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ff8a00">天地一指</font></b></h3><h3> 《庄子·齐物论》是庄子内篇中的代表篇目,“齐物论”是齐物和齐论两层意思。庄子认为包含人类欲望情绪的世界万物,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认为人类的各式各样的思想观念,看起来是千差万别的,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h3><h3> 在《齐物论》中“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这段名言非常有名,在当时也是争辩不休,后世更是演化出不同的解读和思想。佛家更是把它作为修行参悟的话头和要旨。</h3><h3> “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丑厉与西施之所以有美丑的差别,是因为男人的喜好;茅草与栋梁的差别是因为它的功用不同。这些差别的产生是因为人类的欲望和功利作怪。但从道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h3><h3> 这段话进一步表述天地化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为其母,有则分,分则有形有名。万事万物成长形分则成,成长必然灭亡,始、分、成、毁循环往复,最终回归本源,这就是天元归一。</h3> <h3><font color="#ff8a00"><b>沉鱼落雁</b></font></h3><h3> 沉鱼落雁这个成语已广为流传,意思是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后来更演绎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古代四大美女。而沉鱼落雁的出处源于《庄子·齐物论》:</h3><h3>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h3><h3> 毛嫱和丽姬,是人们称道的美人了,可在鱼儿眼里了不就是恢恑憰怪?在鸟儿眼里不就是光怪陆离,在麋鹿眼里她们就是猞猁猃狁,鱼、鸟和麋鹿见到美女躲之不及,何谈美哉。正是万物成形分类、朴散成器,成就大千世界,看似千差万别。</h3> <h3><font color="#ff8a00"><b>朝三暮四</b></font></h3><h3> 庄子的精神世界放荡不羁、逍遥浪漫,《齐物论》中的小故事“狙公赋芧”,养猴人给猴子分橡子,说:“早上分给三个,晚上分给四个”。猴子们听了非常愤怒。养猴人便改口说:“那么就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吧。”猴子们听了都高兴起来。名义和实际都没有亏损,喜与怒却各为所用而有了变化,这就是情绪欲望左右。而圣人常把是非对立的矛盾混同起来,“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优游自得而均衡无忧,达到物我两忘的大境界,这就是道义所在。</h3><h3><font color="#167efb"> 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font></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