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十八年后再聚首

诗梅

<h3>  国庆小长假,应约归老巢。</h3> <h3>  风风火火出门,小魏却已候多时。于是两车六人从县城出发,直奔上庄。一路欢声笑语,18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又被抖落出来,徒弟是一路的妙语连珠,婉约代表小廖菇凉也活泼开朗起来。行至青龙,小冉早已携夫人在粮站等候;至场镇,又加入了唐兵一家。遗憾的是那“小小唐”对咱并不熟悉,逗弄一番,直藏妈妈身后;遥想儿子小时候,俨然是兵叔叔的跟屁虫,一天就屁颠屁颠缠着不放——至今都还有兵叔叔喂他吃面条的镜头,珍藏在QQ相册。如今儿子大学即将毕业,对兵叔叔一家依然记忆犹新。</h3> <h3>  谈笑间,车至2001年迁建的上庄中心小学。进入大门,到处都是熟悉的味道。花坛里那一排墨绿的倒槐更加健硕,当年崭新的楼房则稍显斑驳,烙上了岁月的印记。打开上庄中心校落成仪式上第一届教职工合影,温暖而伤感。迁建时老公的操心劳累,搬迁时庆典的热烈隆重,小冉婚礼全体教职工的忙碌,傲儿降生时哥哥们把玩具往产房搬,俩少女强占婚房沙发午休,同事之间善意的玩笑……一切的一切,都历历在目。让人忍俊不禁的段子也忒多忒温馨,都是同事们守望相助和谐美满的场景。当然,18年的风雨,让那些年轻的面孔,有着足够的时间变得沧桑:当年的少男少女们如今都成了孩儿他爸或她妈,变得稳重成熟了许多——只有小冉和明松身材和性格都完美保持,小冉自始自终都是底盘稳定底气十足,明松则一贯保留着苗条的身材和内向的性格;我等相对年长的,额头那细密的皱纹,便是岁月留下的烙印;最疼爱我儿子的唐老师夫妇(唐兵父母),音容笑貌犹在,却与我们阴阳两隔……正在惆怅之际,大门外车声响起——郭二锅携夫人带传平来啦!“呀呀呀,咱二锅来哒,先大笑三声才准进校门!”遥想当年二锅那笑声,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绝对算“哈哈打得过河”啊!如今的二锅,虽略显矜持,但依然不失当年风采;二嫂还如以前一样温柔,最好的见面礼便是“嗤嗤”的笑;传平的身板儿则比以前厚实了很多。不大一会儿,小弟年红也赶来和我们汇合。旧人旧景忆旧事,秋日的校园顿时充满了再相逢的喜悦。最有收获的还是二嫂,半袋银杏让她视若珍宝!</h3> <h3>  排好队,合完影,六辆车再次上路,直奔云相小学(即当年的上庄中心小学,后迁建,如今依然是一所完小)。19至27岁,在云相,我度过了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第一次学煮面条,吃了一碗的锅巴;初为人师即接六年级语文,“八年抗战”六个毕业班两个五年级,刻了千张蜡纸;因工资未按时发放而“罢课”,自告奋勇“冲锋陷阵”;饮水困难半夜排队罩子沟,好容易提一桶水至半山腰却连人带桶滚了个彻底;有学生好不容易考上中学家里却不让上,硬是登门说服家长,将孩子“抢”到了校园;抱着儿子踮着脚尖,让儿子体验亲手采摘苹果的甜蜜;两岁的儿子被可恶的二锅藏起,直到害我发动学生漫山遍野找半天未果急得大哭,方才放我一马,还在那哈哈大笑;俩傻小子错把农药当口服液还要抢着喝,吓得我冷汗直冒……曾经的各种情节如电影般再次回放,心中感慨万千。</h3> <h3>  不大一会儿,车至云相。如今的云相小学已全面翻新,但总体布局依然保持。曾经那一排灰砖青瓦的教师宿舍,现已被一幢一楼一底的楼房取代,粉红、鹅黄、浅灰、雪白,四种色彩搭配合理,协调清新。当年的苹果园已不复存在,唯有那棵古老的石榴树,依然坚守着校园。高高的枝头,一个个石榴格外吸引眼球。毫不犹豫冲过去,一把揪住一根枝条,带头向树上裂开嘴的石榴发起“总攻”。场面顿时热闹起来,摘石榴果的,剥石榴皮的,品石榴味的,各司其职又不断转换角色,硬是把普普通通的石榴吃出了千般滋味!忙活了好一阵子,热情好客的施主任才有机会将我们带至办公室。办公桌上,瓜子花生红李冬枣一应俱全,大家围坐一起,尝着美味忆着旧事,“还有五张”“不来也好”“还没下叫啦”“老年人不要紧”等多个典故再次摆上桌面,其乐融融!待到施主任分享他负重前行,重振云相的艰苦经历,所有人都不由得肃然起敬——为他不辞劳苦的精神,为他振兴家乡的执着,更为他那份朴实而深沉的教育情怀。座谈了一会儿,开饭啦!软烂的带皮炖肉,鲜美的红烧鸡,细若银针的土豆丝,青翠欲滴的小白菜,令人胃口大开;最是那盘渣辣子炒肉,真可谓色香味俱全,恨不得将剩下的打包回家!真难为郑姐大清早大老远从吐祥赶来,亲自下厨为我们准备如此丰盛的午宴!大家频频举杯,为18年后的再聚首,为今日云相小学的辉煌,为那份永存于心的情谊!饭后在友生同志的带领下,咱还游览了云相的新农村,一栋栋新修的居民楼,颇有徽式建筑的风味;朴实的村民,为我们端来一大戳瓢玉米花,让咱撑破了的肚皮“雪上加霜”;深入面条加工厂,收获了四把面条……</h3> <h3>  下午,还驱车去了二锅的地盘,也是老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范家小学,后又在兄弟媳妇儿邓园长带领下游览了吐祥幼儿园。晚六点,邓园长热情邀请我们于“至吉酒店”共进晚餐。在此见到了已退休的云相同事刘昌林老师,依旧那么容光焕发幽默风趣,不时令人捧腹。</h3> <h3>  18年后再聚首,同事情、朋友情再次融汇,幻化成一条亲情的溪流,汩汩淌入心田。感谢小冉和徒弟的提议,感谢小魏们的积极响应,感谢一路上主人们的盛情款待——因你们,心中充溢着满满的爱与幸福……</h3> <h3>雪松更加傲岸!</h3> <h3>倒槐依旧碧绿!</h3> <h3>一个竭力保持丰满身材不放松,一个奋起直追体重飙升更可期!</h3> <h3>教室还是那间教室!</h3> <h3>同一个镜头,不同的目标!</h3> <h3>魂牵梦萦的云相!</h3> <h3>呼叫二锅!快来帮忙!</h3> <h3>万众瞩目石榴树!</h3> <h3>他负责摘,你负责剥,我嘛……负责吃!</h3> <h3>色鲜喂正零污染,美味石榴在云相!</h3> <h3>假如将我空投于此,怎能认出这是我赖以生存8年的老巢!</h3> <h3>为友谊干杯!</h3> <h3>满桌佳肴溢温情!</h3> <h3>酒足饭饱叙旧情!</h3> <h3>再大踏步,也走不掉你的身怀六甲!</h3> <h3>新农村居民楼,是不是有点徽式建筑的韵味?</h3> <h3>小时候的最爱——包谷泡泡儿!</h3> <h3>范家小学——曾经,我义无反顾把自己嫁到了这里!</h3> <h3>吐祥幼儿园,外在环境色彩斑斓,内部设施完善齐全。</h3> <h3>看那满墙火红的爬山虎,是不是有“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感慨?</h3> <h3>十八年后再聚首,今夜饭菜更香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