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话重阳

刘sir

<h1>  今天,是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h1><h1> 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h1><h1>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立法的层面上,进一步明确的规定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所以人们对这个节日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h1><h3></h3><h3><br></h3> <h1>  2003年10月4日(农历九月初九),中国邮政发行了《重阳节》特种邮票1套3 枚,以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形式设计,侧重水墨泼染,讲究环境氛围衬托,刻意体现悠闲散漫的意蕴。在构图处理上,设计了一个“圆”置于“方”形邮票中心,宛若一幅景色优美的丹青画卷,展示了重阳节传统的民俗活动风情。3枚邮票图案分别为:登高、赏菊、饮酒对弈。同时发行含三套9枚邮票的小版张。</h1><h1> 全套邮票延续了中秋节古香 古色的基调,将古人在重阳节的三项主要活动展现在方寸之间,在朦胧的山川衬托下,以占据大幅画面为视点,通过充满诗情画意的怡情格调,展现了每枚邮票的主 题,使人感到赏心悦目,小小邮票将重阳节的文化风俗简练地概括了出来。</h1><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三连排印的小版张 </font></b></h1><h1> 寓意“九九重阳”的9枚邮票三连图排印的小版张,更是突破了 以往四方连小版张的设计理念,创新的手法运用特色突出。边纸为登高图,极富诗情画意。</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3-1)为“登高”。</font></b></h1><h3></h3><h1> </h1><h1>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赏节”。</h1><h1> 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这一天,人们头插茱萸,手提菊花酒,登高揽胜,驱灾避邪,自古留下许多典故,历代文人骚客也为此写下无数记咏的诗篇。</h1><h1> 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首推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h1><h1> 邮票画面表现的正是这种情与景。题意浓缩而集中,图中人物在高山瀑布之下,点设计是成功之笔,登高方显意境之高雅,内涵在于人物为主线而非山石为主体,设计者采取“万绿丛中一点红”以红衣人吸引人们的视线,一下子使人物变得“高大”起来。</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3-2)为“赏菊”。</font></b></h1><h3></h3><h1> </h1><h1> “佳节又重阳”,清秋气爽,风霜高洁,正是秋菊盛开的季节,古称“菊月”。</h1><h3></h3><h1>窗前篱下,菊花含曜吐芳,赏菊品茗,以诗会友,别有一番情趣。</h1><h3></h3><h1> 据载,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就很盛行,那时,还有将彩缯剪成菊花来相赠佩带的。</h1><h3></h3><h1>清代以后,赏菊之俗更盛,北京在重阳节这一天还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来“解除凶秽,以招吉祥”。</h1><h3></h3><h1> 邮票画面让人自然联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画面上有一位背向而坐、欣赏秋菊的老者,虽然看不清面容和表情,从坐姿上可见是一位痴心于花卉的老叟,比起走马观花,或驻足观看,坐看更显“赏”的韵味。画题和谐,更显出作者创意之深刻。</h1><h3></h3> <h1><b><font color="#ed2308">(3-3)为“饮酒对弈”</font></b></h1><h3></h3><h1> 在重阳之日,亲友相约,野外饮宴,饮菊花酒以畅秋志,酒后品茗对弈,更是文人雅兴,美意可延年。</h1><h3></h3><h1>唐代诗人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诗曰:“天边树若齐,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h1><h3></h3><h1>又有古诗“避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之说。</h1><h3></h3><h1> 邮票画面绝妙地展示了古人这种悠闲大度、恬谈安逸的节日生活。饮酒场地是在悬崖之边,茅亭之中,这一取景在古画中可谓比比皆是,而在现代生活中早已不见踪影。因此,可以说《重阳节》这套,以古画造型、现代笔触透着重阳佳节是远古流传下来的民俗这一注脚。</h1><h3></h3> <h1>  《重阳节》特种邮票是继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国邮 政按民间重阳习俗取材,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向社会展示厚实深韵的重阳文化,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河中流传下来的瑰宝。</h1><h1>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金秋黄花格外香。又是一年重阳节,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别忘了陪伴家人,登高望远,吃糕赏菊,把酒话桑麻。</h1><h1> 如果您实在不能回家,也请给自己的父母,还有家里的所有老人们送上自己真诚的祝福吧。</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