事影响了我,她一个没文化的人,对自己逝去几十年的父亲是多么的爱戴,为了她的父亲逝去后继续拥有尊严,她让步了自己的儿子,你说该如何诠释这份感情呢?</h3><h3> 当年我没有参与立碑,四十年后我第一次抚摸外公的墓碑,我深切感受了母亲为什么要坚持给外公修墓,那是因为母亲的根和心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那里有她的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