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徽杭古道+龙须山</h3><h3>是绩溪的一个经典搭配线路</h3><h3>需要用时3天</h3><h3>这一次,我们这一行,趁着国庆假期探寻龙须山之美,走一走红顶商人走过的路</h3><h3><br></h3><h3><br></h3> <h3>这条通往龙须山的路他们叫龙脉</h3><h3>走一路,拍一路</h3><h3>好水好水古龙川</h3> <h3>欢呼,来自登顶自豪</h3><h3>难忘,源于攀登艰辛</h3><h3>今天,我们亦是攀登者</h3><h3>在团队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h3> <h3>没有比脚更长的路</h3><h3>没有比人更高的山</h3><h3> --摘自汪国真的诗</h3><h3><br></h3> <h3>有人说,旅行是一种爱好,是一种修行。可我认为,旅行同样是一种对自我的超越与挑战,使其更富有激情和内涵。<br></h3> <h3>山间的天气总是变化无常。</h3><h3>昨天还是晴空万里,</h3><h3>第二天起早却是大雾满山。</h3> <h3>旅行就像就像是一种拼搏,一种探索,一种思考,一种发现,必须全力以赴。</h3> <h3>旅行是一种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是对自然和人生的重新认识和思考。不怕遭遇雨雪风霜和艰难险阻,把一切都视为人生的一种经历,一种财富。不论遇到怎样的麻烦和境遇,随遇而安的同时沉着应对。旅行是带着思考的,是富有灵魂的。</h3> <h3>这里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勇士</h3><h3>坚持 勇敢 </h3> <h3>一路上手脚并用,四驱前进</h3> <h3>走过崖壁 ,转弯还是一个崖壁</h3> <h3>这个木梯是当地农民为了馿友可以安全登山而搭建的</h3> <h3>这个地方 胖子通过比较困难,必须把包拿下来,吸气吸气再吸气,然后一口气挤过去</h3> <h3>拉绳子也是一个技术活,必须脚稳 手稳 </h3><h3>胆大心细 </h3> <h3>这个姐姐胆子大,照片摆拍的很好</h3><h3><font color="#b04fbb">其实这个地方一点都不危险,只是照片角度拍的好😄😄</font></h3> <h3>龙须山 体验组11公里 挑战组15公里</h3><h3>从早上8点走到下午4点,全部安全下山</h3> <h3>一天徒步虽然累,酒饱饭足之后,小伙伴们还不忘去古村落里面兜兜转转,看一看这里的山山水水</h3><h3><br></h3> <h3>龙川古村,位于安徽省绩溪县,是胡姓聚族而居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h3><h3>龙川古村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胡氏宗祠,为江南第一祠,素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之美称,奕世尚书坊是明代正宗石雕牌楼,为徽派石雕之最。</h3><h3>龙川古村,山水秀美,地灵人杰。东耸龙峰(龙须山),西峙石笏(山),天马(山)南旋,登水(登源河)北来,依青山,傍碧水,田畴漠漠,炊烟袅袅;龙川溪绕村东流,汇入登源河,形成古徽州最秀美的村落水口;村如船形,有如龙舟出海,堪称风水宝地。景区内水街两岸,古民居鳞次栉比,村巷幽幽,粉墙黛瓦,马头昂昂,一派徽州古村落意蕴。国家级重点文物单位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和徽商胡炳衡宅,更是徽派三雕精品中的精品。胡氏宗祠享誉“木雕艺术殿堂”、“江南第一古祠”,其内保存的木雕“四和图”(和谐、和顺、和美、和鸣)成为和谐社会的象征;奕世尚书坊是盛明时期的石牌坊,成为徽派石雕的典型代表;徽商胡炳衡宅(未开放)则原汁原味地保存的徽州古民居旧貌,忠实记录了一代茶商的历史。</h3><h3>抗倭纪念馆(即少保府)真实记载了明代抗倭统帅胡宗宪最早把钓鱼岛标注在中国海防图上的抗倭功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存的“澄心堂纸”即“龙须纸”制作技艺再现的“龙川澄心堂纸坊”,已是海内绝版。乡贤祠集中反映了“进士村”龙川自晋代以后的杰出人文。山间岱灵山庵掩映于丛林之中,钟声悠扬,梵音缈缈。</h3> <h3> 徽杭古道位于安徽与浙江的交界。古话有云:“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早在东晋时期,徽州人迫于生存缺陷便开始往外贩运山货拓展生机,走出了一条条饱经风霜的经商道路,徽行古道作为开辟的道路之一,在历史上是徽商与浙商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而今重走古道,仿佛还能体会到当时人们背着货物忙碌行走的情形。</h3> <h3>虽然经过了龙须山的累,第二天所有人都满血复活</h3><h3>走徽杭古道没有一个人放弃的退出</h3> <h3>每一个人都是棒棒哒,比我预估中强大</h3> <h3>从早上8:30-下午14:30【中午农家乐午餐1小时】</h3><h3>所有人完成徽杭古道绩溪到永来16公里穿越</h3><h3><br></h3><h3><br></h3><h3><br></h3> <h3>古老的徽商用盐、茶、山货走出了一条饱含风霜的经商之路,创造了“无徽不成市、无绩不成街”的商业神话</h3> <h3>千百前后,外面的旅人沿着历史的足迹重走徽杭古道,向着山里的世界进发,重温徽商古道的古风古韵。</h3> <h3>秋天是适合行走的季节,天高云阔的舒朗天气里,正是登高徒步的好时节。登高要去山中,远离尘世的纷扰,才能沉醉其中。</h3> <h3>藏在绩溪县伏岭镇深山里的徽杭古道,虽结庐人境,却无车马喧嚣,山溪、瀑布、岩石、柔软的青草和着送爽的秋风,只是行走其中,就已秀丽无边。</h3> <h3>江南的秋色似缺少了北方秋色的浓烈,带着夏的浓荫叠翠,渲染出生命的盎然。带着活力出发,清晨的山间带着凉风,传来若有若无的青草香,苍山莽莽,层林晕染出绚丽的色彩</h3><h3>山景没成一幅流动的画卷,色彩浓郁,画风温暖。</h3> <h3>脚下是被岁月打磨而成的光滑青石板,镶嵌在山边,沧桑曲直,蜿蜒不语。古道的两旁是耸入云天的高山,大山衬托了天空的壮阔,蓝天显露了大山的秀色与俊朗。斑驳的阳光,透过轻枝蔓叶,深深浅浅地映在我们的脸上,在光影中移步穿梭,仿若进入一个奇妙的时光隧道。</h3> <h3>漫步大峡谷,在青山绿水间,自由地汲取大自然之灵气,感受被斑斓的颜色包围的惬意,化作空中的一朵云、山间的一缕风……间点缀着一些小村庄,走累了,可以在这里驻足歇脚。坐在农户的门前,看着满目的树林,除了树叶的婆娑声,只有零星的几声鸟叫相和。风从身边吹过,留下渺渺清香,秋日里盛开着不知名的花朵,漾出一片芬芳。</h3> <h3>蓝天为幕,碧树为屏,掬一方碧水,携一抹初秋的清凉,轻拥着大自然的韵角。登山远眺,尽观层林,乾坤爽朗,胸中一口浊气尽出。</h3> <h3>在路上,偶遇,初见,微笑,旅行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简单而纯粹,一起看山中日月流转,互道珍重后远行,或许是旅途中另一种意义。</h3> <h3>时光清疏,临着清风,踏秋而行,仿佛梦回千百年之前,古老的徽州商旅离家远足,带着淡淡的离愁,在晨雾升起的清晨,渐行渐远……在这里,感受江南第一关的大气磅礴,傍着石门,回首那长长的来路,也算是完成了一次与古人时空上的交流。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文化和历史在这条古道上静静流淌。</h3> <h3>古道每隔5里就设一个茶亭,供过往路人休息。徒步累了,在茶亭中抿一口障山绿茶的清新,品一口山核桃的芳香,与来来往往的驴友们聊聊天,再远的徒步,也终将成为最美好的回忆。</h3> <h3>都说江南好,</h3><h3>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h3><h3>趁着江南秋色正好,远离城市的高楼与喧嚣</h3><h3>走一次徽杭古道 ,</h3><h3>在云水间穿梭,用徒步的方式,</h3><h3>去感受那里巧夺天工的山脉和纯净无比的空气;</h3><h3>在江南最美的徒步线路里,找寻心中的诗与远方!</h3>