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那山那人那狗

<p>&nbsp;&nbsp;&nbsp;&nbsp;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又称兵马俑、秦兵马俑。它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与秦始皇帝陵一同组成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p><p>&nbsp;&nbsp;&nbsp;&nbsp;秦始皇兵马俑素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这里出土的一千多个士兵陶俑,形象各不相同,神态生动,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被誉为“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b></p><p>&nbsp;&nbsp;&nbsp;&nbsp;&nbsp;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东侧1.5公里处。在历史文献中未见记载,似象征着秦始皇生前驻守京城外的宿卫军。一号坑是1974年3月农民打井时发现的,接着进行了发掘。1979年10月1日在原址上建成展览大厅对外开放。</p><p>&nbsp;&nbsp;&nbsp;&nbsp;一号坑为地下式土木结构建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内有陶俑陶马000余件。兵马俑造型生动,形象逼真,是中国雕塑史上璀璨的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人 类文化遗产中极其珍贵的财富,对研究中国古代的政治、军 事、科学、艺术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 慧和才能的结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秦兵马俑二号坑遗址</b></p><p>&nbsp;&nbsp;&nbsp;&nbsp;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陪葬坑,1976年4月钻探发现, 位于一号坑东端北侧20米处。俑坑坐西向东,平面呈曲尺形,东西长124米, 南北宽98米(均含门道),深5米余,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p><p>&nbsp;&nbsp;&nbsp;&nbsp;经试掘表明,二号坑是以督兵方阵、战车方阵、骑兵阵和车徒组合的长方阵等四个相对独立的小阵有机结合而成的大型曲尺形军事阵营,具有兵种多、车辆多、造型种类多和阵营形式复杂、建筑结构复杂等鲜明特点,是关于秦代军事、艺术、科技发展的辉煌图卷。</p><p>&nbsp;&nbsp;&nbsp;&nbsp;二号坑考古工作还在进行,目前展出的是恢宏壮观的遗址顶部棚木迹象以及一部分陶俑陶马出土现状,展示了秦俑坑遗址的另一宝贵场景,与此同时还为观众提供了一睹考古发掘工作现场的难得机会。</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秦兵马俑三号坑遗址</b></p><p>&nbsp;&nbsp;&nbsp;&nbsp;三号兵马俑坑, 1976年6月发现。位于一号俑坑的西端北南距一号俑坑25米,东距二号俑坑120米。平面呈“ 凹字形,东西长28.8米, 南北宽24.57米,深5.2-5.4米, 总面积约520平方米。 此坑曾遭严重破坏,陶俑、陶马和战车残破较甚,坑内发掘出战车1乘,陶质武士俑68尊,青铜兵器34件。三号俑坑似为统师一、二号兵马俑军阵的指挥部(古名军幕)。</p> <p>&nbsp;&nbsp;&nbsp;&nbsp;1980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二十米左右、距地表约七米深的地下发掘出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这是我国考古史上发现较早、体形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青铜车马,对我国秦代冶炼与青铜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每乘车前驾有四马,车上各有一御官俑。铜车马造型逼真,装饰华美,大量使用金银为饰品和构件,制作非常精巧,被誉为“青铜之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